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新核算下的彙算清繳分析及企業稅收風險內控"活動圓滿落幕

2021-01-10 中國會計視野

「營改增」—近幾年最大的稅制改革,席捲房地產、建築安裝、金融及生活服務四大行業。千萬營業稅納稅人重新認知增值稅的同時,其他行業也不可倖免得受到波及。哪些可以抵扣、哪些必須進項稅額轉出、哪些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哪些不行?企業一頭霧水。

為貫徹依法納稅,並能夠在第一時間讓財稅從業者了解到政策的變化以及相對應的實操效果,2017年4月12日,由高頓財稅學院主辦,澳大利亞公共會計師協會(IPA AU)協辦的「營改增新核算下的彙算清繳分析及企業稅收風險內控」活動在杭州圓滿落幕,本次共有近200名財務人士到場參會活動以來自浙江國稅局的領軍人才陳展老師帶來「2016年度彙算清繳注意事項」開場。陳老師對過去一年稅務局方面最新動向、G20稅改的落地政策、研發費加計扣除、個稅遞延納稅如何進行處理、什麼叫CRS這些稅務政策進行了全面梳理。

圖一:參會嘉賓認真聽講

隨後,上海臨港奉賢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科技金融總監楊鑫分享了「港奉賢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深入了解到臨港園區對入駐企業的大力優惠政策,宜業宜居。

茶歇過後,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法律碩士鄭辰光律師以「內外財稅信息獲取與高效辦事工具」為主題,通過法律以及稅務的視角,讓參會人員理解目前在信息獲取以及實務的過程中,如何使工作的更加愉快、通暢。

最後,中匯江蘇稅務師事務所無錫分所毛響萍所長結合二十餘年的稅所工作經驗,對2016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繳培訓政策進行解讀。站在企業角度進行分析,令在場嘉賓受益匪淺。

