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啟商業捕鯨首日:兩條小鬚鯨在岸邊被開膛破肚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7月1日,在全球一片罵聲中,日本正式重啟商業捕鯨。8艘捕鯨船先後從北海道釧路港及山口縣下關港出海,前往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進行捕獵。

當天已有兩艘捕鯨船返回,並捕獲了兩頭小鬚鯨。這兩頭小鬚鯨在岸邊就被開膛破肚,放乾鮮血,之後被轉移到工廠。

工人隨即對這兩頭小鬚鯨進行切割解體,預計將於4日進入市場進行交易。

戳視頻↓↓ 看日本血腥捕鯨現場

日本計劃下半年捕鯨227頭

日本農林水產省在此前公布的捕鯨計劃中,將下半年捕鯨配額定為227頭,分別為52頭小鬚鯨、150頭布氏鯨及25頭塞鯨。

同時,將2020年以後的每年捕鯨配額初定為383頭,每類鯨種在資源總量的1%以下。

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7月1日,日本捕鯨船隊正式出港,重啟曾中斷31年的商業捕鯨。(詳情見:日本正式從這個「群」退了)

日本為何要頂著全球罵名重啟商業捕鯨?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吉川貴盛表示,食用鯨肉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希望重啟商業捕鯨能夠帶動地方經濟復甦。

然而,在日本最古老的捕鯨基地之一的千葉縣和田町,記者看到這裡的鯨肉餐廳、各式鯨肉製品,儘管不時有顧客光臨,卻很少有人購買。

二戰後,由於食物缺乏,鯨肉曾是日本人的重要蛋白質補充來源。如今鯨肉漸漸離開日本人的餐桌,鯨肉的消費量在日本屢創新低。2016年,鯨肉僅佔全國肉類消費0.1%。那麼,日本政府為何還要執意捕鯨呢?

經濟考量:或靠捕鯨激活產業鏈

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更深層次的考量或許在於經濟利益。資料顯示,日本僅太平洋地區就有捕鯨船1000艘,工人10萬,並擁有六個捕鯨基地。捕鯨活動一旦被取締,勢必造成失業、公司倒閉、財政收入減少等危機。

黨派考量:或靠捕鯨拉選票

就黨派利益而言,從事農林漁業和出身農村的選民是自民黨的重要支持基礎,自民黨自然不會放棄這部分票倉。

塞鯨恐有滅絕風險 人類捕鯨活動是主因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之所以招致各方反對,是因為鯨類的生存正面臨威脅。相關專家警告,日本此次商業捕鯨的3種鯨之一,塞鯨恐面臨滅絕風險。

全球範圍內生活著大約90種鯨、海豚和鼠海豚,統稱為「鯨目動物」。這些海洋生物的生存正面臨不同程度的威脅,而首要威脅,莫過於人類的活動。人類的捕鯨活動是導致鯨類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然而,日本、挪威等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繼續捕鯨活動。日本打著「科研」的幌子每年大規模捕鯨。據統計,2018年,日本在南極海域捕殺了300餘頭小鬚鯨。

反對捕鯨,一方面因為捕鯨活動導致鯨類數量減少,另一方面還因為捕鯨的方式十分殘忍,捕鯨所用的爆炸魚叉往往使鯨死亡之前遭受長時間的痛苦折磨。此外,海洋汙染、棲息地喪失,以及食物數量減少等,也都是造成鯨類生存困境的原因。

