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龜~一顆嚴重受到威脅的星星

2021-01-15 陸龜愛好者的地帶


好久沒買陸龜的新書了,

歲末年初又到了添購新書的季節。

雖然這些日子以來都以研究文獻為養龜的知識來源,

但國外的新出版物其實也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資料。


在這次的陸龜圖書選購之時,

無意中發現了一本令我感到很驚喜的新書,

嚴格說起來應該是一本雜誌。

這是法國 Chelonii 雜誌的 2010 年八月號特輯,

標題是「輻射龜~一顆嚴重受到威脅的星星(Astrochelys radiata, a very threatened "star")」。

雖然我蒐集了不少和輻射龜有關的書籍和研究,

不過來自法國的資料可說少之又少,

可是馬達加斯加從前是法國的殖民地,

照道理說法國對於馬達加斯加的研究應該不少,

不論是風土民情或自然生態方面的資料。

能夠看到來自法國的第一手最新資料,

對於一個馬島龜愛好者而言,

豈能不興奮嗎?


法國的 Chelonii 雜誌是一本以法語世界烏龜為主軸的科學刊物,

馬達加斯加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之一,

所以會出版輻射龜的專輯是很令人期待的。

「輻射龜~一顆嚴重受到威脅的星星」特輯,

是由法國的知名烏龜專家 Bernard Devaux 所編寫的,

這位作者有關烏龜的出版圖書相當多,

雖然大都是以法文為主的,

但也有一些書籍發行了英文版和德文版。

本書的作者也在馬達加斯加觀察輻射龜達 15 年的時間,

並積極投入原產地輻射龜的復育工作。

況且很幸運的,

這一期的輻射龜特輯是以英法對照的內文方式呈現,

對於不懂法語的陸龜愛好者而言是個莫大的福音。

這整本書的頁數有 160 頁,

不過如果只發行單一語文的話,

應該只要一半的版面就夠了,

也就是 80 頁的篇幅。

這 80 頁的內文至少就我手上完全專談輻射龜資料而言,

已經算是最厚的一本書了!


雖然咽盾和肛彎入常用來區分公母,但根據原作者所觀察的 600 隻輻射龜,公母從外觀上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分辨。


打開了這本輻射龜特輯,

果然是讓我大開眼界,

作者在書中刊登了許多很珍貴的輻射龜研究手繪圖稿,

以及許多至今和輻射龜有關的馬達加斯加風土民情照片。

對於想了解輻射龜研究歷史的愛好者而言,

是個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

並且是直接來自殖民母國的記錄。

令我感到很訝異的是,

馬達加斯加的當地居民,

至今依舊會吃輻射龜當做營養來源,

這也就算了,

馬達加斯加輻射龜的肝臟製品甚至還出口至日本!!


對於陸龜飼主所關注的議題而言,

本書也提供了許多難能可貴的參考資料。

我們就舉幾個有趣的主題來說說吧。


首先是最長壽的輻射龜問題。

一般文獻最喜歡引用的資料,

是英國庫克船長致贈給東加王國皇家的一隻輻射龜,

這隻輻射龜出生於 1777 年,

因老化於 1965 年 5 月 16 日自然死亡,

總共活了 188 歲!

不過本書卻對此數據提出了質疑,

認為資料並無法證實為同一隻輻射龜。

法國作者認為比較可靠的,

是一隻於 1857 年底達澳洲的輻射龜,

這隻輻射龜後來收養於動物園內,

在 1994 年死亡時估計超過了 150 歲。

這隻輻射龜由於背甲上有傷燒後的疤痕,

因此可以清楚辨認而不會與其他個體混淆。

不論如何,

輻射龜據推估平均年齡介於 80 至 100 歲。

這對絕大部分的陸龜飼主而言也已經太夠啦!


以輻射龜的分佈範圍來看,

我們在許多輻射龜的資料中,

大都見到的是二十世紀後期的分佈範圍,

本書則列出了 1865 年當時的分佈範圍,

而且範圍相當的大,

西北部至穆隆達瓦(Morondava),

東南部則至陶拉納魯(Tolanaro)。

就緯度的範圍來看,

當時的輻射龜分布北界,

比現今的最北界還要往北超過了 300 公裡,

換個角度來看,

全臺灣島的緯度在 150 年前都落入輻射龜的分佈緯度,

差別就是一個在北半球另一個在南半球。

不過同緯度的島嶼未必有相同的氣候,

這也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


馬達加斯加輻射龜在 1865 年當時的分佈範圍,不論是北界或東界都比現今的範圍大很多。


輻射龜是否會冬眠,

向來也是個很令人好奇的問題,

本書想不到也對此議題有所論述。

根據作者的描述,

輻射龜在馬達加斯加「原棲息地」並不會冬眠,

但在夏天時則會有類似夏眠的行為。

這我在其他的輻射龜研究中其實也有曾看過,

所以對輻射龜會夏眠的論點並不感到新鮮。

不過作者緊接著談到了,

被人帶離原棲息地飼養在馬達加斯加中部高原區的輻射龜,

例如靠近首都的安齊拉貝(Antsirabe)在冬天有時候甚至會下雪,

此時輻射龜的確會進行幾個星期的冬眠!

