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第二屆「影響濟南」科技人物評選頒獎在龍奧大廈舉行,33位科創精英受表彰。圖為15位科技人物獲獎者合影。 新時報首席記者王鋒 攝
亮點 體制機制創新上檔升級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新舊動能轉換成績驕人
突破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 在各產業中獲獎者最多 「帶頭人」均在細分領域「領跑」
「影響濟南」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平臺啟動。 新時報首席記者王鋒 攝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人才是「科創濟南」的第一要素。12月1日,第二屆「影響濟南」科技人物評選頒獎活動在龍奧大廈舉行。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孫殿義等33名為「科創濟南」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程華、市政協副主席李繼民等與會領導為獲獎者頒獎,並啟動「影響濟南」「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平臺。
「影響濟南」科技人物評選,作為「影響濟南」系列評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市科學技術局、濟南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今年8月,第二屆「影響濟南」科技人物評選啟動之時,濟南踏上「科創濟南」新徵程,從主辦單位推薦、科技精英踴躍報名到候選人現場演講、專家評審,社會各界對「科技明星」給予極大關注。最終經評選組委會綜合評定,孫殿義等15位科技工作者獲評第二屆「影響濟南」科技人物,孫濤等10位科技工作者獲評第二屆「影響濟南」科創先鋒,毛曉平等8位科技工作者獲評第二屆「影響濟南」科普貢獻獎。
對比首屆獲獎名單,可以清楚地看到2020年濟南科技創新工作呈現出的特色和亮點。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山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三家新型研發機構的院長或副院長上榜,他們代表著濟南市科技體制機制創新上檔升級;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神思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佳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濟南翼菲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浪潮集團、山東譽存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的科研帶頭人上榜,體現了濟南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石化濟南煉化公司、玫德集團、山東福膠集團、濟南森峰科技有限公司等傳統產業,同樣是科技創新帶頭人上榜,他們代表了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取得驕人成績;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以產業劃分,榜單中最多的是生物醫藥產業科研帶頭人,這充分體現了濟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高端人才集聚的特點,比如齊魯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德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東艾克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獲獎的公司負責人或首席科學家、研髮帶頭人,均在某個細分領域領跑全國或全球。尤其是在疫情暴發後,濟南的優勢產業迅速投身新的戰鬥,迸發出更強大的發展潛能,從獲獎人貢獻可以看出,他們有的研發智能診斷機器人,有的推出了山東省首個新冠病毒檢測產品,有的自主研發了口罩全自動智能生產線。
「影響濟南」科技人物評選活動主辦方負責人表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在新舊動能轉換大潮中,在「科創濟南」建設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搶佔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為濟南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傑出貢獻。評選中脫穎而出的科技精英們在各自領域的成就,體現了濟南科創資源富集的優勢以及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趨勢。未來的徵途中,他們必將為濟南打造全國科創高地、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立新功。
十餘年來,「影響濟南」系列評選活動不斷提檔升級、創新發展,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賦能城市」,讓企業家精神走進千家萬戶,讓創新創業基因融入城市血脈。為了讓這項活動更深遠地「影響濟南」,頒獎環節之後,頒獎嘉賓、主辦單位負責人走上前臺,共同啟動「影響濟南」「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平臺。平臺將發揮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權威黨報集團的凝聚作用和影響濟南產業聯盟的平臺作用,以綜合性創新平臺優勢,基於濟南市海量科技資源,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各要素集聚,實現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企業孵化、金融保障、產業提升等各項功能的有機聚合。(新時報記者王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