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醉酒型」危險駕駛案件程序性審查要點

2020-11-25 澎湃新聞

危險駕駛罪自入刑以來,發案率一直居高不下。在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檢察院,危險駕駛罪已連續5年成為案發量排名第二的高發犯罪,僅次於盜竊犯罪。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醉酒型」危險駕駛案(如無特殊說明,本文所述危險駕駛罪均系「醉酒型」危險駕駛罪)。

辦理該類案件「雷區」頗多,我就「醉酒型」危險駕駛案件審查中可能出現的程序性要點進行梳理總結,也希望大家在今後辦理該類案件時注意防範「程序性雷區」,避免案件帶病起訴。

「醉酒型」危險駕駛案定罪核心就是血液乙醇含量鑑定意見,因此該類案件的程序性問題主要體現在抽血、流轉、檢驗三個環節,主要依據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發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公安部出臺的《關於公安機關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及江蘇省公安廳頒布的《江蘇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酒精含量檢驗工作指南》等,其目的均為保證鑑定意見作為指控犯罪證據的效力。因此上述規定中既有公安機關在辦案過程對證據採集、保存的規定,也有檢測標準中對非辦案人員的要求。下文也將依據上述規定,就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闡述。

抽血檢驗是在公安機關的要求下,對犯罪嫌疑人血液進行抽取以備後續鑑定的一個前置程序。抽血過程屬於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中的物證提取過程,應當是在確定駕駛人有危險駕駛罪嫌疑之後,對客觀性定罪證據的搜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嚴格遵守公安機關的辦案規定,同時也要依據檢驗標準的要求,合法、合規地抽取血液。對抽血流程的審核有以下重點:

(一)是否符合公安機關提取物證的相關規定

在確定了駕駛人為犯罪嫌疑人之後,對於血樣的提取,應當參照物證提取的規定。應當注意審核:是否製作提取筆錄、是否有檢查人員、見證人籤字等。如果沒有見證人員籤字,是否對檢查過程進行同步錄音錄像等。

江蘇省公安機關出臺的辦案指南中明確了應當對抽血過程進行拍照或攝像,並應當由兩名以上民警負責監護。這個規定是基於抽血時限的要求及案件突發等原因,在見證人無法及時找到時做出的一個變通規定。我認為這一規定並未違反《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規定》,在見證人確實無法到場時,可以用來印證抽血過程。

(二)是否嚴格執行檢測標準

1.抽血前的消毒過程是否符合要求

在確定犯罪嫌疑人後,會對駕駛員進行靜脈採血。抽取血液前消毒,必須是使用特製的消毒棉球,一旦使用了含有乙醇成分的消毒棉球,將會汙染血液,影響檢測結果。所以在《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中明確規定,不得採用醇類藥品對皮膚進行消毒。在對案件的審查,主要是對抽血登記表的審查,要注意上面有無標註消毒液的名稱,是否是含有醇類的消毒液。如果出現不常見的消毒液,應當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消毒液的說明及成分,以鑑別消毒液是否含有醇類成分。

2.存血容器是否保持潔淨,並有抗凝措施

血液保存如果不加抗凝劑,凝血樣品會影響鑑定結果。同時為了防止血液在抽取過程中被汙染,應當保證儲存血樣容器的潔淨。因此在血液抽血後,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對血樣用潔淨、抗凝管及時保存,或者採取其他措施,防止血液凝固和被汙染。

3.血樣含量是否被忽視

作為鑑定基礎的檢材,一般有數量上的要求,但是目前對血樣中的酒精檢測而言,沒有對血樣的數量有具體的規定。但是在江蘇省公安廳頒行的《江蘇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酒精含量檢驗工作指南》中,規定了抽血含量應不少於2ml。在辦案過程中對血樣提取登記表進行審核時,要注意血樣提取的含量。

血樣採集只是提取物證的步驟,是生成鑑定意見的前置程序。由於血液樣本的特殊性,在血樣提取之後的流轉過程中,對保存及送檢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保存及送檢程序不符合規範要求,可能導致血樣無法作為適格的鑑定基礎,進而導致鑑定意見無法被採信。為了保證檢材的真實性、唯一性和有效性,防止掉包、被汙染、產生腐敗等情況的發生,對於檢材的保存有嚴格的規定。

