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電腦遊戲的人都有類似體驗,在某些固定的場景中,總會出現一些固定的人物角色。玩家永遠無法繞開這些人物,假如要使遊戲正常進行的話。在虛擬世界中,這些人物被稱作NPC,它有一個學名叫「非玩家控制角色」(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在北大,也流傳著「四大NPC」,他們分別是「學一黃火根,博實包子男,北新電池男,大講堂老人」。
黃火根
黃火根,為什麼選擇學一食堂做他的宣傳陣地,沒有人知道,也無從考證。許是學一靠近學生宿舍,人流比較集中吧。學一東門,來來往往的打飯少年從他身旁經過,黃火根氣定神閒地站在那兒,慈祥地看著孩子們。陪伴他的是一輛古老的二八自行車,還有車上插著的兩面旗幟。火根大叔腳下擺著一些宣傳材料,如果有同學露出好奇的神色,火根大叔會迎上去親切問道:「同學吃飯了嗎?」聖誕節時,火根大叔戴著聖誕老人帽子,叮囑過往行人:「同學穿暖些哈!」
他斜挎一個紅色條幅,上書「三個代表DE提出者」,偶爾也會換個行頭,披上個新條幅——「神舟七號一室一廳的設計者」。火根大叔有個心願,要推動促進北京大學辦成世界一流名校,復興中華民族,當然他一直沒有機會擔任北大校長。火根大叔猶如一道盡職的電腦程式,午飯時間準時出現在學一門口,即使中央領導視察北大的時候也如此,他也因此榮登四大NPC之首。
博實包子男
北大同學,無論是否吃過博實商店的包子,想必都聽過包子大叔的吆喝:「下一個!肉的,素的,好咧!下一個,快點!」他吆喝賣包子充滿激情,聲響以博實商店為圓心,方園五百米:北至燕南園,南至三十樓,東至三角地,西至學五食堂,都可以聽到包子大叔的吆喝,可謂聲振屋瓦,響遏行雲。說實話,博實的包子味道一般,不過因為有包子大叔的吆喝,竟然也別具風味起來。有人專程來博實買包子,為了一睹包子大叔的風採,聽過包子大叔的吆喝,會發現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充滿激情。
然而也有人不滿包子大叔的吆喝,說是吵了自己的清夢,於是向學校投訴說包子大叔擾民。我騎車經過三角地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聽到包子大叔健康向上的吆喝聲了,覺得生活中少點什麼。於是我特地騎車繞到博實門口,探視一下包子大叔。包子大叔仍然一頭捲髮,神情有些落寞,迷惘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流。
北新電池男
「北新電池男」的可能比較少了。北新商店地處三角地拐角,是學生和遊人的必經之地。他最早在北新商店門口擺攤賣電池,攤位上永遠是那麼一點手錶電池。三角地永遠人來人往,電池男永遠寵辱不驚;他靜靜地看著櫻花開放又零落,學生來到又離去。北新商店是上個世紀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產物,因為屬國營性質,服務態度惡劣,終於為學生不滿,被驅逐離校。本以為電池男會隨之消失,但他卻搬到了博實商店門口繼續賣電池,他的口號是「北新不在我還在」。電池男仍然坐在博實攤位裡面,低著頭看球賽。看著電池男圓圓的腦殼,紫色的博實商店T恤,我想,他的生意應該不會太好,與包子大叔的激情相比,他要平靜多了,似乎並不在意生意的多少。原來,生活可以這麼簡單,這麼堅韌。
大講堂老人
大講堂老人其實早已消失,不過依然活在北大人的記憶中。關於他的身世,有過多種版本:有人說他是法語系的老師,有人說他是德語系的高材生,有人說他是北大青鳥的看門人。這些且不去管他。反正在同學們看來,老頭怪怪的,脾氣很倔。他會教導同學不要騎車上講堂廣場,怕磨損了廣場大理石地面。遇到看海報的同學,他會熱情介紹影片內容和價值。因為孤獨,他總能給自己找到活幹,比如義務在售票口維持排隊秩序,提醒情侶們手裡大袋小袋的瓜子或者冰激凌不要丟在地上。我想,老人比一般的同學還要熱愛北大。
他似乎又很潦倒,穿的衣服不合時令。有人看到他在北新商店門前的小路上,痛飲別人扔棄的半瓶可口可樂。他自言銀行存款被人盜領了,卻拒絕報案,理由是盜領的人是與他合住的年輕人,他怕失去這唯一的朋友。老人大概死於2003年元旦之後、春節之前的日子,具體的日子不知道,這樣一個老人又有誰在意他呢?也沒有人給他立傳,別人叫他老張,或許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