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進入端午假期了,粽子還沒吃到就已經收到一條消息:1個粽子等於8公裡慢跑!這還讓不讓人好好吃個粽子了!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端午節的粽子實際富含很高熱量,一個粽子就超過500大卡,若一餐吃2個,至少要慢跑16公裡、或健走18公裡、或騎自行車40公裡才能消耗。一餐放縱吃太多,一整天熱量破表,對腸胃也不好。
一個端午節,粽子成了新晉減肥剋星。作為一名常年奮鬥在減肥一線的人,我的願望非常簡單——「不節食少運動,躺著都能瘦!」可以負責任滴說,這個願望也是大部分美少女的心聲,畢竟事半功倍的輕鬆減肥才是墜吼滴(最好的)!
不過,想要「躺著瘦」可沒有那麼簡單,肥肉又不像銀行裡的存款,只有收入沒有支出是不會有結果的!那麼,如何用最少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效果呢?也許你應該知道一些能量攝入與消耗的知識了!
我們都知道,減肥說難其實也不然,無非就是算好攝入與支出的差值,說白了還是能量的收支要合理。支出>攝入,自然而然就會瘦了。可是,支出多少才是多呢?攝入多少才算少呢?既然過多的熱量會使人發胖,那麼,是不是熱量越少就瘦得越快呢?
答案是「錯」!
長時間的過低熱量飲食,會因為熱量不符人體生理活動的基本需求,而使身體發揮一種自然的防疫機制機制,降低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即使得身體基礎生理活動減慢,消耗的熱量減少。因此,許多節食減肥的人,會發現即使吃得很少,體重也越來越難下降!
事實上,適量降低每日飲食的熱量攝取,加上利用某些有氧運動來促進新陳代謝,才是減肥的正確之道。這樣不但不必因過度的低熱量飲食而飢餓難耐,還會因新陳代謝的旺盛使體內毒素加速排洩,脂肪也得以燃燒。
那麼,到底每天要攝取多少熱量,才是「適量」──減肥者的最佳平衡量呢?
要獲得這個答案,我們必須一步步認識各式名詞如BMR、REE,並藉由活動係數找出每日所需的熱量等步驟,才能夠為自己開立正確的減肥處方籤。
所謂BMR(Basal Metabolic Rate),就是一個人要維持基本生理機能的最低熱量值。說得具體一點,就是當一個人處於植物人狀態時所需的熱量。一般來說,每公斤體重每小時所需之BMR,約等於一大卡。
舉例來說,一個姑娘體重為58公斤,那麼她一天下來的 BMR =58(公斤) × 24(小時) = 1392(大卡)
雖然BMR看起來很簡單,不過身材越胖的人,通常其每公斤體重每小時的BMR會比身材較瘦的人小,這主要是由於肌肉的生理代謝所需熱量多於脂肪組織所致。也就是說,長得越胖,每公斤體重消耗的熱量都會越低(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而且,BMR無法代表一般人真正所需的基本熱量值,因為無論再怎麼懶惰的人,也會有非常輕微的活動,例如睡覺翻個身、講話、眼球轉動等肌肉張縮動作,所以,「靜態能量消耗值」(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簡稱REE),才是一般人所需的最小熱能需求量。
計算REE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分別列出比較簡單和比較複雜兩種計算方法,你不妨試試看:
1)簡單——粗略的算法:
REE = BMR × 1.1
再舉上述的姑娘為例,其BMR = 1392(大卡),那麼她一天下來的REE = 1392 × 1.1 = 1531(大卡)
2)複雜——精確計算的方法:
女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161
男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5
舉上述的姑娘為例,其身高為一百六十公分,年齡為二十五歲,那麼她一天下來的REE = (10 × 58) +(6.25 × 160) -(5 × 25) - 161 = 1294(大卡)
由此看來,多元化考慮體重、身高和年齡狀況,和前面計算方法所得的結果會稍有出入,但是誤差值仍是被允許的。現在,你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精確計算出自己的REE。
我的體重是:__公斤,身高是:__公分,年齡是:__歲。
我的REE = (10 × __公斤) + (6.25 × __公分) -(5 × __歲) - 161(男性為+5) = __(大卡)
上面的數值也就是你維持一天工作生活的最低熱量攝入標準啦。
由上看來,同體重、同身高、同年齡的人,應該擁有相同的REE值;但事實卻非如此,因為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熱量,都會隨著活動量而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必須把活動係數算進去,才能得到真正的基本熱量值。
