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藥物易致心源性猝死

2020-12-06 39健康網

  近日,公交車上老人猝死一事再次將猝死推入公眾視線。而不僅情緒失控可能會導致心源性猝死,某些藥物同樣會引起猝死。

  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其特點有三,①死亡急驟,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近年來,我國隨著心血管病發生率的增高,心臟猝死的發病率也明顯增加。並且心源性猝死通常殺人於無形,要防止心源性猝死,不僅要在日常保健上做好預防工作,同時也要小心易致心源性猝死的六類藥物。

  作用於心臟的藥物

  抗心功能不全的藥物洋地黃,目前傾向於小劑量治療,若過量使用或同時使用其他能提高其血藥濃度的藥物,可出現「洋地黃中毒」,如貽誤治療,會因心室纖顫而導致死亡。

  此外,抗心律失常藥物使用不當均會導致心律失常。如奎尼丁是治療心律失常的重要藥物,然而當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過高時,就會出現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

  心房顫動病人用該藥治療時可誘發心房內血栓脫落,引起腦栓塞或心肌梗死而突然死亡,這種現象稱為「奎尼丁暈厥」。利多卡因、苯妥英鈉用於治療心律失常時,若用藥過量或靜脈注射過快,會導致血壓下降或心搏驟停,嚴重者會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另外,有些藥物同時使用也有導致心臟驟停的風險,如普萘洛爾和維拉帕米,可引起心臟驟停。

  平喘藥

  氨茶鹼是能有效緩解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症狀的藥物,應用過量或用於快速靜脈注射,可導致竇性心動過速。故伴有心律失常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應當慎用氨茶鹼。另外還有廣泛應用於哮喘病人的異丙腎上腺素氣霧劑,該藥速效方便,作用時間僅1小時左右,病人常需反覆多次應用,但如果過度應用可引起異位室性心率,甚至導致心室顫動而猝死,故冠心病患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者慎用。

  瘧疾藥物

  氯喹及氯喹磷酸鹽是有效的抗瘧疾藥物,大劑量應用可致心動過緩、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甚至引起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症候群,導致病人死亡。心房顫動病人抗瘧治療時如果用藥不當,可誘發心房內血栓脫落,引起腦栓塞或心肌梗死而突然死亡。另外,瘧疾發作期一次大量用藥,可發生不可逆性休克而導致猝死,故該藥對年老及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禁忌。

  氯丙嗪類藥物

  這是治療精神病的一類藥物,主要包括氯丙嗪、奮乃靜、氟奮乃靜等。該類藥物可引起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麻痺性腸梗阻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易引起猝死。

  此外,一些抗抑鬱藥物,如丙米嗪,除抗抑鬱作用外,能降低血壓,易致心律失常。近來證明,它對心肌有奎尼丁樣作用,因此心律失常者應慎用。

  補充電解質類藥物

  電解質是維持心肌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血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心臟驟停。嚴重腹瀉病人鉀大量丟失,可引起嚴重低血鉀,如補充電解質時忽視補鉀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導致心室顫動。但補鉀亦需注意量及方式,嚴重高血鉀對心臟有抑制作用,引起心肌細胞的興奮性降低,可直接導致心搏停止。另外,低血鈣可使心肌收縮力減弱,產生室內傳導阻滯而導致心臟驟停。

