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者11」號有望第三個進入星際空間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先驅者11」號有望第三個進入星際空間
  繼「旅行者」姊妹花後,或在2027年飛出太陽系

  太陽的日光層保護地球免受宇宙輻射。其形狀不斷變化,使科學家很難預測太空飛行器何時越過這一邊界進入星際空間。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劉 霞

  2018年1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太空飛行器追隨其姊妹「旅行者1」號的步伐,挺進星際空間,實現了這一歷史性的壯舉。

  據美國太空網1月30日報導,目前業已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只有5艘能邁出如此大的步伐,有實力進入星際空間。除了大名鼎鼎的「旅行者」號姊妹花外,其他3艘分別為「先驅者10」號(Pioneers 10)、「先驅者11」號(Pioneers 11)以及「新視野」號(New Horizons)。那麼,哪艘太空飛行器會率先進入星際空間呢?

  根據這3艘太空飛行器目前的行進速度、與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如果日光層的變化保持穩定,「先驅者11」號將在2027年穿過日球層頂(日光層像氣泡,日球層頂是日光層的邊緣),進入星際空間。

  太陽系的邊界在哪

  到達星際空間是一個裡程碑,從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被認為離開了太陽系。1990年2月23日,於1973年發射的「先驅者11」號成為第四艘飛越海王星軌道的太空飛行器(1972年發射的「先驅者10」號於1983年做到這一點),當時《紐約時報》稱,「先驅者」號太空飛行器飛越海王星軌道,意味著它們離開了太陽系。

  然而,參與「旅行者2」號任務的科學家可不這麼看。相反,最近的測量結果認為,穿過太陽的日球層頂(太陽風層頂)——日光層的理論邊界,是進入星際空間的決定性標誌。日光層是由太陽產生的帶電粒子組成的「氣泡」,科學家用它來標記星際空間的起點。

  但日光層非常複雜,其會隨著太陽22年的周期變化,隨著太陽風而不斷變小和變大,並向太陽行進方向的後方伸展。所以,從地球上很難對日光層進行測量。目前,NASA的「星際邊界探測器」(IBEX)任務正在努力確定這一「氣泡」的邊界在何處。

  當「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穿過日球層頂時,它們上面搭載的粒子儀器仍正常運行,觀測數據表明,它們已經穿越了這一氣泡區域。但還有研究人員認為,太陽除了被日光層包圍之外,也被奧爾特雲(Oort Cloud)所包圍,奧爾特星雲是一片由冰凍天體組成的區域,據估計,其範圍從1000AU(天文單位,等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約1.5億公裡)到10萬AU不等,遠遠超出日球層頂。因此,「旅行者」號太空飛行器不算是完全飛出了太陽系。

  「先驅者11」號或捷足先登

  除了「旅行者」號外,未來哪艘太空飛行器會捷足先登,進入星際空間呢?

  由於日光層不斷變化,所以科學家也很難說出「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何時會進入星際空間,只能根據現有數據進行推斷。

  據NASA的《超越地球:深空探測編年史》書中記載,截至2017年11月5日,「先驅者10」號距離地球約118.824AU,是除「旅行者1」號以外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然而「先驅者11」號和「旅行者」號正朝著太陽行進的方向前進,「先驅者10」號正朝著太陽的尾側方向前進。2017年的研究指出,日光層的尾部距離太陽約220AU。由於「先驅者11」號每年的行程約為2.5AU,因此,「先驅者10」號可能要到約2057年才能到達這個不斷變化的太陽系邊界。

  該書還指出,截至2017年11月5日,「先驅者11」號距離地球約97.6AU。與它的雙胞胎「先驅者10」號不同,這一太空飛行器的行進方向與「旅行者」號大致相同。「旅行者2」號在距離地球約120AU時進入星際介質。由於「先驅者11」號以每年2.3AU的速度飛行,假設太陽系的邊界不改變的話,它應該會在2027年左右進入星際空間。但其實,太陽系邊界可能會改變。

  至於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的情況,它於2019年1月1日飛掠太陽系內的遙遠天體「天涯海角」,而且其發射時間遠遠晚於其他4艘太空飛行器。在飛掠期間,「新視野」號距離太陽43AU。該任務首席調查員艾倫·斯特恩說,該太空飛行器每年行進約3.1AU。再過20年,它很有可能進入星際空間。因此,如果它與「旅行者2」號穿越相同的邊界,將在2043年進入星際空間。

  綜上所述,如果日光層的變化保持穩定(這不太可能),「先驅者11」號將在2027年穿過日球層頂;「新視野」號緊隨其後,於2043年完成穿越;而最先發射的「先驅者10」號將在2057年離開日光層。

