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陸龜又叫放射陸龜,是一種花紋非常美麗的龜類,任何人第一眼見到它的時候都會被它絢麗的花紋所為之一震,近幾年來在爬寵市場的人氣非常高,雖然已經大量進口,但價格依然居高不下。放射陸龜是世界上珍稀的陸龜之一,。金氏世界紀錄中,英國庫克船長在西元1777年送給東加王國國王的一隻輻射龜,它活到1965年才壽終正寢,足足活了188歲。
繁殖方式:卵生。雌性一窩產下3至12枚近乎球狀的蛋。孵化期一般是145天到231天。草食性,喜歡吃水果和多汁植物,尤其是仙人掌。也會吃很多種水果和蔬菜,包括甘薯,紅薯葉,胡蘿蔔,蘋果,香蕉,苜蓿芽,紫甘藍,油麥菜,各種瓜。
習 性
生活在長滿灌木和森林的乾燥地帶。
適合溫度:攝氏22-30度。
特徵形態
不同種的水龜和陸龜在大小、形狀和顏色上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而其中最醒目最漂亮的是那些背甲上有星形或放射狀花紋的陸龜,許多人都認為少見的放射陸龜(Geochel
oneradiata)是最高貴的一種。包括放射陸龜在內,共有七種陸龜具有相似的花紋:幾何沙龜(Psammobatesgeometricus),南非星叢龜(tentorius),印度星龜(Geocheloneelegans),緬甸星龜(G.platynota),蛛網龜(Pyxisarachnoides)和放射陸龜(註:放射陸龜有時候會被歸到Asterochelys種)。
在所有這些陸龜中,典型的星形圖案包括叢每塊黑色或深棕色背甲中心區域出現的一系列放射狀條紋或區域,有一些龜的背景色和條紋色和其它不同,他們的背景色較亮而輻射紋色較深。有時,同樣的放射紋在腹甲上也有。不過,在這些龜中,放射陸龜具有最鮮明的花紋,它們的每一塊背甲中央都會有一個黃色或橘色的中心,從這個中心向外輻射出4條至12條黃色或橘色的條紋,這些條紋粗細不同。放射陸龜具有典型的陸龜體態:一個高高隆起的背甲,粗鈍的頭部和粗大的四肢。除了背甲鮮豔的顏色變化之外,它的腿和腳都是黃色的,和頭部的顏色一樣。它們中的一些能長到將近16英寸(40釐米),所以它們是具有星狀花紋的龜中最大的一種,這一點也就成為它們區別於其他星龜的最顯著特徵。它們與其它星龜還有著更多的不同。與諸如印度星龜之類的一些陸龜不同,放射陸龜每片背甲的中央並不隆起,所以放射陸龜的背甲十分平滑,而不是隆包不平的。它們的星狀花紋看起來也比其他種類的龜更為清晰。雄性放射陸龜與雌性放射陸龜之間也有著一些不同,不過這些差異是很小的。一般來說,雄性的尾巴較長,雄性腹甲的凹陷也比雌性要明顯得多。只有馬達加斯加島的南部出產這種陸龜,在那裡它們被稱為Sokakes。它們生活在長滿灌木和森林的乾燥地帶。它們會吃很多種水果和蔬菜,包括甘薯,胡蘿蔔,蘋果,香蕉,苜蓿芽,各種瓜。Ernst和Barbour在他們的書《TurtlesoftheWhorld》中寫道,它們偏好紅色的食物。
在寵物市場上,人們根據輻射陸龜背甲花紋的形態而分別冠以特定的名稱,如太陽輻、滿花輻、煙花輻和黑輻。
生長繁殖
人工飼養條件下已經可以對放射陸龜進行繁殖,它們的求愛和交配過程已經被詳細地記錄在案。當雄性長到約一英尺長時,它們就會開始試圖交配,而發生交配行為的雌性會比雄性大幾英寸。由於年輕的雄性和成熟的雌性之間在大小上的比例問題,雄性一般要長到13英寸左右才能夠成功交配。在交配過程中,雄性在一開始會跟著雌性並圍著雌性轉圈,向雌性上下點頭,嗅聞雌性的後腿。他可能會試圖用自己的前部把她頂起,以防她離開。如果雌性原地不動,雄性就會爬上她的後背,用自己的尾巴緊貼著它的尾巴。然後他就開始用自己的腹甲撞擊雌性的背甲。除了它們甲殼相撞發出的聲音之外,雄性還會發出咕噥聲和嘶嘶聲。總而言之,這個過程中的動靜是相當大的。
