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是中國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有過「小年兒」、「祭灶」等習俗,北市書法家現場書寫春聯、鬥方在東嶽廟門前免費送到市民眾手中。這已經是東嶽廟連續十年的傳統活動,以此拉開京城廟會的序幕。中新社發富田 攝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八日電
題:又到新春「牛年」時
中新社記者 劉長忠
今天農曆臘月二十三,是中國農曆「小年」。按照中國傳統習俗今天開始置辦年貨,進入過年系列。
家住北京西城區的金姓老太,今天一大早就接到女兒、女婿和外孫送來的年貨,除了雞鴨魚外,還有一盒北京老字號月盛齋的醬牛肉。外孫說,姥姥吃了牛肉,一定會健步如牛,老人聽了臉上笑開了花。
在人們期許二00九年世界經濟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時,具有豐富內涵的中國「牛年」快步跟進,且牛氣十足。北京的老人樂呵呵的說,咱中國人一個月過兩個年,牛氣!
千年春節,底蘊豐厚,放炮竹、貼春聯、守歲、拜年,濃濃的節日情傳承在每個人的心中。家住北京宣武區的丁姓老嫗在元旦家宴上就預定了春節年夜飯,盼望遠在大洋彼岸學業有成的孫女回京團聚;家住北京西城區的金姓老太早早買回家窗花、春聯,只等和大學放假的孫女回來一同貼上。
中國牛年漸行漸近,北京街頭年味越來越濃,各處鞭炮零售店掛上紅色橫幅,樂得小小子們蹦高;不時看到有人提著有牛頭畫面的春聯招搖過市;購置年貨的在超市裡盡情選購。
記者看到一位中年婦女提著一袋子魚、肉,問:過年吃的?「今天就吃,」婦女說,「現在生活好了,天天過年,不用在等到節日開葷」。
北京精明的商家,也不失時機,降價促銷,家電貨場辦成了零售「廟會」手機、液晶電視機、數位照相機銷量直線上升;有些人在國家調低了小排量轎車購置稅後,更換新車;而位於北京西城區的一座小商品批發市場內,出售春聯的櫃檯內「牛頭」晃動,而櫃檯前人頭攢動。原來這裡正在出售仿製的牛角,套在頭上,啟動電源,牛角便閃動藍光。擠出購買者人群的兩個年輕人,迫不及待的將牛角戴在頭上,並作憨態狀,引來人們的笑聲。他們說,共購買了五個,送給朋友和親戚家的孩子,希望自己和他們在牛年,像牛一樣勤奮,成績牛牛。
中國民諺曰:牛馬年,好種田。走過二00八年風風雨雨的中國人,對牛年給予太多的期望,他們冀望經濟復甦,股市回升;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舉國同慶。
(責任編輯:肖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