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者11號一直在路上:到太空看星球,隨飛船去太陽系遠方

2020-12-03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先驅者11號 美國宇航局圖片

先驅者11號(也被稱為先驅者G號),在1973年4月6日被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太空探測器,用來研究木星和土星的外層大氣,星際空間,宇宙射線和太陽風。

先驅者11號 圖源:image.baidu

擎天神火箭在卡納維爾角被發射。由於能量有限,和探索器的交流只持續到1995年11月30日。

先驅者11號的任務在1969年被確認就是接替它的雙胞胎哥哥先驅者10號,先驅者10號在1972年3月3日比先驅者11號早一年被發射進入太空。在2012年9月,先驅者11號離太陽的距離大約86.39AU(AU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其運轉速率為11.38km/s。據傳,先驅者11號朝著盾牌座的方向去。

先驅者10號飛離太陽系效果圖 圖源:image.baidu

先驅者11號的任務

先驅者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探索太陽系外層。其他任務包括研究火星軌道周圍的星際物質,木星環境以及小行星帶和它將來是否會危害外層太陽系。土星的飛越任務是附加的目標,宇宙探索是希望能研究行星的大氣,成分,與太陽風之間的相互作用,探查土星環和其衛星泰坦。

先驅者11號 美國宇航局

在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管理下,先驅者11號被美國天合公司承包打造,作為先驅者計劃中的一部分

飛行船的設計

此飛行船重259千克,長2.9米,一個直徑2.74米的鋁蜂窩高增益天線設計成夾層材料。主夾層形狀是六邊形在飛船裡。用來在球形罐內安裝推進器,8/11的科學用具都需要用它攜帶。飛行器同時也攜帶一個低增益多方向天線,就安裝在高增益天線的下方。

飛行器的方向是由六個聯氨推進器來幫助控制的。第一對幫助飛行器保持一個連續不斷的旋轉速率4.8rpm,第二對幫助推進器保持前進,第三對幫助維持高度

先驅者號 圖源:image.baidu

先驅者11號紀念匾 美國航天局

先驅者11號飛行器是被四個發電機(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所驅動。他們會在飛行器發射期間產生一個有155瓦特的聯合動力。然而,當飛行器靠近木星時,外部驅動力衰減至140瓦特。需要100瓦特的驅動力來使得不同的系統和儀器起作用。

和飛行器之間的通信由轉送器用S波段頻率接收和轉輸數據。從地球接受2110赫茲波段的上行鏈路和用2292赫茲的下行鏈路傳送入地球。通信直接在深空網絡,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部分。深空網由大量的天線和其他的通信設備。這些設備旨在支持星際間的飛行器任務。

一個主要的計算機化的預測關於飛行器在地球上的工作和對其之間的轉輸。這個飛船能夠在222個地面控制人員輸入的指令中保留多達5個

先驅者11號飛略木星 圖源:image.baidu

儀器

一些用來觀測和研究先驅者11號的科學儀器在以下有詳細描述

外層太陽系和內層太陽系。外層太陽系和內層太陽系。美國宇航局圖片

-四球等離子體分析儀:用來探查太陽產生的太陽風粒子。這個儀器是從高增益碟形天線後的一個孔來進行觀測

-帶電粒子儀:探查太陽宇宙射線的存在

-氦矢量磁強計:用來繪製木星磁場圖,太陽風和木星的相互作用等等。

-宇宙射線望遠鏡:收集數據研究宇宙射線粒子的成分以及他們的能量波動。

-流星體探測器:研究小型流星造成的影響。他們是安裝在碟形天線後面的壓力探測器。

-蓋革管式望遠鏡:研究能量分布和當飛行器穿過木星的射線帶時帶電粒子的角分布

-流星狀小行星探測器:用四個非成像望遠鏡來觀測塵埃狀粒子和大型小行星。

-紫外光度計:用來感知紫外線確定氣體質量例如宇宙中的氫和氦。

-紅外輻射計:收集雲的溫度信息。以及提供木星外層溫度信息。

先驅者11號還攜帶有成像旋光儀和宇宙射線望遠鏡以及其他的一些儀器

先驅者11號,就像它的雙胞胎探查器先驅者10號,攜帶一個金陽極氧化鋁做的匾。它包含了一個男性和女性的裸體形象,以及其他一些表明其起源的圖片。這個匾是被用來提供信息以防其他的智慧生命攔截飛行器。

