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田最安全的高效除草劑,所有玉米品種12片葉以前都能用,除草...
玉米是我國北方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和飼料兩用的作物,由於生長在溫度高,降雨頻繁的夏秋季,雜草生長很快,與玉米爭水爭肥,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和發育。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優秀的除草劑,能用於所有玉米品種,玉米12片葉以前均可使用。
-
別總想著蝗蟲 防治這種原產美國的"么蛾子"才是當務之急
但一種來自美國的「么蛾子」卻從2018年底2019年初開始入侵我國,這種叫做草地貪夜蛾的飛蟲與沙漠蝗有一點比較相似,就是特別「能飛、能吃、能生」,一夜能飛150公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要求穩定糧食生產、抓好重大病蟲害防控時,唯一提到具體名稱的害蟲就是這個草地貪夜蛾。
-
去年大吃26省玉米地的「蛾子」,今年又來了
草地貪夜蛾幾乎是去年我國農業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這種蟲子入侵雲南後,很快擴散到全國各地。今年的形勢更加嚴峻,根據農業農村部上個月印發的防控預案,今年全國受威脅的田地預計將有一億畝左右;除了玉米之外,小麥、甘蔗、高粱等也可能受害。而且更糟糕的是,草地貪夜蛾已經在國內定殖,以後每年都會出現。
-
赤眼蜂進田保障糧食豐產豐收
7月6日,烏蘭浩特市農牧和科技局為全市各鎮(園區)免費發放赤眼蜂蜂卡,通過增加害蟲天敵實現減藥控害,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穩步增產增收。在發放現場,烏蘭浩特市農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員將100件蜂卡免費發放給各鎮(園區),並派遣技術指導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赤眼蜂投放技術。
-
「么蛾子」要來整事了!早發現,早治療!
有一種么蛾子食量大、特能飛並且還特能生。我國發現這種么蛾子時間是2018年12月26日,發現時間早。防禦及時,所以去年沒在中國造成太大危害。據央視報導,2020年,受境外蟲源、省內定殖蟲源和國內回遷蟲源「三股勢力」的疊加影響,截至4月19日,已在15個州市101個縣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2萬畝次。
-
草地貪夜蛾飛得遠、吃得兇、繁殖快、藥不死!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
原標題:草地貪夜蛾飛得遠、吃得兇、繁殖快、藥不死! 雲南120餘個縣受危害 「這就是個『么蛾子』,一點不錯。」桂富榮從一個長得與冰櫃類似的恆溫恆溼實驗箱中拿出一個培養皿。培養皿中放著的新鮮玉米嫩葉上,是草地貪夜蛾的卵塊。 作為盛軍教授團隊中的一員,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從事外來入侵物種研究的桂富榮對這種來自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外來客」已經非常熟悉。
-
雜草沒死,玉米卻被打死了!詳解玉米苗後除草劑怎麼用?
該類除草劑主要為苗後除草劑,使用窗口為玉米2-4葉期,其他時期(或高溫高溼天氣)施藥易引起藥害,近幾年隨著安全劑的使用,煙嘧磺隆藥害基本緩解也擴大了煙嘧磺隆的使用窗口。由於該類除草劑為苗後施藥,見草施藥,所以目前玉米田除草劑主要以煙嘧磺隆復配劑為主。
-
山東:優化調整玉米種植結構 探索多元化種植
帶施底肥要8~10釐米側深施,防止燒種和燒苗。高產攻關田和規模種植的玉米田可以採用水肥一體化。重視化學除草。播種後出苗前土壤墒情好時可用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懸浮劑等噴霧防除一年生雜草,注意噴灑均勻,不重噴,不漏噴。鮮食玉米隔離種植。種植甜玉米、糯玉米等鮮食玉米需要與其他玉米隔離種植,以防外來花粉串粉後影響品質或口感。
-
雲南農大發現「么蛾子」命門
作為盛軍教授團隊中的一員,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從事外來入侵物種研究的桂富榮對這種來自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外來客」已經非常熟悉。「這種『么蛾子』特別能飛,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它們還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號『行軍蟲』。
-
非洲"么蛾子"來中國了!一天啃光一片玉米地
夜間行動,有組織有紀律,攻佔全球,我們戲稱它為非洲「么蛾子」,它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害蟲,短短數日就能糟蹋上萬畝農作物,被侵害者甚至變成「光杆司令」…… 這種「危力」巨大的「么蛾子」就是外來物種,草地貪夜蛾。
-
造良田用良種 施良法——中央財政著力構建完善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
安排中央統籌農田水利建設資金63.25億元,重點支持糧食主產區、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農田水利建設。著力支持「用良種」,加快現代種業發展和創新。穩定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繼續支持小麥、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種全覆蓋,青稞良種在四川等西部藏區全覆蓋,在優勢產區支持推廣使用大豆、油菜、馬鈴薯原種、花生和天然橡膠等優良品種。
-
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綜合除草技術減藥三成 黑龍江省玉米綠色防控...
