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納米二氧化鈦在汙水廢水處理方面應用

2020-11-22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保網訊:瀋陽理工大學對納米二氧化鈦對染料光催化氧化研究中指出:納米二氧化鈦(VK-TG01,5nm)在PH為3左右,添加量為1%時,對染料廢水的光催化降解有機物的能力越強,光照時間較長,脫色率越高。且可以再次利用。

河北大學對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劑處理印染廢水的研究中指出:在活性大紅BES模擬印染廢水中,PH為4時,納米二氧化鈦VK-TG01添加量為0.3%,紫外燈照射一個小時,COD的去除率可達到86%以上。而實際印染廢水中,PH為9,納米二氧化鈦VK-TG01添加量為0.5%,COD去除率為57%,脫色率總高於COD去除率。

英國倫敦和安大略核於技術環境公司利用常溫光催化技術指標的納米二氧化鈦VK-TG01,將工業廢液和汙染的地下水中的多氯聯苯類分解為CO2、H2O。

王惠民採用納米二氧化鈦-TG01光催化降解有機磷農藥時,只需添加少量的Fe3+就可以大大提高COD的去除率及無機磷的回收率,還可將DDT重點氯完全脫除。

李書珍等人利用超聲降解和光催化降解氧化技術,採用WL-TiO2光催化劑以及UV/US聯合工藝,研究水中有機物苯酚的降解率,在30度常壓下,氧氣流量為100L/h,催化劑VK-TG02投放量為2.5-3.0g,PH為3-4,反應時間為2-3h,苯酚降解率為100%

Vinodgopal等利用TiO2(VK-TA05)/SnO2/OTE做工作極,鉑絲網做對電極,飽和甘汞電極做參比電極處溶液中的有機汙染物A07,在電壓為+0.83V時,A07的濃度下降恩快,一個小時後為0。

