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至高軍民融合研究院,愛莫成立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

2020-12-05 愛莫科技

近日,愛莫·能助攜手深圳市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至高研究院」)成立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將愛莫國際領先的機器智能技術與至高研究院軍民科技融合渠道、人才交流平臺的定位相結合,立足國家「軍轉民」、「民參軍」的戰略需求,發揮深圳的特區優勢和前沿地位作用,共同推動深圳市國家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

至高研究院作為深圳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軍民融合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章院長曾表示,「要讓科技服務於現實」。成立以來,至高研究院已成功落地海雲安全智能終端項目、先進慣性技術實驗室等產品;同時與等多所軍工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為中電集團30所、54所,中船重工710所等多家軍工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科研服務。

而「將深奧的機器智能技術應用於現實,讓大眾的生活更美好」也是愛莫一直的宗旨與追求目標。所以創業之初便將新零售快消品垂直應用領域作為業務的切入點,希望能讓每天都在消費的大眾切實感受技術為生活帶來的變化。

技術方面,愛莫多名核心成員擁有軍工技術背景,深度參與過嫦娥登月、天河巨型機、天宮一號空間站交會等重大專項,為愛莫與至高研究院的相互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愛莫軍用AI伺服器

雙方負責人紛紛表示,會深入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多方面的密切合作,精準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的時代契機,推動軍民融合重點領域技術的研究、成果的孵化與實際的創新應用,共同探索、構建「以軍民融合產業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同時有效聯合國家國防科工局等軍地部門、單位,匯聚軍工高端科技、管理人才,營造民營企業與軍工企業協同創新、資源共享新生態。

