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表過英文論文嗎?

2021-03-01 量化研究方法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是與同行交流、取得國際影響的必經之路。有些國內的科學家,實驗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惱於論文寫作的力不從心,成為國際交流的一大障礙。如何撰寫並投稿專業論文至 SCI/SSCI 期刊,這個是很嚴肅的問題。為此,學術中國特別舉辦「英文論文寫作與投稿」工作坊協助所有參加學員的英文論文內涵及寫作技巧提升。

Dr. Steve Wallace

[美]史蒂夫·華樂絲(Steve Wallace)

Dr. Steve Wallace has taught at Chinese Hong Kong Universit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here he teaches classes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 His research is about how Taiwanese technical writers can publish more efficientl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He has collected dozens of editor and reviewer comments on rejected Taiwanese research papers and seeks to identify ways Taiwanese writers can improve their chances for acceptance. 

Steve has written 12 textbooks used in 28 universities across Taiwan. He enjoys speaking about technical writing and has spoken at a number of Taiwanese universities, compan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bout academic and technical writing. Steve has a background in Biology as well as an MBA. He completed his PhD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 He has taught and edited in Taiwan for 13 years. He is now a permanent resident of Taiwan but still loves to travel and has been to 67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e incorporates experiences from his life and travel into his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enjoys interacting and hearing from students.

史蒂夫·華樂絲博士擁有15年的學術論文編輯經驗,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學校教授國際會議報告技巧和學術論文寫作課程,幫助香港、臺灣地區學者和研究人員順利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他對國際期刊的投稿和發表過程非常熟悉,同時又熟悉中國人的英文論文寫作的模式和常見錯誤,已經幫助很多人成功發表了英文學術期刊。



第一課

How to Avoid the Top of Nine Chinese Writing Errors

研究者英文寫作的九大錯誤。通過調查 175 份華人研究者未獲採用論文之審閱者評論,分析數據以評估造成論文未獲採用之英文錯誤。 我們將以一些論文句子為例,與大家分享如何避免上述常見錯誤。我們將藉由分類的方式來顯示英文錯誤之數據。儘管有的研究極為優秀,但投稿文章的英文錯誤將可能會使審閱者建議「revision」或決定 「rejection」。所以我們要如何更正這些致命的錯誤?本課程將解釋如何處理每個句子並加以修改,使文章符合學術標準。我們將透過 PowerPoint 投影片來強調華人研究者寫作之弱點;提供錯誤範例及修正方法。最後,您可以寫出更好的文章,提升您的英文能力並增加論文刊登的機會。

華人研究者常犯的九個英文寫作錯誤:

使用被動語態。

使用名詞而非動詞。

使用意思模糊之動詞。

句子以「It」和「There」為開頭。

不清楚的使用代名詞。

刪除冗長之表達方式以及多餘字詞。

同句子中使用不同的動詞時態。

忽略比較詞。

主詞與動詞一致。

本課程將助於研究者了解並避免導致論文無法獲得國際期刊採用之常見英文錯誤。

 

第二課

How to Avoid 50 Inappropriate Words and Replace with Better

 

Substitutes

華人研究者在進行科技英文寫作時,易於使用容易引發誤解的單詞與詞組。本節課將教授學員們可用以替代之單詞或詞組。

 

第三課

How to Stay Motivated and Produce more Writing

 

研究者熟知本身的領域,且對完成論文所需之實驗深具信心。然而,如何於寫作過程中保持動力?以下信息系來自於多年觀察具高度影響力研究學者之結果。本課程包括訪問頂尖研究學者投稿論文之秘訣,以及如何培養寫作習慣與維持寫作動力。

學習如何:


維持寫作動力與寫作量。

養成並保持寫作習慣。

找出論文弱點並改進。

創造正面的文章競爭力以及成立寫作小組。

將寫作與提交論文之過程戲劇化,以正面積極之模式維持動力。

視論文寫作過程如供應鏈。

讓研究生參與論文寫作過程。

本課程將學習如何通過培養好的寫作習慣來保持動力、寫作量及效率。

 

第四課

How to Target Journals

本課內容將提供實用的秘訣來鎖定目標期刊。該信息來自於多年的深入觀察和研究。內容包括訪問頂尖研究學者的發表秘訣,以及其與編輯以及校稿人士的關係如何助其一臂之力。

我們將學習:


