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2020-07-25 宇宙小百科

除了人類,幾乎所有其他動物都沒有青春期。他們可以很快從他們的青少年成熟,當他們11或12歲時,他們可以有一個家庭和一個企業。然而,在性成熟之間有一段令人困惑的時間間隔,一個人要到十八、十九歲才真正成熟。在成年人眼中,青春期是一個衝動、焦慮、敏感、叛逆的時期。這個年齡階段對人們有什麼意義?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青春期首先出現在哪個歷史階段?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人類的青春期從何時出現?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人是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在進化的長河中,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呢?早期人類的進化經歷了南猿、智人、直立人和智人幾個階段。考古學家發現,青春期在人類進化史上相當「現代」。青春期最早出現在生活在4萬到30萬年前的智人身上。另一方面,直立人更像猿。他們跳過青春期,直接從童年走向成年,在14歲左右就完全成熟了。一位古人類學家開玩笑說,那時做父母比現在容易得多。

牙齒上的「年輪」揭示了秘密

從古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早期人類的一些特徵很容易從化石記錄中推斷出來,而另一些特徵,如初生的時間或青春期的長度,則很難推測。由於這些特徵在研究人類進化史中的重要性,科學家們不得不尋找線索來解開謎團。最後,我們發現一些生物學特性,如大腦的大小、初生嬰兒的時間和壽命,都與牙齒的生長密切相關。因此,對原始人類留下的牙齒化石的研究,可以為我們了解這些生物學特徵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倫敦大學的人類學家研究了人類祖先的化石。他們主要研究牙齒表面的琺瑯質。牙齒外露的部分叫做牙冠,上面覆蓋著一層高度鈣化的半透明物質,通常稱為琺瑯質或琺瑯質。它是揭示生物生長發育秘密的關鍵。

就像樹輪或貝殼一樣,琺瑯質是一層一層地添加的。分泌這些物質的細胞每天活動的微小變化都以細紋的形式記錄在牙冠上,成為記錄生物體生長的「樹輪」。研究人員對比了人類進化不同歷史階段的13個牙齒化石樣本,發現南猿、能人和直立人的牙釉質和牙冠形成率與古代類人猿更為相似。只有一顆尼安德特人的牙齒有著與現代人相似的「樹輪」。

他們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了尼安德特人的牙齒化石,計算了上面的琺瑯質條紋數量,並與現代人進行了比較。最後,他們得出結論,尼安德特人的牙齒生長速度與現代人大致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生活在4萬至3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因其化石最早在德國杜塞道夫附近的尼安德特人山谷中發現而得名。尼安德特人被認為是最早的智能人類。它們的大腦容量比直立人大得多。此外,他們可以製作鋒利的小石器和刮刀,用火,甚至開始埋葬死者。與吃同伴的直立人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專家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現代人的「青春期」最終出現在「智人」出現之後,即人類祖先身體和大腦的「大小」接近現代人。

青春期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重大事件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科學家認為,尼安德特人開始青春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大腦發育的需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學習。換言之,「青春期」的形成是為了幫助人類應對日益複雜甚至險惡的「生活」。當直立人從食物豐富的非洲來到歐洲時,他們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因此,他們必須發明更先進的狩獵工具,他們還需要與同伴更密切地合作。這些都對他們的大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可以從尼安德特人大腦容量的快速增長中看出。

現代人類發展也可以證明這一點。青春期是現代人腦發育的第二個高峰。在此期間,大腦對人體的調節功能增強,分析、判斷、推理能力大大提高。大腦容量也迅速增加,在17歲左右達到高峰。負責計算的大腦灰質也在青春期末期達到頂峰,然後開始減少。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可以說,青春期在人類的進化過程和個體成長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漫長的青春期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給了人類額外的學習時間,有利於大腦的發育。劍橋大學的大衛·班布裡基(David bambriki)是《青春期:一部自然史》一書的作者,他認為,青春期不僅是為了性成熟,也是為了發展協調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心理能力,這使得人們的生活與其他動物不同。」沒有經歷青春期,我們就不會成為真正的人。」。它們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成人大腦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好地為成人生活做準備。

青春期為什麼喜歡叛逆?