當雌性準備產卵時,她就會開始挖掘一個巢。她用後腿挖出一個約6至8英寸深的水瓶狀的洞。在這個洞裡,她會產下3至12枚近乎球狀的易碎的蛋。然後,她就蓋上土走了。在野外放射陸龜的蛋的孵化期是不同的,不過,總的來說都是相當長的-145天到231天。放射陸龜的稚龜在剛孵化出來時,大小在32mm至40mm之間。它們背甲很鮮豔,條紋是白色的,而成體的條紋是黃色的。剛孵出來的稚龜身上的網狀條紋已經是很清晰的了。
美國進口了很多放射陸龜,有一些是在CITES生效至前來到的,其他的是通過特殊渠道。比如RobertBaudy為了人工繁殖就在1969年進口了相當數量的放射陸龜。在美國人工斯養條件下繁殖放射陸龜的最早記錄是1973年WilliamZovickian博士在位於德克薩斯州Brownsville的GladysPorterZoo內繁殖成功的。在那一年裡,紐約動物學會和在佛羅裡達的Gainsville也都成功繁殖了放射陸龜。從此以後,放射陸龜的繁殖數量越來越多。
人工養殖
在80年代初,美國動物園及水族學會發起了一項旨在促進瀕危動物在人工飼養下繁殖的計劃。這項被稱為SSP(SpeciesSurvivalPlan)的計劃監控圈養下的瀕危物種的繁殖,以保證圈養動物儘可能多的繁殖和儘可能大的多樣性。1985年,一項針對放射陸龜的SSP發起,13個機構和一位個人提供了179隻龜的繁育情況。為了保證繁育的最大可能的遺傳血統多樣性,這項計劃建立了血統登記。這就意味著,如果一隻放射陸龜的子嗣很多即它的基因在人工飼養的放射陸龜中有太多的體現,那麼就不能讓它在繁殖了。這樣的龜就會被借給或者贈與那些只打算展覽不打算繁殖的動物園。通過精心的記錄和管理,基因的多樣性的到了保留,人工飼養陸龜的健康也有了保證。從這項計劃發起之時至今,參加的機構和個人已經超過了兩倍,放射陸龜的SSP是一個好開端。
人工飼養環境下放射陸龜的繁殖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功。自從1973年第一批稚龜破殼而出以來,人工繁殖的放射陸龜越來越多。例如,在FrankSlaven於1990年發表的《爬行動物和兩棲類人工飼養記錄表》中,有逾50隻的放射陸龜出生的記錄。對放射陸龜來說幸運的是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繁殖已經取得了成功。雖然在野生環境中生存受到威脅,人工繁殖卻使這種陸龜免於滅絕。儘管如此,人工繁殖計劃卻不能也不應該被用來證明對放射陸龜這類瀕危物種的野生棲息環境的破壞是無關緊要的。我們應當感謝那些努力使繁殖計劃得以成功的機構和個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我們可能就欣賞不到放射陸龜(Geocheloneradiata),這種世界上最美麗的陸龜之一。
養殖方法
在許多方面,輻射龜的照顧方式是融合許多陸龜的飼養方式。跟豹龜相同,在他們的原始棲息地上,他們經歷過非常乾燥的氣候。在雨季的時期,也會歷經非常潮溼的氣候。雨季到來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相應的也發展出一種特殊的生活習慣。當雨水降臨的時候,他們會在雨中撐起身體,逐漸的搖擺身體,跳起舞來,就像是要把身上殘存的土壤碎片搖落到地面一樣。在氣候潮溼的時間,他們也會在積水的地面上,大口大口的喝水。等到氣候乾燥來臨的時段裡,他們也可像紅腿陸龜一樣,生存在相對溼度較低的乾燥環境中。輻射陸龜原生地馬達加斯加雨季時平均溼度約70%,旱季時平均溼度約35%—40%,高低溼度均可很好適應,但最好不要長期走極端溼度,50%—60%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室內飼養
