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93克 美國研製新型超輕蝙蝠機器人

2020-11-26 中關村在線

  我們日常見到的多軸飛行器很多,但是對於仿生飛行器反而不多,因為仿生飛行器研發的難度要比傳統多軸飛行器難度高很多,近日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研製出了一個名為「蝙蝠機器人」的仿生飛行機器人,它的重量只有93克,翼展長約1英尺。它的飛行機制模擬了蝙蝠飛行時翅膀的複雜動作,讓它可以像真正的蝙蝠那樣在空中飛行和轉彎。它全身只有9個關節連接處,而蝙蝠則有40個。


仿生蝙蝠飛行器

  這種蝙蝠機器人的骨頭是用碳素纖維製成的,而它的翅膜則是定製的矽樹脂材料製成,厚度只有56微米。它的飛行由計算機操控,飛行時長則受電池容量的限制。現在這款蝙蝠機器人模型還太易破損,不能投入現實生活中使用,但日後經過加工完善,會有很好的應用。

nb.zol.com.cn true http://nb.zol.com.cn/625/6259049.html report 640   我們日常見到的多軸飛行器很多,但是對於仿生飛行器反而不多,因為仿生飛行器研發的難度要比傳統多軸飛行器難度高很多,近日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研製出了一個名為「蝙蝠機器人」的仿生飛行機器人,它的重量只有93克,翼展長...

