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振華等:健康支出拉動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具有巨大潛力
論文指出,當前健康支出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的拉動效率要高於固定資產投資支出及教育支出,健康產業發展對於暢通國內大循環具有重要作用。論文用3種計量模型對比驗證得出,健康支出增加與健康產業發展具有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上升1.6至2.0個百分點、促進人均GDP提高約1萬元的潛力。
-
觀察丨全社會用電增長反映我國經濟高質量
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5%、5.8%、7.6%,增速比上年分別下降0.5、0.1、0.3個百分點。 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但經濟發展質量有所提升。一是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更加顯著。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二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升。
-
1-2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5年新高 說明什麼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發電量全面增長,一季度全國發電量1.5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0%。1—2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0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3%,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創5年來新高。緣何一季度全國發電量全面增長、用電量增速創出5年來新高?其背後折射出怎樣的經濟發展新態勢?
-
201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4%左右
按照2010年不變美元價格計算,4年間中國經濟實現了年均7.2%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同期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2.1%、1.2%和1.1%的年均增速,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也對降低世界經濟波動風險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
-
經濟運行「晴雨表」快速恢復常態 4月份全省社會用電量今年首次增長
1-4月,全省工業用電量307.02億千瓦時,已恢復到同期水平的97.5%,4月當月用電量80.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高於去年同期水平9.1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40個工業大類中,4月份用電量增速超過10%有18個行業,比上月增加9個;負增長行業數由上月27個降至13個。
-
數據|4月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 同比增長1.2%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及相關情況原煤生產增長較快。4月份,生產原煤3.2億噸,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上月回落3.6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074萬噸,環比減少14萬噸。1—4月份,生產原煤11.5億噸,同比增長1.3%。煤炭進口增長較快,交易價格有所下跌。
-
鄭秉文 | 不設經濟增速目標實際上「隱含」著增長目標
表1給出的信息很重要,它顯示,2004年至2019年GDP年均算數增長率9.0%;城鎮就業人員數量從2.65億增加到4.42億,年均增長3.5%,16年間增加了6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均不斷提高;城鎮就業彈性平均為0.38,剔除2006年的0.66,變化不是很大,基本穩定,但是每1個百分點對應拉動的就業人數卻持續上升,從2004年的97萬人上升到2019
-
...生產、投資三大指標同步提速,國家統計局預判:明年經濟增長速度...
從11月數據來看,體現經濟運行情況的三大重要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和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表現均比上月進一步增長。具體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單月零售總額創下月度新高;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比1~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
-
社科院:明年GDP增速或近8% 消費拉動增長作用更強
藍皮書指出,2020年我國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改善和市場環境穩定,中國宏觀經濟仍將持續穩定回升。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
宏觀經濟月度形勢分析
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增速比5月份加快1.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68%。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製造業增長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3%。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3.8%,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
-
財信研究評1-10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修復動能進一步增強,利潤累計...
>> 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較1-9月大幅提高3.1個百分點。10月當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雙位數增長。>> 低基數效應、投資收益高增和需求改善,共致利潤增速大幅跳升。
-
《經濟藍皮書》發布: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
12月14日,《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發布。藍皮書指出,預計2020年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實現3%左右的增長;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實現4%至5%的增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
2014.12: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及其轉換
一、從需求方面看,投資和出口動力出現衰減,消費拉動將成為新動力 1.1978—2010年的33年間,投資和出口增長強勁,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需求動力。資本形成總額年均增長13.1%,比「十五」和「十一五」增速分別下降4.3個和6.9個百分點,比最終消費增速低1.5個百分點,而「十五」和「十一五」期間資本形成總額增速均高於最終消費增速①
-
國家統計局:10月太陽能發電增長8.1%
10月30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分別為每噸575元、523元和464元,比9月25日分別上漲12元、14元和11元,比10月16日的年內最高價分別下跌5元、3元和4元。
-
大公國際:中國經濟四季度需求端承接動能轉換助力增勢延續
前三季度GDP實現72.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累計同比增長0.7%,三季度GDP強勁復甦,同比增速恢復到4.9%,環比增長2.7%,一至三季度累計增速實現轉正,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長5.2%~7.0%,全年經濟有望實現2%~2.5%的增長。四季度供給端增勢將延續,產能利用水平將繼續擴大。今年以來,國內經濟恢復主要以供給端增長拉動為主。
-
廣州市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據廣州市統計局消息,10月份,廣州市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多個指標增速由負轉正,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工業生產穩中有升,消費需求持續回暖,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財政收支運行平穩,物價漲幅有所回落。 1 工業生產穩步提升,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5%和12.7%,形勢持續向好。1-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和0.4%,累計增速今年以來首次扭負為正,實現了工業生產的完全回補,與前三季度相比分別提高1.6個和1.2個百分點。
-
國際觀察:到底是誰拖累了世界經濟?
美國是第一大國,經濟復甦緩慢,決定了世界經濟不可能快速好轉2011年到201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分別是1.6%、2.2%、1.5%、2.4%、2.6%。2015年4季度美國GDP不變價環比折年率增長1%,消費對美國GDP增長的拉動佔據主導地位,其中個人消費支出拉動貢獻了1.38個百分點。
-
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上半年,全省水果產量361.34萬噸,增長14.3%,其中,蓮霧、火龍果、龍眼、芒果和荔枝等熱帶特色水果產量分別增長58.5%、22.4%、19.8%、18.1%、16.6%,增幅均達到兩位數。蔬菜產量400.60萬噸,同比增長0.7%。椰子和檳榔產量分別增長2.8%和1.1%。
-
2017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
2017年,合成材料製造主營收入增幅達到23.5%,位居化工各行業之首,基礎化學原料和專用化學品製造增速分別為16.1%和12.4%,位列第二、第三。從貢獻率看,合成材料、基礎化學原料和專用化學品製造對化工行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26.9%、32%(其中有機化學原料貢獻率達到21.8%)和21.7%,合計貢獻率超過80%。化工行業收入增長部分主要來自這三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