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本月18日大阪發生了6級地震,多處地下水管發生爆裂,幾萬戶家庭停水停水停氣,但只有一間寺廟與多處違建的外圍牆發生坍塌,其他建築都是平安無事,這與4個月前同為6級的臺灣地震,形成了鮮明對比。
作者:職長,持有日本高低壓電工證,在東京做建築安裝與室內裝修工作,專注分享中外家居,裝修,建築的不同之處,歡迎『關注』。
說道耐震,日本最結實的建築莫過於學校了,日本從1981年開始,要求新建築必須做到7級地震不倒塌,但之前的建築只有5級標準,於是從2002年開始對全國中小進行耐震度調查。
達不到標準的要進行抗震加固處理,所需費用國家負擔50%,所以在日本學校的外圍牆上,可以看到很多鋼結構框架與減震器(阻尼器),目前全國已經完成施工的學校在90%以上。
安裝方法是在外牆壁的窗戶周圍,打入膨脹螺絲並連接鋼筋至鋼架,然後傾斜安裝阻尼器,並封閉模板進行灌漿,最後塗上防腐蝕油漆即可。這樣地震發生時,減震器就能最大限度減少晃動,來保障人類安全。而且施工過程中也不影響室內的正常使用。
民用住宅,保障性住房,醫院等建築也是可以申請工程補助金的,只是報銷比例有所不同,這一切都是為了房屋不倒塌,確切的說是在保障生命安全。
另外,日本學校的體育館也是緊急避難所,地震發生時可以保障學生安全(7級地震不倒塌),地震發生後可以讓附近居民避難,可謂一舉多得。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全力保護學校真是值得借鑑,您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探討,覺得內容不錯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人。
我是在日本工作的華人電工「職長」,專注分享中外家居裝修建築的一些不同之處,喜歡請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