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史上的悲劇!三名太空人曾出色完成航天任務,最後死在回來的路上

2020-12-07 騰訊網

二戰結束,美國與蘇聯成功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實力強悍,因此,為爭奪最終的世界霸主之位,雙方展開一系列的競賽,如軍事、科技、航天等各個領域。在那時,載人航天被視作是先進科技的象徵,因此,當兩國都成功將衛星送上太空之後,又開始了下一個階段新的爭奪,如載人飛船。或許他們也沒有想到,兩個大國之間的角逐,竟然推動了整個世界科技的發展,也都為今後探月、登上火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眾所周知,要想實現航天事業的發展,就離不開太空人,而太空人在執行航天任務時,無疑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在美蘇冷戰時期,雙方為了可以在速度和數量上取得勝利,無數的太空人英雄們喪失了寶貴的生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聯盟11號與挑戰者號的空難成為航天史上最為慘烈的悲劇。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蘇聯在1971年發生的聯盟11號空難。蘇聯在眾多太空人中挑選出最為優秀的3名太空人,進而登上聯盟11號載人宇宙飛船,預備到太空中執行任務。與禮炮一號空間站成功對接之後,這3位太空人在太空中停留了23天18個小時,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植物生長實驗與天文觀測等任務。

在完成任務後,載人飛船順利離開空間站預備返航,誰料,在進入大氣層前,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壓力閥門被震開,導致返回艙中存儲的大量空氣洩露,再加上當時三位太空人並沒有穿太空衣,導致因急性缺氧而身亡。待聯盟11號著陸後,人們打開艙門才發現,艙內的三名太空人已經全身浮腫,耳鼻處也充滿了血跡。

事後,這三位英雄的畫面在電視上重複播放著,所有人都在為他們而難過,但實際上,本來是可以避免這件事發生的。據了解,當時蘇聯為了更快一步,硬是將三位太空人塞進狹小的空間內,使得無法在艙內正常穿上太空衣。也正是因為這件慘烈的空難,美國受到警醒,立即對本國登月艙進行全面排查,就連各種小配件也不放過,與此同時,美國與蘇聯相繼下達命令,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任務時必須穿好加壓套裝,尤其是在下降返回大氣層之前。

