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魏石窟,和雲岡石窟相媲美,僅售0元門票

2021-01-20 不如自己上路吧

華夏文明,山西風光,不得不說山西確實有著深厚底蘊的地上文明,在山西竟無人問津,今天向大家所介紹的是一處摩崖石刻。

石窟的藝術本身是一種佛教的藝術,佛的各種故事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造出來的故事。它不像某些藝術形式那樣直接地反映社會現狀,但它卻曲折地反映了不同的歷史背景下、不同階層的人們的生活,是石窟藝術的一個特點。

「陽摩寺山」又名靈嵩山,地處於晉中市壽陽縣解愁鄉最北端與陽曲縣交界。有記載稱,陽摩寺山的石窟摩崖石像,最早可追溯到東魏武定三年開始開鑿,後來後經過了隋唐、遼、金的後續開鑿,大約歷經600多年,基本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石窟,由東向西依次是多個朝代等紀年的石刻。

此地發現較晚,石窟佛像腦袋損毀嚴重,有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損毀。只有石窟,絲毫沒有任何的木構建築。

陽摩寺山的崖是呈現500米半圓形的,方位朝向為坐北朝南,山崖陡立,刻有石窟造像等,現存有三個石窟,窟龕20餘處,三個石窟一個大的兩個小的都是人工進行開鑿,雕刻精美,大的石窟大概有10平方米大,裡面放置有石頭做的平臺,石桌和石柱等,石窟的正面石壁上的兩邊有兩個侍從佛像,是金佛殿。他是平舒山莊的六景之一,殿外的兩側分別有「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尊。

此地通向大同,洛陽,太原等地,石窟的四周群山環繞,有一處山泉水,緩緩流動,風景秀麗,山路蜿蜒曲折,徒步上去一定要格外小心。

此處悠久的歷史和石窟藝術,如果大家路過此地有機會的話可以去欣賞一番,相信你一定能不虛此行的;不知大家喜歡石窟藝術嗎?歡迎留言哦!