然而對輻射龜而言冬眠並不自然,

況且有害健康也會比較短命。


這可就好玩了,

從前的歐洲陸龜飼主由於無知,

讓輻射龜與歐系陸龜一起進入冬眠,

發生了輻射龜生病甚至死亡的案例,

這也就算了。

反倒是馬達加斯加當地的飼主,

或許就只是因為位於同一個島嶼,

誤以為就不需要再特別注意環境的差異,

竟然能記錄到輻射龜冬眠的行為。

不過很遺憾的是,

作者並未對當地的飼養環境和氣候做更詳盡的描述。


有關輻射龜的繁殖,

作者則主要引述了美國 Leuteritz 的研究,

這篇論文我們曾在野生輻射龜的繁殖和產卵研究一文中探討過。

此外本書中也提到了滯育(Diapause)的概念,

主要能讓仔龜避開乾季而在食物豐盛的季節出生。

但是有關輻射龜繁殖或孵化的描述,

我個人感覺德國的資料還是比較詳盡,

或許德國談的是完全人工環境下的繁殖,

而非野生輻射龜的繁殖觀察。


正在吃木槿花(Hibiscus syriacus)的輻射龜,貪吃的輻射龜從腐肉到乾草都能吃,很難令人相信會輻射龜因為缺少某種外來植物而跟著消失。


關於輻射龜的食物,

作者同樣引述了美國 Leuteritz 的研究,

也提到了金扇武仙人掌佔了野生輻射龜食物的 7.6%。

不過我們曾在野生輻射龜的食材研究中所提到了,

這樣的比例或數據還有待更積極的研究查證。

法國的作者除了提到輻射龜會吃骨頭、貝殼、大便或死亡動物的肉體之外,

還談到了輻射龜也會吃活蝸牛,

並且極其喜愛(thoroughly enjoy)吃蠕蟲。

讓我出乎意料的是,

法國作者還寫道輻射龜在路上遇見村莊周圍的垃圾傾倒時,

有時候也會嚥下剩肉。

野生陸龜吃肉並不是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新聞,

但輻射龜在垃圾堆裡吃人類剩餘的肉食,

這我可就是頭一次得知這樣的訊息了。


關於金扇武仙人掌,

本書還提到了一個小小的故事。

在 1925 年時馬達加斯加的金扇武仙人掌因為感染了胭脂蟲(Dactylopius coccus)導致幾乎消失,

當時甚至有學者擔心也會導致輻射龜的消失。

或許輻射龜真的很愛吃也很適應金扇武仙人掌吧,

而且本書作者發現馬達加斯斯加的輻射龜,

連仙人掌的刺一起吃下也不曾出現任何傷口或口腔炎(stomatitis)。

可是這種外來植物畢竟是近 300 百年前因殖民主義的興盛才引入馬達加斯加的,

然而輻射龜老早就已經在馬達加斯加生存了不知多少萬年了,

實在很難令人相信一個原生動物會因缺少某種外來植物而絕種。

例如作者提到了和輻射龜生活在同一棲息地的蛛網龜(Pyxis),

在馬達加斯加原棲地就完全不吃金扇武仙人掌。

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吧,

我家的陸龜這些年來吃過仙人掌的總次數不到五次,

也同樣發生過了交配和產卵的記錄。


輻射龜在原產地數量龐大且被當地居民當成了肉龜,離開了馬達加斯加島之後卻被人當成稀世珍寶般無微不至的呵護,命運差異之大真是天壤之別。

最讓我感到震驚的數據,

要算是輻射龜的總數量了。

本書提到了美國學者 Leuteritz 估計在 1995 年時,

馬達加斯加島的輻射龜總數量可能約有 2,500 萬顆。

不過這位法國的作者並不認同這樣的數據,

他認為 2009 年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輻射龜總數量,

應該不到十分之一,

也就是約 250 萬顆!

這...那...

就算只有二百五十萬顆而已,

輻射龜也能算是瀕危物種嗎?

