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的臨床應用與中毒解救

2020-11-30 騰訊網

學用中藥「細辛」

細辛辛溫有小毒,解表散寒風溼除。

溫肺化飲通鼻竅,功專擅治寒飲伏。

來源

馬兜鈴科植物華細辛的全草。

別名

白細辛、盆草細辛、金盆草、少辛、細草、獨葉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細長,節間密,葉1~2片,腎狀心形,先端漸尖,上面散生短毛,下面僅葉脈散生較長的毛。花單生於葉腋,花被鐘形或壺形,汙紫色,花被質厚,筒部扁球形,頂端3裂,裂片平展,雄蕊12枚,花絲較花葯長1.5倍,花柱6,蒴果肉質,近球形。花期5月,果期6月。

產地分布

生於海拔1200~2100米的林下陰溼處、山溝腐殖質厚的溼潤土壤中。分布於河南、山東、安徽等地。

採收加工

夏季果熟期或初秋採挖,除去泥土,陰乾。

藥材性狀

多數十棵紮成- -把,常捲縮成團。根莖長5~20釐米,直徑0.1~0.2釐米,節間長0.2~1釐米。根細長,密生節上,表面灰黃色,平滑或具縱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基生葉1~2,葉片較薄,心形,先端漸尖。花被裂片開展。果近球形。氣味較弱。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有小毒。歸心經、肺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

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祛痰。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溫解表藥。

臨床應用

用量1~3克,水煎服,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用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溼痺痛,痰飲喘咳。

藥理研究

有局部麻醉作用,對關節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還具有-定的抑菌作用,有增強脂質代謝及升高血糖的作用,調節機體平滑肌功能。揮髮油能使麻醉動物血壓下降,而煎劑則使血壓上升;並具消炎和抗驚厥作用。還有鎮痛、鎮靜、抑制發熱、解熱、抗組胺和抗變態反應和興奮呼吸作用。

使用禁忌

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乾咳者忌用。不宜與黎蘆同用。氣虛多汗者慎服,熱病及陰虛、血虛者禁服。本品服用劑量過大,可發生面色潮紅、頭暈、多汗,甚則胸悶、心悸、噁心、嘔吐等副反應。

配伍藥方

治鼻塞,不聞香臭:細辛(去苗葉)、瓜蒂各0.3克。上二味,搗羅為散,以少許吹鼻中。(《聖濟總錄》)

治牙痛久不瘥:細辛(去苗葉)、蓽茇,上二味等分,粗搗篩,每用3克,水一盞。煎十數沸,熱漱冷吐。(《聖濟總錄》)

治牙痛:細辛、盆硝各3克,雄黃1.5克,牙皂二個。為末。用大蒜一枚,柞和為丸,梧桐子大每用一丸,綿裹之,如左牙疼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外科大成》)

治口舌生瘡:細辛、黃連等分為末。先以布巾揩淨患處,摻藥在上,涎出即愈。(《衛生易簡方》)

治口臭:細辛30克,甘草(炙微赤,銼)30克,桂心30克。上述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熟水調下3克。(《聖惠方》細辛散)

治小兒口瘡:細辛末,醋調,貼臍上。(《衛生家寶方》)

治蛇傷:細辛、白芷各15克,雄黃7.5克,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6克,溫酒調服。(《衛生易簡方》)

治神經性皮炎:鮮細辛適量,洗淨。搗爛成糊狀,塗患處。每日2次。(《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細辛中毒與救治

細辛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優香芹酮、黃樟醚、β-蒎烯、a-蒎烯、龍腦、異茴香醚、細辛酯素等。此外,尚含-種消旋-去鉀烏藥鹼。微量元素有鉀、鈉、鎂、鈣、鐵、錳、銅、鋅等。中毒主要為直接吞服單方的散劑劑量過大、較大劑量入湯劑煎煮時間過短、使用細辛品種混亂和入藥部位差異引起。.

(1)中毒主要表現:嘔吐、出汗、頭痛、面赤、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脈數、頸強、瞳孔散大、體溫血壓均升高,繼之出現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四肢抽摘、意識不清,最後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2)救治方法

對症處理,催吐、洗胃,內服乳汁、雞蛋清或活性炭末,補液及維生素C。有驚厥、痙攣、狂躁等症狀時,可用鎮靜劑。尿閉時應進行導尿,或口服雙氫克尿塞50mg,每日3次。

枳殼9g厚樸9g菖蒲9g芒硝9g大黃15g,共水煎,每劑分兩次服。

意識不清,昏迷時,宜芳香開竅、清營涼血、安神鎮驚。安宮牛黃丸1粒,蘇合香1粒,加水50mL烊化,鼻飼。若遇呼吸困難,可用半邊蓮15g,茶葉15g,甘草9g,共水煎,每劑分二次服;再用扶正解毒劑西洋參3g、北五味子3g、麥冬10g、 生石膏24g、 生甘草30g(一方有羚羊角3g),加綠豆湯,共煮至300mL。