中國第五批傳統村落裡,一宋朝古寺廟,門票僅售0元

太原一明清古寺,距晉祠公園僅4.2公裡,僅售0元門票

山西一寺廟,0元免費進入,值得一遊

投資2.95億,如今的太原迎澤公園,還是記憶中的樣子嗎

相關焦點

  • 北魏民族融合的歷史豐碑——雲岡石窟
    作者: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深入挖掘北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創作表現北魏歷史題材的影視精品,繞不開對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研究。雲岡石窟規模宏大,造像內容豐富,雕刻藝術精湛,形象生動感人,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美術雕刻的最高水平。其誕生並非偶然,它是諸多歷史必然性的歸結。
  • 大同除了雲岡石窟 還有一個景點必去 徐霞客贊為天下巨觀
    這都是過去時了,從北魏時期的雲岡石窟到遼金時期的華嚴寺,從神秘的懸空寺到雲霧繚繞的恆山,一個新大同正在崛起。大同旅遊景點可以分為城內和城外兩部分:古城牆,華嚴寺算城內,城外有雲岡石窟,懸空寺,恆山。以二到三天為佳。
  • 6元錢的大同雲岡石窟遊,人潮洶湧,幾個小時後咋「退潮」了?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麓,始建於北魏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前後一共用了64年,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從景區入口走進去不遠,這裡景區遊客中心,看著眼前人山人海的場面,不禁有了一絲焦慮。這裡有一處公告,在宣布一則好消息,一直到今年年底,景區實行周一至周五免票政策,周六日正常售票。
  • 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在以十倍速度風化
    以上結論是雲岡石窟研究所所長、文物地質學博士黃繼忠經過多年試驗和研究觀察得出的。4月初記者在雲岡石窟採訪時,黃繼忠指著一處已被風蝕的雕像說,一張上世紀30年代在此處拍攝的照片,還能看到精美的雕刻花紋。
  • 廣東省博物館龍門石窟文物展門票在哪裡預約?
    廣東省博物館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時間:4月28日—8月28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一  票價:免費不免票  該展為免費展覽,觀眾前往參觀前需預約粵博門票。  龍門東、西兩山對峙,巍峨壯觀;伊水潺潺中流,蜿蜒北去。兩岸窟龕依峭壁而鑿,南北綿延一公裡,蔚為壯觀,故唐有詩云「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誰窮造化力,空向兩崖看」。
  • 我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也是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
    雲岡石窟位於五洲山南麓,大同市以西約16公裡,它具有1500年的歷史,位於梧州河北岸,這些石窟是從山上挖來的,從東到西綿延約1公裡,它擁有45個主要石窟,252個大小不一的石窟,以及超過51,000個石像,是中國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和天水的麥積山石窟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 邱承彬淺談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奇觀
    邱承彬說:「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佛教四大石窟。」  邱承彬說:「在天水火車站有34路專線旅遊車發往麥積山景區,車程約1小時,每半小時發一班車,全稱車票5元,非常方便。到達麥積山景區公交站後,換乘景區擺渡車,直達山下,景區擺渡車票價15元。
  • 王飛峰:北魏蓮花化生瓦當探析
    北魏瓦當根據其當面內容和紋樣的不同可分蓮花紋瓦當、蓮花化生瓦當、文字瓦當和獸面紋瓦當等。蓮花化生瓦當是北魏瓦當中比較特殊的一類,本文試就其類型、年代和發展演變等問題進行探討。
  • 千佛朝頌,萬佛生輝,古代人造的奇蹟,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洛陽最值得一遊的景點。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於洛陽時期,在經過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總共達400餘年之久。我們現在已經無法想像當年的古人們是如何憑藉著一顆虔誠的心,在石壁上面用簡陋的工具雕刻出的那多達96000尊的佛像。
  • 三大石窟被風化如"酥餅" 大佛瀕臨毀滅
    佛像因水侵蝕而面目全非     治理石窟滲水是一個國際難題     三大石窟遭遇最強敵人專家聚首商議退敵妙計———     2006年冬天,參觀世界文化遺產———山西雲岡石窟的遊客驚奇地發現,每當一下雪,就會有一些人站在石窟裡
  • 龍門石窟位於以下哪個省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31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龍門石窟位於以下哪個省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31日答案
  • 被喚醒的龍遊石窟
    再次去龍遊石窟,已是七年之後,門票從三十元漲到五十元,新修了一個氣勢恢宏的大門,多了幾間高高聳立的廟宇,豎起了幾個巨型環狀測壓支架,走著走著倒有些不認識了。不過石窟內的光景還是絲毫沒有改變,那一道道規則排布的斜劃紋還是和兩千年前一樣,泛著潮溼的水氣。是啊,兩千年都未曾改變,何況這短短的七年。這不免使我想起石窟喚醒那天的驚心動魄。
  •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
    潭水成了村民的飲用水和生活用水,潭中有魚,常可為村民佐餐。一些村民突發奇想,何不將潭中水抽乾捕魚呢?十八號洞窟1992年6月9日,四位村民選中了水面面積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抽水機日夜作業,水位在下降,一道石壁漸漸顯露,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裡傾斜。四臺抽水機抽了17天,水落洞出,一座氣勢恢宏的地下石室展現在他們眼前。原本的「捕魚」計劃竟一條也沒見到。
  • 今天起,河南5A景區龍門石窟恢復開放!這幾類人直接免門票
    暫不接受未預約者和線下現場購票。此外,本次禍福開放,景區針對不同的人群,還提供了不同門票優惠活動,一起來看看吧!針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本人有效證件(醫師證或護師證、護士證)和本人身份證原件,登記備案後,可免票直接入園。
  • 龍遊人養不起龍遊石窟
    ,政府收回後進行了保護和旅遊開發,但6年時間虧了2000多萬元。  近幾年來,龍遊石窟的旅遊形勢一直很好。龍遊縣文化旅遊局黃國平副局長告訴記者,參觀石窟的人一直很多,單今年「十一」黃金週遊客近5萬人次。去年總的遊客達到四五百萬人次。  遭遇世界性保護難題  而如今,這一地下建築群正在被侵蝕。
  • 天下迷窟---龍遊石窟遊記
    龍遊地處浙江衢州,一個小縣城,如若不是龍遊石窟,估計知道的人會更少。縣城不大,街道屈指可數,一個小時內可以沿著大街將縣城走個環線。龍遊貌似沒有更多景點,說得上名的就是龍遊石窟。對於龍遊石窟,終極印象是很值得思想卻不值得觀賞。理由是,洞窟內沒有什麼可看,只是向人們提出一些沒有答案的疑問。對於不喜歡考古和研究歷史以及地質的普通遊客而言,不會對石窟的來龍去脈之謎感興趣。
  • 明日至2月3日,龍門石窟門票半價 60歲以上免費
    今日下午,記者從龍門石窟景區獲悉,1月12日至2月3日,該景區對所有遊客實行半價優惠,對全國60周歲以上(含60歲)遊客執行門票免票優惠。資料圖 記者 徐文波 攝  今日下午,記者從龍門石窟景區獲悉,1月12日至2月3日,該景區對所有遊客實行半價優惠,對全國60周歲以上(含60歲)遊客群體執行門票免票優惠。
  • 龍遊石窟為何敢稱作「世界第九大奇蹟」
    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學原理;洞與洞之間的間隔,有些僅50釐米;令人驚異的是,這7個石窟的布局竟呈北鬥七星的形狀。置身於地下石窟中,仰望著這些排列整齊的巨大魚尾狀石柱、望著鑿痕整齊、朝向一 致、紋理勻稱的洞壁、洞頂,望著這個土紅色的巨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