譚欣等人採用非整比納米TiO2(VK-TG01)-X膜光催化降解水準低濃度滷代烴,在臭氧條件下,滷代烴降解率可達99%。

Ku-Yong等在不同PH值、光強、TiO2類型條件下,採用紫外TiO2(VK-TG01)氧化法分解水溶液紅的2-氯酚,研究發現,在酸性溶液中2-氯酚和有機中間體的去除更有效。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伴隨著環境的汙染 ,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存環境,其中光催化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了在化工廢水處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針對光催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索 ,供相關的廢水處理人員參考 。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徐曉等以納米TiO 為光催化劑對食品工業廢水進行了處理,研究表明光催化降解技術能有效降解海產品深加工廢水中的氨氮和COD等汙染物。在pH=9的條件下紫外光照射3小時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為69.76%和73.33%。當前海產品加工廢水一般簡單過濾後即直接排放到大海,光催化降解技術的應用能極大改善相關汙染現狀。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其中納米TiO2光催化應用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利用自然光即可催化分解細菌和汙染物,具有高催化活性、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無二次汙染、無刺激性、安全無毒等特點,且能長期有益於生態自然環境,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綠色環保催化技術之一。
  • 中國納米二氧化鈦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隨著納米二氧化鈦技術的發展,其應用領域更加廣泛用在傳感器、防汙自清潔材料、紫外線屏蔽劑、光敏燃料太陽能電池、抗菌劑、生物複合塗層和光催化降解汙染物等領域。  截至**,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全世界而臨著水資源短缺、汙染嚴重的挑戰。中國尤其嚴重,是世界13個缺水國家之一。在我國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於水汙染造成的。
  • 松下的光催化汙水處理系統取得重大突破
    最近,松下展示了一套水處理系統,能夠通過光催化反應以較高的速率淨化汙水,這項成果有望改善困難地區的飲用水質量。這套系統的技術突破在於能有效地將光催化劑二氧化鈦再收集。一直以來,以二氧化鈦為催化劑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催化劑一旦分散到水中就會變成細小的顆粒,難以收集起來再次利用。之前的方法是讓二氧化鈦聚集成大塊顆粒從水中沉澱出來,但是這一過程使二氧化鈦的比表面積下降,作為催化劑的活性中心(催化反應發生在催化劑表面)大幅減少,影響後續使用。
  • 納米二氧化鈦分散性及在功能紙上的研究進展
    對二氧化鈦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耐候性、光催化性能、複合材料等的研究上,對納米TiO2在特種紙上的研究較匱乏。另外,納米TiO2不易在非極性介質中分散,在極性介質中易凝聚直接影響到了納米二氧化鈦自身優異性能的發揮。因此亟需解決納米二氧化鈦分散性問題。
  • 二氧化鈦光催化原理
    光催化原理是基於光條件下光催化劑的氧化還原能力,可以達到淨化汙染物,物質合成和轉化的目的。 通常,光催化氧化反應以半導體為催化劑,以光為能源,將有機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光催化技術作為一種高效,安全,環保的淨化技術,因其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而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技術處理廢水的機制、進展和環境應用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Intimate coupling ofphoto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ICPB)技術是結合了光催化技術和生物處理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具有低成本、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等優點,在廢水處理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ICPB體系主要由光催化材料、多孔載體和生物膜組成。
  • 納米二氧化鈦在塗料中應用的專利
    納米二氧化鈦在聚氨酯塗料的應用  中國專利:200610046768 中記載在聚氨酯塗料中加入金紅石型納米二氧化鈦(VK-T25),可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低溫柔性好。可用於廚房、浴室、衛生間防水工程、水池、遊泳池防漏等。  2.
  • 光催化技術對VOCs的降解及應用
    光催化技術對VOCs的降解及應用北極星VOCs在線訊:光催化劑是指在一定能量光子激發下價帶電子發生躍遷,產生光生電子和空穴,光生空穴與空氣中的水分子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而光生電子與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氧負離子。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反應機理研究獲進展
  • 中國科大研究發現氮氣與氧氣在納米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形成硝酸鹽
    中國科大研究發現氮氣與氧氣在納米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形成硝酸鹽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取得新成果,發現納米二氧化鈦可以將空氣中的氧氣與氮氣在光照條件下轉化為硝酸鹽
  • 臭氧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其適用情況為主要汙染物與分子氧化反應速率常數高的廢水,如含酚廢水、高PH汙水等。5、其他臭氧工藝臭氧光催化為光催化劑表面產生的光生電子促進臭氧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光催化劑表面產生的空穴與水或OH-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光催化劑表面產生的空穴直接氧化有機汙染物。
  •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成會明研究組製備出具有可見光全光譜吸收的紅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
  • 納米二氧化鈦汙水治理技術暗藏生態風險
    科技日報合肥7月10日電 記者 吳長鋒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許安研究員課題組,以秀麗線蟲為模型,在二氧化鈦納米顆粒(TiO2 NPs)與重金屬(鎘、砷和鎳)聯合暴露的生物效應方面取得新進展。
  • 光催化6大應用領域
    光催化劑又稱光觸媒,是一種以二氧化鈦(TiO2)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導體材料的總稱。杜高翔專訪:推動非金屬礦業升級,促進光催化材料應用在中國,國家體育館、鳥巢、上海世博館等都通過噴塗光觸媒劑來淨化室內環境和維護建築設施的潔淨。2018年北京地鐵6號線全線嘗試進行光觸媒噴塗,以消除車廂異味。2、光催化劑在自淨化領域的應用二氧化鈦光觸媒代表性功能除了空氣淨化外,還有自我淨化的功能。
  • 印染廢水常用處理方法你知道哪些?
    ②光催化氧化法,是近年來比較活躍的研究領域,它是在可見光或紫外光作用下使有機汙染物氧化降解。7iO,光催化分解作為一項新的環境汙染治理技術,在有機汙染物的氧化分解或空氣淨化等方面取得了迅速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科學網—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
    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實現可見光全譜吸收對太陽能大範圍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訊(記者周峰)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
  • 速來圍觀 廢水氧化處理技術的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氧化技術近年來,氧化技術處理廢水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廢水的氧化技術主要是運用超臨界水氧化、光催化氧化、無毒藥荊催化氧化、電化學氧化、化學氧化與生物氧化相結合等手段處理廢水的技術。1、無毒藥劑催化氧化技術 採用無毒藥劑催化氧化處理有機廢水,尤其是處理有毒有害、難於生物降解的有機汙染物,是當前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熱點課題。
  • 帶你認識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
    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主要成分是納米TiO2,是一種在日光(或者模擬日光)照射下,促進氧化反應的高效率催化材料。納米光催化氧化材料是當今化學、材料和環境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汙水處理、空氣淨化、太陽能利用、抗菌和自清潔功能等領域均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