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全國伴侶動物(寵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京成立。該標委會將向國標委申請立項10項國家標準,涉及家庭養犬分類、伴侶動物交易市場管理規範、伴侶動物品種繁育技術規範等。這填補了我國在伴侶動物行業標準化方面的空白。(觀察者網註:伴侶動物是「寵物」的另一種說法,但僅限於以供玩賞、陪伴之目的而飼養的動物。)
觀察者網吉祥物一丁(你丫到底是什麼品種)
按照家庭養犬分類草案,犬類將通過攻擊性、體型、運動量、秉性、抗病性、訓練難易度等指標的測試和分析,被分為烈性犬、工作犬、運動犬、狩獵犬、牧羊犬、家庭犬、玩具犬等犬種,以明確其是否適用於家庭飼養。
全國伴侶動物(寵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韋海濤說,由於缺少統一的國家標準,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養犬管理規定中,多以犬類身高作為判定犬種是否適宜家庭飼養的標準。「新標準更具有科學性,也更符合家庭飼養犬類寵物的實際需求。」
韋海濤表示,公共場所寵物類標示、標識標準也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該標準制定後,將統一全國範圍內公共場所寵物安全、禁止、警告、提示等標誌,有利於養寵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間建立更為和諧的關係。
此外,伴侶動物診療機構X射線操作技術規範等標準的制定,將進一步提升動物防疫安全和福利保障,促進寵物產業健康發展。
迄今為止,人與伴侶動物間的共患病達到了47種之多,其中犬約20種、貓約12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統計,世界上每年報告死於狂犬病者就高達5.5萬人,僅我國每年死亡人數也超過了2000人,北京2010年以來死亡病例達9個。而要防止這些疫病通過伴侶動物傳染給人類的關鍵是在飼養、交易、訓導、殯葬等各個環節,採取免疫、消毒等有效防控技術措施,使伴侶動物不帶病原。
據悉,該標委會經過1年的籌建,目前共有49位委員,涉及全國10個省市、44家單位,副高及以上職稱90%以上,他們從事獸醫或寵物行業時間均超過15年。該標委會的成立,可以起到統一規劃、統籌協調的作用,從而避免標準的缺失和交叉重複,將會有利於動物福利在我國的全面貫徹實施,有利於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將對伴侶動物相關行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綜合千龍網、新華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