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40年前,1973年4月5日,NASA研製的當時最先進的行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1號從卡納維拉爾角航天發射場升空,11號與10號互為姊妹探測器,配備了先進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先驅者11號在探測完土星之後就利用行星際引力場踏上離開太陽系的旅程。
1.先驅者11號飛掠木星時的情景
2. 先驅者11號從木星北極上方拍攝到的木星圖像
從1974年開始,先驅者10號的木星之旅被認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成功超過了小行星帶,但是在抵近木星探索時受到木星強大的引力場幹擾,之後NASA決定先驅者11號的飛行路線不應該簡單複製之前的探索路線,可利用太陽系巨型氣態行星的引力場加速,因此探索目標就定位在土星。
3.著名的科學家詹姆斯•範艾倫在1974年的新聞發布會上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在測試飛行線路時注意到對木星高層大氣的探索,1974年12月2日,先驅者11號飛掠木星時距離其高層雲團僅4.2萬公裡,先驅者10號的飛行路線上這個高度為20萬公裡,但是11號選擇了通過木星兩極地區來避免赤道周圍強大的輻射帶幹擾,由此利用木星引力場加速過程中達到創紀錄的每小時172,800公裡,拍攝到木星大紅斑的圖像。
4.先驅者探測器進入行星際空間的情景
先驅者11號的飛行線路的選擇上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焦點在於選擇何種路線飛掠土星,這也影響到後來著名的旅行者系列探測器的飛行路線,在這裡探測器的基礎上,旅行者2號來了一次太陽系「大旅遊」,先後訪問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超越土星環後,重新獲得了引力加速,進入天王星的軌道。
5.距離土星2846000公裡時拍攝的照片
在探索土星時,科學家擔心探測器可能與內環物質相撞,但在科學家的「冒險」精神驅動下,旅行者探測器採取了未知的探索路線,並成功超越天王星的E環。
6.NASA四艘行星際探測器的飛行路線,從四個不同的方向飛出太陽系
1995年,先驅者11號已經完成使命,距離地球大約130億公裡,往盾牌座方向前進。而10號的飛行方向與11號相反,背離銀心方向。
7.圖中正中間的為先驅者探測器攜帶的人類信息板,卡爾•薩根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8.信息板上記錄了人類性別、地球位於太陽系的位置,氫原子自旋躍遷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