(一)血樣有封裝要求

因為一般的抽血機構並不具備進行鑑定的資質,要對血樣進行鑑定,必然要經歷一個轉移、運輸的過程,並且可能存在同時、多人抽血、多個血樣同時送檢的情況,為了保證血樣在抽取時的真實性,確保在轉移、運輸過程中的唯一性和鑑定基礎的有效性,必須要對封裝提出要求。因此在辦理案件時,應當注意對物證袋封口處被抽血人、民警和抽血人員籤名進行審查,防止物證被錯放和被掉包。

(二)血樣有儲存要求

血液抽取之後,會在抗凝管中進行保存。但是抗凝管自身不具備長期保存的條件,在與外部環境接觸時,外部環境中的溫度變化對已抽取血樣中的酒精濃度會產生影響,可能導致血液腐敗、酒精含量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到酒精化驗的結果。因此血液等檢材規範取材後應當儘早進行檢驗,若不能及時檢驗,應當將檢材放置密閉容器中低溫保存。

目前法律法規僅要求低溫保存,但是低溫並無詳細明確的規定。目前可以確定僅是,對血樣進行保存時,4攝氏度情況下保存血液樣本,穩定性最佳。因此,對不能立即送檢的血樣以及備份保存的血樣,應當放入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證物室冰箱妥善保管。

(三)血樣送檢有時限規定

不加入防腐劑,常溫下放置,血液腐敗會產生乙醇,影響血液中乙醇檢測結果。為了防止血液腐敗導致血液檢測結果的偏差,血樣應當及時送檢,但是由於地區差異及鑑定部門作為獨立的機構有其自身的工作時限、規章制度等要求,血樣送檢不可能做到即送即檢。江蘇省公安機關在辦案指南中,對送檢時間進行了明確,要求在24小時之內送檢。要結合抽血意見及送檢回執上的時間,確定是否超過24小時。確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時送檢的,應當嚴格履行審批規定,要求公安機關將負責人批准的相關文件附卷,並注意審核是否在3日內送檢。

公安機關將上述檢材送檢後,鑑定部門會根據鑑定委託,由具有鑑定資質的人員,依據相關的鑑定標準,通過技術措施對檢材進行鑑定,並出具相應的鑑定意見。在鑑定的過程中應當審核鑑定機構及人員有無資質、鑑定時依據的鑑定標準是否符合要求。

(一)鑑定機構及人員是否符合規定

對鑑定機構及人員的審核,應當把握對鑑定範圍、鑑定人員資質及鑑定人員資格證的有效期、是否需要迴避等事項進行審核。同時按照規定鑑定人員應當在鑑定意見上簽字,如果發現遺漏要及時補證。

(二)鑑定依據的標準是否符合要求

目前在醉酒危險駕駛案件的鑑定中,依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的要求,使用的標準應當是GA/T842及GA/T1073,之前的標準是GA/T105及GA/T842,說明該標準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對鑑定意見進行審查時,要注意審查鑑定標準是否有變化,鑑定部門進行鑑定時是否依據了正確的鑑定標準。除了上述兩項標準之外,其他的鑑定標準均未納入「醉酒」檢測規定中,因此如果在鑑定意見中出現了依據其他標準進行檢測的情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重新送檢,並要求鑑定部門依據證據的標準重新進行鑑定。

辦理危險駕駛案件中的程序問題,主要涉及對物證的採集、保管、移送、鑑定。物證鑑定的結果是認定構成危險駕駛罪的基礎,如果在程序上出現問題導致物證被排除,會導致證據鏈條無法閉合,無法認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在審查證據時,要對程序性問題足夠重視。

