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很多車企除了把精力放在純電動和混動領域之外,還加快了對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研發,例如豐田、現代等品牌也都相繼推出了氫能源車型。在去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來自國內的自主品牌格羅夫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歐思典,這款車的誕生也意味著首款「氫能源」國產SUV來臨!
據悉,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為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IGE)的子公司,其總部以及工廠坐落在武漢,設計中心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而在上海車展上亮相的歐思典則是格羅夫旗下的首款量產車型,目前這款車已經開啟預售,其預售價格區間為75萬——100萬。
毫無疑問,歐思典不僅是首款氫能源SUV,而且它也是目前最貴的國產新能源SUV,那麼這款車為什麼敢賣這麼貴呢?其實這還是得從這款車的用料以及工藝說起。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輕量化始終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歐思典為了降低整備質量整個車身全部採用了碳纖維的材質!對,你沒看錯,是全碳纖維車身。要知道,連蘭博基尼Urus、阿斯頓馬丁DBX這樣的高性能SUV都沒有採用全碳纖維車身,一款國產SUV能有如此之大的手筆的確讓人大開眼界。
除了車身材質以外,歐思典的外觀也顯得「霸氣側漏」,由於這款車的設計是由格羅夫的巴塞隆納設計中心完成的,所以它的造型帶有明顯的歐系車風格。新車的採用了巨大的進氣格柵,而且格柵的內部還有著鍍鉻蜂窩狀紋路,塑造出了不錯的運動氣息。此外,歐思典的前臉兩側還設置了導流孔,進一步優化了這款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
作為一款中大型SUV,歐思典的車身尺寸達到了5150*2030*1710mm,5.15米的車長看上去比Q7還霸氣。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還採用了「對開門」的設計,進一步彰顯出了這款車的尊貴身份。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雖然歐思典採用了全碳纖維的車身,但是它的車殼依舊進行了噴漆處理,如果能夠採用透明塗層保持「裸碳」效果的話,相比這款車的視覺效果會進一步增強。
在內飾的設計方面,歐思典採用了「T」字形的中控布局,駕駛位和副駕駛前方的中控設計完全對稱,而且還分別配備了一塊14英寸的超大顯示屏,具有不錯的科技感和未來感。此外,歐思典的內飾用料也是相當厚道,幾乎所有可以用手觸碰到的地方均採用了皮革材質進行包裹,豪華氛圍還是相當明顯的。
作為一款「氫能源」SUV,歐思典的動力總成運作原理是依靠氫燃料轉化成電能,從而電能再驅動電機為車子提供動力。據悉,這款車所搭載動力系統最大馬力為313Ps,最大扭矩為530N·m,再搭配上智能四驅系統可以做到6.5s破百,其加速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歐思典加注(滿)一次燃料能跑1200km,而且加注時間僅為3分鐘,所以和純電動車型相比這款車無論是便利性還是續航裡程方面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總的來說,全碳纖維的車身加上氫能源的動力的確令歐思典稱為了一款萬眾矚目的國產SUV,不過75—100萬的預售價格也意味著這款車並不是一款平民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