相關焦點

  • ...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
    原標題:「從0到1」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新華財經北京12月6日電(記者高少華)痴迷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引領業內潮流……這些矽谷創新者的共性,用在深圳市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章乃雲身上也同樣適用。
  • Aika愛家科技:以石墨烯智能服飾點亮「軍民融合」夢
    2015年初,國家首次提出要「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近幾年,我國軍民融合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軍民兩用技術應用及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性和地位更為突出。
  • 專訪光啟集團劉若鵬:講述雄安首家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的成立歷程
    9月20號上午,雄安新區首家軍民融合創新平臺——雄安光啟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正式成立。光啟的「雙研究院」——光啟超材料前沿技術研究院、光啟新型發動機先進技術研究院擬落地雄安新區,光啟的「雙產業基地」——超材料創新產業基地、新型轉子發動機創新產業基地擬在保定市選址建設。
  • 凱普生物與中科院深圳先進研究院籤約成立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
    下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在會展中心舉辦《科學與中國》院士巡講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凱普生物(300639)董事兼副總經理管秩生受邀出席並籤約成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凱普生物「精準醫療聯合實驗室」。  精準醫療作為新一代診療技術,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之一。
  • ...慧眼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
    2021年1月4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百度地圖慧眼共同成立百度慧眼-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籤署了合作協議。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石曉冬院長、王引總規劃師、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百度地圖慧眼總經理嚴孫榮等領導及有關人員參加此次會議活動。
  • 瀋陽打造軍民融合產業園 軍工熱電池成隱形冠軍
    趙桂華 攝   中新網瀋陽7月27日電 (趙桂華)軍工企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批4個重點實驗室首次向軍民融合開放共享;民參軍企業瀋陽君威新能科技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研發製造智能武器彈載熱電池和軍民通用智能鋰電源的民營軍工企業……  7月27日,記者跟隨瀋陽市委宣傳部「踐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主題宣傳組到瀋陽市皇姑區採訪,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隨著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結合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智能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 合肥研究院與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成立CFETR關鍵部件聯合...
    合肥研究院與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成立CFETR關鍵部件聯合工作組 2015-01-28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智能製造雙核驅動,美菱5G+AI聯合實驗室成立
    近日,美菱「5G+AI聯合實驗室」成立大會正式召開,隨著揭牌儀式的舉行,美菱首個實驗室「5G+AI」落地合肥,美菱智能製造體系再迎雙核驅動力。全新的運營模式,加上先進的技術理念,將進一步助推美菱製造工廠的加速功能升級,同時對於全產品線的工業網際網路的整體建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生態攜手,鼎捷軟體&華為雲聯合發布智能製造融合解決方案!
    11月26日,華為雲舉辦TechWave工業網際網路專題日,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德普特電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鼎捷軟體等企業及機構代表,共同探討工業網際網路前沿技術、行業優秀實踐,以及如何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落地。
  • 超材料為裝備穿上「隱身衣」 軍民融合帶來廣闊前景
    2012年7月,光啟超材料中試線投產,目前已具備每年生產超過10萬平方米超材料的產能;2015年3月,光啟超材料中試線二期投入使用;2015年12月,國家科技部依託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建設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成為我國唯一超材料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 重慶大學與美國著名實驗室聯合成立創新研究院
    重慶大學與美國著名實驗室聯合成立創新研究院   中新網重慶7月16日電 (韓璐 李培銘)16日,重慶大學與美國著名工業實驗室帕克研究中心籤署合作備忘錄,正式成立重慶大學帕克聯合創新研究院。
  • 優必選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11日,優必選科技和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廣州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多模態情感計算、類人情感交互等類人情感智能的關鍵領域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促成類人情感智能技術在機器人產業化中的應用,深入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
  • 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成立 暗物質實驗室等合作平臺持續推進
    四項功能  科技與產業的連接器  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器  創新創業的孵化器  應用型人才的哺育器  □本報記者 林凌  7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在成都揭牌。作為省校合作的重要載體,新成立的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將承擔怎樣的任務,管理運營有何特色?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磁共振凍融成冰過程動態分析聯合實驗室」成立
    與科技企業聯建實驗室,是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引導和鼓勵市場科研投入的切實舉措。西北研究院一直高度重視聯合實驗室的建設,並歡迎科技創新企業積極投入技術力量共同建設實驗室。要進一步明確聯合實驗室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認真做好布局規劃,充分利用雙方優勢,突出融合交叉創新,快速形成合力,為凍土科學關鍵問題地破解、科學儀器的創新優化提供科技支撐。
  • 愛奇藝與廈門大學成立電影修復聯合實驗室:人工與AI相結合 探索...
    (原標題:愛奇藝與廈門大學成立電影修復聯合實驗室:人工與AI相結合 探索高效、高品質的修復標準化流程)
  • 東方證券(600958)與上海財經大學聯合成立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實驗室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1月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證券)獲悉,公司近日攜手上海財經大學數據科學與統計研究院舉行"上海財經大學-東方證券"校企合作協議籤約及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實驗室揭牌儀式。
  • 下海、隱身 首款水陸兩棲無人艇「軍民融合造」
    「海蜥蜴」是我國面向未來戰場和國際客戶需求研發的高端智能海洋防務裝備,標誌著我國智能海洋防務裝備科研水平邁入了世界先進水平。「新十八羅漢」的軍民情懷「以軍民兩用為研發立足點、突破點,未來戰場上人工智慧裝備唱主角,減少人的傷亡是發展方向。成立之初,我們就把這個作為企業的定位。」
  • 激發國家戰略共振效應 讓網絡空間成為軍民融合的熱土
    主持人 :周浩(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大校) 訪談嘉賓:張志紅(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廈門軍民融合辦主任)、呂述望(中國科學院國家信息安全實驗室博士生導師、北京知識安全實驗室主任)、葉徵(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翟起濱(中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網絡安全專家)、程琳(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會長、公安大學原校長、黨委書記)、
  • 軍民融合的「開福樣本」
    盾甲新材料是長沙市開福區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園眾多新秀中的一員,這家由國防科大、中南大學的專家教授組建的公司,其結構增強塗層材料專利有12項,不少產品的性能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在軍用、民用領域潛力巨大。  開福區擁有臨港、臨鐵、臨空區位優勢以及國防科大資源優勢,近年來全面推進軍民融合,促進產業發展,致力打造長沙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集聚區和創新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