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 eLife:科學家成功揭開細胞分裂的奧秘 並闡明特殊...

2020-12-04 生物谷

2020年2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開了細胞分類的奧秘,同時還闡明了特殊蛋白質水平的升高在癌症發病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圖片來源:Raymundo Alfaro-Aco, Sabine Petry group, Princeton University

文章中,研究人員成功在試管中再現了參與細胞分裂的關鍵過程,同時揭示了一種關鍵蛋白在超過25%的癌症類型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相關研究結果或是重建整個細胞分裂機制的關鍵一步,有望未來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新型療法。當細胞開始分裂時,一種由數千個稱之為微管的細絲組成的紡錘狀結構就會附著在染色體上,並將相同數量的細絲牽拉入每個新形成的細胞中,每個微管都是由單個微管蛋白分子組裝形成,由於染色體分離的錯誤會引發癌症,因此其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和位置組裝形成微管,從而才能形成功能性的紡錘體,分支微管成核過程(Branching microtubule nucleation),即一個新的微管從一個現有的微管的側面形成,其對於這個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其能促進細胞形成大量微管,這些微管都會指向染色體使其能被紡錘體所捕獲。

分支微管成核過程依賴於多層分子機制,第一層稱之為γ-微管蛋白環複合體(γ-TuRC,gamma-tubulin ring complex),其能開啟微管蛋白分子組裝形成微管,同時另外一種名為augmin複合體的分子能將γ-TuRC招募到已經存在的微管的側面,蛋白TPX2在超過25%的癌症中水平都會升高,其同樣也參與到了分支微管的成核過程,TPX2水平的升高會導致細胞中異常微管的組裝以及癌症患者不良的預後,但TPX2如何與augmin複合體和γ-TuRC互相協作來介導分支微管的成核過程以及紡錘體的組裝,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

研究者Sabine Petry教授說道,為了更好地理解分支微管的成核過程,我們開始使用純化的蛋白質來重建細胞外的過程;研究人員還描述了他們如何在試管中重現分支微管成核過程,研究者發現,與augmin複合體一樣的是,TPX2能結合到微管上並將γ-TuRC招募到起始的分支微管成核過程中,同樣,TPX2能夠將augmin複合體招募到微管中,從而增強γ-TuRC的招募。

研究者認為,當augmin複合體、TPX2和γ-TuRC都存在時,分支微管的成核過程才會有效發生,TPX2位於控制反應的核心位置,儘管僅有一個單位位於augmin複合體和γ-TuRC所形成的大型多亞單位複合體中;研究者Petry表示,TPX2就好像一種液體,其能促進分支微管的成核過程,具體而言,TPX2能夠在現有微管的表面上形成液體層,其會分解為包含微管蛋白的液滴,這就好像蜘蛛網上的晨露一樣;研究人員發現,TPX2和微管蛋白能夠通過一種相分離機制凝結在一起形成類似液體的液滴,這種分離機制與導致油滴在水中形成的機制相同,這些TPX2-微管蛋白液滴能夠形成新的微管,由於液滴會在現有的微管表面上凝結,因此其就會形成分支的微管結構。

研究者King指出,研究結果表明,TPX2和微管蛋白的共縮作用能在已經存在的微管結構上形成一個局部的圍觀蛋白存儲庫,這或有望有效促進微管蛋白分支成核的過程。因此,上述兩篇研究結果都表明,TPX2是微管分支成核過程的關鍵,這在此前常常被研究人員所忽視,首先其會移動到微管,將其它所有成分組裝起來,最終形成一種分支微管,其這樣的做法也會表現地像液體一樣。研究者認為,細胞信號或許會調節TPX2的凝聚,從而確保其僅會在細胞分類和需要形成紡錘體時才會發生,關於對TPX2行為的發現可能會指導未來科學家們開發新的方法來調節細胞分裂的過程。此外,分支微管成核過程的重建是重建整個紡錘體以及其它依賴於微管組裝途徑的細胞結構中重要的一步。(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Researchers unlock secrets of cell division, define role for protein elevated in cancer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2】Matthew R. King et al, Phase separation of TPX2 enhances and spatially coordinates microtubule nucle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10.1038/s41467-019-14087-0

【3】Raymundo Alfaro-Aco et al. Biochemical reconstitution of branching microtubule nucleation, eLife (2020). DOI: 10.7554/eLife.49797

