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態補水助沙漠邊緣重現候鳥「天堂」

2020-12-0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19日電(記者 孫哲、丁磊)入秋後,天山北麓的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迎來大批候鳥遷徙。近年來,當地管護部門持續開展生態補水,今年已完成近1500萬立方米生態補水,溼地水域面積不斷增加,沙漠邊緣一度萎縮的溼地再現生機。


這是10月18日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灰雁。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管護面積達111平方公裡,位於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鄰近烏魯木齊、石河子等新疆主要城市,地處世界候鳥遷徙「3號線」(東非西亞線,候鳥從蒙古國進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進入印度洋半島,飛躍印度洋,最後在非洲落腳),是天山北坡重要生態屏障,對保護流域安全、綠洲穩定和構築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段時間裡,瑪納斯溼地周邊過度開墾、放牧,導致溼地面積萎縮。為此當地啟動實施溼地保護工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快推動退耕、退牧、退塘還溼以及植樹造林工作,溼地面積已由最初的2萬餘畝增至如今的近17萬畝。


這是10月18日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蘆葦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與此同時,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每年都從瑪納斯河引流,開展半年的生態補水,溼地生態效應得以持續顯現。

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管護隊隊長劉永軍介紹,瑪納斯溼地是候鳥重要的棲息地和繁殖地,是它們飛躍天山和阿爾泰山的「能量補充站」,管護隊為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確保它們補充能量繼續南遷。

監測數據顯示,隨著保護力度不斷加強,目前這處溼地公園已有野生動物331種,其中金雕、白尾海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7種。


10月18日,兩隻白鷺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覓食。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10月18日,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管護隊隊長劉永軍(右)和同事進行日常巡護。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這是10月18日拍攝的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這是10月18日拍攝的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10月18日,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一群鸕鷀在樹上休憩。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入秋後,天山北麓的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迎來大批候鳥遷徙。近年來,當地管護部門持續開展生態補水,今年已完成近1500萬立方米生態補水,溼地水域面積不斷增加,沙漠邊緣一度萎縮的溼地再現生機。

