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1/28 09:25:37 來源:重慶商報 編輯:付斯穎
年關將至,年會、酒局讓不少人應接不暇。近日,一條溫馨提醒在朋友圈裡傳播:「告誡廣大朋友們,馬上過年過節了,服用抗生素期間,特別是頭孢類、甲硝唑類,絕對不能喝酒!否則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心跳抑制,發生猝死風險!後果不堪設想!」這是真的嗎?記者昨日對此進行了求證。
網傳提醒
服用頭孢類藥物後 喝酒會猝死?
由於內容「應景」,這條提醒迅速在朋友圈、微博以及聊天群裡被分享。昨天凌晨,家住石橋鋪的小肖也在工作群裡收到了這條信息。「這是一位同事發出來的,我一看,馬上就想到了我爸爸。」小肖笑著說,她爸爸是「老酒鬼」,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喝上三四兩白酒。就算是感冒的時候,也沒間斷過。不過小肖告訴記者,自己曾看見父親中午飯後吃了頭孢類藥物,但晚餐依然喝酒,卻沒有什麼特別不適的症狀。「也不知道網上的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那我爸爸豈不是死裡逃生了很多次?」
不少網友和小肖一樣,對這種說法信半疑。大家還紛紛在網上轉發時向醫生求證,希望能有確切答覆。
專家回應
吃了頭孢類藥物 確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
對此,西南醫院心血管科教授遲路湘告訴記者,其實不少感冒患者在就醫時,醫生都會告知不要喝酒。不僅僅是因為喝酒會讓人體更加不適,還因頭孢類藥物會產生體內「乙醛蓄積」的中毒反應,也就是雙硫侖樣反應。那哪些藥物會引起這種反應呢?遲路湘介紹,容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抗生素主要是頭孢類藥物,另外硝咪唑類藥物和一些其他抗菌藥也會引起該反應。
遲路湘表示,網上的說法有一處錯誤:出現這種反應後,不會抑制心跳,相反的是會導致興奮,進而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後,患者還有面部潮紅、胸悶、噁心、血壓下降等症狀。
專家提醒
飲酒和吃藥 要間隔七天才安全
記者昨日在2013年出版的《中國藥房》刊物中《555例藥物引發雙硫侖樣反應的文獻分析》一文裡查詢得知,「服藥前、服藥期間及停藥後接觸含醇製品,均可引發雙硫侖樣反應。」遲路湘也表示,雙硫侖樣反應嚴重程度與應用藥物的劑量、飲酒量成正比,還跟人體的體質有關;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病及對乙醇敏感者更為嚴重。
那飲酒和吃藥要間隔多久才安全呢?「由於個體存在差異,每個人酒精消除時間不同,但飲酒時間與用藥時間的間隔越長,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率就越低。」遲路湘說,通常為防止雙硫侖樣反應,對所有應用頭孢類抗菌的患者應常規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史、酒精過敏史和近期飲酒史。如患者在用藥前7天有飲酒史,應禁用該類藥;對應用頭孢類抗生素的患者,應當囑其在停藥後禁酒時間不能少於7天。「一旦發生雙硫侖樣反應,要立即停藥、停止飲酒並積極採取相應措施治療。」遲路湘說。
支招
如何喝酒才不傷身
到了年底,親朋相聚、工作應酬都免不了跟酒打交道。不喝不行,喝多了身體又受不了,那怎樣才能把酒精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呢?昨日,重慶市中醫院消化科主任田鋒亮給出了幾點建議。
1.空腹或吃太飽都莫喝酒
田鋒亮表示,如連喝幾杯或空腹飲酒,一瞬間體內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就會升得很高,對腸胃、身體刺激很大;而吃得過飽,則會加重胃的負擔。最好是一邊飲酒,一邊進食,酒在胃內停留時間長,酒精受胃酸的幹擾後,吸收會減緩,就不易醉酒。
2.多吃溫熱食物忌吃生冷
田鋒亮表示,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胃部,造成胃痙攣,而酒精同樣對胃有刺激。最好多吃點溫熱食物。
3.喝酒時最好多喝點熱水
田鋒亮建議,多喝溫熱的白開水,有利於酒精儘快隨尿液排出體外,減少肝臟負擔。
4.胃病肝病患者酒前應吃藥
田鋒亮建議,胃病、肝病患者實際上應做到滴酒不沾,實在是無法逃脫時,可在酒前服用相應的保肝藥、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