來源:《清風苑》

作者|郭磊相城區人民檢察院

編輯|雪花

蘇州檢察

維護公平正義

法治|民生|公平|正義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建議提高醉酒駕駛機動車入刑標準
    本網訊(記者湯瑜)5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向記者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上,她建議提高醉酒駕駛機動車入刑標準。   黃細花指出,2019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19年上半年全國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數據顯示,全國各地法院審結的刑事案件中,危險駕駛罪首次超越盜竊罪,排在首位。
  • 男子「醉酒危險駕駛」卻不負刑責,為什麼?
    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陳某醉酒後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已經構成危險駕駛罪,訴請法院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對其以危險駕駛罪追究刑事責任。法官表示,案發時,陳某認識到妻子正面臨生命危險,迫不得已才醉酒駕駛的,屬於在必要限度內實施避險行為,符合緊急避險的各項條件,他的行為也構成法律意義上的緊急避險,應不負刑事責任。 基於這種共識,江陰檢察院決定依法對陳某撤回起訴。數日後,江陰法院裁定,依法準許檢察機關撤回起訴。
  • 醉酒駕駛報廢車輛將會如何判刑
    案件事實2019年1月21日,被告人張某無證醉酒後駕駛小型麵包車(已達到報廢標準)行至某村莊,因涉嫌酒後駕駛機動車被某縣公安局執勤民警現場查獲。經檢測,從送檢的張某血液中檢測出乙醇成分,其含量為290mg/100ml。
  • 乾貨!離婚糾紛類案件5大審查要點詳解
    法院就同一婚姻關係分別受理了離婚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離婚案件應待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作出判決後再進行審理。婚姻關係被宣告無效後,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繼續審理。對於宣告婚姻無效糾紛,除審查是否存在上述三類無效情形之外,還需審查申請主體是否符合《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7條規定。
  • 青浦區檢察院召開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道交案件情況分析暨典型案例...
    >與吳江、嘉善檢察機關籤訂《關於建立危險駕駛案件辦案協作機制的協議》,以三地辦案工作的協同性及辦案標準的趨同性為基礎,從提前介入、定罪量刑標準的把握等方面進行具體規定,構建多方面後區院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偵查人員連線吳江、嘉善檢察院,發揮網際網路優勢,在線「聽證+宣告」,分別對兩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審查聽證並進行網絡直播,並於當日依據區院《關於醉酒駕駛犯罪案件不起訴的辦案指引辦案指引》等標準對兩名被告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並遠程公開宣告。
  • 吃荔枝後被測醉酒開車,構成危險駕駛罪嗎?
    在開車的路上還哼起了「醉酒的蝴蝶」。然,唱歌可費口水,便在高速服務區買了20斤荔枝,邊吃邊唱邊開車。21:00在高速公路出口時被交警以呼氣式酒精檢測儀檢測到酒精含量達到醉酒程度,當場被戴了「雙手鐲」。後經查醉酒為大量吃荔枝所致。問:羊未都構成危險駕駛罪嗎?
  • 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該類案件與商業行為密切關聯,導致個案審查中對公司利益衡量缺乏統一標準。現結合典型案例,對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進行梳理、提煉和總結。3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法院在審理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時,應秉持實質審查與程序審查相結合的原則,注意公司股東與公司債權人之間以及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注重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利,根據《公司法》及司法解釋的規定準確適用法律。
  • 醉酒駕駛標準及處罰規定
    醉酒駕駛標準及處罰規定醉酒駕駛的標準上面有說到,至於處罰規定,醉酒駕駛不同的機動車,處罰會有所差異。具體情況如下:1、醉酒駕駛機動車,會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 離婚糾紛類案件五大審查要點詳解!
    涉外離婚案件,符合法定條件時,可由我國法院處理。關鍵詞:立案審查 婚姻效力 子女撫養 財產分割離婚糾紛是民事案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婚姻觀念呈現多元化態勢,家庭財產構成日趨複雜,離婚糾紛案件審理面臨新情況、新挑戰。
  • 昌邑法院:認罪認罰案件,「打包」集中審判
    近日,昌邑區人民法院集中審理九件危險駕駛認罪認罰案件,部分當庭宣判。庭後該院與交警部門合作,集中辦理七人逮捕手續並將被告人送至吉林市看守所羈押。被告人醉酒後,無證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已構成危險駕駛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刑事審判庭副庭長獨任審判,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審理案件,昌邑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員出庭支持公訴。