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係數 = __(大卡)
不動活動狀態的活動係數:
臥床(全天) 1.2
輕活動生活模式(久坐或緩步、辦公室工作、修理電器中表、售貨員、酒店服務員、講課等) 1.3
一般活動度(學生日常活動、駕駛員、電工安裝、車床操作、金工切割等) 1.5~1.75
活動量大的生活模式(重工作者,比如非機械化農業勞動、煉鋼、舞蹈、體育運動、裝卸、採礦等) 2.0
讓我們再以上邊的姑娘為例,她是屬於一般活動度的上班族,其活動係數約為1.5,如果我們以前面第二種方式得到的REE來計算,其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係數 = 1294 × 1.5 = 1941(大卡)
現在,評估一下自己每天大概的活動量,看看自己的活動係數是多少,就可以計算出每天你所需要的熱量值。
這樣計算出來的熱量值,表示只要你每天都攝取這麼多熱量的食物,你的體重將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相對的,只要你每天所攝取的熱量超過這個熱量值,那麼多出來的熱量就會悄悄累積於你的身體內,一旦熱量累積到達7700大卡,你的體重就會增加一公斤。不信的話,你可以大吃大喝,看是不是真的會多一公斤?不過我想,你應該是寧願每天減少熱量,努力達到負7700大卡大關,好讓自己看到磅秤上的數字少掉一公斤吧!
怎麼樣的減肥速度最健康、最有效率呢?答案是每周減0.5-1公斤。如果你是個求好心切的胖胖族,希望能瘦得快一點,也切記每周不要減超過一公斤。因為,過速的減肥不只對健康無益,還可能造成危險性很高的酮酸中毒,而且復胖率也比較高。
那麼,要如何規畫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才能健康又有效率的瘦下來呢?
首先,你可以參考自己的理想體重,訂出目標體重,來決定想減掉的體重有多少;
然後,依據減每公斤體重須減少七千七百大卡的熱量值,計算出欲達到目標體重所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
接下來,以每周減0.5-1公斤為標準,決定合理的減肥期間,再將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除以天數,得到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
最後,將前面所提的每天所需的熱量,減去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就是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讓我們再以上邊的姑娘為例,她的身高168cm,體重為58公斤。其標準體重 = 51公斤 + 0.5 (身高-155公分) = 51 +0.5(160-155) = 53.5(公斤)
由於她的身材是屬於小骨架的,標準體重必須向下修正3%—5%,所以她為自己定下的目標體重是52公斤。她想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將體重由58減至52公斤(平均一周減0.5公斤),於是,她透過以下算式,找出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想減掉的體重 = 目前體重 - 目標體重 = 58 -52 =6(公斤)。
三個月內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 6 × 7700 = 46200大卡。
每天必須減少攝食的熱量 = 46200 ÷ 90(天) ≒ 513大卡。
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 每天所需的熱量-每天必須減少
攝食的熱量 = 1941 - 513 = 1428(大卡)
也就是說,只要她有恆心每天將飲食攝取熱量控制在1428大卡,三個月後,她一定可以看到磅秤上的數字由58降到52。
OK!現在你該知道,該如何計算出自己每天該攝取多少熱量,才能瘦得下來了吧!
光知道了能量代謝的基礎公式也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知道日常攝入的食物所供給的熱量,以及參與體育活動所消耗的熱量,了解了之後,加加減減,減肥就會像做數學題一樣So easy~
還嫌不夠直觀嗎?真相可是觸目驚心哦~
下面是俄羅斯一個關注健康飲食的網站「Fit Talerz「推出的一組照片,主題就是「要跑多遠才能消化這些食物」,通過跑步消耗熱量換算成距離,看完這組圖片,估計吃飯就必須得「圈圈計較」了!比如說晚飯沒控制住自己喝了酒?跑去樓下刷七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