魯迅故鄉要建「魯迅草木園」

2021-01-13 書香拾貝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

今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魯迅故鄉要建「魯迅草木園」,以紀念這位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光耀世界的民族魂。昨天下午,柯橋區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柯巖「魯迅草木園」建設研討會,標誌著「魯迅草木園」建設項目啟動。

按照規劃,「魯迅草木園」將建於柯巖風景區魯鎮旁,首期佔地5000餘平方米,種植魯迅筆下的丁香樹、櫻花、皂莢樹、桑葚、木蓮、何首烏、覆盆子等植物,從魯迅先生鍾愛的花草樹木入手,多視角、多層次展現魯迅文化和魯迅豐富的精神世界。

柯巖魯鎮就是根據魯迅筆下的文學作品而打造的一個再現型文化主題景區,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一流的特色旅遊小鎮和魯迅文化旅遊體驗地,在省內外形成了較大影響力。去年,柯橋區旅遊發展集團投入運行了一個以魯迅為題材的演藝項目。為了將柯巖建成人們嚮往的「魯迅精神家園」,去年開始,柯橋區旅遊發展集團著手對柯巖景區邊的一塊綠地進行改造提升。就在此時,本報以《如何從花草樹木破解魯迅內心密碼?以花草樹木為引子的微觀版「魯迅傳」令人大開眼界》為題,深度報導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薛林榮創作的《魯迅草木譜》一書,引起廣泛關注。柯橋區旅遊發展集團經過多方論證,決定從魯迅先生鍾愛的花草樹木入手,啟動建設「魯迅草木園」項目,與魯鎮和以魯迅為題材的演藝項目相呼應,打造「魯迅精神家園」。

可以說,作家的《魯迅草木譜》助推了一個旅遊好項目,晚報的報導促成了「魯迅草木園」。

據了解,「魯迅草木園」將以魯迅求學工作城市轉換、魯迅文學作品中代表性草木為線索,在魯迅草木園內打造兩條遊線,將櫻花、葉蘭、槐樹、棗樹、丁香(白紫)、榆葉梅、碧桃樹、花椒樹、青桐、楊柳、烏桕樹、松柏林、桑樹、杉樹等魯迅筆下樹木和魯迅的詩文等元素植入園中,並布置多個小品場景,形成魯迅文化的新氣場,使「魯迅草木園」成為人們休閒、研學的好地方。

柯橋區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芳表示,「魯迅草木園」還將與柯巖景區周邊相融合,讓魯迅文化與水鄉風光相融合,形成獨特的江南園林景觀。