嚴禁商業捕鯨!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首日:捕獲兩條小鬚鯨,「還夠捕撈一百年」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首日:捕獲兩條小鬚鯨,「還夠捕撈一百年」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7-02 17:02 來源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種類確認,包括小鬚鯨等三種
    新華社 資料圖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管理鯨類資源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從2019年7月起時隔約30年重啟商業捕鯨。據日本共同社12月27日 報導,現在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地點和種類都被確認,海域限於日本近海及專屬經濟區,對象鯨種為小鬚鯨等3種。對此,國際社會反映強烈。
  • 日本商業捕鯨繼續 小鬚鯨沿海捕殺或於9月底結束
    中新網9月2日 據日本共同社2日報導,日本小型捕鯨協會估計,今年日本沿海地區對小鬚鯨的捕殺可能會在9月底結束。資料圖:當地時間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剛剛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前往魚肉市場。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不止為了經濟利益
    「身在曹營心在漢」  重啟商業捕鯨始於去年日本驚世駭俗的「退群」決定。  去年9月,在巴西召開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大會上,日本提出重啟商業捕鯨提案,但是遭大會否決。這是日本數次重提放開商業捕鯨卻又數次被拒的其中一次而已,不過或許是把日本「逼上梁山」、最終拋棄組織的最具決定性的一次。
  • 日本商業捕鯨近海船隊回港 1430噸鯨肉11月起上市
    7月1日,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一艘漁船在北海道釧路港卸下一頭小鬚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7月1日,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捕鯨船隊從山口縣下關市港口啟程,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撈活動。10月4日,負責近海作業的捕鯨母船「日新丸」返回了下關市港口,其與兩艘捕鯨船組成的船隊總計捕獲了約1430噸鯨肉。
  • 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開始捕撈小鬚鯨 首日捕獲2頭
    原標題: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開始捕撈小鬚鯨 首日捕獲2頭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0日,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進行沿岸作業的2艘小型捕鯨船,開始捕撈小鬚鯨,首日捕獲2頭。此前,從16日起,北海道網走近海也開始進行捕鯨。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捕獲首條鯨魚,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據悉,這是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首日作業捕獲的鯨魚於當天傍晚在北海道釧路港卸貨。據悉,日本政府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當晚卸貨的是在沿岸作業的小型捕鯨船捕獲的兩頭小鬚鯨,預計將分別被解體,最快4日進行交易。此前外媒稱,當地時間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從7月1日起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國際捕鯨協會駁回日本南冰洋捕鯨計劃
    日本日新丸號捕鯨船甲板上的三隻小鬚鯨。 據《衛報》報導,日本希望重啟南冰洋捕鯨活動的計劃日前遭到駁回,國際捕鯨協會表示,日本最新修訂的「Newrep-A」計劃並未提供足夠的科學論證。 日本藉口稱,獵殺鯨魚主要為了兩項目的:一是為了實現商業捕鯨回歸可持續性,要計算鯨魚種群所需保持的數量;二是對為了南冰洋海洋生態系統更進一步的了解。國際捕鯨協會專家報告表示:「根據計劃給出的信息,專家小組無法判定日本是否需藉助科研性質的捕鯨來實現這兩個主要目標。計劃並未提供實現上述目標的必要性。」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日本政府的精力就一直放在捕鯨計劃上。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專家警告塞鯨面臨滅絕危機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日,時隔30多年,日本恢復商業捕鯨,相關專家警告,日本漁民捕撈的3種鯨魚之一的塞鯨恐面臨滅絕風險。據報導,日本2018年底宣布2019年6月30日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設定2019年底前在其領海捕鯨配額上限為227頭;此處領海為日本海岸向外延伸200海裏海域。據悉,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禁止所有捕鯨行動後,包括日本的3個國家以相關漏洞進行捕撈,同時仍為國際捕鯨委員會一員。
