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雄霸80後、90後童年的那個 「小霸王宣布破產」的消息一時刷爆了大家的眼球,雖說後來「小霸王」公司出來澄清宣布破產的只是授權合作的企業,與「小霸王」本體無關。即便如此還是勾起了很多網友的回憶,甚至不少網友大呼「爺青結」,畢竟這個小小遊戲機世界裡,承載了我們小時候太多太多的故事。
「媽媽,我想買成龍手上那個學習機學習,老師說以後的社會最重要的就是電腦,英語,和汽車這三個技能」。這也許是小時候最記憶深刻的謊話。那個電腦還是高端技術機器的年代,和電腦類似附帶鍵盤的「小霸王」便成了我們最接近電腦的擦邊球。
記得人生第一臺小霸王的價格是差不多是180塊錢左右,現在看來是不貴,但在當時相當於普通人差不多半個月左右的工資。我也不知道當時為啥我媽就會捨得花半個月工資來買這玩意,可能真的就是為了我的學習,又或者當時雖然是沒什麼錢,但至少手裡的錢還是夠用,不用為了買房什麼的煩惱吧。
就這樣,所謂的學(遊)習(戲)機到手了。
順利得手後,連接電視機,對著雪花點折騰了好一會兒才有畫面,畢竟當時的電視還要不斷的調頻。確認畫面和聲音都沒問題後,再次按下開機鍵,激動人心的聲音出現了:「小霸王其樂無窮啊」。畢竟剛拿到手,還是來到了學習界面,做做樣子還是要的(畢竟遊戲卡帶還沒到手)。練練打字,學學五筆教程,練練字根什麼的,還在做樣子學習的時候,有個飛機打字母的小遊戲玩的最多。
當然,這種無聊至極的學習小遊戲是提不起多長時間興趣的。我從一開始就很清楚的認識到小霸王的靈魂是在兩邊附帶的手柄,至於鍵盤嘛,可有可無。所以毅然決然的拿了平時偷偷攢下來的一點壓歲錢,買了人生第一個遊戲卡帶。因為第一次沒經驗,買了個幾百合一的,玩過才知道裡面基本就十來個遊戲,其它基本都是重複的。也是因為花了冤枉錢,交過了學費,才明白了遊戲越少的卡帶,遊戲內容越是精品。不過,就算是這種幾百合一的卡帶,裡面也不乏很耐玩的遊戲。簡單列舉幾樣。
超級瑪麗,絕對算是入坑作,也是第一款研究並且和別人探討交流哪裡有隱藏道具,隱藏快速通關方法的遊戲。
冒險島1,最早玩覺得它有點模仿超級瑪麗,後面玩著就知道不太一樣。特別是後面玩過第二代三代,才發覺它的內容比超級瑪麗更豐富。
馬戲團,絕對的手殘練手佳作。起跳時經常連帶手柄和遊戲機一起帶飛。
淘金者,其實這是一款智力遊戲,因為你需要設計你的路線,拿完金塊還要全身而退。
坦克大戰,感覺這算是最早的塔防遊戲,雙人模式還很考驗配合默契程度。
瘋狂越野摩託,很多跳板和障礙設計,這款我玩得可是賊溜,不過稍微摔的狠一點的話,要跑好久才能重新騎上摩託車。(呦,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
公路賽車,速度一下就能到400KM的賽車,一個不小心就要車毀人亡。
影子傳說,無限循環的遊戲,重複著美女被抓的套路。每次就是背景顏色又換一下而已。
功夫,這遊戲實在太無聊了,玩過一兩次,接下來基本是跳過的,不過BGM挺好的。
而那些三合一,四合一,甚至是單遊戲的卡帶,在那個卡帶交換分享的年代,簡直就是人群中最靚的仔啊。
《熱血》系列的遊戲,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物語、熱血高校躲避球等,這些無釐頭的打法,基本上是當時體育對戰類或者合作類的首選。
忍者神龜,我記得當時有兩種忍者神龜的遊戲,一種是通關型,一種是對戰型。對戰型經常還要和小夥伴做好約定不能選反派,因為反派的技能比綠龜強多了。
雪人兄弟,追求每局都要完美通關的遊戲,一個雪球要滾完所有敵人,這樣就會在關尾有獎勵。每次打完BOSS轉老虎機的時候心情最為激動。
魂鬥羅,這個太經典了。主角原型好像是施瓦辛格和美國國民嶽父史泰龍。
三目童子,強迫症的福音,每次不把金幣養大都不忍心吃下去。
單遊戲卡帶的最後狂歡,也宣告了小編的童年結束。
足球小將,這款完全是日語的破遊戲愣是把我用在英語考試選擇題的能力給逼出來了(幾乎全靠蒙),關鍵是竟然還能玩得不可開交。
勇者鬥惡龍,這是我真正意義上在小霸王遊戲機玩的最後一款遊戲,也不記得花了多長時間,最後終於趕在暑假開學前給通關了。也正是這款遊戲,使得我直至今日仍舊偏愛各種優秀的單機劇情遊戲。也不知道當年的勇者,如今是否也已變成了惡龍。
時間一晃20年過去,各種火熱的網遊和的喧囂的手遊早已成了遊戲界的主流。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喜歡著單機遊戲帶來的那種不受幹擾的快樂,
如今諸如《荒野大鏢客2》、《巫師3》、《戰神4》等3A大作足夠震撼我的眼球,劇情設計也幾乎無可挑剔,對比之下當年的小霸王簡直就是像素級別的遊戲。但伴隨著年齡增長,如今的心早已沒法像當年那樣純粹,沒法真正意義上去享受一款遊戲帶來的快樂。為何總愛回味以前的遊戲,實際上只是在提醒自己,莫忘初心,快樂其實可以很簡單。
最後多上幾張圖,看看你的童年是否在哪款遊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