相關焦點

  • 中國第八大沙漠 實施生態補水
    我國第八大沙漠的烏蘭布和沙漠正在實施生態補水,預計9月15日前結束,補水總量將達6500萬立方米,會逐步緩解沙區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 烏蘭布和沙漠總面積約1500萬畝,其中近430萬畝分布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
  • 冰山沙漠無人區 盤點新疆探險者的天堂
    新疆,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從古至今,無論是金庸、古龍筆下神秘的異域風情,還是眾人眼中集時尚與古老於一體的現代國際化元素,都無法全面、真實地展示新疆的美麗和厚重。  今天與您分享的不是素有「江南水鄉」的伊犁,也不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喀納斯,他們是探險者的天堂,他們到底有多神秘,表怕費流量,繼續往下翻  慕士塔格峰  「冰山之父」
  • 從魚類滅絕到候鳥天堂——烏梁素海生態管理記錄
    圖為五糧素海的航拍。鍾欣照片【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從魚類絕跡到候鳥天堂--烏梁素海生態治理記烏梁素海是中國八大淡水湖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o爾市,被譽為「珍珠明珠」。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的天然「淨化區」和生物「源源水庫」,烏梁素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鄱陽湖:亞洲候鳥天堂
    白鶴70% 以上的白枕鶴80% 以上的東方白鸛60% 以上的鴻雁都在鄱陽湖越冬鄱陽湖是遷徙路線上的候鳥天堂江西鄱陽湖溼地生態系統為160餘種、約70萬羽越冬候鳥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成為全球矚目、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
  •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張掖日報高臺報導(記者段海)雖然是數九寒天,但在高臺黑河溼地,成群結隊的天鵝、白鷺等珍稀鳥類棲息覓食、引頸高歌,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 漫漫黃沙變寶地——新疆打造多元沙漠產業
    今年70歲的若羌縣庫爾貴村村民宋禮笑得合不攏嘴,他的棗園距離沙漠邊緣三四公裡,「剛開始擔心沙漠邊沒有水,現在沙漠邊的40畝地卻成了香餑餑。」據了解,當地通過鋪設節水灌溉設施,解決了棗農的無水之憂,而沙漠旁原本無人問津的荒地現在一畝難求。
  • 蘇州這個地方被稱為「候鳥的天堂」
    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都會有成千上百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飛越到太湖之濱越冬停歇,在此繪出一幅「候鳥天堂」的畫卷。   太湖湖濱溼地公園明星物種—小天鵝(國家II級)眾所周知,溼地是鳥類的天堂,野生鳥類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溼地能量流動和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鳥的天堂:一個人的候鳥保衛戰
    鳥的天堂:一個人的候鳥保衛戰   在廉江市安鋪鎮,當地村民梁一元致力在承包田裡保護候鳥。如今,這裡聚集了數量眾多的候鳥。
  • 靜海團泊溼地化身「候鳥天堂」
    天津北方網訊:「候鳥有信,應時而歸」。靜海區團泊湖面之上,一輪紅日初升於瀲灩湖光之中,引得候鳥翩飛,覓食嬉戲,叫聲連片。起落間,似驚起一片「飛羽」,在藍天綠水間構成一幅美麗壯觀的自然生態畫面。
  • 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在此繁衍,成為「留鳥」。  在推進北大港溼地生態修復中,新區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建立多水源組合補水機制,實施引灤入庫和引海河水入溼地工程,全面改善北大港水庫水生態環境。2017年規劃實施以來,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累計完成生態補水5.35億立方米。有水溼地面積已由2017年的140平方公裡增長到目前的240平方公裡,有水溼地保有率達到69%。實施補水機制後,溼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持續性和物種多樣性得到有力保障。
  • ...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唱響「候鳥經濟」之歌 摹繪鄱陽湖生態畫卷
    每年冬季,這裡便成了「候鳥天堂」,成千上萬隻候鳥都會飛往這裡,赴一場生命之約。  永修縣吳城鎮溼地風光。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候鳥的巡護、監測及救助,還會定期對群眾開展生態保護方面的宣傳與教育。他告訴記者,在這裡,不僅能夠觀賞到候鳥越冬的壯闊景觀,還能聽到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在吳城保護管理站的救助水塘,兩隻東方白鸛——「卡卡」和「凍凍」,正在水塘裡度過它們悠閒的午後時光。舒國雷介紹稱,這兩隻東方白鸛是在遷徙的路途中受傷,被巡護人員發現後帶回來救護的。
  • 新疆迎來鳥類遷徙「大年」
    2018-07-11 12:18:22    華夏經緯網
  • 新疆竟然也是大型猛禽-雕的天堂,展翅翱翔的雕好漂亮!
    大自然賦予新疆這片廣褒神奇的土地獨特奇異醉美的景觀。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自然景觀和多樣的生態地理類型,也為野生動物的繁衍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存環境,珍稀野生動物在這裡享受著家園的和諧與安寧!新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88種。令人詫異的是,新疆竟然還是大型猛禽-雕生存的天堂,新疆的 4種雕世界罕見啊!金雕:屬於鷹科。
  • 候鳥天堂——永濟伍姓胡
    中日保護候鳥草鷺、黑雁、赤麻鴨、雨燕、家燕、太平鳥等30餘種,在淺水區和沼澤地生長著大量的野生植物,有大面積蘆葦、馬藺、蒿類及個別珍貴的野生植物。近年政府高度重視溼地保護工作,水域面積逐年增加,形成了完整的動植物生物鏈,伍姓湖溼地成了候鳥遷徙的驛站和天堂。南來北往的鳥兒啊,你們在遷徙的過程中,累了、渴了、餓了就在這裡歇歇腳吧!
  • 沙漠綠洲,水上天路:這裡才是新疆最美最神秘的地方!
    說到新疆,可能會想起美麗的的伊利,但新疆的廣大土地上有世界上最牛的縣若羌縣。這個面積不太有名,不是因為這裡的風景很美,而是因為這裡太獨特了,最不可思議的是:沙漠中隱藏的五色湖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幹沙漠一定是最誘惑力之一,這裡的白楊樹活了一千年不死,死後不倒一千年,倒千年不朽,擁有撼動人心的力量。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最神秘的沙漠,當羅布泊的文明和曾經的輝煌一點點變得清晰時,這裡帶來人類的不僅僅是震撼。
  • 沙漠公園丨新疆沙漠遊風生水起
    >浩瀚沙漠,是新疆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旅遊資源之一。全疆有36個國家沙漠公園,數量居全國之冠。 環繞著塔克拉瑪幹沙漠,出現了羅布人村寨景區、N39°沙漠探險基地等網紅打卡地,沙漠觀光、探險遊成為受人歡迎的項目。在羅布人村寨景區,原始胡楊林在沙海與碧波中熠熠生輝,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N39°沙漠探險基地沙海連綿,浩瀚無垠,是沙漠探險的絕佳之地。 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莎車喀爾蘇國家沙漠公園被越野車手稱為「超級賽道」。
  • 天津:營造良好生態持續加強監管 團泊溼地鳥類天堂
    面積62.7平方公裡的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是本市重要的專門保護鳥類的自然保護區,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近年來,經過實施一系列保護修復工程,以及不間斷巡查巡護,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 辰山植物園過冬候鳥已就位 自然生態交響曲即將開場
    成群的候鳥從天空飛過,稀疏的叢林間和寬闊的草坪上能遇見各種冬候鳥和留鳥,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黃雀、樹鷚和灰頭鵐等;留鳥種類繁多,例如:珠頸斑鳩、烏鶇、棕背伯勞、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八哥、喜鵲、戴勝等等。
  • 【雲遊新疆】鳥飛魚躍水草豐 塔裡木河生態重煥生機引客來
    【雲遊新疆】鳥飛魚躍水草豐 塔裡木河生態重煥生機引客來 原標題:   夕陽下,一望無際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野鴨、白鷺等各種鳥兒在戲水。站在新疆塔裡木河尾閭的臺特瑪湖邊,一片湖光「沙」色中蘊含著勃勃生機。
  • 17年堅守沙漠植綠 新疆兵團老人榮獲「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3日電 (記者 戚亞平)17年堅守沙漠植樹造林,充當「生態衛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紅旗農場退休職工馬獻民新近榮獲「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3日據新疆兵團生態環境局消息,今年6月,馬獻民老人被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授予「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稱號,11月榮獲「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項。馬獻民老人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與治理風沙、保護環境緊緊聯繫在一起,堅守沙漠,與梭梭林為伴,風裡來,雨裡去,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