閱讀期刊指南來了解該期刊的論文類型。我們將提供特定範例。

令外審專家感到生氣的論文的兩個特點。

善用學術社交圈來增進論文成功接受的機會。

以變化中的 IF 值來判斷期刊。

禮貌地引用參考數據以獲得較好評論。在此將提供正確與錯誤的範例。

學術期刊之三種類型與成見和偏好,以及學術期刊投稿論文之難處。

過濾可能婉拒您論文的期刊,同時選擇並鎖定其他最有可能投稿成功的期刊。

通過運用上述秘訣,研究者可避免向期刊提交論文時所常犯的錯誤。

第五課

How to Respond to Reviewer and Editors Comments

校稿者評論之真正意涵為何?(在此將提供校稿者之評論作為範例)

我們如何予以回應?(在此將提供響應範例)

當外審專家不同意時,我們如何應對?

編輯在決策過程中的重要程度如何?

外審專家與編輯將決定您的論文命運。與他們建立良好關係將有助於您的論文成功投稿期刊。

 

 第六課

How to Deal with Rejection and Resubmission

了解審閱委員如何知道論文曾被退件的四種方法。

學習如何隱藏曾被期刊退件之跡象。

學習如何從外審專家的角度來修改您的論文。

以某期刊為例了解投稿流程。

如何知道論文已進行充分修改並符合再次投稿要求?

每位研究者皆曾遭到退稿。

本課程討論如何重新撰寫以及再次提交曾被退稿的論文。

  

第七課

How to Write the Abstract and Title

 

如何簡短報告論文內容。

如何撰寫摘要:

1.動機:為何我們須關心問題以及結果?

2.問題陳述:您嘗試解決之問題為何?您研究之範圍為何?您使用一般方法解決問題,亦或解決特殊情況下之問題?

3.方法:您如何解決問題?您是否使用仿真、分析模型、原型、現場數據分析?您研究之範圍為何?您控制、忽略、亦或調整哪些重要變因?

4.結果:答案為何?

5.結論:答案之意義為何?

針對撰寫摘要中會遇及的問題,本課程也會提供許多學術英語詞組範例,研究者可加以修改並運用於自己的論文中。讓我們於課程開始前修改您的摘要,您將可在此印證!

 

第八課

How to Write the Introduction

問題為何?

描述所研究之問題。

概述相關研究來提供內文、關鍵詞及概念,以便讀者了解您的實驗。

具重要性之原因為何?

再次探討相關研究,以闡述原理。

實驗所指出之衝突或未解之問題為何?

判別問題,使問題可取信於人。

您所挑戰或延伸其他學者之研究為何?

評論並評估其他學者的研究貢獻。

您所提出之解決方式為何?

簡短描述您的實驗:假說、研究問題及研究方法。若有其他方式可選擇,亦描述您為何使用該方法的理由。

第九課

How to Write the Methods

如何研究問題?

簡短解釋您使用何種常見類型之科學程序。

敘述您使用了哪些數據、主題以及設備。

進行實驗之過程為何?

解釋進行實驗之步驟。

敘述實驗過程:使用表達目的的不定式。


第十課

How to Write the Results

每項實驗或程序中您觀察到了什麼?

簡短描述實驗過程或步驟,省略研究方法之細節部分。

以所選擇的數據為輔來報告主要結果。

如何透過視覺效果來呈現數量?

突顯出您的圖表。

第十一課

How to Write the Discussion

觀察結果之意義為何?

開頭總結最重要的研究發現。

您可得到怎樣的結論?

您的研究結果如何與廣泛的內文相符?

提出您的研究結果之理論性涵義。

提出您的研究成果的實際運用方式。

如何撰寫趨勢以及評估?

如何描述因果關係?

第十二課

How to Write the Letter to the Editor and Write Citations

如何撰寫自我推薦信給學術期刊編輯?

提供信件格式。

如何談及曾幫助我們的人?

如何以不同的形式來撰寫參考數據?

