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田不太平。前一陣子遮天蔽日的沙漠蝗遷飛至鄰國,對我國虎視眈眈;而去年在我國爆發的草地貪夜蛾,也已經捲土重來。
草地貪夜蛾幾乎是去年我國農業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這種蟲子入侵雲南後,很快擴散到全國各地。今年的形勢更加嚴峻,根據農業農村部上個月印發的防控預案,今年全國受威脅的田地預計將有一億畝左右;除了玉米之外,小麥、甘蔗、高粱等也可能受害。而且更糟糕的是,草地貪夜蛾已經在國內定殖,以後每年都會出現。
雲南普者黑市被草地貪夜蛾危害的玉米 | 翦翳翎
短短半年,攻佔全國大半玉米地
草地貪夜蛾原產美洲,在美國等國家早已肆虐多年。2016年,它悄悄跟著人跑到非洲,2018年就給非洲12個國家帶來1770萬噸的玉米損失,相當於數千萬人一年的口糧。隨後,它飛出非洲,很快就到了印度等亞洲國家。
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經緬甸入侵我國雲南,並在去年陸續遷飛北上;短短半年內,它們攻佔了我國大半玉米地,給農業帶來極大損失,讓農民苦不堪言。2019年,全國有26個省級行政區發現草地貪夜蛾,見蟲面積1600多萬畝,實際危害面積約246萬畝;其中以西南地區玉米受災最為嚴重,受災程度接近5%。
草地貪夜蛾雌性成蟲 | 翦翳翎
草地貪夜蛾不耐寒,這個冬天已凍死了北方部分越冬蟲。然而,在雲南、海南、廣東、廣西等熱帶、亞熱帶地區,草地貪夜蛾仍然能休眠越冬,有些甚至整年都在生長繁殖;另外,在去年遷飛擴散的過程中,它們也在沿途留下很多後代,這些後代會在當地一直生存下去——換句話說,草地貪夜蛾已經在我國定殖,以後每年都可能會見到。
2020年才開始不久,草地貪夜蛾已經開始危害。相比於去年,今年草地貪夜蛾的發生期提前了2個月。2月20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截止3月6日,在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四川、貴州7省(區)176個縣玉米田中,都發現了草地貪夜蛾的幼蟲,累計有76萬畝玉米田受到危害,比2周前增加33個縣和11.2萬畝;在一些監測點,害蟲發生量是去年同期的90倍。同時,今年的遷移期推測將比去年提前1個月,可能會危害到東北、西北部的玉米。
內源除不盡,外源阻不斷
為了防治草地貪夜蛾,國家去年已經投入了數億資金,從田間監測、農藥防治到生物防治等多個方面並行開展。但這為什麼不能把草地貪夜蛾全部殺死,反而讓它們捲土重來了呢?這主要可歸結於以下幾個原因。
草地貪夜蛾老齡幼蟲 | 翦翳翎
1
產卵量大,繁殖力強
草地貪夜蛾每隻雌蟲的產卵量為500~1000粒,有時可達1500粒。同時,它們在我國的專有天敵較少,食物卻很充足。這導致它們在環境適合時,能夠一個月就繁衍一代,後代以百倍速率增長。
2
成蟲遷飛,幼蟲遷移
草地貪夜蛾又名「秋行軍蟲」,它們的擴散能力十分了得,這也增加了防治的難度。
成蟲藉助風力,在幾百米高空進行定向遷飛,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如果風勢好,它們還能飛得更遠,有記錄稱它們能在30小時內遷飛1600公裡。幼蟲則會進行短距離遷移。一些低齡幼蟲會吐絲並藉助風力移動,大齡幼蟲則有領地意識,為了避免自相殘殺,它們會爬行到其他玉米上取食。
吐絲的草地貪夜蛾幼蟲 | 翦翳翎
3
抗藥性強,藥效難起
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其祖輩已經在美洲長期對抗各種殺蟲劑,導致現在的草地貪夜蛾已經演化出了很強的抗藥性。若對它們使用單一的某種化學殺蟲劑,那麼這種殺蟲劑過段時間很可能就沒用了。
目前,草地貪夜蛾已經對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等至少29種化學農藥產生了一定的抗性,這導致很多化學殺蟲劑都對它們收效甚微,我們能使用的殺蟲劑種類十分有限。而且,三齡後幼蟲常躲在玉米心部,十分隱蔽;如果採用常規的施藥方法,藥劑很難達到心部並殺死它們。
