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古代四大詩人之一,卻也是古代吃貨之首,每逢寫詩胖三斤!他就是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了。可以說他是歷史上最有名詩人了,大家都愛他,就算沒讀過他那些膾炙人口的詩歌,也一定聽過他的詩詞改編成的歌曲,實在都沒聽過,也一定吃過跟蘇軾有關的美食!
王國維曾評古代四大詩人,分別是屈原、陶潛、杜甫、蘇軾。這四個人裡,前三個都感覺比較高處不勝寒,和老百姓和現代人距離都比較遠,但是蘇東坡真是讓人喜聞樂見。來看看與他有關的美食都有什麼吧。
東坡肘子:
東坡肉:
東坡羊肉湯:
其實在東坡名下赫赫然有一系列菜,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肉、東坡羹……足以成一東坡席。造成這一現象我以為首先應歸結於東坡的能吃善詩,吃完後每每還以所食之物吟詩弄文:吃野雞寫《野雉》詩,吃鯿魚寫《鯿魚》詩,吃鮑魚寫《鰒魚行》,吃竹筍寫《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吃蟹寫《丁公默送蝤蛑》,哪怕一碗粥也要入詩《豆粥》,小小一碟時蔬也成全了一首《春菜》詩……總之不計其數。而且東坡菜系列都說得上名至實歸。東坡豆腐是有案可查的宋代菜,東坡魚更有東坡自己的話佐證,《東坡志林》記載:「予在東坡,嘗親執槍匕煮魚羹以設客,客未嘗不稱善。」
我們再來看看蘇東坡與美食有關的詩詞都有哪些。
《詠豬肉詩》: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
柴頭灶煙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
《食 雉》:
雄雉曳修尾,驚飛向日斜。
空中紛格鬥,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顧,投網誰復嗟。
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
烹煎雜雞鶩,爪距漫槎牙。
誰知化為蜃,海上落飛鴉。
《惠州一絕》 :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鯿魚》(節選) :
曉日照江水,遊魚似玉瓶。
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
《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其一 :
久客厭虜饌,枵然思南烹。
故人知我意,千裡寄竹萌。
駢頭玉嬰兒,一一脫錦(衤朋)。
庖人應未識,旅人眼先明。
我家拙廚膳,彘肉芼蕪菁。
送與江南客,燒煮配香粳。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
(題記:攜白酒、鱸魚等物,雖非珍饈美饌,然與好友醉飽高眠,而樂亦在其中矣。)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灩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餘。
註:槐葉冷淘,中國古時傳統的一種涼食。以面與槐葉水等調和,切成餅、條、絲等形狀,煮熟,用涼水汀過後食用。
《新年五首》之三 :
海國空自暖,春山無限清。
冰溪結癉雨,雪菌到江城。
更待輕雷發,先催凍筍生。
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蓴羹。
《除夕,訪子野食燒芋,戲作》
松風溜溜作春寒,伴我飢腸響夜闌。
牛糞火中燒芋子,山人更吃懶殘殘。
《打油詩》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食豆粥頌》
道人親煮豆粥,大眾齊念般若。老夫試挑一口,已覺西家作馬。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南村諸楊北村盧,白華青葉冬不枯。
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
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
雲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赬虯珠。
似聞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已輕蓴鱸。
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裡真良圖!
《次韻子由除日見寄》(節選)
強歡雖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節選)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還只是一小部分,真要說蘇軾為美食寫的詩句那就太多啦。
蘇東坡與美食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比如:
不能吃,不能喝,還特麼要喝這麼苦的藥。蘇軾說,你殺了我算了。家屬就特別無奈,好在他自己機智,看到藥材的原料之後靈機一動。說,要不然,我把這些東西做頓飯吧。他眨著星星眼,家屬們面面相覷。後來,後來蘇軾就發明出了茯苓餅……
簡而言之,書生吃喝玩樂,什麼都喜歡,大筆一揮,還能寫上好文章。
書生被流放黃州,本來還是很鬱悶的,沒從絕望裡緩過來。但是剛到地方,立馬就精神了,寫了篇《豬肉賦》,核心思想就是:黃州豬肉好便宜啊!然後,然後他就開始頓頓吃東坡肘子東坡肉,喝酒喝到長痔瘡。
被貶到海南,本來,他還是鬱悶的,直到他發現了海南的牡蠣。蘇軾給他兒子寫了封信,說兒砸,牡蠣太好吃啦!你千萬別跟朝裡人說,說了他們肯定都來海南跟爸爸搶噠!
記得在某電視劇有一句臺詞:能把好食材做成美味的人不算好廚師,能把垃圾食材也做成美味,那才算的上高手。蘇軾是位美食家,也擅長把普通的食材做成人間美味,比如東坡魚,東坡肉,東坡肘子。
然而,蘇東坡最擅長的食材卻不是魚和肉,而是命運。不論何種命運,蘇東坡都可以將其烹製和加工,變成膾炙人口的詩句,變成人世間獨一無二的味道。
這大千世界,酸甜苦辣,變化無端,卻不妨有人當成食材,做成下酒的美味。而這個人,正是蘇東坡。如果你也想把你的命運變成可以下酒的佳餚,不妨讀一下蘇軾,因為他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菜譜。
當人世間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變成了可供我們欣賞的味道,或許便是人生化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