況且根據馬達加斯加官方在 2008 年一月的學術研討會資料,

時下每年從野外估計都還有 30,000 至 45,000 顆輻射龜被人抓走。

難怪馬達加斯加居民還在吃輻射龜,

也難怪市場上還很容易見到輻射龜。


本書作者也實際詢問過當地輻射龜採集者,

當地的烏龜採集者表示:

輻射龜如果是賣給當地人食用的,

一顆的售價是 5,000 馬達加斯加法郎(約新臺幣 71 元);

如果是賣給外國人的,

一顆的售價就會提高至 15,000 馬達加斯加法郎(約新臺幣 212 元)。

當作者問到外國人要輻射龜做甚麼時,

採集者低著頭回答道:

「我不想談這個。

我只知道他們是從昏暗的海灘角落搭乘獨木舟離開的。」

無論如何,

輻射龜的分布面積和數量大幅減少,

是個不爭的事實!


總而言之,

對於馬達加斯加輻射龜的愛好者而言,

「輻射龜~一顆嚴重受到威脅的星星」一書是本非常值得參考的資料。

不論是和輻射龜有關的研究歷史、風土民情和保育現況,

都可以獲得目前最完整和最新的訊息。

雖然本書的價格稍微偏高,

但絕對是個不會令人後悔的投資。


相關焦點

  • 輻射龜被當成野味宰殺導致瀕危
    但如今盜獵者改變了作法,也就是在抓到了輻射龜以後,就當場宰殺取走身上的肉,並且在當地留下了輻射龜的遺骸,所以每隻遭到這種手法屠殺的輻射龜,也就能夠透過遺骸的數量來加以計算。透過這遺骸的計算,英國的學者就在2010 年一月至2011 年二月期間,進行了 47 處的輻射龜原棲地調查,藉以了解輻射龜遭到屠殺取肉的嚴重程度。
  • 史上最嚴重輻射龜走私案
    機場警察和海關在一名計劃搭乘肯亞航空前往奈洛比轉機到喀什穆的埃及旅客的兩大件行李裡查出總共有453隻包括輻射龜、蛛網龜在內的馬達加斯加保護陸龜,目前該埃及旅客已經被扣押,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馬國當局對這起走私案相當震驚,這是有史以來馬國機場查處的最為嚴重數量最多的保護陸龜走私案件,表示一定要嚴查到底,找出相關保護傘和打掉該走私網絡。
  • 野生輻射龜巨集喝水的行為
    其中當然也包含了爬蟲類如陸龜,這對於許多陸龜愛好者而言,不諦是個很嚴重的打擊。對於許多陸龜愛好者而言,陸龜是個令人憐愛的小寵物,而不是放任其自生自滅的野生動物。有些輻射龜彼此間的距離小於 1 公尺,有 22 只輻射龜還形成了一群。降雨量從上午 9:00 開始增加,輻射龜立刻開始喝水。
  • 每天認識一種龜:輻射龜
    雖然在野生環境中生存受到威脅,人工繁殖卻使這種陸龜免於滅絕。儘管如此,人工繁殖計劃卻不能也不應該被用來證明對放射陸龜這類瀕危物種的野生棲息環境的破壞是無關緊要的。我們應當感謝那些努力使繁殖計劃得以成功的機構和個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我們可能就欣賞不到放射陸龜(Geocheloneradiata),這種世界上最美麗的陸龜之一。
  • 輻射龜是什麼?多少錢一隻?輻射龜為什麼那麼貴?
    輻射龜是一種極其稀少的烏龜,在近幾年的寵物市場中成為最熱門的寵物,輻射龜有漂亮的花紋,適應環境能力又十分強,據悉輻射龜的售價均在5000元以上,而輻射龜之所以如此貴也是有原因的,本來就數量就少再加上商家的不斷炒作,價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了。
  • 輻射龜怕冷嗎?
    而輻射龜至今在野外不但沒絕種,數量還龐大的很。這不禁令人懷疑,輻射龜真的有那麼怕冷嗎?/wif/heinle01.htm提到了輻射龜的繁殖,文章中提到了五到九月的戶外放養時,夜間只有當氣溫低於 12 度時才加溫。
  • 野生輻射龜的食材研究
    很湊巧的,美國的學者 Leuteritz 在 2003 年針對輻射龜發表了一篇飲食的研究,或許就可以給我們當作輻射龜食材的進一步參考。嚴格說起來,這篇輻射龜的飲食研究並非 Leuteritz 的主打論文,這應說是他在進行野生輻射龜的繁殖和產卵研究時,順便記錄自己所觀察到的輻射龜飲食研究。
  • 野生輻射龜的繁殖和產卵
    輻射龜可說是最受歡迎的陸龜了,可是輻射龜又是一級保育類的動物,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容易取得的,也因此以人工繁殖輻射龜,成了很重要的課題和挑戰。但很可惜的是,至今的輻射龜繁殖報告,都是在人工環境下進行的,雖然人工環境也能成功的繁殖出輻射龜,但孵化的成功率並不怎麼令人感到滿意。那麼原產地的輻射龜繁殖呢?很遺憾的是,野生環境的輻射龜繁殖研究,可說是白紙一張。
  • 地球穿行在銀河系中,有可能受到哪些來自宇宙的威脅?