相關焦點

  • 仿生蝙蝠機器人Bat Bot
    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發出了一款仿生蝙蝠機器人Bat
  • 科學家研製出蝙蝠機器人,可模仿真蝙蝠57%飛行動作
    他們在設計時只「複製」了蝙蝠的五個自由度:肩部、肘關節、手腕彎曲、腿和尾巴的運動。儘管如此,理論上來講,這款蝙蝠機器人可以複製真正蝙蝠超過57%的飛行動作。此外,B2僅重93克,體積與埃及果蝠相近,翼展長達47釐米。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可耐「冰火考驗」的超輕超彈材料
    新華社合肥12月30日電(記者徐海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研究團隊和梁海偉教授課題組近期研製出一種「超輕盈」的新材料,能經歷200萬次壓縮仍「超彈」不變形,可耐受零下100攝氏度到零上500攝氏度的「冰火考驗」,在全球同類材料中性能領先,具有重要應用前景。國際材料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先進材料》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我國研製的最輕金屬結構材料笑傲太空
    人民網西安2月28日電(記者龔仕建)「我們研製出來的新型鎂鋰合金,其密度根據用途可達到每立方釐米0.96至1.64克之間,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
  • 模擬沙蠶結構可研製新型超強超輕航空材料
    但是它卻是一種奇特的蟲子,其超強口腔器官將是研製適合飛機和太空飛船的新型超強、超輕關鍵性材料。 生活在大西洋北部的沙蠶使用其下顎和鉗螯挖掘淺海水沉澱物,它們的下顎90%成份是由蛋白質構成,這種蛋白質材料本來的硬度不及人體手指甲,但是沙蠶下顎和鉗螯中的蛋白質卻得到了金屬物質的增強,其硬度是當前人工製造的聚合體3倍。
  • 【每日動態】微電子元件/低軌衛星網絡/新型超輕魚雷/新型雷達站
    1 美國國防部採用「零信任」方式購買微電子元件 美國防部國防認為當今微電子元件幾乎無處不在,是複雜武器系統如F-35聯合打擊戰鬥機、武裝部隊通信與電子產品等等各類國防裝備的關鍵組成部分。
  • 中國學者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線催化劑 直徑僅有一納米
    中國學者研製出一種新型納米線催化劑 直徑僅有一納米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8-12-05 08:37:34
  • 蝙蝠機器人未來也許更適合極限飛行任務
    不過,科技進步無止境,來自伊利諾伊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的 Alireza Ramezani、Soon-Jo Chung 和 Seth Hutchinson 誓要將跨過這兩道坎,給機器人插上翅膀。於是他們開始動手研發機器蝙蝠了。機器蝙蝠(B2)的研發歷時數年時間,去年研究人員在斯德哥爾摩的 ICRA(國際機器人頂級會議)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 逆天的仿生科技,機器人界的動物世界!
    Festo的科學家們,在破解了鳥類飛行原理後,研製出了這款名為SmartBird的仿生鳥。Festo還發布了兩款仿生機器人,其中一隻,是模仿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狐蝠,製成的蝙蝠機器人BionicFlyingFox。
  • 科學家用計算機設計超輕晶體鋁:比水輕了不少
    科學家模擬設計出比水更輕的超級四面體鋁晶體。俄羅斯南聯邦大學科學家供圖科技日報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聶翠蓉)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猶他州立大學(USU)和俄羅斯南聯邦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設計出比水還輕的超輕晶體鋁。發表在最新一期《物理化學雜誌》網絡版的這一重大突破性成果,有望用於太空梭和汽車等領域製造超輕部件。
  • 跳蛛神秘跳躍機制深入研究:可用於研製超能機器人
    專家稱,基於跳蛛的生理機制可用於研製新型跳躍機器人。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知道蜘蛛是一種安靜的「八腿怪物」,它們會潛伏在獵物周圍,使用蜘蛛網和毒液捕獲獵物。但事實上45萬種蛛形綱生物中,13%物種是通過跳躍發動攻擊,它們悄然接近獵物,然後像一隻「八腿老虎」,突然躍起撲向獵物。頗似科幻電影《哈利波特》中的八眼巨蛛——「阿拉戈克(Aragog)」。
  • 新型金屬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
    新型金屬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 2015-12-27 科技日報 劉園園 【字體:大  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官網消息,該校科研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強度極高但重量超輕的新型金屬。  這種新型金屬——精確地說是金屬納米複合材料——由加入納米碳化矽粒子的鎂構成,可以用來製造輕型的飛機、宇宙探測器、汽車等等,並有助於提高這些設備的燃料效率。研究結果12月24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鎂的密度只有鋁的三分之二,是最輕的結構性金屬。
  • 美軍欲研發雷射動力「蝙蝠」無人機
    加州理工大學研製的蝙蝠機器人(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五角大樓考慮研發雷射動力「蝙蝠」無人機,可在無人指揮情況下自行決定是否起飛》的報導稱,美國五角大樓已發起一項新競賽——以蝙蝠和昆蟲為靈感,設計雷射動力無人機。
  • 逆天新型氣凝膠問世!「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紀錄
    (「飛行石墨」這種氣凝膠還不沾水)超輕「碳海綿」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世界最輕材料的排行榜裡,「飛行石墨」坐在第一名的位置上,結果它屁股還沒坐熱,就被另一種新型的氣凝膠給擠了下來纖維氣凝膠追求最輕的材料,科學家們沒有止步。2015年,我國東華大學的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帶領的納米纖維研究團隊在超輕纖維材料研究上獲新成果,他們利用普通纖維膜材料開發出了一種超輕、超彈的纖維氣凝膠,經中國計量認證結果顯示,這種纖維氣凝膠的固態材料密度僅為0.12毫克每立方釐米。這比我國之前研製的碳海綿還要輕0.04毫克每立方釐米。
  • 美國研製出可增強光線負折射率超材料
    本報訊 (劉文)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新研究預示著,研究人員能據此研發出功能超強的顯微鏡、計算機甚至隱形鬥篷。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
  • 14大神奇的仿生科技:粘性機器人創意來源於壁虎
    在科學領域同樣如此,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很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大自然身上獲得靈感,比如能夠像鳥類和蝙蝠一樣在天空中振翅飛翔的偵察相機,擁有壁虎足墊一樣粘附功能的機器人可以在垂直的光滑牆壁上攀爬等。以下十四種仿生發明技術的創新靈感都來源於大自然的動物和人類身上,充分體現了大自然無與倫與的神奇力量。
  • 新型海底高分辨三維聲成像系統研製成功
    由中國科學院聲學所研製的新型海底高分辨三維聲成像系統便解決了測量精度不夠的問題。這個系統能測量海底地形地貌的細微構造,可應用於海洋工程、海洋開發、海上油田區域和海底油管敷設路徑的海底地形測量,航道和港灣水下地形測量,海底地形匹配導航系統等。由於它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以及聲納線陣沿著水下載體長軸安裝,所以它最適宜用於水下機器人、有纜遙控潛水器和拖曳體上。
  • 全球最輕雙翼機器人來了!靈感來自獨角仙 最長可飛行9分鐘
    他們發現,低電壓操作可以防止驅動電機過熱,增強機器人的耐力。「我們機器人的另一個關鍵優勢是它重量輕。」參與這項研究的另一位研究員Hoang Vu Phan表示,「由於我們在之前的工作中報告的簡單而有效的控制機制,我們可以使用微小的伺服器來減輕重量。重量15.8克的KUBeetle-S是目前為止最輕的雙翼機器人,它可以在所有機載部件的情況下自由控制飛行。」
  • 臺灣從蝙蝠中檢出新型狂犬病毒:對中國大陸地區的啟示
    目前連美國、加拿大、法國等發達國家都還未能達到這一步,在全球只有地理位置為島嶼的少數國家或地區能真正做到並能長期保持。臺灣將狂犬病「非疫區」的桂冠一直保留了52年。     二、臺灣近兩年共從蝙蝠中檢出4例新型狂犬病毒從2007年起,臺灣針對蝙蝠進行了較系統的監測,共檢測蝙蝠腦組織樣品近千份,平均每年監測100餘份。2016年之前,未在蝙蝠中發現狂犬病(既未分離出狂犬病毒,亦未發現狂犬病毒抗體),證明臺灣的蝙蝠一直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