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最高檢:1-9月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平均適用率為​40...

2020-12-06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10月24日訊(記者 金慧慧)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國慶今日通報稱,2019年1-9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平均適用率為40.1%,認罪認罰案件判處緩刑佔36.6%,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佔49.8%。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給予程序上從簡或者實體上從寬處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中,在充分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意見並保障其權益的基礎上,控辯雙方就犯罪嫌疑人的認罪認罰充分溝通達成一致意見,由犯罪嫌疑人籤署具結書,檢察機關提出從寬的量刑建議,由法院予以確認。

「這既有助於充分發揮刑罰的教育矯治作用,鼓勵促使更多的犯罪人認罪服法,又有助於化解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對立,提升當事人對司法處理結果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陳國慶說,「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特別是輕罪案件從寬處理,擴大『緩管免』、單處罰金和非刑罰處罰方法的適用,可以有效降低羈押率,使犯罪嫌疑人及時得到處理、被告人及時獲得審判,從而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最高檢兩次召開全國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電視電話會議,並在8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會議上提出適用率要提高至70%左右。

1-4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平均適用率為27.33%;1-6月為29.67%;1-8月為36.5%;1-9月為40.1%,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逐步提升。重慶、天津、江蘇等省份平均適用率已超過9月70%。

陳國慶表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之一就是程序從簡,提高訴訟效率。試點地區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審查起訴平均用時縮短至26天,其中速裁程序審查起訴平均5天左右;當庭宣判率達80%,其中速裁程序當庭宣判率達95%左右。

1-9月,認罪認罰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佔比14.5%;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佔49.8%;適用速裁程序審理佔比35.6%。

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南京市建鄴區檢察院建立「全流程簡化」速裁模式,對部分簡單且易收集證據的盜竊、危險駕駛案件,在犯罪嫌疑人羈押的48小時內完成偵查、起訴、審判全部流程。福州市檢察機關探索建立審查起訴階段6份權利義務告知性文書「一單式告知」,簡化文書、審批、出庭三個程序等高效案件流轉工作機制,確保快移快送、快速處理。

陳國慶指出,全國檢察機關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比率逐步上升,量刑建議法院採納率也逐步上升。1-5月,全國檢察機關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佔比27%,量刑建議法院採納率為51.75%;1-6月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佔比28%,量刑建議法院採納率為58%;1-9月,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佔比33.5%,量刑建議法院採納率81.6%。

各級檢察機關堅持依法從寬,從強制措施適用、起訴必要性和量刑優惠等多個層次探索從寬形式的豐富性和層級的差異性,確保實體從寬落到實處。1-9月,認罪認罰案件不起訴處理的佔9.1%,免予刑事處罰的佔1.3%,判處緩刑的佔36.6%,判處管制、單處附加刑的佔2.1%,非羈押強制措施和非監禁刑適用比例進一步提高。

 