雲南田間被綠僵菌殺死的草地貪夜蛾 | 翦翳翎
4
玉米收成低,防治成本高
對於一些地方的農戶來說,防治草地貪夜蛾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可能高於收成。以雲南為例,一畝地的玉米收成約1000元,打一次殺蟲藥就要花幾十元。在這樣的成本壓力下,一些農民會選擇放棄玉米田,甚至種植後就外出打工,任由其發展。而且,我國西南地區的玉米地多為小戶經營種植,一家玉米地的蟲情控制住了,蟲子還有可能從其他家的玉米地遷移過來,防不勝防。
被農民放棄的玉米田早已被草地貪夜蛾啃噬得千穿百孔 | 翦翳翎
5
境外蟲子,源源不斷
由於以上幾個原因,我國境內的草地貪夜蛾難以完全消滅。同時,現在境外仍有源源不斷的草地貪夜蛾,經由我國西南邊境地區遷入。目前在雲南部分邊境地區,有草地貪夜蛾危害的玉米田已經超過90%。
以玉米為重點,兼顧小麥
今年的防控預案中,農業農村部還提到了小麥,強調防控時「以玉米為重點,兼顧小麥」。這無疑是一聲驚雷:草地貪夜蛾不是吃玉米嗎,怎麼還吃小麥呢?
草地貪夜蛾的食性很廣,它能取食300多種植物,尤其喜好禾本科,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玉米、水稻、小麥等作物。按照對食物的偏好,草地貪夜蛾在基因上可以分為玉米型和水稻型,前者主要危害玉米,後者主要危害水稻。
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為玉米型,主要取食玉米,但也會取食其他植物。2019年,我國受危害最嚴重的植物是玉米,但甘蔗、高粱等作物也沒能倖免,同樣受到了草地貪夜蛾的危害。與此類似,小麥也並非草地貪夜蛾的首選食物,只有當草地貪夜蛾找不到足夠的玉米時,才有可能轉而危害小麥。
草地貪夜蛾也危害其他的田間雜草,例如象草 | 翦翳翎
西南地區存在著大量的冬小麥種植區,農民在秋季收完玉米後,會接著種小麥。草地貪夜蛾找不到玉米時,就把小麥當作越冬寄主。2019年9月底在雲南尋甸縣的調查發現,這裡冬小麥的田間受害株率為30%~100%。而由於草地貪夜蛾比較喜歡吃植株的幼嫩部分,當它們今年擴散到北方時,多數冬小麥已灌漿成熟,受危害的程度應該不會太嚴重。不過,考慮到小麥重要的經濟價值,對此的防控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是一場長期戰爭。它們已經在我國定殖,以後每年都會發生。每一年更到位的防控,不僅可以減少當年的損失,也可以降低來年的危害程度。在這個艱難的2020年開端,希望新冠病毒儘早消失,沙漠蝗永遠止步,也希望草地貪夜蛾的爆發不那麼嚴重,農戶的收成能更好一些。
參考文獻
[1]鄒春華,楊俊傑.草地貪夜蛾為害薏苡[J].中國植保導刊,2019,39(08):47.
[2]鄭彬,彭斌,望勇,陳浩,司升雲.武漢地區甘藍新害蟲——草地貪夜蛾[J].長江蔬菜,2020(01):51-52.
[3]何莉梅,趙勝園,吳孔明.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花生的研究[J].植物保護,2020,46(01):28-33.
[4]趙猛,楊建國,王振營,朱軍生,姜玉英,徐兆春,朱萍,王振華,於毅,門興元,李麗莉.山東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馬鈴薯[J].植物保護,2019,45(06):84-86+97.
[5]楊現明,孫小旭,趙勝園,李加雲,遲旭春,姜玉英,吳孔明.小麥田草地貪夜蛾的發生為害、空間分布與抽樣技術[J].植物保護,2020,46(01):10-16+23.
[6]全球視角看草地貪夜蛾抗藥性發展史[J]. 南方農藥, 2019, 23(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