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全球一片罵聲中,日本正式重啟商業捕鯨。8艘捕鯨船先後從北海道釧路港及山口縣下關港出海,前往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進行捕獵。
當天已有兩艘捕鯨船返回,並捕獲了兩頭小鬚鯨。這兩頭小鬚鯨在岸邊就被開膛破肚,放乾鮮血,之後被轉移到工廠。
工人隨即對這兩頭小鬚鯨進行切割解體,預計將於4日進入市場進行交易。
戳視頻↓↓ 看日本血腥捕鯨現場
日本計劃下半年捕鯨227頭
日本農林水產省在此前公布的捕鯨計劃中,將下半年捕鯨配額定為227頭,分別為52頭小鬚鯨、150頭布氏鯨及25頭塞鯨。
同時,將2020年以後的每年捕鯨配額初定為383頭,每類鯨種在資源總量的1%以下。
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7月1日,日本捕鯨船隊正式出港,重啟曾中斷31年的商業捕鯨。(詳情見:日本正式從這個「群」退了)
日本為何要頂著全球罵名重啟商業捕鯨?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吉川貴盛表示,食用鯨肉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希望重啟商業捕鯨能夠帶動地方經濟復甦。
然而,在日本最古老的捕鯨基地之一的千葉縣和田町,記者看到這裡的鯨肉餐廳、各式鯨肉製品,儘管不時有顧客光臨,卻很少有人購買。
二戰後,由於食物缺乏,鯨肉曾是日本人的重要蛋白質補充來源。如今鯨肉漸漸離開日本人的餐桌,鯨肉的消費量在日本屢創新低。2016年,鯨肉僅佔全國肉類消費0.1%。那麼,日本政府為何還要執意捕鯨呢?
經濟考量:或靠捕鯨激活產業鏈
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更深層次的考量或許在於經濟利益。資料顯示,日本僅太平洋地區就有捕鯨船1000艘,工人10萬,並擁有六個捕鯨基地。捕鯨活動一旦被取締,勢必造成失業、公司倒閉、財政收入減少等危機。
黨派考量:或靠捕鯨拉選票
就黨派利益而言,從事農林漁業和出身農村的選民是自民黨的重要支持基礎,自民黨自然不會放棄這部分票倉。
塞鯨恐有滅絕風險 人類捕鯨活動是主因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之所以招致各方反對,是因為鯨類的生存正面臨威脅。相關專家警告,日本此次商業捕鯨的3種鯨之一,塞鯨恐面臨滅絕風險。
全球範圍內生活著大約90種鯨、海豚和鼠海豚,統稱為「鯨目動物」。這些海洋生物的生存正面臨不同程度的威脅,而首要威脅,莫過於人類的活動。人類的捕鯨活動是導致鯨類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然而,日本、挪威等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繼續捕鯨活動。日本打著「科研」的幌子每年大規模捕鯨。據統計,2018年,日本在南極海域捕殺了300餘頭小鬚鯨。
反對捕鯨,一方面因為捕鯨活動導致鯨類數量減少,另一方面還因為捕鯨的方式十分殘忍,捕鯨所用的爆炸魚叉往往使鯨死亡之前遭受長時間的痛苦折磨。此外,海洋汙染、棲息地喪失,以及食物數量減少等,也都是造成鯨類生存困境的原因。
嚴禁商業捕鯨!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