室內飼養中小型輻射龜最普通的方法是組成一個符合輻射龜居住的環境。這個飼養箱的外表類似於一個反倒的書櫃(背部相地)。大小相當於寬60cm×長90cm(2英尺×3英尺)。飼養箱的大小隨物種的成長而加大。對於成龜來說,室內飼養箱的大小最少應該達到長240cm×寬120cm(8英尺×4英尺)。在飼養箱的底部製造幾個可讓輻射龜方便出入的凹巢,以便於放置食物,水盆,以至於讓輻射龜築巢。水盆的大小和深淺,應該是要能夠讓輻射龜完全的泡在盆中,但是水的深度又不能夠超過輻射的復甲,以防輻射龜溺斃。至於底層,在多種底層選擇中,杉柏類碎皮可以作其中的選擇,目的是可以保持飼養箱中的相對溼度,也可維持輻射龜之龜甲和皮膚的健康。
在飼養箱的一角放置著100W含有UVB光譜的聚光燈是必要的飼養裝置,是為了讓輻射龜享有足夠的溫度和擬似陽光的環境。在聚光點的地方至少要達到32度左右的環境。UVB光頻對於VITD-3的合成是必需的資源(鈣之代謝的途徑)。如果喜歡的話可以使用水銀霧化燈泡來替代UVB燈泡,水銀霧化燈泡可以提供UVB,也可以產生熱能維持飼養箱內的溫度。在飼養箱的一角也必須製造一個陰影區使飼養箱產生溫差,提供一個可以讓輻射龜乘涼的地方。
室外飼養
能避開天敵的室外放養比室內飼養輻射龜有更多的優點,在溫暖的季節中是應該好好考慮的一種飼養方式。輻射龜不像印度星龜會自己尋找避暑的陰涼地方。在室外放養時,在某些高溫的飼養環境中,請注意,要好好地?輻射龜製造一些能夠避署的涼點例如狗窩或是儲藏箱,提供潮溼,涼爽的地方讓你的愛龜在酷熱的天氣裡能夠避署以防中署或熱衰竭。在某些夜間寒涼的地區,記得要提供足夠的保溫裝置,讓輻射龜居住的環境能維持在攝氏16度以上。(攝氏16度對於成年的輻射龜來說是最低溫的耐受度)。
飲食需求
輻射陸龜是以食草為主的動物。過多的動物蛋白是必須避免的,對於輻射龜來說任何紅色的食物都是具有極高的誘惑。提供的膳食應該包括:新鮮葉狀的綠色植物(紅薯葉,蒲公英,苜蓿,菊苣...etc.),水果(10-20%),牧草,偶爾補充陸龜飼料。
因為他們巨大的體型,額外的鈣質補充是必要的。每星期一次的補充鈣質,將鈣粉散撒在食物上,幫助其達到對鈣質攝取的基本需求,讓輻射龜適當的成長甚至於繁殖盛卵,這是室外放養的必要條件,相對來說,室內飼養輻射龜的膳食,就推薦同時使用鈣粉和VITD-3。室外放養的時候,餵食時不可將食物直接放在沙地/土地上。細小的沙粒是不能被龜類的消化道所分解,最終將導致愛龜因沙粒堆積在消化道而死亡。所以餵食時,避開沙地,避免食物上沾染到沙粒是必須要注意的地方。
醫療建議
大體上來說輻射龜是非常堅強的物種。消化道的沙粒堆積導致腸更阻而死亡,和由於膳食中嚴重的缺乏碘導致甲狀腺功能不足(頸部一側可見紅色的鼓脹,腫起-在膳食中添加碘即可漸漸的痊癒)和在動物中還未被查明之濾過性毒菌引起的腦病(可能起源於皰疹病毒)所以千萬不要混養物種,尤其是像輻射龜這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
提示注意
由於在原生地輻射龜的數量已日漸減少。對於任何飼養輻射陸龜的人士因要嚴格注意輻射龜的膳食營養,避免不適當的膳食結構導致輻射龜背甲扁平或是隆起。筆者還說:每隻健康的輻射龜都背負著額外的包袱-繁殖後代。再者,輻射龜在原生地是不冬眠,敬請各位飼養者務必在寒冷的冬天替自己心愛的輻射龜配置相應的保溫配備並將輻射龜收入室內以度嚴冬(非熱帶地區的飼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