科學家曾經認為,人類大腦的結構在兒童時期就已經成熟,青少年的行為只是由於荷爾蒙分泌旺盛和缺乏經驗。但現在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青春期,大腦實際上經歷了顯著的變化。許多新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大腦確實是獨一無二的。雖然大腦的許多部位已經成熟,但有些部位還需要改進,比如負責計劃和自我控制的額葉和頂葉仍在發育中。其他研究表明,青少年往往無法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而在這個年齡段,神經連接的強度突然增強,可能會使青少年很難理解社會狀況和其他人的情緒。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用一群老鼠做實驗,解開了人類青春期叛逆之迷
    有研究表明,當人們被要求回顧過去的人生時,人們會傾向於更多地回憶10-25歲這個年齡段之間發生的事情,這種記憶現象被稱為「懷舊性記憶上漲」(Reminiscence bump)。但對成年人來說,青春期像是一個迷團,生動如昨去無法觸碰。連喝15瓶啤酒這種事成年人能理解嗎?誰又能想明白把兩瓶1.2升的麥芽酒用膠帶綁在手上到底有什麼好開心的?
  • 科普:線蟲也會有「青春期糾結」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人在青春期多少會感到些焦慮、糾結,而一項新研究發現,線蟲也有類似情況。研究人員說,這種糾結感與青春期的神經發育有關,或許是進化中為未成年者保留的「多種方向選擇」所致。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新一期《電子神經》期刊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儘管基因完全相同,但處於「青春期」的線蟲在行為方式、覓食習慣等方面都與成年線蟲有明顯差異。
  • 腦智前沿科普|青春期的大腦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解釋青春期對大腦的影響,以及為什麼這些大腦的變化對成年期的準備很重要。青春期是青少年早期正常發育的一部分。當你想到青春期的時候,你可能會想到青春痘、體味和毛髮的生長——以及許多其他的東西,有時是令人尷尬的身體變化——但是你知道在你的身體裡發生了什麼導致了這些變化嗎?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
    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逆反心理?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青春期可能要到30歲才能結束我們常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大腦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額葉皮質,它差不多就是在我們額頭後面的部分。
  • 自閉症兒童青春期,現在就準備這幾點!
    ,都要立即嚴格要求,反覆強化,才能在青春期前內化為孩子的行為規範。立即強化情緒練習,為應對青春期情緒衝突做好準備●能夠平穩地接受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把孩子塑造成「好脾氣」。所以在他沒有到青春期的時候就「磨」成好脾氣,要比到青春期再「磨」效果要好,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為什麼有些人青春期來得遲?答案或在媽媽那裡
    點上面關注我們,每日獲取前沿新知青春總是青澀而又美好的,你還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步入青春期的嗎
  • 青春期叛逆?教育好青春期孩子,讓他們心智化,發展大腦額葉皮質
    一,青春期孩子們的思考方式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在著作《思考,快與慢》中曾講到,我們的大腦有兩個系統,系統一是直覺思考能夠處理我們日常中的瑣事,系統二是理性思考,如果我們把這個理論放在青春期的孩子們身上,也就是說孩子們有兩個系統,分別為,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
  • 研究顯示男孩也提前進入青春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宗澤】據英國路透社10月21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與過去幾代人相比,美國男孩現在可能提前進入青春期,這揭示發育提前的不僅只有女孩。與幾十年前的資料相比,那些在2005年至2010年間去兒科醫生那裡進行常規檢查的男孩的成熟年齡提前了6個月至2年,這是基於他們的生殖器的發育狀況而得出的結論。
  • 像毛毛蟲變蝴蝶,成長路上,青春期的孩子會經歷哪些奇妙的變化
    青春期 欄目青春期(又稱青少年期),是一個人兒童期至成年期的過渡時期,是人類自身在其成長過程中特有的一段經歷。通常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會是十歲或者十一歲,根據每個人自身的不同,會一直持續到十六歲到二十歲。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繼嬰兒期後出現的第二個高峰。
  • 關於青春期的問題---溫尼科特和拉康的視角
    最近,一個轉變發生了,現在青春期有一個離散的時間段。弗洛伊德使用的術語,尤其是在他的三篇關於性理論的文章中(1905年)是「青春期」,這個詞強調了這一發育階段的身體方面。既然精神分析還沒有現成的定義成人是什麼,那麼更一致的說法可能是,青春期與其說是成年的前奏,不如說是潛伏期之後嬰兒的必然結局。
  • 為什麼說蜂王的青春期是5天?數據是怎麼來的?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關於意蜂蜂王青春期有幾天的問題,其實在蜜蜂的世界中,或許沒有青春期的說法,所以這種說法可以說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來看待的問題,如果按照我們人類的算法,不管是意蜂蜂王還是中蜂蜂王都是存在青春期的,而且要真正的研究蜜蜂的青春期,蜂部落小編認為意蜂蜂王的青春期目前的研究還算是比較多,至於意蜂蜂王的青春期應該怎麼算