    地球受到來自宇宙空間的威脅相當多,有些不只威脅地球生命,甚至威脅著整個太陽系。地球歷史上存在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比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就是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類似的威脅還有很多。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他表示,目前地球同步軌道的太空垃圾汙染非常嚴重,即使不再發射任何太空飛行器,現有太空飛行器老化、報廢和毀壞也會導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如果不解決太空垃圾問題,人類可能在未來20年內失去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波波夫金的話並非聳人聽聞,此前太空飛行器與1釐米見方的太空垃圾相撞的頻率約為5年1次,現已提高到每1年半至2年1次,在軌太空飛行器與太空垃圾相撞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 怎麼給一顆星星命名?
    但是如果一顆星星的名字要被職業天文學家統一地使用的話,它必須先從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那裡得到批准,該組織已有一百年的歷史,由一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者組成。
  • 你不是一顆孤單的星星
    你不是一顆孤單的星星 2020-04-02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詩 | 飛機也是一顆星星
    飛機也是一顆星星沒有月亮今晚的夜空只有星星一架夜行的飛機在星群裡航行一閃一閃飛機也是一顆星星飛機上的旅人和星星靠的一定很近他們相互微笑並眨著眼睛
  • 原來地軸在不停的運動,北極星不是固定的一顆星星
    天極就是地軸延伸到天空和天穹相交的一點,現在看來天極也是在變動的,天極指向的星星也不是固定的,也沒有一顆星星能成為永遠固定的北極星。現在的北極星是小熊星座尾端的一顆星星,因為這顆星星距離天極非常的近兩者之間相差的角度還不到1度,可以說這顆星星能算得上是在地軸的延長線上了。而其這顆星星還在不斷的向天極接近到了2100年,它們之間的距離只有28分了。
  • 三體雲天明:來了,愛了,送了一顆星星走了
    導語:三體雲天明:來了,愛了,送了一顆星星走了給你整個星星你卻讓我腦子上天給你說個童話你讓地球沒了想再給你一個宇宙你一走就是一千八百萬年那麼!於是乎,三體史上最浪漫的場景出現了,雲天明買了一顆名字叫做DX3906的恆星匿名送給了程心。【想想看,不要說星星,就是鴿子蛋大的鑽石送給女生,那都是啥場面】果然,收到星星的程心萬分激動,她成為了地球上唯一一個擁有星星的女人,雖然不知道是誰送的,但是有了就好。這一刻,她幸福萬分。
  • 我們在晴朗夜空中看到的每一顆星星,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
    我們在晴朗的夜空下看到的每一顆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天上的星星並沒有上億顆。除了流星、人造衛星等,一般我們用肉眼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大約6000~7000顆星星,其中90%以上都是恆星。由於每個人的視力不一樣,因此數據並不精確。
  • 一顆星星的誕生,卻是另一顆恆星的滅亡
    據說世界上對其存在的星星數量是有上限的。所以對於一顆恆星而言,它的誕生總是伴隨著另一顆恆星的殞滅。而無論據說的真與假,在好萊塢這個星光之城裡,這樣的隱喻確實另一種悽慘的美好。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這部電影已經拍了四版了,而且此前均受到了奧斯卡的肯定,妥妥IP認證。
  • 扶桑花開 上海動物園輻射龜冬日樂享美食
    冬日裡,上海動物園兩爬館後場玻璃溫室裡的扶桑花陸續開放,這可是輻射龜們大飽口福的美好時刻啊!這盆扶桑花是飼養員特意購買並種植的,就是為了讓陸龜們在冬日裡也能吃上不同種類、美味可口的食物。
  • 美國研究所成員受到外星生物威脅是為什麼?
    在外星生物網站上曾經報導過這樣的一個事件,就是美國研究所的相關成員受到過外星生物的威脅,當時這一報導並沒有引發人們更多地關注,重要是因為這一個說法在當時是非常荒謬的
  • 對衛星的三大威脅,最後一個尤為嚴重
    以下是衛星面臨的三大威脅,以及應對措施。我們的太陽系沐浴在宇宙射線和太陽風暴產生的高能粒子的連續雨點中,所有這些都能穿透一顆衛星,燒毀它的電子設備,在極端的情況下,使其毫無用處。一個解決辦法是預測太空天氣,讓衛星運營商有機會暫時關閉部分或全部太空飛行器以保護它。但這是出乎意料的困難。你如何預測太空風暴?最近的科學創新為我們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