可用清熱解毒劑,如黃連解毒湯或五味消毒飲;亦可用生石膏、甘草綠豆湯作飲料頻飲。

針灸療法:頭痛者取印堂、百會、風池、列缺、合谷等穴;煩躁不安者取合谷、內關、太衝、安眠2穴。

典型案例:

某患者,女性,32歲,因牙痛,服用醫院中醫師自行配製的治牙痛膠囊2粒(內含細辛),2小時後,突感頭暈,四肢麻木,瀕死感,煩躁不安,神志清,面色蒼白,測BP60/40mmHg,P52 次分,R28次/分,脈搏微弱。急給予輸液,5%葡萄糖500mL快速靜脈滴注,安慰患者,10 分鐘後患者出現錐體外系症狀,全身抽描,急給苯海索10mg 0服,呋塞米40mg,30分鐘後症狀緩解,診斷為細辛過量中毒。

溫馨提示:本文所介紹的救治解方,絕非靈丹妙藥,對嚴重中毒者,待病情緩解後,應及早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您看此文用· 秒,轉發只需1秒呦~

癌不等於死亡

它只是一種慢性病

相關焦點

  • 阿託品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在臨床醫學上,阿託品主要用來解除平滑肌痙攣、緩解內臟絞痛、改善循環和抑制腺體分泌,並擴大瞳孔,升高眼壓,興奮呼吸中樞。大劑量服用時可解除副交感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使心率加快。主要用於緩解內臟絞痛、休克搶救、心律失常、解救有機磷農藥中毒等症。
  • 中藥細辛有哪些功效,竟有這些好處?但3點不注意,反傷
    細辛性質微溫,味甘苦,是一味很常見的中藥材。細辛中含有的一些天然藥物成分,在防治某些疾病方面有著很好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麼你知道細辛具體的功效有哪些?服用細辛有什麼注意事項嗎?研究表明,細辛中含有的揮髮油、去甲烏藥鹼、黃樟醚等成分在鎮靜鎮痛、驅寒散熱以及抗菌消炎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1、鎮痛鎮靜細辛揮髮油可以對神經中樞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故而可以讓興奮、失控狀態中的患者鎮靜下來;細辛揮髮油中的一些成分還有不錯的鎮痛功效,可以有效緩解一些因痙攣導致的疼痛。
  • 細辛的功效與作用_中藥細辛
    細辛是一種溫性的並伴有辛味的解表藥,主要對肺經和腎經起主要作用,在許多人眼裡,還不是非常清楚細辛的功效與作用,甚至還不知道細辛長啥樣,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細辛的功效和作用,另外也可以給大家看一下細辛的圖片,讓大家知道細辛的性狀和樣子。
  • 喝完中藥復讀生殞命追蹤 中醫疑細辛用量過度
    部分中醫懷疑問題出在細辛這味藥用量過大永春一學生喝完中草藥突然死亡追蹤早報訊 (記者王小冰)昨日早報報導永春一名復讀生喝完從衛生站拿來的藥後殞命部分中醫獲知處方單中有細辛這味藥後,表示問題可能出在這味藥上。處方單將送鑑定屍檢結果未出來永春縣中醫院的診療記錄上,記載小溪既往有胃炎病史、偏頭痛史,無藥物過敏史。
  • 細辛的功效和作用 注意事項有哪些
    細辛的功效主治做為藥用植物,細辛最先出自《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有小毒,具有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等方面的功效,臨床上可以用於風寒表證、風溼痺痛以及頭痛、牙痛等疾病症狀的治療。《神農本草經》當中對細辛記載道: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死肌。明目,利九竅。
  • 一天學一中藥之、細辛
    【應用】 1. 風寒感冒。 (2)細辛與遼細辛相似,但根莖細長,長5-15cm,直徑1-3mm,節間長0.2-1cm;葉片較薄,心形。氣味較弱。 (3)漢城細辛與細辛極相似,但通常葉背的毛較密,葉柄有毛。栽培品葉的毛疏密變化較大,不易與細辛區分。
  • 清肺排毒湯中細辛用量為6克,真的合理嗎?
    清肺排毒湯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推薦臨床治療期通用的中藥複方,臨床療效顯著。因細辛在本方的用量達到6g,有部分學者因受到「細辛不過錢」傳統認識的影響,對清肺排毒湯使用細辛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 細辛是有小毒的嗎?
    在教科書上,細辛是第一味有毒的藥,細辛的毒性是比較明顯的,所以它的用量也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初期,應嚴格掌握細辛的用量,以免發生中毒現象。單用細辛,用散劑,單用為末,不可過半錢匕,半錢匕,我在講中藥用量的時候就說過了,銅錢遮往了兩個字不掉下來,那這就叫半錢匕。那么半錢匕,現在研究,可能就不會超過一克。
  • 中藥之細辛