時間:8月5日——6日   12個小時

地點: 北京,具體地點待定

人數:限額50人,學術中國會員不在限額內。

費用:1200/人,食宿及交通費用自理。


適用人群:希望發表國際期刊,但又覺得自己的英文寫作能力有問題的老師和學生。

註:英文授課,現場有輔助翻譯,但不會逐字逐句翻譯,要求學員具備一定的英語聽說能力

報名人員每人贈送一本論文寫作專著:《如何成為學術論文寫作高手:針對華人作者的18周技能強化訓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該書可以作為本次課程的學習資料,同時也可以作為課程結束後的複習材料。

相關焦點

  • 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後,還能否再次發表嗎?
    同時,我們還將以最新發表、或各學科Top期刊文章中的結果圖為例,給大家逐一講解如何作圖(繪圖)!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後,還能否再次發表嗎?不能 —— 如果您不事先聲明它是已發表論文的翻譯版。能 —— 如果你清楚地指出它是翻譯版本,而不是原創性研究。英語是(當前)科學的通用語言。近年來,非英語母語研究人員在英語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能否將母語已發表的文章簡單地翻譯並投稿給國際期刊,從而減輕某些科研壓力,同時擴大作者的知名度?
  • SCI論文發表真的很難嗎?
    SCI論文發表真的很難嗎?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不管在什麼樣的期刊上發表論文,它都是會有一定要求的,而且不同的期刊也會有不同的要求,而級別越高的期刊自然要求也會越高,因此也造成了發表的難度,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SCI論文發表的難度。
  • 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竟然翻譯成英文後,再次發表?
    來源丨國際科學編輯← 關注TA已經發表過的中/
  • 研究生英文論文發表之路如何開啟?
    前人已發表過不少關於論文寫作與發表技巧的文章,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在論文投稿和發表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經驗,詳細介紹如何選擇期刊、如何推薦審稿人、如何改稿和回應審稿人、如何跟蹤稿件狀態等技術環節,以便為剛開始英文科技論文寫作的廣大研究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一、投稿前的準備1.
  • 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竟然可以翻譯成英文後,再次發表?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後,還能否再次發表嗎?不能 —— 如果您不事先聲明它是已發表論文的翻譯版。能 —— 如果你清楚地指出它是翻譯版本,而不是原創性研究。英語是(當前)科學的通用語言。近年來,非英語母語研究人員在英語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能否將母語已發表的文章簡單地翻譯並投稿給國際期刊,從而減輕某些科研壓力,同時擴大作者的知名度?
  • 愛思唯爾(Elsevier)-為什麼科研論文大多以英文發表?
    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如果時間回到1900年,當有人問你,你知道2000年後,哪一種語言會成為科學研究的常用語言嗎?你可能會笑他居然問這樣的問題,因為當時科學研究沒有通用的語言,人們通常會混合使用法語、德語和英語。」  Gordin博士在他2015年出版的《科學通天塔》(Scientific Babel)一書中,探討了語言和科學的發展歷史。
  • 發表論文的時候可以借鑑他人的論文嗎?
    發表論文的時候可以借鑑他人的論文嗎?職稱論文發表首先就是需要論文查重,防止學術不端。各高校為了解決畢業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學術不端問題,使用了一些論文檢測系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論文查重軟體」。由於每個學校對於抄襲比的要求不一樣,有些要求嚴格的要低於10%,有些松的要求30%以下,不管怎麼樣,只要沒有低於那就是不通過,哪怕是多出那麼一點。處罰的輕,就是延期畢業,相反就可能取消學位。
  • SCI論文發表期刊級別越高,難度越大嗎?
    >  SCI論文發表真的很難嗎SCI論文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1、英文不過關。對於英語不是母語的國內學者來說,能把論文翻譯成英文翻譯好實在太難了。很多英文期刊收到國內論文後,不過關的有一大批都是語言問題。生硬的翻譯很難讓編輯看順眼。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找英語文母語的外籍老師或者有過成功投稿經驗的人給修改一下。  2、實驗類論文比理論性論文好發表。
  • 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後能否再次發表?
    能 —— 如果你清楚地指出它是翻譯版本,而不是原創性研究。英語是(當前)科學的通用語言。近年來,非英語母語研究人員在英語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能否將母語已發表的文章簡單地翻譯並投稿給國際期刊,從而減輕某些科研壓力,同時擴大作者的知名度?在這篇博文中,我們討論了這一現象並嘗試幫助作者成功發表此類論文的可能性。