  • 過程性行為的合法性審查(延長辦案期限行為是否可訴?)
    最高法判例:過程性行為的合法性審查(延長辦案期限行為是否可訴?)因此,行政主體在行政程序中所作的程序性行為以及過程性行為的合法性問題,可以在對最終的行政決定的合法性審查中予以解決。3.對於是在最終行政決定作出後,甚至行政相對人已對最終的行政行為申請複議或提起訴訟的情況下,當事人再對過程性行為、程序性行為單獨提起行政訴訟,顯然已不再具有訴的利益,不再具備訴訟的必要性和實效性。
  • 類案裁判方法|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本文發布的《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推薦閱讀。該類案件與商業行為密切關聯,導致個案審查中對公司利益衡量缺乏統一標準。現結合典型案例,對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進行梳理、提煉和總結。
  • 中國發布丨最高檢加強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 重點解決不規範不完備...
    中國網9月17日訊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印發《人民檢察院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要點》(下稱《要點》),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刑事案件辦理的監督管理,深化流程監控工作,促進嚴格、公正、規範司法。《要點》圍繞檢察機關直接受理偵查案件、審查逮捕案件、審查起訴案件等各類刑事案件的辦案程序,從辦案期限、強制措施、涉案財物管理等方面設置重點監控事項,涵蓋刑事案件辦理的主要流程和關鍵節點,除一般性監控事項外,突出細化了新形勢新任務下的流程監控重點事項。
  • 中國發布丨最高檢:1-9月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平均適用率為​40...
    中國網10月24日訊(記者 金慧慧)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國慶今日通報稱,2019年1-9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平均適用率為40.1%,認罪認罰案件判處緩刑佔36.6%,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佔49.8%。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給予程序上從簡或者實體上從寬處理。
  • 醉酒駕駛量刑1至6標準,法院對初次醉駕的量刑標準
    醉酒駕駛量刑1至6標準,法院對初次醉駕的量刑標準時間:2020-10-24 08:40:51 編輯:車主指南酒駕分為飲酒駕駛和醉酒駕駛,酒駕後血液中酒精含量為量刑的標準。其中酒後駕駛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大於等於20mg/100ml;醉酒駕駛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大於等於80mg/100ml。大於80mg/100ml也就是醉酒駕駛量刑1至6標準。具體量刑的時候,還需要結合酒精測試的度數和犯罪情節的具體情況去判定。一般來說,酒精度數每增加60度,就會增加一個月刑期。
  • 醉酒駕車的處罰標準
    1、醉酒駕駛( 醉駕)是指因飲酒而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個 人意志,在這種狀態下駕駛機動車的交通違章行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於20毫克就算酒後駕駛,大於等於80毫克即為醉酒駕駛。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二條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 醉酒駕駛開車回家,交警夜查把他「拿下」
    近日,哈爾濱交警部門在開展夜查工作中,查獲一名醉酒駕駛人,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厲處罰。11月30日21時許,一臺黑A2T35*號麵包車在道外區承德街某處緩慢行駛,正在附近執勤的警力發現該車行駛軌跡異常,果斷示意其停車接受檢查。
  • 最高法判例:過程性行為的合法性審查(延長辦案期限行為是否可訴?)
    該決定書稱:延長辦理期限審批屬於公安機關辦理行政處罰案件過程中的一個程序,你的行政處罰案件已經經過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在訴訟過程中,對該案的實體和程序進行了全面審查並依法作出了判決。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七項之規定,你的行政複議申請不屬於行政複議受理範圍。決定不予受理。
  • 2018醉酒駕駛處罰新標準,你都了解了嗎?
    近年來,我國關於醉駕酒駕的管理變得越來越嚴格了,而處罰也變得越來越嚴重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很多的大型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駕駛員醉酒駕駛導致的。那些喜歡喝酒的駕駛員在喝酒後抱著一種不會被查的僥倖心理,依舊在喝酒後開車,很多事故往往就是這樣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