任何成功的背後,總會有無數人在默默奉獻著,冷戰期間,美蘇的太空競賽推動著世界的發展,但那些失去生命的英雄卻再也回不來了。

相關焦點

  • 悲劇!三名太空人全身血管破裂而死,用生命警醒了世界各國
    因為太空人是一個危險係數極大的職業,太空充滿了未知的危險,為了祖國和全人類的航天事業他們挺身而出。在整個人類航天史上,有過耀眼的成績,比如美國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月球,也有過慘烈的悲劇,比如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個3名太空人慘死的航天悲劇。當初美國冷戰時期,兩國為了一較高低,在各個領域展開了瘋狂的競賽,不僅是軍事領域,還包括航天領域。
  • 最慘烈的航天悲劇,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NASA卻隱瞞關鍵信息
    今天我們就說下,NASA太空梭的悲劇,5架飛機爆炸了兩架,損失了14名太空人。這在航天歷史中犧牲的太空人數量中佔了絕大多數。很明顯太空梭的夢想看似宏偉,但卻不那麼成熟。只有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NASA才認識到了這一點。先說下太空梭的由來。
  • 完美完成航天任務,返航時卻無一生還,航天史上一次可怕的事故
    自古人類對外太空就充滿好奇,每次太空人離開地球似乎就能更多地了解宇宙。但了解宇宙的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和危險。在航天科技發展的歷史上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成功時刻,也有過各種失敗導致慘痛的經歷。在太空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太空人的生命,在歷史上就出現過這樣的嚴重事故。
  • 史上唯一一次太空事故,三名太空人窒息而死,只因蘇聯求勝心切
    在這期間,美蘇兩國的軍事科技均在快速發展,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曾出現過事故。在太空競賽方面,蘇聯就曾發生過一次重大事故,也是人類史上唯一的一次太空遇難事件。1971年,蘇聯的聯盟11號載人宇宙飛船在莫斯科發射成功。三名太空人順利進入空間站,進行了為期23天的醫學實驗、天文觀測和植物生長等實驗,並傳回了很多極具意義的資料。
  • 一個可避免的悲劇:因NASA刻意隱瞞,太空人回家路上缺氧而死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航天史上難以抹去的一頁。它曾經是第一架穿梭於太空和地面之間,運送航天員和設備的太空梭,它是航天史的新起點,可是它墜毀的那一刻卻成了NASA無法抹去的恥辱。這是一場悲劇,可是真正讓人耿耿於懷的是,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悲劇,如果不是NASA的刻意隱瞞,或許,這7位太空人都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 近代航天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性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婦女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女性都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不斷做著重要貢獻,取得各種各樣的成就,在航天、空間科學領域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就對近代航天史上幾位著名的女性進行簡單的盤點。
  • 美國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在即 4名太空人抵發射場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於11月14日執行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當地時間11月8日,4名太空人已抵達甘迺迪航天中心。報導稱,對美國宇航局來說,這標誌著常駐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定期輪換的開始,並且由私人公司提供接送服務。
  • 航天史上最悲慘的事故,一個錯誤的決定,導致太空人暴露在外太空
    徵服外太空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偉大的成就,離開地球雖然是人類的夙願,但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那些敢於冒著生命危險為人類蹚出一條天路的航天員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因為他們將自己生命置之度外,而將整個人類的進步放在了比自己生命更加重要的位置。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人類就開始了航天之路,到今天已經將多達五百多人送出了地球,可是這其中有19人不幸罹難。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搭乘4名太空人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5日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11月15日,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由一枚「獵鷹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龍飛船計劃與國際空間站對接,4位太空人將開展約半年的太空站任務。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2011年7月,「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後,太空梭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費用昂貴不說,「寄人籬下」使得國際空間站中NASA太空人的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 美國航天史上最大敗筆,因一個小小的失誤,7名太空人被融化
    但是,相比起一般的火箭發射,太空梭潛在的風險卻更大,而在2003年2月1日一次失敗的太空梭發射更是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它也被稱作是美國史上最失敗的一次航天實驗。,然而,它也是美國航天歷史中的最大敗筆。
  • 為什麼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不能被運回地球?
    太空人其實是一個高危職業,不僅到了太空之後要接受宇宙輻射的洗禮,更是因為太空任務充滿不確定性和未知性,很可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失敗。正是因為如此,所有的航天航空項目在執行中是非常謹慎的,從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乘坐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地球軌道算起到今日,將近60年的歲月裡,全世界因為航天事業犧牲的太空人屈指可數。
  • 國際空間站又發生空氣洩漏,航天史上離奇的事故並不少
    在2018年8月航天員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上發現了一個非自然形成的小孔,太空人將這個小孔封上了。航天估計是這個世界上最嚴謹細緻的科學活動了,但即使是計劃最周全的任務,也有可能遭受一些荒唐事故的困擾。太空人落到森林裡,擔心自己被狼吃掉;飛船在發射過程中竟然被閃電擊中……一起見識下航天史上那些驚險又離奇的事故吧。
  • 最悲催的太空人:剛上天國家沒了,在太空飄311天,最後咋回來的
    飛船,在進行艙外活動時,由於純氧艙爆炸,3名太空人當場死亡,然而還有一位太空人在進入太空之後,卻發現自己無法回去了,這個人就是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克裡卡列夫。 克裡卡列夫也完成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次航空之旅,由於出色完成了任務,克裡卡列夫和隊員沃爾科夫又被選入第二次執行太空任務
  • 細數人類航天史上的重大災難
    太空人系列(二):發射成功「10,9,8,7……,3,2,1」,這是小鳴經歷過最漫長的十秒鐘,她的大腦裡閃過了人類航天史上的重大災難: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4A號」模擬發射任務中,電線短路產生的電火花在高氧環境中引起大火,3名太空人因窒息遇難。
  • 美國斥資兩千億,14名航天精英送了命
    太空梭有著一系列優勢,比如體積大、可多人乘載、有效載荷大等,它是一個多面手,可以完成多種任務,比如釋放、回收、維修衛星,進行多種微重力科學實驗等。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沒有太空梭呢? 不過也曾發生過悲劇,第一次發生於1986年,當時美國的「挑戰者」號在發射升空後,由於助推火箭發生事故凌空爆炸
  • NASA登月任務太空人Anne McClain談航天技術發展
    NASA 最近宣布了參與 Artemis 登月任務的太空人人選,其中就包括在國際空間站生活了 203 天、並開展過兩次太空行走的安妮·麥克萊恩(Anne McClain)。在最近的一次採訪期間,太空人們探討了他們對於航天技術在這些年裡發生的變化、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
  • 剛剛,馬斯克再次創造航天歷史!SpaceX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圓滿閉環
    在長達 2 個月的任務中,SpaceX 載人龍飛船完成了基本的空間站對接任務、安全實現了載人往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也在這期間進行了多達 4 次的太空行走任務。SpaceX 和 NASA 計劃在今年 9 月進行新一輪的載人發射任務,將 4 名 NASA 的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執行太空任務,那也將是載人龍飛船在完成所有試驗後,開始執行正式的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 世界載人航天15年內最大險情!太空人是多高危職業?
    可以說,關於本次事件主角聯盟-FG火箭的調查,一定是俄羅斯航天的頭等大事。在事件發生後數小時,俄羅斯已經宣布暫停一切載人航天發射活動。這件事情也再次提醒我們,太空人是個面臨極大風險的職業。在載人航天訓練中,從測試到完成任務返回地球,他們需要面臨一系列風險,下面以任務流程列舉一系列重大災難。
  • 前蘇聯太空人成功完成任務,卻無一生還,到底怎麼回事?
    自古人類對外太空就充滿好奇,每次太空人離開地球似乎就能更多地了解宇宙。但了解宇宙的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和危險。在航天科技發展的歷史上有許多激動人心的成功時刻,也有過各種失敗導致慘痛的經歷。在太空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太空人的生命,在歷史上就出現過這樣的嚴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