相關焦點

  • Nat Cell Biol:科學家首次闡明細胞分裂的精細化機制
    2015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報導中,來自早稻田生物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分離精製的蛋白質首次成功複製出了細胞收縮環的結構,並且可以將其置於細胞模擬膠囊中
  • 科學家在細胞外「重演」細胞分裂
    科技日報北京6月2日電 (記者劉霞)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了解細胞如何建立、移動、運輸和分裂背後的物理學。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團隊的最新研究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了細胞分裂過程,該成果將有助進一步洞悉細胞開展日常活動的物理過程,有朝一日催生出重大醫學突破,並為新型材料甚至人造細胞開闢新方向。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瑪格麗特·加德爾和博士後基姆·韋裡奇領導了這項創新性研究。
  • 科學家揭開人體內能量轉化奧秘 蛋白質能量轉移
    首頁 » 科學家揭開人體內能量轉化奧秘 蛋白質能量轉移 科學家揭開人體內能量轉化奧秘 蛋白質能量轉移 來源:雅虎科技 2006-11-29 10:40
  • Cell:特殊「生物鐘」可促進細胞分裂周期的運行
    ,就會複製一次DNA,隨後將DNA的每一個拷貝分配到兩個子代細胞中,細胞分裂事件往往會被複雜調控,同時也受到細胞周期蛋白的影響,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的一項研究報導中,來自洛克菲勒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使得細胞周期蛋白可以直接對細胞周期調控性的基因表達進行控制,研究者指出,如果細胞周期蛋白可以被完全消除,那麼酵母細胞就不會進行周期性的基因表達,同時也不會完成細胞周期循環
  • Nat Commun:科學家發現特殊的腫瘤抑制子或是乳腺癌細胞的致命弱點
    2018年8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由於腫瘤抑制子和癌基因之間的失調,正常的乳腺細胞或能阻止乳腺癌的成功放療效應。
  • 細胞分裂之謎揭開
  • Nat Commun:科學家成功將皮膚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幹細胞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我們的體內含有多種類型的細胞,每一種細胞都扮演著不同的類型的角色,2012年諾貝爾獲獎者—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通過研究將成體皮膚細胞成功轉化成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這一過程稱之為重編程作用。
  • 他們揭開細胞運輸的奧秘
    N新華 中新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7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思曼、蘭迪·謝克曼以及德國科學家託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秘書長戈蘭·漢松希望,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進一步研究能推動藥物研發,幫助治療癲癇、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
  • Nat Commun:DNA保護性蛋白或有望幫助開發靶向殺滅快速生長癌細胞...
    2019年8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在細胞分裂期間發揮保護性角色的必要蛋白或有望幫助開發殺滅快速生長癌細胞的靶向性療法。
  • Devel Cell:中心粒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或扮演關鍵角色
    2019年7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有絲分裂是染色體所編碼的遺傳信息平均分配給兩個子代細胞的過程,其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本特徵,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分析了中心粒促進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或能幫助闡明有絲分裂過程中這些微小細胞結構的功能
  • Nat Commun:超級酶或可加速細胞DNA的修復
    圖片來源:www.phys.org2016年9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薩塞克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ussex)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PARP3的酶類能夠幫助加速細胞
  • 細胞分裂的秘密
    而著絲粒的完整性是細胞成功分裂的關鍵。著絲粒是染色體上的一個特殊DNA區域,是紡錘絲微管的附著之處,也是姐妹染色單體在分開前相互連接的地方。分離染色體的微管要識別著絲粒,需要該區域富含一種關鍵的蛋白——CENP-A。在細胞進行DNA複製準備分裂的時候,需要確保新舊DNA鏈的著絲粒區域填充有足夠的CENP-A。
  • 對動植物細胞分裂的研究過程
    Strasburger, 1844—1912)、德國細胞學家弗萊明等許多學者的努力,才正確闡明了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並證明它們遵循著共同的規律。1875年,斯特拉斯伯格出版了《細胞組成和細胞分裂》,在此著作中清楚地描述了植物細胞分裂的複雜過程。弗萊明是研究動物細胞分裂的傑出人物。1879年,弗萊明描述了蠑螈細胞的有絲分裂。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11月20日,《科學》刊登了其獲獎短文,描述了有助於研究生命產生奧秘的4項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大部分的實驗都沒有成功,但是沒有這些失敗和汗水,也就沒有最終完善的技術。」曹俊越說。終於,基於組合標記的sci-RNA-seq實現了不依賴於細胞分離的單細胞基因表達檢測。
  • 從單細胞窺探生命奧秘 新技術揭開人類細胞生長發育之謎
    圖片來源:Dani Bergey生命的產生是一個神奇的過程,經歷了受精卵分裂、胚胎發育和胎兒生長。其間伴隨著全身器官的發育和成熟,以及成百上千種細胞的擴增和分化,這決定了生物體的後期功能。近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曹俊越因其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及發育生物學方面的成就,成為《科學》和SciLifeLab頒發的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特等獎全球唯一得主。11月20日,《科學》刊登了其獲獎短文,描述了有助於研究生命產生奧秘的4項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
  • Nat Commun:科學家揭示細胞間交流的分子機理
    2015年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脊柱動物胚胎發育期間,特殊的信號分子會告知配一個細胞其所處的位置在哪兒,因此細胞就會以這種方式來形成自身獨特的結構和功能。有機體、器官及組織都是包含成千上萬種不同類型細胞的複雜三維系統,在脊椎動物胚胎發育期間,每個細胞都需要得到其位置信息從而形成在後期履行特殊功能的細胞類型,這種信息可以通過信號分子來傳輸,也就是所謂的形態發生,這種形態發生不僅在組織中是同源分布的,而且其濃度也是不斷變化的,多種濃度可以激活不同的基因在靶細胞中進行表達。
  • Nat Commun:突破!曾被認為的致癌基因實際上或是一種抑癌基因!
    2018年8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國立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幾十年來一直被認為是腫瘤啟動子的基因PLK1,實際上發揮著完全相反的功能,即抑制癌症的發生;研究者表示,PLK1作為開發強大抗癌藥物的靶點或許需要重新開始評估,而這取決於所治療的癌症類型
  • 科學網—果蠅研究揭開「吃」的奧秘
  • Nat Commun: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細胞的死亡機制
    2019年5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可以加速大腦衰老,並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的機制。「我們現在對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分子因素有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因素來制定改進的和迫切需要的治療和預防策略,」該研究作者,Van Andel研究所助理教授Viviane Labrie博士說。
  • 中美科學家成功闡明薑黃素有效抑制癌症進展的分子機制
    2018年7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利用X射線晶體學及激酶抑制劑特異性分析技術成功揭示了薑黃素如何在原子水平下結合激酶雙特異性酪氨酸調節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