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據工商信息披露,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小霸王文化」)被申請破產重整。這個新聞再次將這家曾經風靡一時的「小霸王」遊戲機及其身後的公司帶入大家的視野。
# 小霸王的「霸」主時代
小霸王品牌始建於1987年,由商界傳奇人物段永平創立。段永平借著當時任天堂帶來的FC(family computer)遊戲機風口,進軍電子遊戲機市場,並開創了「小霸王」品牌。到1995年,小霸王的產值已達10億元。
但到了1995年夏天,段永平攜骨幹成員離開了小霸王,而此後的小霸王則頻現人事動蕩。個人電腦的普及和「紅白機」(即「任天堂FC遊戲機」)的沒落,小霸王開始走「下坡路」。逐漸從巔峰跌落。
# 小霸王的多元化嘗試
2004年後,小霸王開始謀求轉型,在遊戲機的主營業務之餘,涉足多個業務領域。
據小霸王官網,截至目前,小霸王旗下有9家子公司,共同覆蓋四大類產品:教育類產品、AV類產品、廚房電器產品、家用電器產品等,甚至還於2012年發布小霸王雙核和四核手機。
# 小霸王重回遊戲領域
直到2013年左右,小霸王才逐漸開始重新重視遊戲機。2013年跨年之際,小霸王與阿里集團正式開展戰略合作,高調宣布將攜手阿里TVOS共同推出搭載阿里TVOS的家庭遊戲機。
2016年,「國民遊戲機」小霸王提出上市計劃和「超500億VR產業新霸主」的目標。
2019年的China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小霸王發布新遊戲機電腦Z+,高調殺回家用遊戲主機市場。可惜,小霸王委託代工廠仁寶生產了至少3000臺Z+,但因拖欠貨款原因無法發貨。
從以上的材料及多方資料來看,我們大概可以找到小霸王的失敗的幾個原因:
1
靠「模仿」起家,從未掌握核心科技
在1995年以前,個人電腦還未普及,小霸王藉助了對任天堂紅白機的「模仿」和當時市面上大量的盜版遊戲卡帶,遊戲機業務有著高銷量和高盈利。同時,利用家長對於下一代的「望子成龍」心理,邀請成龍代言,將「遊戲機」包裝成「學習機」,也是它成功的一大原因。
但隨著PC的普及,紅白機逐步退出市場,遊戲主機進入索尼PS系列、微軟Xbox,以及任天堂Wii和Switch迭代的時代,在國內盛極一時的遊戲主機也就逐步失去了土壤。
儘管小霸王產值、盈利都欲與天公試比高,但本質上小霸王依然是一個「仿製電子廠」,所生產的遊戲機不要說擁有專利,甚至連原廠授權都沒有,所以一旦市場變化,或者上遊廠商開始反制,它的整個系統就將遭受巨大破壞。
2
公司核心管理層的變動
1995年,段永平因與公司高層存在分歧而離開小霸王,轉而創立「步步高」,在段永平離開後,小霸王頻現人事動蕩,不少技術和管理骨幹投奔步步高。
3
拓展業務範圍,但並未做到「精益求精」
後面,小霸王進軍小家電行業,開始在生活電器、廚衛、數碼音箱、手機多線作戰。
但是,只求「多」而不求「精」的產品註定是無法在市場站穩腳跟,當時雖然有打造「家庭電子生態」的初衷,只可惜因產品問題,這些都沒能成為挽救小霸王的轉機。
4
東山再起時,沒有抓住市場機遇
直至2018年,小霸王才宣布回歸遊戲機領域,並斥資4億連同AMD推出了小霸王旗下首款真正的「電腦」——一款基於Windows開發的遊戲電腦整機。
但當時國內的遊戲電腦主機市場已經十分飽和,多方競爭的後果是對產品的性價比要求更高,小霸王的電腦主機產品早已失去絕佳反擊時機,最終以慘澹的銷量潦草收場。
*以上文字材料來源:搜狗百科、新京報、搜狐新聞、財經郎眼等,圖片來源網絡。
以上材料我們可以運用的主題有:
固步自封與創新
堅守質量
抓住機遇
長遠考慮的重要性
內部穩定的重要性
產品的多樣性和品質的一致性缺一不可
同學們平時可以將素材內化於心,多動筆練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