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避免的悲劇:因NASA刻意隱瞞,太空人回家路上缺氧而死

2020-11-05 小神兵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航天史上難以抹去的一頁。它曾經是第一架穿梭於太空和地面之間,運送航天員和設備的太空梭,它是航天史的新起點,可是它墜毀的那一刻卻成了NASA無法抹去的恥辱。

2003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順利升空,2月1日,它就在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墜毀,七名太空人都死於鈍器傷和缺氧。這是一場悲劇,可是真正讓人耿耿於懷的是,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悲劇,如果不是NASA的刻意隱瞞,或許,這7位太空人都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在哥倫比亞號升空的第二天,工作人員就在攝像機的視頻裡發現了碎片。因為拍攝角度問題,機組人員不能確定是否有潛在的損壞,而且有如此巨大的碎片撞擊飛機也是很罕見的。保險起見,他們還是向國防部提出申請,希望能通過間諜衛星獲取更清晰的圖像,確認太空梭的受損部位和受損程度,但是NASA很快就拒絕了這個請求。

1月19日,波音工程師發現有兩片碎片撞擊了太空梭的左翼,他們立刻航天中心發郵件,要求哥倫比亞號機組人員檢查左機翼是否受損,可是這封郵件石沉大海。

1月22日,管理團隊的高層確認了這次撞擊有十分嚴重的威脅,各個主管也承認飛行存在危險。隨後幾位主管提出動用間諜衛星,國防部也立即響應,但是NASA任務管理小組的主席沒有授權,工程師拿不到更清晰的圖像,也沒辦法做出更可靠的評估。

1月24日,波音公司和太空聯盟的人來到NASA,最終NASA接受了這份報告。但是他們認為這不是飛行問題,不能干擾間諜衛星正常工作,最後間諜衛星也沒有拍到任何與哥倫比亞號有關的圖像。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返回地球,這7名太空人戰戰兢兢地過了15天,還以為終於可以回家了。剛開始進入大氣層的時候一切都很正常,可是當天上午9點,哥倫比亞號分解,7名太空人全部殉職,死因是鈍器傷和缺氧。

如果是高溫導致的瞬間死亡,或許這七名太空人還沒那麼痛苦,可是他們是因鈍器和缺氧死亡的。他們在為航天業付出,可是卻倒在了回家的路上,一點點失去生的希望。

201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10周年的紀念日上,NASA前飛行主管稱當年NASA的工程師早就發現了飛機上的故障,他們也默認了這架飛機會在返航途中機毀人亡,可是他們卻選擇向這7名太空人瞞下了這件事。

事故發生後,宇航局調查並且進行了多次實驗,最後認為泡沫安裝過程有缺陷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哥倫比亞號已經服役了21年,這樣的撞擊對10年內的太空梭可能還屬於可承受範圍內,可是對它這樣的"老將"而言卻是致命傷,可是讓大眾憤怒的還是NASA的態度。

其實在登上太空梭之前,太空人就知道,死神是有可能來到他們身邊的。而這7名殉職的烈士也不怕死,只是他們原本是有機會在生命最後一刻留下遺言,跟親人說上最後一句話,可是NASA剝奪了他們的權力,讓他們從懷抱希望到絕望地死去。

因為NASA的決策,這7名太空人沒有做任何的準備,而在他們對於即將到來的厄運一無所知。而在指揮室裡,這些人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胞一無所知地走向死亡。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上的7名太空人,死於空難。他們很快就要回家了,但最終卻一無所知的,沒有留下隻字片語地離開了這個他們曾經熱愛並且願意為之奮鬥的世界。

