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抵抗之母」威廉明娜女王,一個敢於跟希特勒叫板的女人!

2021-01-15 不易君子

題/「荷蘭的抵抗之母」威廉明娜女王,一個敢於跟希特勒叫板的女人!

文/簡,一個歷史愛好者。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僅用了四天時間就佔領了荷蘭,完全無視荷蘭是一個中立國家。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及家屬只能逃亡至英國。納粹佔領下的荷蘭人民,度過了一段黑暗的時期。而身在英國的荷蘭女王,以她反法西斯的堅定意志,贏得了荷蘭人的尊敬。

(威廉明娜)

01中立國荷蘭淪陷

當亨德裡克.房龍的《寬容》在三十年代末再版時,他毫不懷疑人類到了「最不寬容的時代」。房龍的故鄉——荷蘭,已籠罩在了納粹德國入侵的陰影下。

二戰前期,德國駐海牙公使,謁見了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在一份與外交大臣共同宣讀的聲明中,承諾荷蘭如保持中立立場,德國今後不會侵犯荷蘭的領土。

但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曾多次表示,她對於德國的擔憂和不信任。她讀了希特勒的《我的奮鬥》,書中的每一個詞、每一段句子,令她深深的察覺到了一種威脅。

1936年,《德奧協定》籤署,1938年春,德奧合併。短短六個半月之後,到了9月末,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在綏靖政策下,被割讓給了德國。這一系列事件,無一不在彰顯納粹德國擴張的野心。

(二戰歐洲形勢圖)

1939年8月,在女王威廉明娜的急切敦促下,荷蘭發布全面動員令。女王面對荷蘭人民的廣播講話中強調,這不是戰爭將要到來的信號,而是荷蘭為了應對外界不可測的局勢,採取的一項必要措施。

28日,威廉明娜女王和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同向英、法、德、意等國傳達了,為解決歐洲日益加劇的危機,試圖從中進行斡旋的意願。可一切努力於事無補,對和平的期望,在德軍閃擊波蘭後化成了泡影。

(圖為女王威廉明娜)

荷蘭在一戰、二戰中,都是一個中立國,當時一位荷蘭外交大臣如是解釋:

以荷蘭的戰略位置來看,「荷蘭如果不是中立國,無異於是一種自殺行為。」

可事實是,即使荷蘭是一個中立國,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像入侵丹麥、挪威一樣,同樣入侵了荷蘭。並將荷蘭作為「黃色方案」的一部分,為入侵法國鋪平了道路。

德軍自北海至瑞士一帶集中安排了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4500多架飛機,分成A、B、C三個集團軍。對荷蘭的作戰計劃是:空軍越過早已過時的防禦工事——荷蘭要塞,以一場大規模空降行動,在伊彭堡、奧肯堡、瓦肯堡三處的機場降落,一天之內擊敗裝備落後的荷軍,攻佔海牙,迫使荷蘭投降。

但荷蘭軍並非不堪一擊,戰事持續了四天時間。

(作戰計劃圖)

在這四天內,努兒登堡宮的女王與英國取得了聯繫。女王的女兒及家屬,早已乘坐海軍驅逐艦前往英國。在是否逃亡國外問題上,女王猶豫躊躇了一陣兒。

她原本決定去西南方的澤蘭省,那兒有法軍駐守,可以在德軍的攻勢下堅守一段時間。她不想離開荷蘭。但荷蘭將要失守的消息不脛而走,讓威廉明娜必須前往英國。

(女王與女兒朱莉安娜)

女王乘守衛嚴密的艦艇,穿過英吉利海峽,在英國的一處港口登岸。她同亨利六世通了電話。亨利六世談及荷蘭境內的形式時,以「異常糟糕」形容。

十四日,荷、德針對投降事宜,展開談判。下午一點,德軍轟炸機飛掠鹿特丹上空,投下了難以計數的炸彈。

(投下炸彈的飛機)