先驅者11號所帶信息面板 圖源:image.baidu

深空網。美國宇航局

先驅者11號是首個飛略土星的人造飛行器。首張木星極地地區的圖片就由先驅者11號傳回地球。它在1974年11月3日飛行離木星最近,甚至比先驅者10號更近。在以高速接近木星時,受到的輻射副作用比先驅者10號更小。由於木星的強引力作用,先驅者11號將自己猛地飛向土星。當在1979年8月遭遇到了星球的弓形衝擊強有力的證明了土星磁場的存在。同年9月,它距離土星最近,21000千米的距離。

包括先驅者11號的發現都證實了一個狹窄環形的存在,不是「A」環而被稱作「F」環,以及距離200千米的衛星的存在。土星上主要由液態氫組成其溫度在零下180攝氏度。

先驅者11號到達土星 圖源:image.baidu

飛略土星後,這個飛行器和它的雙胞胎方向正相反,朝著銀河系中心前進。在1990年2月,先驅者11號成為第四個飛略海王星的人造飛行器。

1995年11月傳送了最後的一點數據。很快,在這之後,所有的聯繫全部丟失,地球也永遠的失去了與飛行器的聯繫。

作者: thetimenow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先驅者10號:第一個「飛離太陽系」的人造探測器,大大拓展了人類認知邊界
    1973年12月3日這個重達二百多公斤的探測器成功到達木星附近,發回了第一批近距離拍攝到的木星及大紅斑的照片。1983年6月13日越過海王星軌道。1986年10月通過冥王星軌道,最後一次接收到先驅者10號的微弱訊號是2003年1月22日,此後NASA完全放棄了追蹤。
  • 先驅者10號探測器太空飛行31年後與地面失去聯絡
    信報訊 據美國媒體26日報導,美國宇航局近日透露,第一艘飛出太陽系之外的太空探測器「先驅者10號」在經過了31年的長途跋涉後,目前已經同地球失去了最後的聯絡。  2月7日,美國宇航局最後一次試著與「先驅者10號」取得聯繫,但得到的反饋信號同前幾次一樣微弱。鑑於迄今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回音,美國宇航局表示,他們將停止繼續聯絡「先驅者10號」。
  • 難道無法逃離太陽系?這艘飛船飛行48年,仍然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2號),它們的能量早已耗盡,所以我們在很久以前就沒法接收到它們的信號了,最後一次接收到先驅者10號探測器已經是2003年1月22日的事情。但是在課本上,曾經有一張關於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探測器的照片,那就是下面這一張男女和地球位置的先驅者鍍金鋁板。大家想起來了吧?是否似曾相識?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暴露地球位置和人類信息,NASA要幹啥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
  • 先驅者10號上的鍍金鋁板只為尋找外星文明
    1972年,也就是40年前的3月2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一個叫先驅者10號(曾用名「先驅者F號」)的飛行器被成功發射了。作為人類首架克服太陽系逃逸速度的太空飛行器,它的赫赫功勞無可比擬。*【逃逸速度:一個自由物體脫離其受另外一個大質量天體重力影響所需要的最低速】在這段長達30年的漫長旅程裡,先驅者10號創造記錄的能力也在不斷更新。
  • 有史以來,人類探測器「新視野號」在太陽系邊緣拍攝太空的圖片
    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探測器從如此遙遠的地方拍攝到太空照片,以至於恆星的位置似乎與地球上看到的不同。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大約4.2光年,而沃爾夫359距離太陽系約7.9光年。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利用這種「視差效應」【即從不同位置觀看恆星時看起來在其背景下移動】來測量遙遠恆星的距離。
  • 先驅者11來到太陽系邊緣,離地球150億公裡,以每秒11公裡在飛
    趣味探索訊 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存在多種天體,有恆星太陽,有圍繞太陽的行星,有矮行星,還有四處亂飛的小行星,那麼太陽系之外又是個什麼樣子呢?儘管科學家通過地面望遠鏡或太空望遠鏡進行過多次觀測,但只有近距離探索才能真正知道這裡到底有什麼。於是美國宇航局在1972年向外太空發射了人類首個星際探測器。
  • 「先驅者11」號有望第三個進入星際空間
    除了大名鼎鼎的「旅行者」號姊妹花外,其他3艘分別為「先驅者10」號(Pioneers 10)、「先驅者11」號(Pioneers 11)以及「新視野」號(New Horizons)。那麼,哪艘太空飛行器會率先進入星際空間呢?
  • 太陽系外有一堵「牆」,旅行者1號被什麼擋住了?
    有人厭倦了城市寫字樓的枯燥,於是在辭職信上寫了這樣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其實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一直也有一個「走出去的夢想」,人類在太陽系裡面住了好幾百萬年,已經厭倦了太陽系裡面的生活,人類好想到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去看看,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很殘酷的,有人感嘆:「以前覺得掙不掙錢不重要,後來才知道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而詩和遠方的路費也很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看似簡單的夢想其實很難
