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珍稀野生動物第18集:白尾海雕-波蘭的國鳥在新疆哦

2020-10-28 韻遊新疆





白尾海雕(學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大型猛禽,體長84-91釐米。成鳥多為暗褐色;後頸和胸部羽毛為披針形,較長;頭、頸羽色較淡,沙褐色或淡黃褐色;嘴、腳黃色,尾羽呈楔形,為純白色。 活動的海拔高度為2500-5300米。

活動於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澤地帶。棲息於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白天活動,雄鳥和雌鳥的叫聲明顯不同。常單獨或成對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飛翔,冬季有時也有3-5隻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魚為食,常在水面低空飛行,發現魚後用爪伸入水中抓邊。此外也吃野鴨、大雁、天鵝、雉雞、鼠類、野免、狍子等,有時還吃動物屍體。繁殖期為4-6月,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

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和格陵蘭島,越冬於朝鮮、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為波蘭的國鳥

白尾海雕在中國境內較為罕見, 其中新疆為1992年首次發現的新記錄, 在黑龍江、內蒙古為夏候鳥,甘肅為留鳥,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寧夏為旅鳥,長江以南、上海、浙江、臺灣為冬候鳥。冬季於10-11月遷到越冬地,春季最晚於3-4月離開越冬地。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分布於中國境內的指名亞種被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相關焦點