鹿特丹變成了一片火海,大約有二萬四千座房屋燒毀,八萬人流離失所。法西斯的暴行暴露無遺。德軍稱如果荷蘭不儘快投降,烏德勒支、海牙、瓦爾哈文等城市,會遭到同樣無情的轟炸。

迫於德軍強大的武力,和為了避免荷蘭人民遭受更多、更頻繁的轟炸。荷蘭於當日投降。

(鹿特丹的滾滾濃煙)

02女王的反法西斯立場

在1830年比利時獨立之後,荷蘭在長達百年的時間裡沒有經歷過一場戰爭。戰爭對於荷蘭人是陌生的,更何況是被他國佔領。對於納粹德國的公然入侵,荷蘭人首先感到的是震驚。正如女王威廉明娜所說的:

「荷蘭在一個名為中立的枕頭上睡著了。」

德軍入侵荷蘭後,威廉明娜女王發表了《火紅的抗議》宣言。她說:

「我視所有損害我人民利益的,為我個人的敵人。」

來到英國之後,女王拒絕住在溫莎宮殿。她說,她的人民每日生活在納粹統治下,她如果住在安逸的宮殿裡,她會感到羞愧的。

(溫莎宮)

邱吉爾面見了女王,在回憶錄中,邱吉爾寫道:

戰敗的將軍們一個個面容憔悴,只有女王威廉明娜的目光是堅定的。歷史上,二百多年前,女王的祖先威廉三世,以一個國王的身份,風光的來到英國,與妻子瑪麗共同成為了英格蘭國王。而威廉明娜女王踏上英國國土時,卻是一個失去國家的逃亡君主,她的神情中卻不見一絲落魄。

邱吉爾對女王大加讚賞。

(邱吉爾)

女王時刻關注著荷蘭國內的局勢。荷蘭淪陷後的6月,德國駐荷蘭專員賽斯.英夸特憑藉特權,解散了荷蘭議會及國務會議。次年7 月,除荷蘭納粹黨之外,荷蘭各政黨均遭強制性解散,政府大廳內高高掛起了「萬字符」的標誌。

納粹黨人向荷蘭人宣布,威廉明娜女王已經退位了。這讓女王大感震怒,她必須讓她的民眾知道,她始終是與荷蘭人民站在一起的。她的人民生活在苦難中,她比任何人更清楚這一點。

威廉明娜女王堅認自己是荷蘭唯一的君主,荷蘭仍然是一個「主權國家」。1942年,威廉明娜成立了一個「特別諮詢委員會」,繼續行使議會的職責。

英國電臺總部為女王開設了「奧倫治廣播電臺」,女王通過電臺,向她的人民訴說,荷蘭終會回歸荷蘭人的決心與意志。女王常常與倫敦的顧問和大臣商議,電臺上如何發言,能更積極、更樂觀的喚起人民的希望。

(正在廣播中的威廉明娜女王)

女王最初稱納粹德國是「一幫匪徒」,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種跡象表明,納粹不僅僅是一群「無法無天的匪徒」,而是赤裸裸的反人類份子。納粹在荷蘭大行其事,對猶太人的迫害愈加變本加厲。

荷蘭境內共有14萬猶太人,最後,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五的猶太人倖存了下來。女王呼籲人們,保持良知上的警覺,不要被納粹份子蠱惑,不要聽信納粹的歪門邪說。

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人物就是《安妮日記》的作者安妮.弗蘭克,她是眾多死於納粹集中營的荷蘭猶太人之一,她父親的好友幫他們隱藏在家中,白天拉上窗簾,不發出一絲聲響,唯恐為虎作倀的荷蘭納粹份子察覺。

最終,安妮.弗蘭克還是被發現了。

讓如此多猶太人被送入集中營的原因在於:戰前,荷蘭政府要求民眾登記自己的宗教信仰,猶太人信的是猶太教,納粹便按圖索驥,四處搜捕猶太人。天主教會和基督教會聯合撰寫了一份抗議書,對納粹迫害猶太人——這一違背基督教原則的行徑,表示憤怒。