這是記者在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東北北部玉米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現場會上看到的一幕。現場會還同時展示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東北春玉米區主要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發與示範」,省級重點研發項目「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病蟲草害綠色植保綜合防控技術研究推廣」,省農科院高效、綠色現代農業示範項目「玉米田高效綠色植保防控技術示範」的最新成果,集我省玉米綠色防控技術之大全。
-
驚現「么蛾子」啃食嫩玉米!成都青白江上演鬥蟲記
就是那個一夜能飛100公裡,擅長群體作戰,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蟲害,外號「行軍蟲」的「么蛾子」。 「上周五(7月24日)發現的,經過防治,現在幼蟲基本都消滅了。」成都市青白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比去年晚了十多天,發現「么蛾子」玉米地大概二十多畝,現在基本已經控制住了。那麼,這些「么蛾子」,是如何被控制住的?
-
《白鹿原》田小娥死後為何是變成白色么蛾子而不是彩色的蝴蝶呢?
陳忠實先生對于田小娥的死還做了魔幻的處理,她的屍骨被煅燒之後,天空出現了一群白色的么蛾子……,中國自古有化身成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在世為人不能喜結連理,化身成碟亦要比翼雙飛,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
「美人計」誘殺「么蛾子」|草地貪夜蛾|李繼虎|科技特派員|誘捕器|...
科技特派員在查看捕獲的蛾玉米田裡面的桶形誘捕裝置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糧食安全引發高度關注。嚴防「么蛾子」捲土重來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田地裡如路燈一般的裝置叫「性誘劑誘捕器」。
-
玉米高溫影響及蟲害防治
2、二點委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害蟲,危害特徵:以幼蟲躲在玉米幼苗周圍的碎麥秸下或在2-5釐米的表土層危害玉米苗;◆玉米幼苗3-5葉期,咬食玉米莖基部,形成3-4毫米圓形或橢圓形孔洞,切斷營養輸送,造成玉米心葉萎蔫枯死;◆玉米苗8-10葉期,幼蟲主要咬斷玉米根部,包括氣生根和主根,致玉米倒伏,嚴重者枯死。
-
糧食生蟲太苦惱?送你防蟲儲糧十大妙招!
此法可貯存糧食半年以上。 二、苦楝樹葉防蟲法 用苦楝樹葉9.5公斤、野菊花0.5公斤混合,每百公斤糧食用100克混合物分層施藥,最上面一層要適當多放一些。 三、菸葉防蟲法 在糧食上面鋪一層乾淨廢舊報紙,紙上放些曬乾的黃菸葉,然後加蓋封嚴,可防治玉米蟓、擬谷盜等害蟲。
-
不同作物施藥技術及主要蟲害藥物防治
圖1-7 稻縱卷葉螟1—卵;2—幼蟲;3—蛹;4—雌成蟲;5—雄成蟲引自李照會《農業昆蟲鑑定》藥物防治 在盛孵期和低齡期施藥,適期防治,往往施藥一次,即可達到防治的優良效果。② 穗期防治a.防治玉米田玉米螟 一代和部分二代發生區玉米螟發生期推遲至穗期,或者二代發生區的春玉米和三代區的夏玉米穗期發生嚴重的,在玉米抽絲盛期,用上述顆粒劑撒在雌穗著生節的葉腋或其上兩葉和下一葉的葉腋及穗頂花絲上,主要保護雌穗,用藥量較心葉期適當增加一點。
-
糧食生產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糧食安全問題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尤其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而言,糧食安全尤為重要。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的飢餓與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我國的糧食安全也面臨許多隱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裡」「中國人的飯碗要裝我們自己的糧食」。
-
玉米良種匱乏影響非洲糧食生產
新華網奈洛比7月28日電(記者趙卓昀)非洲農業專家28日在這裡開會時指出,由於嚴重缺乏經過改良的種子,作為非洲最重要糧食作物的玉米的產量受到影響。這些專家呼籲在玉米種子生產領域採取措施,以提升非洲國家的糧食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