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比一個世紀前提早了4年
研究發現,現在女生進入青春期的年齡要比100年前早了四年,在過去的15年裡女生達到性成熟的年齡從11歲降至10歲,而速食品可能是罪魁禍首
-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女孩平均9.7歲,男孩11.3歲
昨天,有消息稱,國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性發育時間從原先的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南京兒童醫院專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確實如此,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數據。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的流行病學調查近日出爐,數據顯示兒童性發育的時間又提前了,從原先的普遍認為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 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倩琦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個數據是最新的,比較靠譜。這是全國多家兒童內分泌治療中心聯合調查的一個數據,基本能反映出目前兒童性發育的一個現狀。
-
為什麼有些人青春期來得遲?答案或在媽媽那裡
為什麼有的人青春期來的很早,而有的人青春期又來的較遲呢?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兒童青春期發育問題進行了持續追蹤,發現子女的青春期出現時間與母親出現初潮的年齡有緊密聯繫。研究人員對丹麥國內2000年至2003年之間出生的15822名兒童(7697個男孩和8125個女孩)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持續追蹤,該項調查持續到2016年10月。
-
腦智前沿科普|青春期的大腦
荷爾蒙對於青春期的開始非常重要,這是因為青春期開始於大腦向身體發出信號,讓身體產生更多特定激素的時候。圖2解釋了其工作方式。圖2這張圖顯示了來自大腦的信號如何導致青春期激素的增加。平均而言,女孩往往在10歲左右進入青春期,而男孩則晚一年進入青春期。個體差異部分是基於基因,但也有部分與童年早期的經歷有關。例如,早年經歷過很多壓力的兒童往往更早經歷青春期。像睪丸激素和雌二醇這樣的激素會附著在你的腦細胞上。腦細胞看起來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不同:它有一個細胞體,但也有像電線一樣伸出來的部分(見圖1)。
-
J Adolescent Health:女孩子青春期呈提前趨勢:或伴隨長期性健康風險
2016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對於發達國家的女孩子來說,青春期的到來正越來越提前。研究表明,女孩子青春期到來的年齡平均在10歲左右,這相比一個世紀以前至少提前了5年。對此,有一些不同的解釋,但研究表明這一趨勢似乎伴隨著更多的是負面的效應。青春期的提早會增高其後來人生中的健康風險,比如乳腺癌、心臟病、抑鬱等等。
-
孩子性早熟可能致骨骺提前閉合 早重視早治療是關鍵
專家指出,性早熟可能導致孩子的骨骺提前閉合,身高停止發育。根據對10萬例不同年齡組的男女青少年跟蹤研究證明,早發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長7cm。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梅玫實習生申晟曾涵淑通訊員李雅雯長沙報導 「聽說吃炸雞會讓孩子性早熟」「睡覺不關燈讓孩子提早發育」……作為家長肯定多少聽過這些說法,性早熟會讓孩子長不高。
-
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方向感來自於爸爸!
其實,爸爸需要做的也很簡單:在顯示自己男性力量的同時,對兒子多些關注和細心的愛護就可以了。面對兒童期的男孩,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一位幽默的父親曾這樣說:「要想與兒子很好地相處,一定要學會摔跤!」這位父親所要表達的意思是,男孩喜歡父親與自己打成一片。
-
像毛毛蟲變蝴蝶,成長路上,青春期的孩子會經歷哪些奇妙的變化
青春期 欄目青春期(又稱青少年期),是一個人兒童期至成年期的過渡時期,是人類自身在其成長過程中特有的一段經歷。通常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會是十歲或者十一歲,根據每個人自身的不同,會一直持續到十六歲到二十歲。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繼嬰兒期後出現的第二個高峰。
-
科學家研究揭示:男性為何比女性個兒高
很多科學家認為兩性身高差異是男性因生殖競爭導致的趨同進化,但《進化人類學》雜誌刊登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兩性身高差異的最關鍵原因是骨骼發育及兩性荷爾蒙的影響。青春期初期,女孩通常比男孩高,但雌激素水平過高會導致生長板融合,致使女孩的身高更可能提前停止發育,而男孩的骨骼可持續生長數年,直到雌激素達到峰值。這一觀點足以解釋14世紀歐洲黑死病之後,男女身高為何分別增加了9釐米和5.5釐米,身高差增大了62%。大瘟疫後食物充足,飲食健康得到改善,營養過剩使女性更早進入青春期並停止發育,身高變矮;男性則發育更好,身材更高大。
-
關於青春期的問題---溫尼科特和拉康的視角