女王在「奧倫治廣播電臺」的講話,對納粹也進行最嚴厲的抨擊、譴責。據說,女王甚至使用了最粗俗、最惡劣的詞彙咒罵納粹。

(安妮.弗蘭克的雕像)

荷蘭人民處於無法忽視的精神壓力下。不止是因為窩藏猶太人,鄰裡間的相互懷疑,還有蓋世太保搜查,荷蘭抵抗運動參與者的敲門聲。

女王威廉明娜支持荷蘭的抵抗運動,面對納粹的剝削和高壓政策,她鼓勵人們應奮起反抗,拿起武器來,同法西斯作鬥爭。不要沉默不言,不要做侵略者溫順的羔羊。

納粹不是荷蘭的統治者,荷蘭屬於荷蘭人民。自由是「荷蘭的女兒」,人民主權不應被踐踏。法西斯的專制統治不應降臨到荷蘭人的頭上!

荷蘭人曾反抗過殘暴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現今要與納粹做抗爭!

1941年起,納粹為增加德國國內勞動力人數,開始強迫荷蘭青壯年男女工人,到德國工廠打工,製造德國人急需的日用或軍用物資。

(被德軍轟炸後的斷壁殘垣)

7月,德軍開闢了東歐戰線,在徵服了「歐洲麵包籃」烏克蘭後,德國又派送了一批精於務農的荷蘭農工,到烏克蘭平原上耕地,將所產農作物運抵德國,以填補戰時糧食短缺的不足。

1942年,五月到六月間,就有近五萬工人坐火車前往德國。

1943年,德國頒布了一條法令,將宣誓效忠於納粹,納入到大學入學條例中,拒絕籤字效忠者,會被押送至德國當苦工。在每一個佔領地,當地人的權利被侵犯。一系列的壓榨行為,無一不在說明納粹的無理專政。

荷蘭人開始了反抗。

(發言中的威廉明娜女王)

「奧倫治廣播電臺」每次只有十五分鐘長的時間。在荷蘭人心中,卻好似甘霖。女王的聲音,對每一個聽到她講話的荷蘭人,都是一種安慰。

當德軍總司令楊森將軍命令,原荷蘭武裝部隊全體報到,以送往戰俘營拘留起來時,「奧倫治廣播電臺」告訴人們:

「躲起來……不要理睬他們的傳喚……」。

五月,納粹警察長官勞特爾通告了一項最新的禁令,沒收個人家中和商店裡的無線電設備。禁止人們陳列女王的照片。有關女王威廉明娜的書籍、影視都被禁止。抵抗組織只能藉由地下報刊登載,女王在倫敦的最新指令和消息。

但一切不會持續太久了,隨著1944年的到來,荷蘭人看見了盟軍即將勝利的希望。

(二戰中的盟軍戰士)

03荷蘭解放

當納粹德國的敗局已定時,荷蘭人民度過了一段最黑暗的時期,但希望已經到來,只等荷蘭的最後解放。

女王威廉明娜與盟軍最高統帥部展開的合作,取得了一致同意,倫敦的流亡政府設立了一個民政、軍事管理局,交由盟軍的最高司令全權管轄。為了協助盟軍作戰,她通過與國內的抵抗運動聯繫,號召全國鐵路總罷工。

這個命令得到了普遍響應。四十八小時內,幾乎所有荷蘭人開的火車全部停止運行。

女王得知諾曼第登陸勝利的消息後,難掩心中的喜悅,她看見了收復荷蘭的希望。她熱切的期待盟軍進一步的勝利。

(諾曼第登陸)