  「新視野」號可能電力不足

  斯特恩說,如果「新視野」號能進入星際空間,並在那時仍正常運行(這是有可能的),它將為我們提供有關星際空間的詳細信息。「新視野」號所攜帶的粒子探測器比「旅行者」號上搭載的粒子探測器強大得多。此外,「新視野」號還攜帶了一個灰塵探測器,可以提供對日光層以外區域的觀察。「將塵埃探測器放入星際介質將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不過,斯特恩也指出,電力是「新視野」號要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新視野」號的燃料是不斷衰變的二氧化鈽,這艘太空飛行器的電力可供其工作到本世紀30年代末,目前其運行狀況良好。

  (科技日報北京1月31日電)

相關焦點

  • 這首探測器將會成為第三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
    據美國太空網1月30日報導,目前業已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只有5艘能邁出如此大的步伐,有實力進入星際空間。除了大名鼎鼎的「旅行者」號姊妹花外,其他3艘分別為「先驅者10」號(Pioneers 10)、「先驅者11」號(Pioneers 11)以及「新視野」號(New Horizons)。那麼,哪艘太空飛行器會率先進入星際空間呢?
  • 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一周年,新發現揭秘星際空間邊界
    NASA科學家確定旅行者2號於2018年11月5日飛出了日球層,進入星際空間,距今一周年。 一周年前夕,《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發表了5篇論文,描述了旅行者2號歷史性穿越期間及此後觀測到的情況。論文揭示了日球層和星際空間邊界附近的磁場、等離子體狀態等信息,為人類了解星際空間邊界的情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料。
  • 下一個進入星際空間的太空飛行器將會是哪個?最快可能就在下個十年!
    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18年1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宇宙飛船跟隨其姊妹「旅行者1號」(Voyager 1)的腳步進入了星際空間。包括「旅行者」號在內,目前發射過的太空飛行器只有5艘能夠飛越如此遙遠的距離。剩下的三艘太空飛行器分別是先驅者10號和11號,以及新視野號。那下一個飛越出星際空間的太空飛行器會是哪一個?
  • 先驅者11號一直在路上:到太空看星球,隨飛船去太陽系遠方
    先驅者11號 美國宇航局圖片先驅者11號(也被稱為先驅者G號),在1973年4月6日被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太空探測器,用來研究木星和土星的外層大氣,星際空間,宇宙射線和太陽風。先驅者11號 圖源:image.baidu擎天神火箭在卡納維爾角被發射。由於能量有限,和探索器的交流只持續到1995年11月30日。先驅者11號的任務在1969年被確認就是接替它的雙胞胎哥哥先驅者10號,先驅者10號在1972年3月3日比先驅者11號早一年被發射進入太空。
  • [圖]紀念先驅者11號40周年 遠離地球130億公裡!
    據國外媒體報導,40年前,1973年4月5日,NASA研製的當時最先進的行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1號從卡納維拉爾角航天發射場升空,11號與10號互為姊妹探測器,配備了先進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
  • 先驅者11來到太陽系邊緣,離地球150億公裡,以每秒11公裡在飛
    先驅者11是人類發射的第二個星際探測器,重259公斤,算是個小型探測器,已經飛行了46年,比1977年發射旅行者1號和2號還要早四年發射,但飛行距離讓人失望,因為旅行者1號已來到220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也距離地球約180億公裡,而先驅者11現在與地球僅相隔150億公裡,在太陽系邊緣。
  • 「旅行者」1號再被證實進入星際空間
    星際空間是指恆星與恆星之間、瀰漫著稀薄的被稱作等離子體的帶電粒子的區域。去年9月,美國航天局宣布,「旅行者」1號可能已經於2012年8月25日正式離開太陽系的保護層日光層,進入星際空間。  據美國航天局最新發布的消息,自進入星際空間以來,「旅行者」1號記錄下3次由太陽日冕物質拋射引起的「太陽風海嘯」,其中第一次規模較小,因此過了一段時間才被研究人員注意到;第二次於2013年3月被「旅行者」1號上的儀器清晰「感知」,結果表明該探測器所處位置的等離子體密度是日光層內的40多倍,由此推斷其進入了星際空間。
  • 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二號發現了奇怪的現象
    2018年11月5日,旅行者二號也進入了星際空間。在旅行者二號進入星際空間之後,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2018年11月5日,旅行者二號上面的探測器發現,來自於銀河系的宇宙射線粒子開始大幅增加,而太陽風粒子斷崖式減少,這說明旅行者二號開始進入星際空間。下圖是旅行者二號上面的儀器測得的太陽系和銀河系粒子數目。
  • 「旅行者2號」從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看到了什麼?
    這臺「老爺機器」之所以讓科技人員們如此傾情,只因它已經飛行到了距離太陽約182億公裡的地方,進入到了星際空間之中。在那裡,它要幫助人類看到之前從未見過的景象。它的名字叫「旅行者2號」。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NASA)官網。
  • 發射升空41年後,旅行者2號進入了星際空間