  • 我們代表和平而來,先驅者10號上的鍍金鋁板,人類最遠的一封信
    1972年,也就是40年前的3月2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一個叫先驅者10號(曾用名「先驅者F號」)的飛行器被成功發射了。作為人類首架克服太陽系逃逸速度的太空飛行器,它的赫赫功勞無可比擬。
  • 先驅者10號曾是離我們最遠的探測器,正飛向畢宿五恆星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出地球,到外太空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像我們平常外出旅行那般。當然,由於地球引力的束縛,再加上外太空的環境很惡劣,所以進入外太空的難度非常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人類都可能沒法做到全民太空旅行。
  • 太陽系這顆星球,水含量是地球11倍多,科學家稱為「超級蓄水池」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特別是太空探測器的勘探中,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並非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水的星球。在太陽系中,還有另外一顆星球上存在水,這個星球不僅存在水,其水的總量要比地球上水的總量多很多。那麼,這顆星球是哪顆呢?
  • 69億公裡外飛船發回數據,看到不同的景象,正朝著星際空間飛去
    我們人類發射了很多探測器,有一些探測器在我們地球附近運行,有一些探測器則會飛到太陽系其它大星球附近探索,甚至會登陸到某些外星球表面進行探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探測器正在朝著太陽系外飛去。如大家所熟知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旅行者2號探測器,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多個探測器正在朝著太陽系外飛去,其中一個是先驅者10號、一個是先驅者11號,由於這2個探測器目前已經完成使命,早就失去聯繫,所以現在很少關於它們的消息。目前,新視野號探測器也正在朝著星際空間飛去。
  • 距離65光年,先驅者10號將於160萬年後飛掠這顆恆星!
    美國宇航局(NASA)的先驅者10號是目前有能力飛出太陽系的五艘太空飛船之一,還是最早飛出海王星軌道的探測器。雖然先驅者10號目前正朝著65光年外的畢宿五方向飛行,但這顆恆星並非先驅者10號的目的地,先驅者10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
  • 太陽系中,一顆被焊接起來的星球,網友:難道是太空飛船?
    有這麼一顆不太受關注的「衛星」——土衛八,2004年當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途經其上空時,拍下一張令人震驚的照片,土衛八好像是一顆被焊接起來的星球!而那條「焊痕」是他們組裝飛船留下的痕跡(這工程也太粗糙了),由於某些原因,這艘飛船已經被拋棄,成為土星的一顆衛星!
  • 太陽系這顆星球,水含量是地球11倍多,科學家稱為「超級蓄水池」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特別是太空探測器的勘探和發現,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並非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水的星球。在太陽系中,還有另外一顆星球上存在水,這個星球不僅存在水,其水的總量要比地球上水的總量多很多。
  • 旅行者號飛船被外星人捕獲怎麼辦,追回還來得及嗎?
    正是源於好奇心,人類對太陽系以外的區域總是充滿了探索欲和徵服欲,所以會派遣飛行器到外面去進行考察活動。20世紀的70年代,是人類宇航和太空探索史上的黃金時期,在這10年中,僅僅是向太陽系以外區域發射的太空飛船,就達到了4艘。包括1972年發射的「先驅者10號」,1973年發射的「先驅者11號」。
  • 文武科學思考之一:太陽系內的世界
    金星上的礦產資源跟地球上差不多,暫時沒有發現有特別價值的資源,但金星火山眾多,巖漿資源可以利用,用機器人或者從環繞金星的飛船與太空站伸出功能管接通金星火山巖漿資源。巖漿資源肯定對未來有用的,只是我現在還在思考它的多種用途與最有價值的用途。1961年1月24日蘇聯發射「巨人號」金星探測器,未到墜毀。1962年8月27日,美國發射了「水手」2號飛船到金星測量。
  • 史上最全大盤點,都有哪些探測器飛出了太陽系?(上)
    我們人類誕生在太陽系內側的一顆美麗藍色星球上。地球是我們的搖籃護佑著人類迎來了文明的曙光。人類進入航天時代後,便掙脫了地球的束縛。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在1961年4月12日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環繞地球一周後,平安返回。加加林是第一個衝出地球,登上太空的人類。
  • 旅行者號飛船飛了43年,動力一直存在嗎?
    1977年,美國航天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飛船(沒錯,是先2號後1號)。四十多年過去了,這兩艘飛船仍然在執行它們飛出太陽系的使命。目前旅行者一號飛船已經距離地球超過210億千米,人類仍然能夠接收到來自它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