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結的幾個地震避難技巧,簡單易懂卻能拯救生命!(附視頻)

2021-02-23 感受不同


來源:精彩英語演講

我們永遠無法預見天災何時會到來,作為一個普通民眾,難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災難發生而什麼都做不了嗎?

當然不是!即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妹子,也是有能夠做到的事情的。

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個NHK製作的《日本災後避難技巧宣傳片》。它講述了在面對災害時,利用簡單的材料製作能起到關鍵作用的應急用品的方法,非常實用,是島國人在一年上千次的地震中總結出的經驗。

材料:水,塑料瓶,手電筒

手電筒的光照面積非常有限。如果將裝滿水的塑料瓶擰緊,放在手電筒上,能瞬間擴大光照的面積,簡便又實用。

材料:長棍兩根,上衣若干件

將衣袖依次穿入兩根棍子

將衣服拉平後,擔架就完成了,躺一個人無壓力

材料:7~8枚硬幣,膠帶,硬紙板

用膠帶把硬幣固定在一起

將硬幣固定在電池的負極

剪裁硬紙板至適當尺寸

捲起固定後的硬幣和電池

再用膠帶加固

1號電池就完成了

很多應急設備都會需要用到1號電池~

材料:報紙,雙面膠,硬紙板

將報紙摺疊成容器狀

用雙面膠將它固定在紙板上

再套一個塑膠袋

可盛飯湯的餐具就完成了

材料:背包1個,塑膠袋2個

把2個塑膠袋重疊套在一起,塞在包裡

灌滿水,將塑膠袋繫緊

可攜帶移動的水袋完成啦

材料:剪刀、塑膠袋

將塑膠袋兩邊裁開

交叉套在傷者的胳膊上即可

1. 錘子:將若干石頭包裹在手帕內

2. 遮擋煙塵的面罩

3. 求救用的旗幟。

材料:空塑料瓶若干,繩子一根

瓶子擰掉瓶蓋塞入衣服內,隔著衣服將瓶蓋擰緊

將繩子系在瓶子下方固定

也可將瓶子固定在寵物身上做救生衣

材料:塑膠袋、毛巾

把毛巾鋪在塑膠袋上,固定在寶寶身上即可

除了以上,還介紹了其他應急用品

完整視頻戳這裡

相關焦點

  • 日本「大地震」至少9級,中國會同意避難申請嗎?歷史教訓不能忘
    而地震就是地殼釋放能量的最好說明,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存在這一自然現象,其中日本是地震次數最多的國家。每年平均超過1500次的地震,早已讓民眾學會如何避難,但在真正的大地震面前,所謂的經驗和技巧也收效甚微。據日本專家預測,在2020年日本將發生一起超過9級的大地震。
  • 日本大學生開發網絡新教材 用簡單日語傳遞災害信息
    正在開發網絡教材的學生們(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人民網東京4月16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弘前大學(位於青森縣弘前市)學生為了能夠用簡單易懂的日語向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提供災害信息,專門編寫了一套名為
  • 日本人的「地震緊急避難包」裡,備有什麼東西?
    今天又有消息報導,河北有4級多地震,生活在地球,人類免不了要和地震打交道。在島國日本,地震可以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坐車搖一搖,睡覺搖一搖,吃飯搖一搖,有時候一天搖那麼幾次也是正常的。地震多了防範自然要做到位,日本警視廳經常透過推特分享實用防災知識,同時也不斷推廣家家都該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有這一包碰上地震等天災都能夠大幅提高自己與家人的求生機會,真的是防災神器啊!
  • 來中國避難?日本預計發生9級以上地震,中國會同意避難申請嗎?
    地震就是地殼釋放能量的最好證明,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存在這一現象,其中日本是地震次數最多的國家。每年平均超過1500次的地震,早已讓民眾學會如何避難。據日本專家預測,2020年日本將發生一次超過9級的大地震,一旦出現大地震,向來中國避難,中國會同意其避難申請嗎?
  • 地震時我們該如何對應【內附東京防災手冊中文完整版,供大家保存】
    時隔5年,日本又發生了超大型地震,這次的地點是熊本。
  • 美國官方否認地震逃生「生命三角」 中國仍支持
    很多人相信,如果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之前就推廣這種方法,數以千計的人本不應離我們而去;很多人相信,在日益動蕩的地殼上,這一技巧能讓我們平安地躲過天災。  道格使一切令人信服:他自稱是美國國際救援隊首席救援員,曾在896座大樓廢墟間攀爬,救出12萬條人命;他在網站上發布大量圖片,顯示自己到過的廢墟:秘魯金礦坍塌、土耳其地震、希臘地震、日本火車站倒塌……還有「9·11」那天的世貿大廈。
  • 來中國避難?日本將有大地震至少9級,中國會同意避難申請嗎?
    地殼釋放能量的典型方式之一,就是地震,這個自然現象,存在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日本的地震就頻繁發生,每一年,地震平均達1500次。次數之多,已成為人們的日常認知,日本的人民早就積累出各種地震的避難方式,當真正的大型地震發生時,那些方法,技術,都起不到很顯著的作用。有日本相關的權威專家表示,2020年,日本會有一場超過9級的大型地震。