    2018年11月5日,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Credits: NASA/JPL-Caltech旅行者2號,1977年8月20日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上面六張圖,是旅行者2號最重要的六個歷史時刻。41年後,北京時間2018年12月11日零點,NASA在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上宣布,通過比較旅行者2號上搭載的不同儀器傳回的數據,旅行者2號於11月5日通過了日球層的外部邊緣,進入了星際空間。這個邊界,稱為日球層頂(heliopause),這裡是太陽風和星際介質相遇的地方。
  • 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號發現奇怪的現象:空間密度越來越高
    探測器都已進入了星際空間,它們依然在正常工作,並不斷地刷新著我們對宇宙深空的認知。好的,現在科普完畢,下面我們來進入主題,即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號發現奇怪的現象:空間密度越來越高。2013年10月,旅行者1號早已越過「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它在183億公裡的距離上首次測量等離子體振蕩時,發現這裡的等離子體物質密度為0.055個電子/立方釐米,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旅行者1號在212億公裡的距離上又進行了一次測量,而測量結果居然是0.13個電子/立方釐米。
  • 先驅者11號探測土星(圖)
    1979年8月16日,美國先驅者11號探測器飛近土星考察。  美國先驅者11號探測器經過7年多的漫長旅程,到達土星附近,在距土星表面21萬千米的地方,從土星環的上方逼近土星,以10千米/秒的速度從光環的外環穿過;然後再穿過土星環平面,以32千米/秒的速度奔向土衛六。它兩次穿過土星環平面,並未同組成土星環的微粒相碰撞,使它有機會兩次在很近的距離上成功地觀測了土星。
  • 距離65光年,先驅者10號將於160萬年後飛掠這顆恆星!
    美國宇航局(NASA)的先驅者10號是目前有能力飛出太陽系的五艘太空飛船之一,還是最早飛出海王星軌道的探測器。雖然先驅者10號目前正朝著65光年外的畢宿五方向飛行,但這顆恆星並非先驅者10號的目的地,先驅者10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
  • 進入星際介質的旅行者1號發現,空間密度在遞增,這不是好事
    2012年8月,1977年8月發射的旅行者1號經過35年航行來到181億公裡外,突破了日光層,成為了世界上首個進入星際介質的人造物。2018年11月,緊隨其後的旅行者2號經過41年航行後,越過了標誌太陽影響極限邊界,進入星際介質,然而人造物上科學儀器檢測到,隨著距離的增加,空間密度也在遞增。
  • 進入星際介質的旅行者1號發現,空間密度在遞增,這不是好事
    2012年8月,1977年8月發射的旅行者1號經過35年航行來到181億公裡外,突破了日光層,成為了世界上首個進入星際介質的人造物。2018年11月,緊隨其後的旅行者2號經過41年航行後,越過了標誌太陽影響極限邊界,進入星際介質,然而人造物上科學儀器檢測到,隨著距離的增加,空間密度也在遞增。
  • 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這是我們人類的驕傲
    旅行者1號在星際空間中有一個同伴:旅行者2號!愛荷華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表示: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已經進入星際空間(ISM),這是由太陽向外吹出風產生氣泡狀邊界之外的空間區域。因此,旅行者2號成為繼旅行者1號於2012年飛出太陽系之後第二個脫離太陽影響的人造物體。
  • 太空漫遊40年航海家2號進入星際空間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於12月10日宣布,傳奇的航海家2號(Voyager 2)通過了所謂的日圈(heliopause,也譯作太陽圈、太陽層頂),也就是太陽風的最邊界,未來面對的就是星際空間了。航空航天局是依據在航海家2號的儀器,發現自11月5日之後,偵測到的太陽風粒子急劇下降,相對的來自銀河系的宇宙射線大幅提升。太空新聞(Space News)報導,在此之前,它的「兄長」航海家1號((Voyager 1)已於2013年通過日圈進入星際空間,不過兩者仍然有所差別,因此仍然相當值得研究。
  • ​失控8個月,已飛188億公裡的旅行者2號傳回兩個字,啥情況
    11號探測器在1973年4月6日先驅者11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是第二個用來研究木星和外太陽系的星際探測器。11號探測器的探索路徑和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相似的,兩個探測器都是探索木星、土星,然後再飛向星際空間。
  • 旅行者1號駛入星際空間
    不過現在,旅行者1號上等離子波科學設備的首席研究員、美國艾奧瓦大學的唐·古內特(Don Gurnett)及其團隊,提供了今年4月9日到5月22日之間的電子等離子體振蕩的測量結果——這在先前的研究中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些數據揭示出,旅行者1號當時所處的空間區域裡,電子的密度大約為每立方釐米0.08個。而按照現有的模型,星際介質的電子密度應該介於每立方釐米0.05到0.22個電子之間。
  • NASA航海家1號駛出太陽系 正式進入星際空間
    NASA航海家1號駛出太陽系 正式進入星際空間  【科技訊】9月16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3日表示,1977年發射的航海家1號已確認成為第一艘駛出太陽系的太空船,於去年進入所謂星際空間,正在探索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