因為這個男孩剛剛進入專門的機構,而且在她的評論之後,分析實際上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確,皮埃爾的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不再尋求人身上的危險,他既不胡思亂想,說話也不語無倫次。接收他的機構後來將他釋放,聲稱他不屬於那裡,因為他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有前科」。誠然,他仍有發洩行為的傾向,但後來發生的事情表明,他並沒有走上犯罪的道路。
-
青春期孩子愛反叛只因大腦結構起變化(圖)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數表現叛逆,不願聽父母的話,通常不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他人。(資料圖片) 表面現象:人的大腦年輕時能接受較多信息,所以兒童時期學習能力較強,進入青春期有所下降,青春期過後相對恢復。
-
《科學》:青春期大腦發育變化阻礙學習認知能力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多數表現叛逆,不願聽父母的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美國一項研究表明,這一現象由青春期大腦發育變化引起,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習認知能力。 老鼠實驗 紐約州立大學醫療中心研究人員以老鼠為實驗對象,訓練它們坐在轉盤上識別房間內的路標。 英國《每日郵報》3月18日援引研究人員之一、醫療中心生理學和藥理學教授謝裡爾·史密斯的話報導:「我們給老鼠上三節訓練課,每節10分鐘。未進入青春期的老鼠學得很快,不到兩節課就能識別路標。
-
研究表明:骨密度與青春期的時間有關
8月9日,布里斯托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將骨密度與青春期的時間聯繫起來。研究人員對來自布里斯托90年代的6389個人進行了6次骨掃描,其年齡在10歲到25歲之間。他們發現比同齡人青春期來的晚的人發育的也晚,在成年後的幾年裡,他們的骨密度可能會低於平均水平。Ahmed Elhakeem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一個人患骨折的風險可能會隨著他們的成長而增加。」「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能看到這個研究,並且採取一些措施來增強他們的骨骼。如加強運動,多曬太陽,增加鈣質的吸收,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增強營養等。」
-
男孩乳房有硬塊正常嗎?
男孩乳房有硬塊正常嗎?中醫說,一些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如果發現乳房出現硬塊,可千萬別感到緊張,因為這屬於正常現象,是雌激素量的影響所產生。原來,乳房有硬塊並非女性的「專利」,一些男性在青春期也會發生。
-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人是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在進化的長河中,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呢?早期人類的進化經歷了南猿、智人、直立人和智人幾個階段。考古學家發現,青春期在人類進化史上相當「現代」。青春期最早出現在生活在4萬到30萬年前的智人身上。
-
幼時胖真的可能永遠胖,科學家研發新算法有望提前發現小胖子
山東省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徐進傑等人分析了近9萬名中國兒童的身高體重等數據,構建出一個新的模型或算法,有望提前五年預測中國兒童的體重指數(BMI),準確率達70%。研究人員稱,童年形成的體重發展趨勢,可能會伴隨終生。從肥胖過渡到正常體重是困難的,且持續肥胖較為常見。兒童9歲之前的體重情況,尤為值得關注。
-
科普:線蟲也會有「青春期糾結」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人在青春期多少會感到些焦慮、糾結,而一項新研究發現,線蟲也有類似情況。研究人員說,這種糾結感與青春期的神經發育有關,或許是進化中為未成年者保留的「多種方向選擇」所致。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新一期《電子神經》期刊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儘管基因完全相同,但處於「青春期」的線蟲在行為方式、覓食習慣等方面都與成年線蟲有明顯差異。
-
10歲男孩男孩長鬍子!開始以為性早熟,可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幸虧家長及時發現,經過治療,男孩命是保住了。 那麼孩子出現什麼情況才算性早熟呢?性早熟的原因有哪些呢? 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性早熟? 近年來,到醫院看性早熟的兒童有增多趨勢。
-
男孩女孩用不同大腦區域處理語言信息(圖)
男孩與女孩處理語言信息的大腦區域存在差異。(圖片提供: Randy Faris/Corbis) 根據發表在《神經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處理語言信息的過程中,似乎藉助了不同的大腦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