九月,盟軍上下瀰漫著一股樂觀的情緒。英、美聯軍甚至認為,能在聖誕節前贏得勝利。

一向拘謹、內斂的蒙哥馬利將軍,提出了一個大膽而富有想像力的計劃:奪取荷蘭境內萊茵河、萊克河、瓦爾河等,一系列河流流域的橋梁,直取德國腹地,佔領德國的工業重地魯爾區。在荷蘭的艾恩德霍芬、奈梅亨和阿納姆降落。名叫「市場花園行動」。

雖然行動和9月至11月的荷蘭戰役一樣,未能取得預定效果。但荷蘭人相信,盟軍最終會使荷蘭獲得解放。

納粹德國出於報復,禁止荷蘭東部的糧食運往各個地區。戰時封鎖已讓荷蘭人民度日如年,食物禁運更令原本艱難的境況雪上加霜。納粹政府按每人每周的食物供應,只有區區廖廖可數的200克,黑市上的小麥價格高達一斤五十六英鎊。

(搶灘登陸中的盟軍士兵)

11月,荷蘭的冬天寒冷難耐,僅僅鹿特丹每日就有四百人凍死餓死在街頭。盟軍利用空軍,向飢餓的荷蘭人空投了6684噸的食品。這是荷蘭人黎明前的黑暗。

直到1945年,納粹德國的敗局已無力扭轉。3月,西線傳來了陣陣捷報。女王知道,這是真正的勝利將要到來的捷報。艾森豪帶領的部隊,終於突破了「市場花園行動」未能越過的齊格菲防線,從北海到萊茵河畔。

盟軍攻入荷蘭時,威廉明娜女王親自檢閱了盟軍部隊,她將解放荷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們身上。同時,德軍在註定的敗局前已毫無鬥志,盟軍在二戰的最後時期終於攻下了荷蘭。

(女王在檢閱英軍)

女王威廉明娜在勝利前夕,通過廣播宣布,她籌劃了一個新的荷蘭議會的方案,她已做好了回到她的國家的準備。同時,柏林戰役拉響,第三帝國行將就木。

五月六日,荷蘭全境解放。八日,納粹德國投降。

(圖為威廉明娜女王)

和平終於到來。戰時,「奧倫治廣播電臺」,給予了荷蘭人民以莫大的信心。女王一直同國內的反法西斯鬥爭站在一起,鼓舞、支持荷蘭人民與法西斯作抗爭。荷蘭人將她稱之為「荷蘭的抵抗之母」。

荷蘭人歡迎他們的女王歸來,他們在街頭歡呼。喜悅在人群之中瀰漫。荷蘭人稱讚他們富有智慧的女王,她在納粹德國入侵荷蘭之前,提前發覺了納粹的侵略野心。整個二戰期間,女王始終與荷蘭人民站在一起。

雖然,威廉明娜女王並未對最終的勝利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威廉明娜女王是一個象徵,她的反法西斯立場,哪怕在最黑暗、最困難的時期,也從未改變。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切格瓦拉:我不是偷電瓶那位,我是古巴的革命領袖

著名的女性法老王,埃及版「武則天」,最後居然死於護膚霜?