圖二:毛響萍所長現場分享

相關焦點

  • 【熱問】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要不要辦?怎麼辦?
    他從事財稅工作28年,先後在企業、在稅務機關、在稅務師事務所工作。因為歷經的崗位不同,他能夠體察到不同角色、不同位置的稅務需求,所以他的團隊為企業、個人服務非常精準。他在稅收籌劃、政策運用、風險控制、企業重組、股權架構設計等方面經常為企業出謀劃策。他還是山東省註冊稅務師同心服務團臨沂講師團副團長,去年他每半個月就要為企業進行一次大型稅務宣講活動。
  • 所得稅彙算清繳中在收入確認方面需要注意哪些新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主席令第63號,以下簡稱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已於2008年1月1日施行,這也就意味著納稅人在進行2008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執行。
  • 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實施 營改增是什麼意思?
    至此,歷時4年多的營改增試點改革將在「十三五」開局之年迎來全面收官。昨日,記者從我市稅務部門了解到,我市一直在全力以赴推進試點擴圍的各項工作。今後,營改增將給企業、市民帶來很多影響,尤其「本次全面擴圍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讓企業受益。另外,需要提醒納稅人的是,在4月28日之前,抓緊時間辦理稅務登記等工作。
  •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修訂,彙算清繳馬上要用
    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A100000)、《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明細表》(A108000)的填報說明進行修訂。三、本公告適用於2020年度及以後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申報。
  • 鄯善縣稅務局開展個稅年度彙算專題培訓
    4月1日為個稅年度彙算開放首日,面對廣大納稅人迫切的辦稅服務需求,鄯善縣稅務局依託網格式管理,對全縣101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進行個稅年度彙算操作現場培訓講解。  此次培訓鄯善縣稅務局抽派業務骨幹組成個稅年度彙算專家團隊,與鄯善縣人民政府、財政局協同配合,「雙管齊下」開展個稅政策梳理及彙算操作指引。
  • 秘籍:如何學好稅收編碼?
    二甲醚,又稱甲醚,指化學分子式為CH3OCH3,常溫常壓下為具有輕微醚香味,易燃、無毒、無腐蝕性的氣體。註:判別是否屬於農產品的一個基本方法是,除松花蛋外,凡是發生化學反應後形成新物質的(如生肉變熟肉),均不再屬於11%的農產品,而是屬於17%的貨物。
  • 治理視角下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稅收營商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關於稅收營商環境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稅收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對稅收營商環境的評價、與稅收營商環境相關的實證分析、稅收營商環境的國際比較等方面,從國家治理視域對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進行探討的研究較少。然而,稅收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離不開稅收治理和國家治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 第一期東營科創人才鵬升實訓營活動在深圳圓滿落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董成成 2020年11月21日,以「企業家的資本課」為主題的第一期「東營科創人才鵬升實訓營」,在深圳圓滿收官。
  • 短期稅收收入「減」 持續發展勢能「增」
    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營改增全面試點以來,產生了哪些影響?又對企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減稅明顯稅收增幅呈梯次下降趨勢據稅務總局統計,5月1日在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後,5—7月全國營改增累計減稅達1260億元。
  • 等高對接國際標準 重慶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稅收環境是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各項評價指標中,「納稅」是一個重要維度。近年來,重慶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分批次、有步驟地實施18類58項優化納稅服務配套措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辦稅便利化,營造更優稅收營商環境。
  •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辦稅指引
    【小貼士:為什麼要年度彙算?】 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是此次個稅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2019 年 1 月 1 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
  • 官方印發通知明確交通運輸業等營改增稅收政策
    (以下稱營改增)試點的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經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  二、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範圍廣、時間緊、任務重,各地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明確責任,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做好試點前的各項準備以及試點過程中的監測分析和宣傳解釋等工作,確保改革的平穩、有序、順利進行。遇到問題請及時向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反映。
  • 廣州:「網際網路+稅務」持續發力稅務企業號上線逾300天 成納稅人好...
    同時,通過不斷拓展系統功能,深挖系統應用成效,稅務企業號積極探索稅企溝通新方式,優化稅企共治新平臺,在為廣州稅務部門轉變徵管方式、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改革創造新動力之餘,也為全省乃至全國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稅務」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
  • 個稅彙算你都清楚了嗎?掌握這圖的問題就夠了
    【小貼士:為什麼要年度彙算?】 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是此次個稅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由此,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以下簡稱「年度彙算」)應運而生(見稅法第十一條)。 綜合所得年度彙算,不僅可以讓納稅人更充分地享受各項扣除優惠、全年拉通算帳繳稅,也讓部分收入高來源多的納稅人將收入加總後找稅率,以此更好地體現量能負擔、稅收公平的原則,對深入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 【國際】韓國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的經驗與啟示
    ,我國可借鑑韓國等國家經驗,持續加強稅收營商環境建設,提升企業投資熱情與生產活力。稅收營商環境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納稅」指標反映了各經濟體稅收環境的現狀,韓國在該指標排名居第21位,中國排名居第105位。中國的排名正處於穩步上升的通道,但是,從與韓國的縱向排名比較,以及與開辦企業、獲得電力等其他指標橫向排名比較來看,「納稅」指標排名都有較多改善空間。我國可借鑑韓國等國家經驗,持續加強稅收營商環境建設,提升企業投資熱情與生產活力。
  • 贛江新區稅務局:六點定位,提升督察內控工作質效
    依託內控平臺,密切追蹤稅收執法風險和稅務行政管理風險點提示,從源頭監控風險、化解風險。風險數據,及時核實;疑點數據,立即整改。開展風險防控檢查,加強風險防控的閉環管理,防止「虛假內控」的出現;加強與主責部門的溝通。強調各主責部門的工作要點和工作風險點,確保時時做好風險源頭防控。 穩步定位於「督」,強化督查督促,防範稅收執法風險。
  • 優惠政策再擴圍 小微企業又獲利
    >■黃丹、本報記者郭曼儂近年來,國家高度關注小微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日前,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的通知》,將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的標準由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下,擴大到30萬元以下,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為了解最新稅收優惠政策內容、減免條件、管理方式、辦稅程序及納稅申報表的填報方法等,本報記者採訪了市國稅局有關負責人。何為小微企業?其標準是什麼?
  • ...鋁專場圓滿落幕 | 新舊消費引擎替換下全球鋁市運行分析及展望
    2020年12月4日,2020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之鋁專場於蘇州圓滿落幕。五湖四海的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就全球經濟局勢進行了探討,海外大型礦企代表現場進行視頻發言,部分行業大咖對2020年疫情下的金屬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形勢做了解析。
  • 助力金融原力覺醒,2020數字金融峰會 圓滿落幕!
    來源:時刻頭條7月3日,Top智匯主辦的2020數字金融峰會在滬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上海市經信委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處指導,上海市軟體行業協會與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協辦,同時得到了上海首席信息官聯盟和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