相關焦點

  • 航天史上的悲劇!三名太空人曾出色完成航天任務,最後死在回來的路上
    在那時,載人航天被視作是先進科技的象徵,因此,當兩國都成功將衛星送上太空之後,又開始了下一個階段新的爭奪,如載人飛船。或許他們也沒有想到,兩個大國之間的角逐,竟然推動了整個世界科技的發展,也都為今後探月、登上火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最慘烈的航天悲劇,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NASA卻隱瞞關鍵信息
    今天我們就說下,NASA太空梭的悲劇,5架飛機爆炸了兩架,損失了14名太空人。這在航天歷史中犧牲的太空人數量中佔了絕大多數。很明顯太空梭的夢想看似宏偉,但卻不那麼成熟。只有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NASA才認識到了這一點。先說下太空梭的由來。
  • 上世紀50年代,部分太空人進入太空後,因飛船故障沒能返回地球
    上世紀50至60年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充滿了激情,首次進入太空和登上了月球,不斷取得輝煌的成就,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還有在月球上邁出一小步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都是人們敬仰的英雄,然而,太空探索的路是坎坷的,有很多太空人因飛船故障一去不復返。
  • 悲劇!三名太空人全身血管破裂而死,用生命警醒了世界各國
    從古到今,人類就一直對浩渺無邊的太空充滿了好奇與嚮往,而隨著人類腳步不斷向前,嚮往成為了現實,而實踐者便是堪稱勇士的太空人,最為我們熟悉的太空人便是楊利偉,他是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是國人心中的大英雄。為什麼稱太空人是大英雄、大勇士?
  • 宇宙奧秘被科學家刻意隱瞞,有些事情,我們有權利去了解!
    宇宙奧秘被科學家刻意隱瞞,有些事情,我們有權利去了解!人類在地球上面存在的時間已經有500萬年左右了,雖然聽起來很長,但是如果跟地球誕生的時間相比較的話,那麼即使是一瞬間而已,畢竟地球誕生的時間已經有46億年了。
  • 月球背面的秘密,阿波羅太空人聽到神秘聲音,NASA隱瞞47年
    返回時啟動登月艙的上升發動機,與飛船指令艙會合,太空人返入指令艙後便拋棄登月艙,開動指令艙火箭,脫離月球軌道而進入地球軌道。再入大氣層時,將指令艙後的服務艙拋棄,僅剩指令艙濺落在太平洋上。阿波羅10號共有3名太空人——託馬斯·斯塔福德、約翰·楊、尤金·塞爾南。在月球背面飛行的時候,因為月球整體的阻攔,背面成了地面通信的禁區。
  • 美國欠中國一個道歉!被刻意隱瞞的日軍暴行,死亡人數近百萬
    而事實上,這場葬禮完全就是一個騙局,石井策劃出的這一幕,只不過是為了躲避東京審判、逃脫正義制裁的一個鬼把戲。而此時,那個恐怖惡魔還活得好好的,根本就沒有死!然而,石井最終卻還是被美國人找到了。而接下來上演的這一幕則更加無恥,石井四郎最終並沒有被起訴,而是與美國政府一起合演了一出狡猾的騙子戲。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這一呼籲的形式是一個正式的「人類登陸系統」的招標,其本身遵循的是7月和8月發布的兩個草案版本。所有申請的截止日期:11月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說,第一個完成登月裝置的公司將是2024年將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公司。他們補充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女性,那就去參加2025年的活動吧。」
  • 高二女生父母刻意隱瞞孩子特異體質,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刻意隱瞞實情,將會給學生、家長和學校帶來更多麻煩和風險。文中高二女生小凌的經歷,值得家長深思。星期一是學校秋遊的日子,學生們喜笑顏開,校園裡洋溢著歡快熱烈的氣氛。18級單招班所有家長都在研學告知書上簽字同意,全班32人,可以來一次一個也不少的集體出行了。
  • 阿聯航空總裁批馬航調查:重要信息被刻意隱瞞
    阿聯航空總裁批馬航調查:重要信息被刻意隱瞞阿聯航空總裁蒂姆·克拉克資料照片圖/東方IC  阿聯航空總裁蒂姆·克拉克在近日接受雪梨當地媒體採訪時炮轟馬航MH370失聯調查,稱重要信息被有關方刻意隱瞞了。
  • 缺氧警告!國際空間站正在漏氣!NASA想修復卻發現這太難了