  其他會引起心源性猝死的藥物

  作用於交感、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藥物如多巴胺、腎上腺素等藥物可引起交感神經或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心臟自律性、興奮性發生變化。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吃錯六類藥物或致猝死
    調查顯示,我國發生的心源性猝死大都是由於患者用藥不當,出現了心率紊亂、心室顫動或心室停搏等症狀而導致的。那麼,哪些藥物使用不當會導致心源性猝死呢  1.強心苷類藥物  此類藥物中的地高辛、西地蘭、洋地黃毒苷和毒毛旋花子苷K等被中醫養生網廣泛用於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等多種疾病。
  • 運動猝死原因有多種 這六類人群不要做劇烈運動
    一提到猝死這個詞都會讓人毛骨悚然,不管什麼樣的事情,如果過度的話,都是有可能出現猝死的現象的,那您知道什麼是運動性猝死嗎?你知道運動性猝死不是噹噹的運動過度引起的嗎?今天小編就為您帶來了有關運動性猝死的知識。
  • 吃抗過敏藥「開瑞坦」能猝死? 非處方藥不是百分百安全
    記者採訪濟南藥學專家了解到,非處方藥分為甲乙兩類,其中乙類非處方藥安全性更高,但也不能保證沒反應,若聯合用藥更易發生互相反應,導致嚴重後果。  [疑問 ]  吃抗過敏藥「開瑞坦」能猝死?  猝死相對少見,與患者特異性體質有關  山大齊魯醫院藥物檢測中心郭瑞臣教授介紹,氯雷他定是治療過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蕁麻疹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藥物,它是一種對抗組胺的長效藥物,其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上市後成為治療相關疾病的主打藥物。
  • 為什麼一些藥物有使人猝死的風險?
        其實媒體報導中所指的「這些藥物能引起猝死」,並不十分貼切。在醫學上,猝死可以由很多很多原因所引起,生活中所能見到的多為心源性猝死(由心血管異常直接導致瞬間致死)。藥物很多時候和猝死沒有直接關係,但可以通過自身作用來間接引起猝死,因此部分藥物也屬於心源性猝死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
  • 每拖1分鐘,死亡的概率增加10%,高以翔心源性猝死背後給我們敲響的...
    那麼心源性猝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從這個概念上看,可以分成兩部分,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指的就是因為心臟原因或心臟疾病導致的心臟事件,比如心梗、心臟病,還包括勞累過度情緒等原因。猝死指的是突然、即刻、發病1小時內的意外死亡或突然死亡。因心源性猝死往往平常看起來很健康,在短時間內,出乎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 服用抗生素後喝酒易猝死 真的嗎?
    近日,一條溫馨提醒在朋友圈裡傳播:「告誡廣大朋友們,馬上過年過節了,服用抗生素期間,特別是頭孢類、甲硝唑類,絕對不能喝酒!否則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心跳抑制,發生猝死風險!後果不堪設想!」這是真的嗎?記者昨日對此進行了求證。    網傳提醒    服用頭孢類藥物後 喝酒會猝死?
  • 張健教授:心源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_心源性休克_醫脈通
    2016年5月28日,在「心力衰竭國際學院」2016年第一期會議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力衰竭中心張健教授以「心源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為題做了精彩的報告。3、嚴重的休克:對大劑量正性肌力藥物、縮血管藥物或IABP有反應、LVAD4、嚴重惡化的休克(SRCS):對大劑量正性肌力藥物、縮血管藥物或IABP沒有反應、LVAD
  • 處於猝死恐懼中的年輕人:六成00後擔心猝死,亞健康如何壓倒年輕人
    猝死對於年輕人而言,似乎一下子就變得縈繞在身旁的黑夜,隨時可能裹挾自己。  2020 年丁香醫生發布的《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越年輕,越容易擔心自己猝死。曾經擔心過自己猝死的 00 後佔到 60%,而 70 前這一比例僅為 33% 。
  • 這 10 種藥物可引發尖端扭轉型室速
    在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鎂)情況下服用某些藥物極易引發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其機制與心臟傳導折返有關,因心室細胞傳導緩慢、心室復極不一致引起,常反覆發作,並易發展為室顫致死。 引發 TdP 的主要藥物 1.
  • 猝死發生前,身體其實有徵兆!把握好黃金4分鐘,或許還能生還
    猝死,相信大家看到這個詞心理會咯噔一下,特別是對於經常熬夜加班的年輕朋友來說,畢竟這幾年年輕人猝死的案例並不少見。猝死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實際上卻又很近。不說先前,就說最近的,近日,網上傳言拼多多一名員工加班後猝死,隨後,拼多多官方也回應了這個事情,令人遺憾的是,傳言是真的。
  • 川普鼓吹的抗瘧疾藥物治療新冠肺炎,可能會導致心臟猝死
    QTc間期延長表示心臟復極延遲,反映了心電異常,通常與心律失常敏感性增高密切相關,可能最終導致心源性猝死。在細胞水平上,潛在延長QT的藥物(如羥氯喹),會阻斷控制心臟電系統的關鍵鉀離子通道之一。這種幹擾增加了心臟的節律可能退化為危險的不穩定心律,最終導致心臟猝死的可能性。
  • 高以翔意外離世 猝死及急救方法引關注
    2019年11月27日,演員高以翔在錄製運動類綜藝時突然暈厥倒地,後送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年僅35歲。高以翔去世消息一經證實,網友紛紛表達了悼念之情,有網友發現高以翔最後一條微博發布時間為26日1點半,推測其凌晨還在工作,有研究表明壓力大、勞累、熬夜都會加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此外醫院宣布高以翔為心源性猝死,因此大眾在表達緬懷之情的同時,對此類疾病危害的關注度也隨之上升。
  • 川普宣傳抗疫「神藥」,中情局私下拆臺:服用可能會猝死!
    美國《華盛頓郵報》13日報導稱,3月底,在川普宣稱羥氯喹將成為抗疫中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之後一星期,CIA在一個為其僱員提供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信息的網站上發布如下建議:「不建議患者使用該藥物,除非是醫療專業人員將其作為正在進行的調查研究的一部分而開出處方。羥氯喹有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包括心源性猝死。」其中「請不要自行購買該藥品」這句話還被標粗。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猝死一般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每2000人中就有1人猝死,其中將近一半的人在40歲以下。 從臨床經驗上來看,年輕人在猝死人群中的佔比的確有所增加,常見原因為應激性心肌病、暴發性心肌炎、惡性心律失常、大面積肺動脈栓塞、心肌梗死、嚴重打鼾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等。 年輕人由於久坐、缺乏運動、肥胖、靜脈血管炎症、藥物及其他原因的凝血功能異常,都可以誘發靜脈血栓形成,靜脈血栓脫落後容易引起肺動脈栓塞,發生嚴重休克及猝死。
  • 多位20多歲女性接連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年輕人對猝死的焦慮與惶恐,它就像是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1、猝死真的越來越年輕化了?猝死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 ESC2015 指南: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臟猝死的預防管理(中文版)
    識別具有高猝死風險並可能從 ICD 中獲益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是該指南的重要建議之一。MADITⅡ研究中 8 年的隨訪結果顯示,射血分數 30% 以下或輕度/中度心衰(NYHAⅡ或Ⅲ類)的患者可從 ICD 中獲益。故指南推薦,心梗之後 6~12 周后對左室功能進行重新評估以明確置入 ICD 的必要性。5.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
    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 闢謠:猝死的年輕人這麼多,難道是這些年輕人不行?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您會知道: 一、心臟問題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猝死可以預防嗎?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容易猝死? 三、猝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 35歲男演員高以翔不幸去世,關於「猝死」,這些預防知識99%不知
    心源性猝死概念:心源性猝死也叫做心臟性猝死,主要是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從目前來看,多數人接受的有關心臟性猝死的概念是:「由於心臟原因所導致的非預見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可以有心臟病史,也可以沒有心臟病史,從發病到死亡時間為1個小時內。」心臟性猝死是所有猝死中佔據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