  • 女生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比一個世紀前提早了4年
    一個世紀前,女孩一般在14左右進入青春期。雖然類似的變化在男孩身上被觀察到,但他們不太明顯。但這種現象似乎只影響發達國家的年輕人,而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西方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遺傳學在青春期時間表中起到了一個主要作用,但科學家現在來研究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
  • 青少年青春期對性愛的認識和表現
    青春期的男女,身體有著急劇的變化,第二性徵開始很明顯的出現。伴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性幻想、性夢和自慰行為也一併的出現。青春期男女要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就得了解青春期的男女對性的認識。  1、有興趣但不成熟  由於孩子進入青春期,引起了身體上的急劇變化和本能特徵,突然會對異性產生興趣、好感和羨慕,但這只是性愛的一種萌動,在成年人看來仿佛覆蓋著一層朦朧的輕紗,在進入青春期前很多孩子對性知識都不很了解,因此他們對性表現出神秘感,受到異性的吸引,而正是在這些朦朧神秘的意識中,心理產生了變化,性意識也隨著逐漸強烈和成熟起來
  • 尋找人類祖先的足跡:直立人
    換句話說,就是與現代人類一樣,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了。1894年,杜布瓦在自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把它命名為直立猿人,還認為它是現代人的祖先。可是,當時大部分人類學家不接受杜布瓦的觀點。他們認為杜布瓦發現的大腿骨非爪哇猿人,而是現代人的。直到近年,人們利用氟含量分析法,才證明了這些股骨的確為爪哇猿人的。
  • 多數青春期孩子有輕生念頭,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讀懂孩子心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上海地區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佔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並有1.71%的中小學生自殺未遂。近年來,中國青春期孩子自殺率一直在上升,許多孩子有著輕生念頭。這是為什麼呢?孩子的內心在想什麼呢?我們又該怎麼幫助孩子?
  • 媽媽才是孩子青春期裡最毒的毒藥?
    當然由於交往不深,我並不知道他們真實的母子關係如何,只是這樣的一個青春期的「寶寶」,讓我想起更多的青春期孩子出現的心理發展問題:有的孩子異常衝動,情緒化,甚至會有造成傷害的攻擊行為;有的孩子因為學業挫折或者人際挫折開始逃避學校環境,頻繁請假,甚至不去上學;更不用說我們時不時被一些青少年自殘甚至自殺的事件所震驚。
  • 《解構青春期大腦》閱讀答案及解析(2020年山東省東營市中考題)
    ⑦顯然,青春期大腦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皮層的功能形成及其協調上出現了不同步、不平衡的現象,當過激不當情緒或意念被驅動或產生後,發育中的前額葉皮層由於功能因素不能加以「抑制」,衝動和冒險便成為青少年成長的「自然天性」,並非發育出現問題或存在缺陷所致。
  • 知識分享:青春期反應特點以及人都有哪些感覺?
    青春期反映特點  正處於生長發育迅猛階段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皮膚也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少女,由於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增加,使得皮膚格外柔嫩、光滑、富有彈性。但是容易出現一些皮膚炎症,如痤瘡、溼疹等,影響皮膚健美,主要原因就是青春期皮膚的皮脂腺分泌旺盛,因此青少年也應注意保護皮膚。  擁有一個健康潤澤的皮膚  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幻想自己是最有魅力最迷人的,女孩希望自己美麗,男孩希望自己帥氣,那麼擁有健康光滑的皮膚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怎麼做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大袋子,防止它受到損害呢?
  • 青春期易出現哪些不良心理?這5種不良心理家長應制止
    原標題:青春期易出現哪些不良心理?這5種不良心理家長應制止   青春期生殖器官慢慢的發育成熟,此階段身體健康已經趨於定型的階段,對異性產生了好奇心,性意識開始萌芽和發展,一定要做好心理發展,不然會誤入歧途他的話。   青春期容易出現5種不良心理,家長應學會制止!
  • 青春期孩子叛逆 大腦結構變化(圖)
    青春期孩子叛逆 大腦結構變化(資料圖)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數表現叛逆,不願聽父母的話,通常不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他人。表面現象:人的大腦年輕時能接受較多信息,所以兒童時期學習能力較強,進入青春期有所下降,青春期過後相對恢復。科學解釋:人腦內海馬狀凸起處控制人的記憶和學習能力。青春期時此處有一器官凸起,分泌大量蛋白質,降低大腦興奮度,損害空間認知能力,使人記憶能力下降。未來展望:可使開發有助提高青少年記憶力的藥物成為可能,幫助那些學習能力已經下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