  • 專家預測日本將發生9級以上地震,中國會同意他們的避難申請嗎?
    眾所周知,日本自然災害多發,更是地震發生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據日本專家預測,2020年日本還將發生9級以上的大地震。在應對此次新冠疫情時,日本政府不得不在醫療領域強力出手,其根本原因在於日本ICU病床的嚴重短缺,而ICU恰恰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很難想像,如果日本還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大規模的自然災害,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大批人無法獲救的情況。
  • 家用地震監測儀可提醒避難
    日本靜岡縣藤枝市的一家企業將發售家用地震監測儀。這種監測儀能在地震發生後即時測算和顯示地震烈度,發出警報,並提醒人們採取何種方式避難。  據報導,這種監測儀高約14釐米,寬約13釐米,正面嵌有可顯示地震烈度和時間的液晶屏。它可監測烈度為1度至7度之間的地震,並提醒人們採取何種方式避難。
  • 日本將「阻尼器」裝在小學外牆後,舊房子也能抵住大地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本月18日大阪發生了6級地震,多處地下水管發生爆裂,幾萬戶家庭停水停水停氣,但只有一間寺廟與多處違建的外圍牆發生坍塌,其他建築都是平安無事,這與4個月前同為6級的臺灣地震,形成了鮮明對比。
  • 日本頻現怪魚,被指大地震前兆,專家如此解讀
    那麼,這種魚的出現和地震有直接關聯嗎?近日,日本多位專家也對此進行了分析。據日本《產經新聞》網站9日報導,皇帶魚俗稱「地震魚」,平時活動在深海中,有傳言稱只要當地質出現大變動時,皇帶魚就會遊到淺水區避難。2011年,日本北部海岸線短時間內曾發現20條皇帶魚,隨後發生地震及海嘯。
  • 最新日本熊本6.5級地震視頻曝光...比想像還恐怖!
    2016年4月14日日本時間21點26分日本熊本縣發生6.5級(震度7)大地震。
  • 日本熊本大地震一周年 數萬人仍處「避難」生活
    日本熊本大地震發生至今整整一年,當地14日為地震遇難者舉行了追悼儀式。   據此間官方統計,兩番出現7級震度(日本標準)的熊本大地震,其導致直接死亡及之後「震災關聯死亡」的人數,達到225人。
  • 監獄竟成了熊本大地震的理想避難所
    [摘要]在地震中,之所以監獄成為理想的避難所,與日本監獄的人性化管理分不開的。作者:張石(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資深媒體人。)據《朝日新聞》電子版、FNN電視網絡新聞等日本媒體4月19日報導:由於熊本市遭受震災,熊本監獄開放了一部分設施,接受受災者,提供了水和食品。所提供的避難場所是監獄職員使用的武道館及收容服刑人員的收容棟以外的建築物。在熊本監獄所提供的252平方米的設施中,最多時可容納250名附近的居民到這裡避難。
  • 日本熊本地震避難過程中性侵事件頻發 多數人忍氣吞聲
    人民網東京4月17日電(許永新)據《每日新聞》報導,在兩年前發生的熊本地震中,由於對避難中不滿15歲的女孩實施猥褻行為,福岡縣一名男子被以強制猥褻罪起訴。16日,福岡地方法院對此案進行第一次公開審理,該男子承認指控。
  • 今天,日本將發生巨大地震?看看預測人士怎麼說
    這是在油管上比較有名的一位預測人士,看了他的視頻也是令人瑟瑟發抖。。。。。。這些預測視頻都是將以往日本大地震時期的前震等預兆分析的頭頭是道,讓人不禁相信的同時,也會和最近的不斷的地震相互聯繫起來。藉此並沒有強烈震感卻猛烈的地震警報,再來普及一下我們在地震發生前,發生時和避難時,能夠做些什麼,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 日熊本地震避難所衛生狀況堪憂 急需調遣醫護人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4月19日報導,距日本熊本地震發生已過去四天時間,熊本、大分兩縣及周圍地區依然餘震不斷。約有9.4萬人忍受著避難生活,目前甚至出現了在避難過程中由於災後疾病而死亡的案例。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急需醫療支援,災區自治體請求派遣日本各地的醫護人員前往災區支援。
  • 淺談地震,對於地震,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因此,烈度的鑑定主要依靠對上述幾個方面的宏觀考察和定性描述。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受唐山地震影響,天津市區烈度為Ⅷ度,北京市多數地區烈度為Ⅵ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地烈度就更低了。
  • 日本人是如何防範地震的
    隨著綿陽北川屢次發生3次地震,再次讓我們認識到地震造成的危害。我國自改革以來約共發生5次大地震:邢臺7.2級地震、雲南大關7.1級地震、遼寧海城7.3級地震、唐山7.8級大地震、汶川7.8級大地震等以及全國範圍內的N次中小地震。這些災害無時不在提醒我們生命寶貴,以及需掌握必要的防範地震的安全知識。
  • 日本地震,又有蠢貨們在秀「情商」
    今天是2月14號,日本發生大於七級的地震。但因為抗震技術和地震預報技術領先世界,只有一百多人受傷,沒有人失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