  • 4個國家的國鳥,都在新疆安家!大美新疆好地方啊!
    新疆不僅風景秀美,而且是鳥類歡聚的天堂!就連4個國家的國鳥都在新疆安家立寨啦! 4個國家的國鳥在新疆! 白鸛-德國國鳥。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
  • 新疆15種野生珍稀鳥太漂亮啦!這裡是鳥類歡聚的天堂啊!
    新疆的氣候、土壤、環境……特別適宜鳥類的繁衍成長,養育著極其豐富的野生鳥!新疆的野生鳥多達48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9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7種。下面這15種新疆野生鳥,您見過嗎?1.
  • ——記新疆首次放飛佩戴...
    這是1月5日記者在伊寧伊犁河國家溼地公園的白尾海雕放飛現場看到的一幕。這是新疆放飛的第一隻戴著鳥類環志的白尾海雕。  「很高興能親自放飛這隻白尾海雕。如果它能健康地生存下去,我會更加高興。」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科學顧問牛忠澤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
  • 載夢飛翔 新疆首次放飛佩戴鳥類環志白尾海雕
    這是1月5日記者在伊寧伊犁河國家溼地公園的白尾海雕放飛現場看到的一幕。這是新疆放飛的第一隻戴著鳥類環志的白尾海雕。 「很高興能親自放飛這隻白尾海雕。如果它能健康地生存下去,我會更加高興。」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科學顧問牛忠澤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
  • 新疆這4種鳥太漂亮啦!它們還是4個國家的國鳥啊!
    白鸛:德國的國鳥。是大型涉禽,有「送子鳥」之稱,被認為是吉祥鳥。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巖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在歐洲是非常有名的鳥,常常在屋頂或煙囪上築巢。
  • 新疆珍稀野生動物第9集:以外國人命名的野生動物-普氏原羚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新疆、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區東部。棲息地海拔高度為3400米左右。常活動於草甸地區。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CR)動物。1999年中國的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中將其列為極危級動物。列入1988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該種被列為Ⅰ級保護動物。
  • 新疆河流湖泊珍稀魚類恢復生機
    、 北極茴魚、斑重唇魚…… 入夏以來 新一輪珍稀土著魚類的增殖放流 又在全疆各地展開 近年來 這些曾經瀕危的新疆本土魚種 通過人工繁育魚苗後放流
  • 新疆鳥友今年發現草鷺矛隼彩䴉等五種罕見鳥
    臉部如同畫了京劇臉譜的草鷺,捕獵時像擲出的矛槍一樣迅速的矛隼,羽色會隨著光線發生變化的彩䴉……12月7日下午,記者在新疆觀鳥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界發現了5種罕見鳥。今年,新疆鳥友發現的5種罕見鳥種分別為:侏鸕鷀、草鷺、赤頸鸊鷉(pì tī)、矛隼、彩䴉。
  • 新疆河流湖泊珍稀魚類恢復生機|裸腹鱘|塔裡木河流域|增殖放流|...
    裸腹鱘、新疆裸重唇魚、北極茴魚、斑重唇魚……入夏以來新一輪珍稀土著魚類的增殖放流又在全疆各地展開近年來這些曾經瀕危的新疆本土魚種通過人工繁育魚苗後放流有效恢復了種群數量新疆的河流湖泊有魚近百種扁吻魚、塔裡木裂腹魚等都是國內罕見塔裡木河、伊犁河等主要河流水庫樞紐項目中都建有魚類增殖站每年形式多樣的放流活動讓土著魚資源不斷豐富河流湖泊的生態環境也明顯改善扁吻魚在博斯騰湖和克孜爾水庫安家扁吻魚也叫「大頭魚」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 新疆是羊的世界,這6種都是珍稀的野生羊哦,您見過幾種?
    新疆的地形、氣候、土壤等特定環境,孕育著種類繁多的野生羊!這裡是羊歡聚的天堂!這6種野生羊十分珍稀,都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需要我們珍愛和保護!1.北山羊。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又叫懸羊、野山羊等。是典型的野生山羊。體長115-170釐米,肩高約100釐米,體重40-60千克左右,但最大的體重可達120千克。頦部有須,雄性長,雌性短;尾長10-20釐米,尾尖棕黑色;四肢稍短,顯得比較粗壯,蹄子狹窄;雄獸和雌獸的頭上都有角,雄獸的角極為發達,長度一般為100釐米左右,最高記錄為147.3釐米。
  • 個子小,膽子不小,小小伯勞鳥敢襲大海雕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趙梅 圖/通訊員 劉忠德)人們常說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然而,一種個頭僅比麻雀大點兒的伯勞鳥,卻顛覆了人們對這句話的認識,這種小個子鳥,不僅時常把小型鳥類和動物當作自己的「盤中餐」,還敢主動出擊比自己大數倍的鷹、雕等大型猛禽。
  • 野生動植物|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掠影
    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東緣的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普氏野馬、蒙古野驢、鵝喉羚等多種珍貴、瀕危有蹄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 新疆隼類繁育研究中心項目啟動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獲悉,新疆隼類繁育研究中心是由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卡達國保護生態和鳥類協會共同合作建設的公益性項目,項目佔地面積1500畝,項目為期3年(2014年-2016年),總投資1500萬美元,全部資金由卡達國保護生態與鳥類協會籌集。該中心是以保護生態、人工繁殖隼類資源和科學研究而建立的公益性機構,依法進行自主管理。
  • 新疆珍稀野生動物第16集:『V』字形大型猛禽-白肩雕
    分布於新疆天山,甘肅蘭州、武威、張掖、酒泉、文縣、甘南、河西、阿克塞、碌曲、瑪曲,青海青海湖,陝西,遼寧旅順,福建,廣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 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掠影
    在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一匹普氏野馬望向落日(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東緣的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普氏野馬、蒙古野驢、鵝喉羚等多種珍貴、瀕危有蹄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 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滅絕!保護野生動物,我們要行動!
    新疆獨特的地形地勢、氣候土壤等環境,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王國!新疆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經滅絕!
  • 新疆16種野生動物面臨滅絕和極危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4日電(記者劉傑)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態研究所野生動植物與溼地研究室近日發布了《新疆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全區有99種動物被列入該名錄,其中,野馬、高鼻羚羊等16種野生動物進入滅絕、極危等級。
  • 新疆生態補水助沙漠邊緣重現候鳥「天堂」
    這是10月18日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灰雁。這是10月18日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蘆葦蕩(無人機照片)。監測數據顯示,隨著保護力度不斷加強,目前這處溼地公園已有野生動物331種,其中金雕、白尾海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7種。
  • 自治區林業廳:新疆隼類繁育研究中心項目啟動
    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廳獲悉,新疆隼類繁育研究中心是由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卡達國保護生態和鳥類協會共同合作建設的公益性項目,項目佔地面積1500畝,項目為期3年(2014年-2016年),總投資1500萬美元,全部資金由卡達國保護生態與鳥類協會籌集。該中心是以保護生態、人工繁殖隼類資源和科學研究而建立的公益性機構,依法進行自主管理。
  • 新疆發現2個鳥類新記錄、6個罕見鳥種
    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類朋友圈又添新夥伴新疆鳥友記錄到2個鳥類分布新記錄和6個罕見鳥種據新疆觀鳥會副理事長秦雲峰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2020觀鳥大年」活動截至目前鳥友從「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