  • 我的論文引用了中文參考文獻,這會影響論文的發表嗎?
    此外,一位編輯公開聲明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持保留意見,理由在上文也已經討論過,即「讀者無法驗證或訪問非英文文獻,以及很難為有非英文文獻引用的論文找到合適的審稿人」。「人們擔心,報導積極成果的論文更有可能發表在英文期刊上,而消極成果的論文更有可能發表在非英文期刊上。」這就是所謂的「Tower of Babel(巴別塔偏見)」,亦稱「英語語言偏見」。如果存在這種偏見,幹預措施的有效性可能就會被過分高估或低估,從而導致治療決定不當以及人口健康狀況欠佳"。
  • 博士論文查重包括自己發表的論文嗎
    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博士論文查重包括自己發表的論文嗎 現在的知網查重檢測系統,都會有一項「去除本人已發表的論文」的選項,只要是你本人發表過的論文,你在論文查重時,勾選其選項的話,知網檢測系統一般是會檢測出來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學校的規定,雖然現在知網查重檢測系統是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查重系統
  • 科學網—科技論文作者如何選擇發表論文的國際英文期刊
    這種現象在國際英文科技期刊出版中很普遍,也是與中國學術期刊出版差別最明顯的地方。對中國科技工作者而言,在這許多的選擇對象中挑出一本適合自已論文的載體並不容易,尤其是第一次,需要有個調查和選擇的過程。 調查的渠道與方法多種多樣,簡單地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圖書館內的普查。在國家級或省級的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裡,世界範圍內的英文期刊雖然不全,但還是能查到不少。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知實學術與多本期刊合作,投刊發論文,關注我,發留言~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sci期刊,是領域內級別比較高的期刊,能夠成功發表sci論文,代表了個人學術水平非常高,其認可度,要比國內的一些核心論文還要高,在發表難度上肯定低不了,否則無法保證發表論文的質量。總之,sci論文的發表難度非常大。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我原來在《論文寫作發表全攻略》這本書裡講過這個問題。中文論文已經在國內發表,可又想改為英文論文去投國際會議或者國際期刊。其實這樣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但也要根據具體的論文的修改情況來看。所以我想從期刊社的角度給你一些建議。首先,如果你的中文論文尚未發表,只是一個初稿,應該是先發英文期刊論文,再修改後發中文期刊。為什麼這麼說呢?你如果讀過很多論文,就會知道有一種論文叫編譯。
  • 醫學SCI論文發表秘籍
    如何成功發表一篇醫學SCI論文?這是廣大醫學科研工作者比較關注的一件事。發表SCI論文究竟有多難?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對於那些可以將SCI論文信手拈來的大牛們他們又有哪些經驗呢?
  • 研究生利用知網來進行查重的時候,會檢測自己發表過的論文嗎?
    後續會持續為大家更新畢業論文寫作、修改、降重,記得關注喲。小畢聽過一個很意思的事情。一位研三童鞋說,自己的舍友被學校查重出抄襲。而有意思的是查重結果顯示自己重複的文章是自己已經發表過的文章。關於自己的畢業論文是否可以重複自己發表過的論文,小畢今天系統地介紹。1.研究生論文查重包括它自己出版的論文嗎?
  • 是不是從沒有人告訴過你,論文被拒了怎麼辦?
    但是如果你去看那些已經發表的論文,它們毫無任何曾經被拒的跡象。每一份光鮮亮麗的簡歷和個人網頁也是這樣。很少有研究人員會分享他們論文被拒的消息,但是現實是,對於許多期刊而言,你被拒的可能性要大於被接受的可能性。即使那些後來被接受的論文通常也會收到一個「但是」:「我們喜歡你的論文,但是你需要做所有這些修改,而我們無法保證修改後的論文一定會被接收。」
  • 知網論文查重會計算自己發表過的論文嗎?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CNKI是否計算我已發表論文的重複率?關於這個問題,許多人已經諮詢了小編。今天,我將向您解釋,是否檢查重複項取決於學校的要求。我們自己發表的論文肯定可以查看。
  • SCI論文發表的流程是怎樣的?
    發表SCI論文流程這個問題儘管說過很多次,但還是有一些醫學工作者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做。為了讓醫學工作者更加了解SCI論文發表流程,今天我們就來詳細SCI論文發表的具體步驟。
  • 研究生為什麼發表小論文?小論文怎麼寫?小論文怎麼發表?
    小論文對於很多研究生來說是一個相當頭疼的問題。首先是不明白什麼是小論文,或者是知道小論文但不知道具體含義是什麼。二是只知道需要寫小論文,不知道怎麼寫,寫什麼。三是發表論文的途徑是什麼,怎麼發。越想越煩,越想越覺得不想寫,還不如混混日子,甚至僥倖的想:最後在師兄師姐哪篇文章上掛個名字,說不定能過學校這關。這些都是困惑他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