    國際空間站作為太空中屬於人類的「小房子」,普通人是不能隨便前往的,只有太空人、科學家等才有機會去上面。太空中是沒有氧氣的,所以,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密封的結構,上面的人員在其中也都是通過人工製造氧氣來保障呼吸。
  • NASA:一個被航天事業耽誤的設計公司
    本文已獲授權來源:施藍藝術圖片:NASA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曾幻想過,長大要當一個太空人。穿著炫酷的太空衣,駕駛著飛船漫遊在太空中,探索神秘的宇宙。阿波羅計劃的標誌(圖源:nasa.gov)2009年 NASA 太空人弗雷德裡克,在國際空間站與之前的任務的標誌合影。
  • NASA直播現不明物體,難道NASA是否有隱瞞真有外星人?
    NASA直播現不明物體,難道NASA是否有隱瞞真有外星人?最近在太空直播現不明物體,此舉讓不少太空迷質疑,NASA是否有隱瞞真有外星人的訊息。事後NASA解釋,畫面會斷訊是「意外」。讓人懷疑這是否有人在背後蓄意操控,刻意想要隱瞞事實的真相。臺媒稱,日前NASA美國太空總署一場線上直播時,拍到了神秘的馬蹄型物體。
  • 不是刻意隱瞞,這3點很關鍵
    難道是要刻意隱瞞什麼嗎?這讓很多人都感到不解。其實醫生並不是要隱瞞大家什麼,而是要考慮一些很關鍵的因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有不少的家屬在看到胎兒影像之後,什麼也不懂可是很緊張,甚至還會有情緒激動的情況,這主要就是因為沒有看懂數據的意思,很容易就會產生誤會,所以不然家屬陪同產檢,就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尷尬。
  • 太空悲劇!3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中,用生命給後人留下教訓
    眾所周知,二戰後各國都處在一個恢復期,此時的美國和蘇聯無疑是兩個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雙方針鋒相對幾十年,受冷戰趨勢,兩國不管是軍事技術還是航空領域都有了飛速發展,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為第一位訪問太空的人類,在301公裡的高空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然後安全返回地球。
  • 埃及醫院ICU混亂一幕:新冠患者因缺氧集體死亡,護士呆住不動
    視頻顯示,病床上的新冠患者一動不動,背景聲有人稱:重症監護室的每個人都死了,只剩下護士,沒有人活著……視頻畫面最後顯示,一名護士無助地坐在病房角落的地板上,對發生的事情感到震驚。報導稱,這名護士後來因「在困難時期不工作」而被罰款。報導稱,事件發生時,呼吸機的氧氣含量幾乎低於2%,壓力和氧氣都不足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 【遊戲】人缺氧,就會死!丨缺氧
    可能大家都知道《饑荒》這款遊戲,可是提到《缺氧》這個名字,知道的朋友應該就不是很多了。《缺氧》是由製作了《饑荒》的Klei Entertainment公司製作的一款單機遊戲,不同於《饑荒》,這款遊戲少了個人冒險,多的是建造家園,而且比起《饑荒》,他還有很多亮點!《缺氧》的遊戲畫面真的美如畫,讓人愛不釋手!
  • 漢陽墨水湖惡臭難聞,部分魚因缺氧而死!
    在這一過程中,水底富營養化物質增多,導致一些魚因缺氧而死。該負責人稱,他們每天都會派船隻在湖內巡查,昨日漂浮的死魚已經被工作人員清理。同時、他們也會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死魚的情況不會持續發生,後期也將適量往湖內投放魚苗。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18個月前,NASA接受了一項大膽的挑戰,將其探索計劃提前至少四年,並計劃在二十年代末建立可持續月球探索。這期間,NASA不斷取得新進展,向載人登月計劃不斷邁進,這將是繼1972年「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後,人類首次重返月球。
  • NASA為何刻意隱瞞真相?
    月球是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關於月球的形成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關於月球傳聞的原因,有的人說月球是外星文明的基地,有的人說月球是外星文明監視地球的存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