相關焦點

  • 「刑事法治認罪認罰從寬專題」「認罪認罰從寬」案例裁判規則11則
    來源 | 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司法案例庫作者 | 北大法寶司法案例編輯組(高亞麗 常小樂)(2020年第39期,總第71期)2020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上,發布了關於人民檢察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的報告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達95%
    今年以來,定安縣檢察院不斷細化完善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機制舉措,整體提升了認罪認罰從寬案件的辦理質效,實現了刑事司法資源的進一步優化,促進了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一步提升。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推進案件繁簡分流的重要舉措。
  • 昌邑法院:認罪認罰案件,「打包」集中審判
    對認罪認罰案件進行集中審理,提高庭審質量和效率,努力推動刑事審判工作更加精密化、規範化、實質化。昌邑法院刑庭認真貫徹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積極推動刑事案件的繁簡分流,不斷提升辦案效率,大大提高了審判質效。此次行動是昌邑法院與交警部門第一次大規模集中合作,審判與執行部門無縫對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各司其職,全面提高辦案質效,切實推動法院與公安共同攜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 曹東:論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主導作用
    《中國刑事法雜誌》2019年第3期選擇了四篇文章分別就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的反悔問題、證明標準、開庭審理、二審上訴以及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專題研討。現將最高人民檢察院曹東博士的文章《論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主導作用》部分刊發,以饗讀者。
  • 周新:論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精準化|主題研討
    (二)量刑建議精準化改革的實踐狀況就當下的實踐效果而言,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採納率整體上較高,特別是,以精準刑為主的量刑建議的採納率呈現上升態勢。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2020年1月至8月的整體適用率達到83.5%;在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量刑建議採納率為87.7%。
  • 認罪認罰後是否起訴,還要看看社會公益服務落實情況
    2019年6月11日,該院聯合區法院、區公安局、區公安局開發區分局和區司法局共同印發《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細則》,對如何開展認罪認罰作出詳細指引,就保障辯護律師、值班律師的會見、閱卷權以及律師值班制度作出明確規定,同時要求按規定告知被害人相關權利義務並充分聽取被害人意見,保護被害人權益。
  • 認罪認罰情節的體系定位
    □ 黃京平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理解認罪認罰情節的體系地位,不只是單純的刑事訴訟法適用問題,也不只是純粹的刑法釋義問題,應當根據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從刑事法律一體化的角度做出判斷。並且,這種判斷,必須兼顧刑事法律的既有規定與新增規定之間的邏輯關係。刑法立法上,尚未確定認罪認罰情節的獨立地位。
  • 那些認罪認罰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在被監視居住的一個月裡,李某要麼閉口不言,要麼放言「別說半年,就是一年也別指望我交代」。6月18日,如皋市檢察院派員提前介入,檢察官與偵查人員共同討論分析案情和證據,並建議偵查人員給嫌疑人播放最高檢發布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法治宣傳片。宣傳片中,同樣罪名、同樣情節的案件,由於認罪或不認罪,最終導致的判決結果大不相同。
  • 陳瑞華:認罪認罰是檢察官主導下的量刑協商
    其中,與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相提並論的一項改革,就是構建「認罪認罰從寬」的訴訟制度。2014年至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曾授權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在部分大中城市開展「刑事速裁程序」的改革試點工作。2016年至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再次授權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在部分地區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行改革試點,並將試點的案件範圍擴大到被告人可能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這
  •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法官隔壁截至2020年12月22日,最高檢共發布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為便於大家學習查閱,「法官隔壁」對所有指導性案例進行了重新分類整理(包括關鍵詞、要旨、來源),並對原來整理版本的筆誤進行了修正。
  • 最高檢涉疫典型案例:有人冒充防疫人員搶劫兩千元被判11年
    澎湃新聞 4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九批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涉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典型案例。
  • 中國發布丨最高檢加強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 重點解決不規範不完備...
    中國網9月17日訊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印發《人民檢察院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要點》(下稱《要點》),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刑事案件辦理的監督管理,深化流程監控工作,促進嚴格、公正、規範司法。《要點》圍繞檢察機關直接受理偵查案件、審查逮捕案件、審查起訴案件等各類刑事案件的辦案程序,從辦案期限、強制措施、涉案財物管理等方面設置重點監控事項,涵蓋刑事案件辦理的主要流程和關鍵節點,除一般性監控事項外,突出細化了新形勢新任務下的流程監控重點事項。
  • 刑事程序法治的理論發展與制度創新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研究  2016年11月,兩高三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地區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辦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開始步入實踐層面,與此同時相關研究也逐步深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對過往經驗的具體化和系統化,以契合中國刑事司法實踐需要為基本導向。
  • 由一則案例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下,律師如何開展有效辯護
    認罪認罰制度下為避免刑事辯護成為「形式辯護」,如何與司法機關有效協商,該案在這方面具有一定的經驗交流價值,頗具參考意義。現就本案辦案思路向大家分享一些經驗總結,以供交流參考。本案涉及兩名被告,其中一名被告胡某委託至我所。
  • 陳國慶:量刑建議的若干問題_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4年以來,全國部分城市先後開展了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引入量刑建議的合意機制,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價值和功能進一步凸顯。2018年刑事訴訟法在修訂過程中充分吸納了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的內容,從立法層面明確了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地位和作用。
  • 【學習園地】全文|最高檢發布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
    為有序推動改革、鼓勵創新,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相關部門從2020年9月開始收集甄選相關案例,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對地方檢察改革經驗分批推介。再如,針對我國嚴重暴力犯罪持續下降、法定、輕刑犯罪不斷增加但審前羈押率一直較高的問題,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認真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輕刑犯罪、過失犯罪、未成年犯罪等案件,積極推行「以非羈押為原則,羈押為例外」的刑事訴訟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