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B報告:亞太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為負0.7%

2021-01-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國際在線】;

9月15日,亞洲開發銀行(ADB)發布了報告《亞洲發展展望2020年更新》。報告中,亞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體在2020年和2021年的經濟作出最新預測。

報告預測,2020年發展中的亞洲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負0.7%,這是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首次出現負經濟增長。預計在2020年,該地區約四分之三的經濟將出現負增長。此外,報告預測,2021年經濟增長將反彈至6.8%,但經濟產出仍低於疫情前的預測,說明經濟將呈「 L」形恢復,而不是「 V」形恢復。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表示,亞太地區大多數經濟體都有望在2020年餘下的時間內實現艱難的經濟增長。新冠疫情對經濟構成的威脅仍然很大,因為第一波疫情的延長或反覆可能會促使政府採取進一步的隔離措施。澤田康幸還表示,採取一致、協調的步驟應對疫情,採取政策優先保護最脆弱群體的生命和生計,並確保他們安全復工復產,這對於確保該區域最終的經濟恢復至關重要。(總臺記者 陶家樂)

相關焦點

  • 世界銀行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 中國達7.9%
    當地時間1月5日,世界銀行組織發布了2021年1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報告中,世行表示,假設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廣泛推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但是,如果決策者不採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實施促投資的改革,復甦可能會緩慢乏力。
  • 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機構樂觀預測  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或超6%  相對於2020年全球經濟的負增長,各大機構都展現出樂觀預期。最樂觀的是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他們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4%,並維持其V形復甦的預期。花旗集團的經濟學家則沒那麼有信心,他們預計全球經濟將增長5%。
  • 上半年,臺灣經濟增長0.41%,GDP為21537.42億元,全國排第7名
    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臺灣地區的旅遊業、航空運輸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其他多個行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並使得二季度的經濟出現了0.73%的負增長(-0.73%)——並且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但經濟整體降幅並不大,整體表現尚可。
  • 中國經濟正增長,印度經濟卻負數至此
    2020年,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面對肆虐的疫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2月初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下降4.2%,但2021年將增長4.2%。
  • 中亞國家經濟受疫情衝擊明顯 吉爾吉斯斯坦或再現負增長
    (抗擊新冠肺炎)中亞國家經濟受疫情衝擊明顯 吉爾吉斯斯坦或再現負增長中新社努爾蘇丹4月3日電 (記者 文龍傑)進入第二季度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亞國家經濟的影響逐漸明顯。2日,哈薩克斯坦國民經濟部部長達列諾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政府將2020年GDP的增長預期調整為3.2%,下調0.9%。達列諾夫還指出,在進出口方面,哈本年度出口貿易額預期將達到351億美元,下降163億美元;進口額預期為266億美元,下降75億美元。
  • 2020年小企業調查報告
    2020年生態威脅報告2020年亞太地區營銷情報報告2020中國家族信託報告2019 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2020年亞太地區移動營銷報告2020年印度行動支付報告2020年移動應用和社交媒體使用洞察報告報告:封鎖期間的視頻遊戲
  •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劉偉等:2020-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基本實現...
    如果要達到標準的50%,2020-2035年實際GDP的年均增速需要在5.9%左右。如果要達到標準的60%,2020-2035年實際GDP的年均增速需要在7.3%左右。由此可見,中國至少需要到2035年實現人均實際GDP水平較2020年翻一番的目標,才能為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經濟層面的保障。參見表1。
  • 2020年全球無人機電池市場報告出爐
    由於無人機投資的增加,預計北美地區將在未來主導無人機電池市場2020年,全球無人機電池市場價值為xx萬美元,預計到2026年底將達到xx萬美元,在2021-2026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xx%。該研究報告結合了對促進市場增長的不同因素的分析。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 金磚國家經濟」尋求疫情控制與經濟...
    與此同時,為抑制疫情影響,6月3日,俄羅斯政府出臺了一項旨在恢復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全國性計劃。該復甦計劃預計在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支出總計5萬億盧布(約730億美元),以遏制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經濟衰退。貨幣政策方面,4月和6月,俄羅斯央行兩次降息,基準利率從6.0%降至4.5%的歷史低點,未來存在進一步寬鬆的可能。2020年俄羅斯經濟預計增長-7.0%左右。
  • 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專用設備製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9%,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4.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6%,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2.0%,紡織業增長7.6%,汽車製造業增長6.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0%,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3.5%,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2.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0.9%;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下降
  • 央行:2020年第二季度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13.0%
    來源:央行原標題:2020年第二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 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開展的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13.0%,比上季提高6.5個百分點。
  • 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拉動點數分別是4.6、5.1和負0.1個百分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介紹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國證券報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上半年按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對GDP的貢獻率的數據。
  • 島內報告:最快2019年 臺灣人口將出現負增長
    臺當局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原本估計4年後臺灣出生人數將低於死亡人數(人口負增長),但臺內務主管部門的最新資料顯示,最快2019年,「死亡交叉」就會來臨,由此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將益發嚴重。  統計顯示,今年前9個月,臺灣新生兒僅有14.3萬,死亡人口則攀升到13萬,今年出生人口數將是歷年次低,人口自然增加數將改寫歷史新低紀錄。
  • ADB工具包2020年最新版下載-TWRP-recovery界面使用adb sideload...
    我們下載ADB工具包後,電腦上解壓到任意位置,雙擊ADB工具包裡的「雙擊此次開始」或者「adb_cmd」,都可以非常快速的啟動窗口,接下來就可以直接使用你的命令了以下是幾句常用的ADB命令以及解鎖手機BL命令adb devices :列出adb設備adb reboot :重啟設備adb reboot bootloader :重啟到fastboot
  • 亞行報告:亞太地區在氣候變化危害中首當其衝
    新華社馬尼拉7月14日電(記者 董成文)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14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聯合發布報告說,若各國對氣候變化問題置之不理,到本世紀末亞洲大陸氣溫將上升6攝氏度,這將對亞太地區的人類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全球氣候危機可以說是21世紀人類文明面臨的最大挑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首當其衝。
  • 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4% 中國經濟將增長1.9%
    在10月《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首次上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至5.2%。對於發達經濟體,由於美國和歐元區第二季度的GDP好於預期,IMF上調了上述兩大地區的經濟增速。具體來看,IMF預計2020年美國GDP增速為-4.3%,此前預期為-8.0%;預計2020年歐元區GDP增速為-8.3%,此前預期為-10.2%。在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中,IMF預測日本、英國、加拿大的經濟增長在2020年分別為-5.3%、-9.8%和-7.1%。
  • 四季度增長6%,2019年全年增長0.9%,土耳其已走出金融危機了
    其中,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同比增長6.8%,政府最終消費支出同比增長2.7%,商品和服務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4%……土耳其,已正式走出金融危機了另外,土耳其統計局還將2019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由之前公布的0.9%,上調為1%(環比則由0.4%嗎,上調至0.8%)。
  • 鄭秉文 | 不設經濟增速目標實際上「隱含」著增長目標
    如果設定經濟目標,地方政府在「經濟競賽」中將「自覺不自覺」地把增長作為考核第一指標,就業必然「淪」為次要地位;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的解釋,經濟增長與就業關係呈正相關,但在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歷史上,二者理論上的正相關性卻在經濟高速增長的現實中越來越表現出不一致性:一方面經濟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全國城鄉就業彈性係數一直呈下降趨勢:1982年全國城鄉就業彈性是0.40,處於高峰期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去年底臺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41885人。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