  • 日媒:日本扶持捕鯨產業的背後有這兩人的支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日本將自2019年7月起在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重啟商業目的的捕鯨活動。日本在政府高官的意向下邁向商業捕鯨,但鯨肉在日本國內的需求大幅減少。就算重啟捕鯨,其作為產業的前景也難以描繪。
  • 日媒:日本在南極海域「科研捕鯨」30年歷史畫上句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根據日本政府的計劃,結束了2018年度南極海域「科研捕鯨」的船隊3月31日回到山口縣下關市的下關港。由於日本政府已向國際捕鯨委員會(IWC)通告退出,將在2019年6月底生效,20世紀80年代後半起長達約30年的南極海域科研捕鯨就此落下了帷幕。據日本水產廳稱,此次科研捕鯨未遭到反捕鯨團體的妨礙。據日本共同社4月2日報導,以「日新丸」(排水量8145噸)為母船的共5艘船以調查南極海的南極小鬚鯨生態等為目的,於2018年11月離開日本,進行了約5個月的航行。
  • 日本政府計劃大幅削減捕鯨數量 被禁止在南極洲附近捕殺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正考慮在爭取2015年度重啟南極海域科研捕鯨的新計劃中大幅削減捕鯨數量。由於各反捕鯨國在18日閉幕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上提出強烈反對,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儘量減少捕獲量來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
  • ...大V團夥落網:涉案金額逾5000萬;日本北海道沿海地區恢復小鬚鯨...
    每經10點丨暴風集團收深交所關注函;粉絲千萬的算命大V團夥落網:涉案金額逾5000萬;日本北海道沿海地區恢復小鬚鯨的捕殺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3 09:59
  • 日本組織小學生觀看宰殺鯨魚,校長稱培養自豪感
    【觀察者網 訊】日本政府重啟了飽受爭議的商業捕鯨計劃後,千葉縣南房總市組織小學生觀摩殘忍的鯨魚宰殺過程,當地校長表示這是培養傳統自豪感,再次引發爭議。路透社截圖據英國路透社7月18日報導,南房總的捕鯨船捕獲了日本自7月1日重啟商業捕鯨計劃以來的第一隻小鬚鯨,這也是日本時隔31年恢復商業捕鯨的首次收穫。捕鯨是南房總世代相傳的傳統活動,當地數十年來每當有鯨魚捕獲,就會邀請小學生到現場觀摩鯨魚宰殺過程。
  • 日本為何多年堅持捕鯨?吃肉並非目的,真正意圖值得世界各國警惕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僅僅在2018年的夏季,日本就在南冰洋累計捕殺333頭小鬚鯨,其中122頭為懷孕母鯨,另有114頭為幼鯨。而這些數據,不過是日本捕鯨業的冰山一角,其實早在1982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就通過了「全面暫停商業捕鯨決定」,要求包括日本在內的國家停止自己的捕鯨行為。
  • 數據顯示日本今年已在南極保護區捕殺50多頭鯨魚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9月4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透露,日本捕鯨者今年在南極海洋保護區已經捕殺了50多頭小鬚鯨。這一消息是在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在巴西召開的年會開幕式當天公布的。日本正擔任會議主席,力圖重啟商業捕鯨活動。報導說,捕殺鯨魚以牟利的活動在1986年就被禁止,但是包括挪威和冰島在內的一些給自己授予了豁免權。
  • 捕鯨三巨頭:這個國家比日本更殘忍 被稱為全球頭號「鯨魚殺手」
    北歐兩兄弟挪威和冰島也幹著這一勾當,與日本一起,人稱「捕鯨三巨頭」。我們就先從有著全球頭號「鯨魚殺手」之稱的挪威開始說起吧。在捕鯨這件事情上,挪威,讓人瞠目結舌。挪威與日本的行事風格不同。從1982年開始,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就命令禁止了商業捕鯨。此後,日本人繼續鑽空子捕鯨,打著「科研」的幌子繼續捕鯨。
  • 日本逆潮捕鯨背後的政治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鯨、食鯨國。早在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就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商業捕鯨,但是允許科研捕鯨。此後,日本便以「科研」名義繼續在南極捕鯨,數量之大令人咋舌。  在國際社會強烈的反捕鯨聲討中,海牙國際法庭2014年裁定日本在南極的捕鯨活動並非出於科研目的。但日本卻不顧禁令,於2015年強行恢復捕鯨。
  • 上百條狗被開膛破肚藏於冰庫,男子歸案後稱藥殺太多吃不完
    10平方米的冰庫裡,堆著層層疊疊的狗屍,基本上都已被開膛破肚,沒有內臟……9月17日,上海警方在男子王某租住的房子裡發現了這個冰庫。監控顯示,9月7日凌晨4點左右,嘉定婁塘燈塔村一村宅附近,一名男子騎著摩託車在一條狗面前,鬼鬼祟祟扔下一小包東西。兩條活蹦亂跳的犬只聞到香味,立刻上去吃。但沒吃幾口,突然其中一條倒下,一動不動。該男子立刻上前將狗帶走,全程僅3分鐘。經警方調閱大量監控,終於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的作案行蹤。9月17日,警方來到王某在南翔租住的房子裡,結果民警全都傻眼了。
  • 日本也玩退群,退出IWC,科學捕鯨不再用,海洋鯨魚難逃「厄運」
    在去年的12月26日,日本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且恢復了已中止30多年的商業捕鯨,一時間引發全球譴責。質疑聲中,來自《自然》和《科學》的一些聲音卻顯得有點清奇。它們說:日本退出IWC,可能對鯨有好處。什麼?你確定沒有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