澳、加殖民地的獨立:一條不同於美國的和平獨立之路

袁世凱:因為稱帝被釘上恥辱柱的他,其實一開始並沒有稱帝的打算

相關焦點

  • 荷蘭比臺灣大不了多少,為何敢和強盛的大明朝叫板
    文/寂寞的紅酒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小國。荷蘭的面積約為4.18萬平方公裡,和臺灣(3.6萬平方公裡)面積差不多。不過別看荷蘭的面積不大,實力可不弱,歷史上曾風光一時,不僅侵略了錫蘭、馬六甲等地,還多次騷擾中國東南沿海,並和中國爆發了三次戰爭,中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荷蘭人從福建沿海趕跑。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荷蘭比臺灣大不了多少,是個標準的彈丸小國,為何敢和強盛的大明朝叫板?首先,從荷蘭的角度來講,荷蘭雖然面積不大,但實力可不弱。
  • 精選一組關於荷蘭的趣知識;荷蘭豬、荷蘭豆原產地都不是荷蘭
    (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著名的「低地之國」),身高卻是世界第一。荷蘭男人平均身高達182.5CM,女人平均身高也達170CM,荷蘭街道到處都是大長腿。很多亞洲人去荷蘭都會感到很不方便,因為那裡的公共設施都是按照荷蘭人的身高設計的。(亞洲人在廁所裡照鏡子,很可能只能看到頭頂。)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被譽為「世界物理女王」的華裔女科學家
    2020年2月16日,這天是吳健雄女士去世23周年紀念日,她是一個令世界矚目的女人,被人們稱為「世界物理女王」。1957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分別是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教授,但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質疑和不滿,因為他們覺得這並不公平,這個諾貝爾獎應該再添上一個人的名字——吳健雄。
  • 從精靈女王到大魔王的凱特·布蘭切特:一個想怎樣就能怎樣的女人
    也許多數人都不能變成她那樣,因為凱特·布蘭切特只有一個。但如果想要成為女王範的女生,凱特女王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永遠的精靈女王第一次演女王,僅僅是在她正式進入電影圈的第二年,1998年的《伊莉莎白》她擔任女主角的大任。
  • 史上唯一一種能與非洲雄獅「壞男孩聯盟」叫板的鬣狗科動物
    非洲雄獅「壞男孩聯盟」是非洲最有名的雄獅聯盟,這個聯盟是由6頭流浪雄獅組成的「超級聯盟」,它們在非洲薩比森保護區內稱霸了長達5年之久(2006-2011)。而且它們僅在2006年一年內就殺死了大大小小超過100頭獅子,取得了薩比森保護區的整個控制權。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荷蘭王后:從阿根廷遠嫁荷蘭,戀愛3年曆經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
    1999年4月,28歲的馬克西瑪職場生涯雖然還不滿3年,但已經是證券市場的副總,她在西班牙塞維亞的一個派對上遇到了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從此,她的命運徹底發生轉變。他出生的時候,母親還不是女王,因為二戰的緣故,他父親的身份受到了荷蘭國民的反對,兩人的感情受了一番考驗。 之前專門寫過女王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這裡有傳送門:荷蘭女王跟丈夫相愛37年,曾遇兩次人生大考驗,依然不離不棄。
  • 二戰十大著名女間諜:希特勒是被她出賣的
    她長得並不出眾,擔任間諜的時間也僅有一年多,但卻是二戰期間最著名的女間諜之一,希特勒甚至懸賞100萬法郎買她項上人頭。  維什林頓於前不久去世,享年94歲。她的訃告用簡短的一行字講述了她傳奇的間諜故事—她曾經指揮抵抗組織殺死1000多名德軍士兵,並接納了一萬多名投降的德軍,然後組織他們開展抵抗運動。然而,二戰結束後她一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沒有任何榮譽的光環籠罩。
  • 面對問題婚姻,那些敢於離婚和想離婚的女人,區別在哪裡
    被識破後,老公非但沒有愧疚之意,反而對小音態度惡劣,更加囂張,當著她的面,跟外面的女人不停的曖昧。 小音受不了這個打擊,決定離婚。 第一次找趙川老師,聽完講述之後,趙老師還蠻欣慰,因為她說她想離婚。