相關焦點

  • 重溫魯迅的《故鄉》,讀來催人淚下,道出了生活的真相與人生真理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魯迅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 魯迅的烏桕樹
    在魯迅的文章裡,我常常看到一棵樹。烏桕樹。第一次看到烏桕樹,是初中學《社戲》這篇課文的時候。
  • 魯迅拒絕諾貝爾獎提名
    其實魯迅也有機會獲取諾貝爾文學獎,只是他本人拒絕了。怎麼回事呢?那是在1927年春。來自諾貝爾故鄉的科學家斯文赫定來到中國考察,他在上海了解了魯迅的文學成就及其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後,這位愛好文學的瑞典人,就與我國語言學家劉半農商量。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後來劉半農就託臺靜農去信徵詢魯迅自己的意見,然而,魯迅卻婉言謝絕了。
  • 理解魯迅的「放大鏡」與「顯微鏡」
    這一次,閻晶明選取的研究文本對象是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我記得上中學的時候讀《野草》,常常為魯迅的文字內外的欲說還休和欲言又止的東西所阻礙,似乎象徵性很強,並不能很懂,僅僅從字面上理解,不清楚《野草》到底寫了些什麼,他要表達的是什麼。《野草》在魯迅的著作中,也是最難懂的一部書。說它難懂,是因為《野草》形式上兼具散文和詩歌的特點,寓意深奧複雜,一向是閱讀理解魯迅的難點。
  • 魯迅為何要拒絕諾獎提名?魯迅的意思是:這樣會使中國人驕傲起來
    ,並不是魯迅沒有獲獎,而是魯迅不願意獲獎。經過一番言論之後,最終確定提名魯迅,之後就寫信給魯迅徵求魯迅的意見。 可魯迅的回信是直接拒絕了諾獎的提名,當然這也很魯迅,按照魯迅的行事作風,此件事魯迅覺得自己不配,為何不配
  • 《箭正離弦》:理解魯迅的放大鏡與顯微鏡
    我記得上中學的時候讀《野草》,常常為魯迅的文字內外的欲說還休和欲言又止的東西所阻礙,似乎象徵性很強,並不能很懂,僅僅從字面上理解,不清楚《野草》到底寫了些什麼,他要表達的是什麼。《野草》在魯迅的著作中,也是最難懂的一部書。說它難懂,是因為《野草》形式上兼具散文和詩歌的特點,寓意深奧複雜,一向是閱讀理解魯迅的難點。
  • 語文教材裡的魯迅作品,減了多少?
    比如,1923年,由胡適等校訂的《新學制國語教科書》選了魯迅的《故鄉》和《鴨的喜劇》。據統計,民國時期各版本教科書,共收有魯迅作品《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雪》《一件小事》等19篇。出現次數最多的,依次是《鴨的喜劇》《秋夜》和《風箏》。
  • 不朽的魯迅先生
    魯迅還談了自己的感受,他說:「我有一件事要感謝創造社的,是他們『擠』我看了幾種科學底文藝論,明白了先前的文學史家們說了一大堆,還是糾纏不清的疑問。並且因此譯了一本浦力汗諾夫(今譯普列漢諾夫——引者注)的《藝術論》,以救正我——還因我而及於別人——的只信進化論的偏頗。」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魯迅的心是同中國革命事業相通的。
  • 造訪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故居,記憶撩人紹興被稱為「東方威尼斯」,而魯迅故裡則是紹興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這個魚米之鄉,魯迅故裡被他的故鄉人們很好地保留了下來,為人們呈現出一個現實立體版的魯迅故裡。魯迅故居所在的整個新臺門約建於19世紀初。故居原為兩進,前面一進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間平房已被拆除。
  • 「故人」魯迅:聊聊魯迅,這既是歷史、文學,也是人生
    __=4agJatW @QQ音樂我去北京,那天下著小雨,我特地去看了一回魯迅博物館,我不明白為什麼不叫紀念館。還有魯迅與二弟周作人分居後,搬到另一個四合院,魯迅與母親、朱安住的地方,現在成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我去魯迅博物館的時候,接待我的是外交學院的一女學生,她是到博物館做志願者的,她先是給我作了一些簡單的介紹,介紹魯迅生平,多是她背下來的資料。
  • 關於魯迅的手抄報:「魯迅」筆名的來歷
