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
經常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家庭教育?為孩子?為家人?還是為自己?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學習家庭教育,讓我的心智更加成熟!
在我兒子從小學到高中的成長過程中,他一直不願做作業,老師經常找到我。我對此事感到困擾,盯著孩子寫作業,每天檢查作業,但最終也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我也回想起我的成長過程,我也不願意做作業,每當開學的時候,看見別的同學作業完成的很好。我很羨慕,每次偷偷下了決心,下一個假期我必須努力,必須完成作業,但是當假期再次到來時,我會一天天拖下去,直到最後我才寫。這種習慣一直持續到我上大學。我和孩子的行為驚人地相似,但是在我學習家庭教育之前,我根本沒有注意到,也不理解兒子的這種拖拉行為,每天為了孩子學習的事情雞飛狗跳,這一切都在我學習家庭教育後有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變。
學習家庭教育,就是讓心靈不斷的成長,不斷的自我完善,心智不斷成熟的過程。也讓我們有能力促進他人的心智成熟,也有能力讓自己幸福,讓家庭幸福,讓孩子幸福,讓他人幸福,下面我就把這些年來學習家庭教育的一些感受和體會分享給大家。
1、呈現真實的自我,讓孩子正確的解讀父母,獲得安全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了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也為了督促孩子更加的努力,我經常哄騙孩子,但在我看來都是善意的謊言,比如當孩子不愛學習的時候,我就會和孩子說:「今天碰見了你同學的媽媽,人家每天都學到很晚!」用類似的話來刺激孩子;比如早晨孩子經常賴床遲到,我就提早叫他說已經7:30了,其實才7點,我想等孩子墨跡一會起來正好也就7:30;比如孩子吵著要買手機、買名牌鞋,我就說家裡最近用錢,誰誰剛借了我們家的錢,等有錢了再給你買。每次都是這樣的應付孩子,從沒有正面的面對孩子的問題,在親子課上語凡老師就說過:「我們欺騙誰都不要欺騙孩子,因為孩子單純,他能覺察到我們語言上前後邏輯的不一致,他能覺察到我們言行不一致的地方。」
我學習家庭教育之後,我不再對孩子說那些善意的謊言,只有當孩子在家的時候,我才會幫孩子收拾房間,有一次我要用下兒子的電腦,我就會和他說,你把自己的東西都放到一個文件夾下,要不媽媽不小心把你的東西弄丟,並讓孩子給我新建了一個文件夾,放我的文件,這在學習家庭教育以前我根本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現在我要讓孩子能夠充分的信任我,在媽媽面前安全的。
2、正確的解讀自己,解讀愛人,解讀孩子
正確的解讀自己,獲得自我和諧,記得去年的一次直播課上語凡老師講的【父母如何支撐到孩子的成長】,記得當時語凡老師讓我們回憶我們孩童期最無助的時候,父母做了什麼,我想起剛上學的時候,在外面有個同學欺負我,我就回家告訴媽媽,是什麼樣的事我記不清了,但媽媽對待我的方式我依然記得,媽媽對我說:「你的能耐哪去了?你在家不是挺厲害的嘛!」之後不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不會跟父母說,那次課程,讓我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傷痛,也有機會療愈這個傷痛,我從內心裡原諒了父母,我知道,他跟我一樣,也是沒有能力去支撐到孩子的成長。從那時起,我願意跟家人說出我自己內心的心裡話,我願意敞開我自己的心,我的內心和諧了,正確解讀愛人,不再抱怨。
有了這樣的頓悟,我也和愛人聊起了他小時候經歷的許多傷痛,他經常被人欺負,他跟我說過他在農村跟他媽媽一起生活,當時無論生產隊裡分什麼,他們家得到的總是最差的,他的內心的傷痛,造成了他現在沒有能力支撐這個家,沒有能力去幫助孩子,引領孩子。以前我經常抱怨,愛人不負責任、自私,當我學習了家庭教育,我真正的理解了老公,《情感暴力》一書中有一句話:施加情感暴力是為了療愈自己內心的傷痛。
正確的解讀老公,正確的解讀孩子,因為我們知識的缺乏給孩子造成了童年的傷痛,我也不再去抱怨孩子的各種問題,不再焦慮,有一天孩子告訴我,媽媽我戒菸了,我當時非常高興,兒子終於從那個狀態中走出來了,他願意戒菸,就是表明他願意做出努力。而過了幾個月他又告訴我媽媽我抽菸了,當時我就想說,你看戒菸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你要經歷多少煎熬,怎麼輕易之下就把它撿起來了,但是話到嘴邊我就咽回去了。我體會到了他學習上的壓力,我就告訴自己,既然孩子之前能戒菸,那麼他也能夠再一次的把煙戒掉,我們正確的解讀孩子,就不會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焦慮。
3、對已知的不生驕慢之心,對未知的不恐懼
家庭教育讓我的世界更豐富飽滿,讓家庭變得更幸福了,我會一直在這條路上修行,為自己,為他人,當我變成了暖暖的陽光,那麼,我世界的所有人都會被照亮。對於孩子的未來,不是說我們學習了家庭教育,孩子就不會遇到問題,而是我們不再為未來而焦慮,因為我知道了我的努力方向是什麼,我也知道未來要走向哪裡?我不再為孩子現在的行為表現,去推斷他的未來,我知道他現在所遇到所有的問題,都是他人生中的一個經歷,經歷了這些問題,他就會成長,只要我們跟上和孩子任性的節奏,我們就不會焦慮不安,就能有效的支撐到孩子的成長,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這是一位和我們諮詢學習的教師媽媽,教育從來不是一味的教導、滿足孩子、溺愛孩子,尤其是家庭教育,需要親子之間的和諧,父母的自我和諧,孩子的自我和諧,才能達到愛與管教和諧。在愛的前提下把握原則和界限,在愛與管教之間尋得一種平衡,在感性與孩子長遠成長之間去尋求界限,遵循大自然規律的前提下讓孩子認識到真實的世界,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點擊上方關注【實戰家庭教育】,每天Get一個教子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