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升學熱」已經成為社會一種普遍現象,背後的根源多是由於家長對孩子未來生活的焦慮。經濟發展越快,競爭就越激烈,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將來的日子,「搞好學習」就成了家長們的當務之急。一所好學校,可以至少少奮鬥10年。曾經,就有人說:「985/211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高度,也許是普通大學畢業生工作十年才能企及的位置。」然而,就在全民「望子成龍」的背景下,一個女生從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卻幹起了又髒又累的油漆工,這個人名叫蘇黎傑。
1978年,蘇黎傑出生在河南南陽一個雙職工家庭,家裡雖然沒什麼大錢,但是,也能讓蘇黎傑衣食無憂的度過中小學時光。眾所周知,河南歷來是一個人口大省,同樣也是一個高考大省。蘇黎傑的高考又恰好趕在90年代,那是一個大學生十分吃香的時代。面對史無前例的激烈競爭,她憑藉優異的高考成績,成功被河南最好的兩所高校之一的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錄取。
然而,用現在人的眼光卻可以發現蘇黎傑報考大學的一個特殊情況,她所在的專業就業路子相對較窄。果然,這個問題在她本科畢業後就暴露出來,找工作處處碰壁。意識到所學專業就業難的問題後,蘇黎傑轉而想到了考研,她選擇了一個相對熱門的環境設計專業,最後被中國最好的兩所高校之一的北京大學環境學院錄取。本以為有了「北大」這塊金字招牌,找工作一定會相對容易一些。然而,2005年,拿到研究生學位的蘇黎傑決定在北京一所知名大學應聘教師,都已經到了體檢環節,結果還是沒能被錄取。
就業屢次受挫,蘇黎傑還是決定留在北京,她相信憑藉「北大研究生、普通話甲級、英語六級、法語初級」的招牌,一定能找到一份熱愛的工作。可惜,直到2009年,她依舊做著打零工的日子。年底,她還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沒有成功。此時的蘇黎傑似乎看清了現狀,她離開競爭激烈的首都,回到了老家南陽。在這所三四線城市中,蘇黎傑找工作依舊不怎麼順利,應聘三家房地產公司都沒被錄取。
時年已經33歲的她,開始審視自己,老大不小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工作,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正巧,她看到一家建築裝飾職業培訓學校正在免費招收培養油漆工的學員,於是,她走進了這所學校。招生處的老師拿到她的報名表之後十分驚訝:「北大畢業的碩士過來學刷油漆,傳出去,不怕被說閒話嗎?」蘇黎傑不卑不亢的說:「工作無貴賤,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有什麼丟人的!」就這樣,北大碩士成為了一名油漆工。
蘇黎傑報名時說的這番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工作無貴賤,自食其力不丟人。但是,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卻去做一個初中畢業生都能做的工作,浪費了學了十幾年的知識。更何況,還有含辛茹苦的父母,他們努力工作,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甚至花光積蓄全力供養孩子讀書,卻換來名校畢業做著簡單的勞動力工作,父母幾十年的心血豈不都是付之東流,父母的心情感受又是如何?
蘇黎傑還是來自雙職工家庭,年邁的父母還有退休工資。但是,要是換做其他更為普通的家庭,傾盡所有培養出來的孩子,結果卻沒有賺錢能力。也許父母不會說什麼,甚至還會寬慰孩子,可是,傷害會在無形中產生。所以,沒錯,北大碩士做油漆工,工作無貴賤,確實沒有什麼好丟人的。可是,誰還記得含辛茹苦的父母,他們為此付出了多少?結果得到的回饋就是這樣!是你的話,你會心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