    (《亡友魯迅印象記·筆名魯迅》)這就是對「魯迅」這個筆名最權威的解釋。迅行 葦索 杜斐 何幹 一尊 餘銘 譯者 張沛 阿二 阿法 苗挺 直入 明瑟 羅憮 佩韋 周樹 周悼 庚辰 庚言 孟弧 封餘 荀繼 茹蓴 樹人 候堂 獨立 姜珂 洛丈 神飛 敖者 莫朕 桃椎 索士 索子 曉角 翁隼 唐俟 旅隼 朔爾 家幹 家斡 宴教 冥昭 焉於 黃棘 夢文 雪之 常庚 曼雪 崇巽 符靈 康鬱 隋文 越丁 越山 越僑 越容 楮冠 尊古 遊光 遐觀 編者 虞明 豫才 燕客 霍衝 孺牛 魯迅
  • 魯迅說大禹是條蟲?魯迅:這個真不是我說的
    最近偶然刷到一篇文章,寫的是魯迅曾經說過,大禹是一條蟲子。眾所周知,大禹乃上古治水的大英雄,於中華民族有大功德,怎麼就是一條蟲了呢?很多人看了可能會覺得,魯迅竟然黑大禹,從此要對魯迅粉轉黑。那麼事實的真相是怎麼樣的呢?魯迅真的說過這種話黑大禹嗎?
  • 陳寅恪:與魯迅同窗兩年,為何對魯迅隻字不提?晚年他說出了真相
    鮮為人知的是,陳寅恪與魯迅在日本曾有兩年「同窗」之誼,還曾一度住在同一個公寓,其兄陳衡恪與魯迅又是留日和教育部同事時期的密友,因此,陳寅恪是魯迅相識多年的熟人,但陳寅恪平生從沒有公開提及魯迅,倒是魯迅在日記和文章裡多次記下與陳寅恪的交往。
  • 夜讀經典 | 魯迅授課
    原標題:夜讀經典 | 魯迅授課民小編說1909年8、9月至次年7月,魯迅由許壽裳推薦,至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任初級師範部的化學課程與優級師範部的生理學課程教員。在這一年多的教學生涯中,有人勸他「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卻說「當一天和尚,鍾要認真地撞。」
  • 硬核科普:「魯迅」筆名的由來
    魯迅可是語文課本上的常客,但凡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就沒有不知道他的,甚至還編了個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這裡的周樹人就是魯迅的原名了。
  • 孫鬱:魯迅與高爾基,在扭曲的時空裡 魯迅逝世80周年
    (1)我們聯想起魯迅與許廣平通信時對中國社會現實的判斷,是多麼近似。在這裡,他們都是那個社會的叛徒,乃直面現實的革新派。高爾基的左轉,有一個周邊環境的影響,直接與革命的領導者發生聯繫。魯迅還只在黑暗中摸索,即使加入左聯,依然與黨的政治核心有一定距離。道義上的親近與組織上的親近不同,高爾基與政黨政治的深入關係,魯迅是無法做到的。
  • 魯迅先生的這幾句經典名言,有些什麼深刻含義?
    魯迅先生生活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華民族鳳凰涅槃、久經苦難的烈火歲月,作為留學日本的海歸高級知識分子,他的作品裡面自然是到處都充斥名言警句,一直並且將長久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理念。,這句話是魯迅先生在《故鄉》一文中的一句經典名言,創作的年代是1921年,正是中華民國早期,當時的社會狀況是中國革命現實層面上已經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但是當時的農村人口很多,而且深受封建社會思想控制的流毒,魯迅先生此時創作了這篇作品深深地揭露了封建思想的危害,鼓勵人們丟棄舊思想接受新思維,其中「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魯迅為什麼說大禹是條蟲?周樹人說的,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
    最近偶然刷到一篇文章,寫的是魯迅曾經說過,大禹是一條蟲子。眾所周知,大禹乃上古治水的大英雄,於中華民族有大功德,怎麼就是一條蟲了呢?很多人看了可能會覺得,魯迅竟然黑大禹,從此要對魯迅粉轉黑。 那麼事實的真相是怎麼樣的呢?魯迅真的說過這種話黑大禹嗎?
  • 魯迅筆名含義:他有180多個筆名,為何只有「魯迅」二字能不朽?
    (魯迅)周先生的筆名雖多,但後世最熟知的還是「魯迅」,甚至比他的真名「周樹人」還廣為人知。那麼,這個「魯迅」筆名到底怎麼來的?有什麼特殊含義?何以在他的180多個筆名中脫穎而出?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從頭講起。
  • 和錢理群一起閱讀魯迅
    《和錢理群一起閱讀魯迅》書封往深處看,仔細看魯迅說過,我看事情太仔細,我對中國人的內情看得太清楚。一個太仔細,一個太清楚,這大概就是魯迅看事情不同尋常之處。他要關注的,也是雜文裡要揭示的,是人的最隱蔽的心理狀態,而且是人自己都未必自覺,即無意識的隱蔽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