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幹的「播綠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

2020-12-06 環京津網

這是2019年8月12日拍攝的塔裡木沙漠公路兩側的綠色屏障(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宿傳義 攝 相關新聞: 塔克拉瑪幹的「播綠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的故事

這是2019年9月27日拍攝的塔中植物園(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宿傳義 攝

常青(中)在沙漠中的肉蓯蓉種植示範和種子基地內進行採樣(2019年9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宿傳義 攝

常青在植物園中修剪植物(2019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顧煜 攝

常青在植物園中修剪植物(2019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顧煜 攝

常青(左)與學生在植物園中一起取樣(2019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顧煜 攝

常青在植物園中採種(2019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顧煜 攝

常青在植物園中採摘的沙生植物種子(2019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顧煜 攝

常青在植物園中巡園(2019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顧煜 攝

常青在植物園中吃飯(2019年9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顧煜 攝

相關焦點

  • 塔克拉瑪幹的「播綠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
    新華社記者 宿傳義 攝   相關新聞:   塔克拉瑪幹的「播綠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的故事這是2019年9月27日拍攝的塔中植物園(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宿傳義 攝  常青(中)在沙漠中的肉蓯蓉種植示範和種子基地內進行採樣(2019年9月27日攝)。
  • 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的故事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0日電 題:塔克拉瑪幹的「播綠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常青的故事新華社記者顧煜、宿傳義漫漫黃沙,滾滾沙丘——面對浩瀚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人們往往會驚嘆於大自然的殘酷。
  • 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2019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及招生人數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肖文交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肖文交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2013年8月30日,肖文交在甘肅北山地區野外考察)肖文交,男,1967年12月生,中科院地質所沉積學專業博士。2003年於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擔任研究員,2011年擔任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 中科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http://kaoyan.eol.cn      2001-01-01  大 中 小
  • 本團 | 二二二團與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進行座談交流
    2月23日,二二二團與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舉行交流合作座談會,該團黨委書記、政委王承位,黨委副書記、團長李明,黨委常委、副團長溫黎軍等一行七人前往中國科學院新疆阜康荒漠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清華與中科院生態地理所合作推進光伏與鹹海生態修復結合
    本次會議由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烏茲別克斯坦國立大學聯合主辦,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UNCCD等各方大力支持。清華與中科院生態地理所合作推進光伏與鹹海生態修復結合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與中科院生態地理所於2020年9月9日舉行的中國成都·第三屆中國光伏產業高峰論壇的」光伏+生態恢復研討會」上正式籤署了「關於共同發起可再生能源促進生態恢復和可持續生計多邊合作」備忘錄。
  •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2017考研招生簡章
    (4)國家以報考單位所在地分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複試的基本分數線,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等21省(直轄市);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所屬京內外各研究所或中國科學院大學各院系均執行一區分數線。
  • 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
    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陳曦、哈薩克斯坦農科院院長、農業科學院院士卡裡耶夫、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農業創新集團公司主席薩提包金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陳曦指出,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自籌建到今年4月成立以來,得到中科院及中亞國家科學院在人力、物力及財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截止目前,中科院9個研究所加入該中心。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命名開館
    12月28日,新疆生態學、地理學、生物學最具規模、內容最豐富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標誌著新疆自然科學領域一所嶄新的科普場館將面向公眾全面開放。該館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完整內陸荒漠乾旱區特色展示的科普場館,全面介紹了新疆自然地理、生態及生物學相關科學知識。新疆自然博物館共兩層,展廳面積2600㎡。
  •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塔克拉瑪幹沙漠「變綠」的真相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塔克拉瑪幹沙漠「變綠」的真相來源:「中科院之聲」微信公眾號[編者按]看寒來暑往雲捲雲舒,思古往今來氣候變遷,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開設「大氣悟理」,為大家介紹大氣裡發生的有趣故事,介紹一些與天氣、氣候和環境相關的知識。
  • 中科院建成14個「特色研究所」 打造科技創新「特戰旅」
    中科院當日舉行2018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嚴慶介紹中科院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工作進展時透露了上述信息。他強調,中科院將持續支持「特色研究所」鞏固和發展其特色領域、特色方向的特色優勢,打造中科院科技創新的「特戰旅」。
  • 世界第十大沙漠,位於新疆的塔克拉瑪幹,人類可以進行綠化嗎?
    世界第十大沙漠,位於新疆的塔克拉瑪幹,人類可以進行綠化嗎?沙漠治理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大難題,因為土地一旦沙漠化之後就會侵吞人類世界的耕地和林地,沙漠範圍一旦擴大,對於人類來說可用的土地就會越來越少。
  • 中科院是否已下神壇?化學類研究所你怎麼排?
    我們可以看到中科院有著輝煌的歷史。但是近幾年,清北復交浙科南領頭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在科研界強勢崛起。讓中科院系統的各大研究所深感壓力,只能加快步伐努力前進。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中科院化學類各研究所的發展情況。
  • 新疆:建成溫帶荒漠植物保育基地
    中國園林網11月24日消息: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了解到,由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啟動的乾旱荒漠區植物資源遷地保育研究及其生態建設應用項目正式通過專家評審。
  •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http://kaoyan.eol.cn      2001-01-01  大 中 小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標本館數字標本年度下載量激增至50萬次
    天山網訊(記者劉傑報導)根據2017年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CVH)網站排名數據,今年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標本館(XJBI)數字標本年度下載量累計518429次,是往年的5倍,首次進入全國數字標本館年度下載量前十位。
  •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公布 新疆一項目上榜
    來源:天山網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於近日發布,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西北乾旱區水循環與生態水文過程研究」榮列榜單。據「西北乾旱區水循環與生態水文過程研究」項目負責人、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亞寧介紹,水資源是制約西北乾旱區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生態環境變化的最關鍵因素。全球變暖引起的水循環加劇和極端氣候水文事件增強,導致水資源不確定性加大,供需矛盾加劇,對西北乾旱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脆弱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加大。
  • 多所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所接收研究生調劑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擬接收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術型碩士、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的調劑考生參加複試。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今年有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調劑名額,雖然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地甘肅屬於B類,但是中科院下屬研究所由國科大進行統一學籍管理,所以調劑分數要求也是按A類的分數線接收調劑生。如果一志願報告國科大,報考單位也應該選擇北京的國科大,然後再選擇下屬的研究所。
  • 新疆生地所在新疆野蘋果譜系地理和保護遺傳研究中獲進展
    這與古特提斯海退卻、全球變冷和第四紀氣候震蕩等古地理事件相關。乾旱氣候對植物的分布、起源和演化有重要影響。新疆野蘋果是殘遺分布於亞洲中部山地闊葉野果林的建群種,是栽培蘋果的直接祖先來源,屬國家瀕危保護植物。然而,野蘋果現今片段化分布格局的成因尚不明確;跨國境的種群間遺傳譜系關係未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