  • 希特勒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人類的災難,動物的福音!
    二戰的戰爭狂人希特勒,閃擊波蘭橫掃歐洲,與世界為敵,屠殺猶太人為世人所唾棄,但是在當時的德國乃至現在,仍有很多人對其十分崇拜,從二戰的一些老照片中不乏看出,德國女人對希特勒的那種仰慕之情。每次希特勒現身都非常受女性歡迎,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國家元首,而是當時的德國女人像追星一樣崇拜他,是發自肺腑的,畢竟他把德國從經濟的泥沼拽了出來,稱霸歐洲重回輝煌。
  • 希特勒曾派2千精銳黨衛軍,保護自己最愛的女人,檔案被美國封存
    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阿道夫.希特勒最愛的女人,愛娃·布勞恩。 愛娃·布勞恩是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富裕的家庭長大的,她的家中有三個姐妹,中學畢業後的愛娃·布勞恩又去教會上了一年的學
  • 婚姻裡,敢於承認這些「失敗」的女人,才是及時止損了,非常明智
    很多女人為了掩飾住這些,不敢承認婚姻中的這些「失敗」,最後讓自己吃夠了苦頭。明智的女人一般都敢於承認,並且及時止損。男人不再疼愛自己很多女人選擇跟男人在一起,主要的原因就是男人的溫柔溫暖了自己的心。即使男人什麼都沒有,但是有一顆真誠的心,自己也是願意的。
  • 炸死希特勒!納粹統治下德國貴族"拯救世界"計劃
    作者|陸大鵬,網易歷史頻道專欄作者,外文譯者,譯有《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金雀花王朝》《伊莎貝拉:武士女王》等。本文為網易歷史頻道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揮鐮行動」五周時間滅掉敵國,希特勒是怎麼羞辱法國的 - 上遊...
    佔領歐洲,稱霸世界是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目的。當1939 年德國徵服波蘭後,希特勒便開始考慮進攻西歐。為此德國陸軍參謀總部很快制定出了一個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西線作戰計劃。但由於攜帶「黃色方案」的德軍飛機在比利時迫降,一部分重要的文件落入英、法手中。
  • 希特勒之謎新發現,阿根廷的納粹軍事基地
    納粹遺址的防禦工事整個基地呈一個橢圓形,三面防禦圍牆一面鄰水居高臨下,鄰水一面除了懸崖峭壁就是密林掩護,巴拉那河岸邊淺灘之處則到處插滿了水下木樁,應該是防止船舶靠岸人員登陸。很明顯,米西奧內斯納粹遺址的建築跟民用完全不同,在結構上看完全符合一個軍事基地的特徵,而且從發現的諸多文物上也能看出,在那裡生活的人是一群持有武器的納粹武裝分子。
  • 葉羅麗中他們都喜歡用食指叫板對手,冰公主很霸氣,顏爵有點娘!
    曼多拉曼多拉是個比較狡猾的仙子,在仙境也是稱霸女王的,雖然曼多拉在第五季中失敗了,但是在第六季她就非常機智聰明,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就能將辛靈打敗了,因為她掌握了很多仙子的弱點,利用別人的軟弱之處去促成某些東西。
  • 被遺忘的人:一個如詩的江南女子,竟是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皇
    題/被遺忘的人:一個如詩的江南女子,竟是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皇文/土老帽她被稱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皇」「東方的居裡夫人」。這麼多名號加在一起,使她跟任何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相比都毫不遜色。
  • 300萬美英軍隊反攻歐洲大陸,希特勒的大西洋防線被擊潰
    1940年,德國軍隊使用閃擊戰徵服西歐之後,希特勒驕狂無比,曾發起過對英國的「海獅作戰」,企圖通過空軍轟炸摧毀英國的抵抗,然後再一舉登陸英國本土。可是在英國空軍的英勇奮戰之下,德國空軍遭到了失敗。既然奪取不了制空權,也就無法渡海登陸,德軍一時拿英國沒什麼辦法。
  • 希特勒的神秘基地——南極基地計劃
    早在二戰爆發之前,希特勒就瞄上了這裡,不僅僅只是為那裡的資源,還為了在那裡建造一個最終的基地。南極基地計劃20世紀30年代,德國每年都要從挪威進口約20萬噸的鯨油用於生產國內的人造黃油和肥皂。挪威在南極的捕鯨站使一些納粹官員分外眼紅,他們覺得如果在南極建立一個德國的捕鯨站,可大大縮小進口成本,但這個建議並沒能得到納粹高層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