    臨床應用用量1~3克,水煎服,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用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溼痺痛,痰飲喘咳。化學成分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優香芹酮、黃樟醚、β-蒎烯、α-蒎烯、龍腦、異茴香醚、細辛酯素等。此外,尚含一種消旋-去鉀烏藥鹼。微量元素有鉀、鈉、鎂、鈣、鐵、錳、銅、鋅等。另含山柰酚、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γ-松油烯、β-松油烯、α-側柏烯、細辛腦、細辛脂素等成分。
  • 通過中醫理論,判斷中藥的作用,重新認識「細辛不過錢」的道理!
    前言:細辛,味辛,性溫,有小毒,功效為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屬辛溫解表藥,臨床較為常用。古人稱「細辛不過錢,過錢賽紅礬」,古代的「紅礬」,也叫鶴頂紅或者砒霜,言外之意,細辛使用劑量過大,易引起急性中毒反應。
  • 外用細辛治痛症
    細辛性味辛溫,有發散風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之功,臨床多用於內服。觀察發現,其外治於多種疾病,亦有良效,尤其適用於以疼痛為主症的疾病,現介紹數則,供選用。 1、治脾寒腹痛 凡見腹痛急暴,或腹痛綿綿,得溫痛減,遇冷更甚者,可取細辛10克,研為細末,以生薑汁或清水調勻外貼臍部,一般5~10分鐘後即能止痛,若加用熱水袋外熨臍部,其止痛效果更佳。 2、治口舌生瘡 細辛15克,研為細末,用蛋清適量調勻外敷雙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一般貼敷2~3天即可見效。
  • 中藥古今研究:細辛
    《綱目》:「細辛,辛溫能散,故諸風寒風溼頭痛、痰飲……宜用之。」《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即氣悶塞不通者死。《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以氣為治也。凡藥香者,皆能疏散風邪,細辛氣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風必挾寒以來,而又本熱而標寒,細辛性溫,又能驅逐寒氣,故其疏散上下之風邪,能無微不入,無處不到也。」
  • 細辛 - 細辛- 專區 - 生物谷
    【中藥名稱】細辛(《本經》)【異名】小辛(《本經》),細草(《吳普本草》),少辛(《綱目》),獨葉草、金盆草(《中藥材手冊》),山人參(江蘇)。【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遼細辛或華細辛的帶根全草。【植物形態】①遼細辛(《本草原始》),又名:萬病草、細參、菸袋鍋花、東北細辛。多年生草本,高12~24釐米。
  • 【中藥介紹】細辛
    細辛中藥故事 「說到細辛,你們一定要細心啊。」你們以後一定要細辛地用細心啊。」 學完故事就開始我們今天開心學習的內容了 來源產地 《中藥大辭典》 為馬兜鈴科植物遼細辛或華細辛的帶根全草。
  • 陸耕宇專輯11-15:尾花細辛,川滇細辛,天目地黃,翹距蝦脊蘭,杜莖山
    又名土細辛、竹葉細辛。具有解毒消腫,通經活絡,行氣止痛之功。主治風溼性關節炎,胃痛,痛經,腰痛,跌打損傷,蛇咬傷,氣管炎,水腫,溼疹等疾病。堇菜科植物灰色堇菜的帶根全草。主產四川、雲南。夏秋開黃色花,又名土細辛、黃花細辛。具有散寒通絡,消疳健脾之功。主治風溼性關節炎,小兒麻痺後遺症,小兒疳積等疾病。
  • 這款常用痛風藥過量可中毒致死 缺乏解救措施!
    但過量服用秋水仙鹼過量可中毒致死,且無藥可治。此類中毒事件,屢見報端。 2018年11月21日,上海22歲女孩馬曉曉在家服下200粒秋水仙鹼中毒,家人發現後立馬將其送到醫院,結果搶救無效死亡。
  • 花臉細辛
    花臉細辛(《四川中藥志》)【異名】花葉細辛、花臉貓、翻天印(《四川中藥志》),水馬蹄(《中國藥植圖鑑》),土細辛(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馬蹄細辛(《中國高等植物圖鑑》)。【來源】為馬兜鈴種植物大花細辛的帶根全草。【植物形態】大花細辛多年生草本。有淺黃色匍匐的根狀莖,有多數肉質根,頂端通常生二葉。
  • 細辛用量真的不能過錢,也不能長期服用嗎?
    1 細辛在仲景書中配伍有:辛溫發散治風寒,溫通陽氣解寒結,溫髒祛寒又止痢,溫通經絡蠲痺證,散寒通脈除厥逆,化飲行水消咳逆。 筆者在臨床上也確實按仲景的用法,用在這幾方面都有較好的效果,尤其配伍恰當,療效更為顯著。
  • 全面盤點:20 種臨床搶救常用藥用法!
    注意事項:高血壓、器質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洋地黃中毒、外傷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患者禁用;運動員慎用。 臨床心得:現在臨床應用以肌注為主,搶救時緩慢靜注(以 0.9% 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到 1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