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12公尺太陽能薄膜一分鐘製成!

2021-02-15 光伏盒子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 12 公尺的鈣鈦礦薄膜。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Nick Rolston 表示,鈣鈦礦太陽能正站在商業化與失敗的交叉路口上,過去有好幾百萬的資金投入該技術,但如果可學家沒有在 3 年內突破電池穩定性困境,未來可能就會以失敗收場錢包逐漸見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由便宜、豐富的碘、碳和鉛化學物質製成的晶體,可以在水中以近沸點的溫度下成長,與傳統需要 3 千度高溫精煉的矽晶太陽能電池相比,所需能源較少,且鈣鈦礦重量輕、又可以製成可撓模塊,太陽能板設計能更加多樣,更何況轉換效率還達 25%。只可惜這項技術距離跨出實驗室大門還要一段時間,目前轉換效率較高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實尺寸跟指甲差不多大,一旦擴大尺寸,電池就會產生缺陷與針孔(pinholes),效率大打折扣。對此,團隊打算在實驗室製造出全新小型示範設備。團隊透過專利的快速噴塗電漿技術,以兩個噴嘴來造鈣鈦礦太陽能薄膜,首先先將化學溶液噴塗到底層玻璃上,再用另一個噴嘴釋放出高反應性的離子化氣體或電漿,Rolston 表示,傳統製程要烘烤鈣鈦礦溶液 30 分鐘,但電漿技術可以加速液態鈣鈦礦轉變成薄膜的速度。團隊研究指出,新型的快速噴塗製程每分鐘能製造出 12 公尺的鈣鈦礦薄膜,比矽晶太陽能電池快上 4 倍,除此之外,製造成本也比較低,每平方英尺 0.25 美元,遠比矽晶太陽能的 2.5 美元還要便宜許多,其功率轉換效率也達 18%,放置 5 個月,轉換效率則降到 15.5%。Rolston 表示,團隊希望這項技術能被廣泛地使用,雖然電漿處理系統聽起來非常 fancy,但其實我們可以用合理的價格在市場上購入。目前矽晶太陽能每度電成本已降到5美分,為市面上最常見的太陽光電技術,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也有許多潛在技術在暗處冉冉發光,Rolston 認為,若能製造出30年不衰退的鈣鈦礦太陽能模塊,就能將每度電成本降到2美分以下,為此團隊下一步是打造更好用的防潮封裝技術。

來源:國際新能源網

更多光伏知識,在公眾號底部對話框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

培訓           貸款           拆遷           接頭

政策           居民           申請           收益

支架           電量           養老           安裝

相關焦點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公尺太陽能薄膜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 12 公尺的鈣鈦礦薄膜。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米太陽能薄膜
    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12米的鈣鈦礦薄膜。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米太陽能薄膜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12米的鈣鈦礦薄膜。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前途在哪?
    近日,我國科研團隊首次成功研發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能源》。
  • 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但當前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是由精製矽(refined silicon)製成,而提煉矽材料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電,也就是說,發電廠為此將產生大量碳排放。為了尋求替代矽的環保材料,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thin-film perovskites)上。這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材料,生產鈣鈦礦薄膜所需的耗能較低,而且幾乎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
  • 世界首塊超大尺寸鈣鈦礦單晶製成
    原標題:世界首塊超大尺寸鈣鈦礦單晶製成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4日訊(記者佘惠敏)從中科院獲悉: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生忠研究員帶領的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合作,利用升溫析晶法,首次製備出超大尺寸單晶鈣鈦礦CH3NH3PbI3晶體,尺寸超過2英寸(大於71 mm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入局鈣鈦礦,國外能源巨頭亨特能源公司HPT研發效率達到18%
    入局鈣鈦礦,國外能源巨頭亨特能源公司HPT研發效率達到18% 亨特能源公司(Hunt Energy)近日宣布,其光伏技術公司HPT(亨特鈣鈦礦技術)在開發製造低成本印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 鈣鈦礦與晶體矽完美搭配,串疊型太陽能效率有望達30%
    提高太陽能板轉換效率的方法有許多種,有些研究機構從材料著手,全力開發新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有些人則是在製程方面添新意,而美國科學家決定利用一加一大於二的概念,將兩種太陽能電池並在一起,最終成功將轉換效率提高到27%。
  • 科學網—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近年來,二維RP層狀鈣鈦礦材料由於其優越的穩定性和光電性能而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基於液相法製備的二維RP層狀鈣鈦礦薄膜均由多相混合量子阱結構(MQW)組成,即目標量子阱結構與實際獲得的相結構有很大不同。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製備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但卻無法實現。
  • 反太陽能電池:夜間工作的光伏電池
    http://guangfu.bjx.com.cn/news/20201230/1126070.shtml 2020-12-30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國外發展現狀國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開展了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研究,並創造了多次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已經開始產業化推進。英國牛津大學製備出全球首個介孔超結構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實現從傳統介觀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向平面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過渡。2010年12月,牛津大學的Henry J.
  • 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邢貴川教授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 我國薄膜太陽能電池亟待產業化
    另外,薄膜太陽能電池在成本、厚度方面優勢明顯,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成本較晶矽材料低25%左右;碲化鎘、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厚度分別為3至5微米和0.6微米,而晶矽材料至少為100微米。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視為最有希望取代傳統石化能源的新能源電池之一,因製備方法簡單、材料易於獲取、能耗低等優勢,成為國內外太陽能電池研究的熱門領域。
  • 石墨烯助力,串疊型鈣鈦礦太陽能效率超越26%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快速關注我們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轉換效率進步飛速
  • Oxford PV鈣鈦礦薄膜串聯層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20%
    英國牛津——2014 年9月22日——創新太陽能技術與材料的開發者 Oxford PV 全新推出了一項鈣鈦礦薄膜技術應用。此次突破性進展致力於將常規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20%——相當於絕對轉換效率大幅提高3%至5%。
  • 12.4%!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寧志軍課題組在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器件結構的改進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提高到了0.94 V,實現了12.4%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報導的穩態輸出效率最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單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已達21.9%
    在各界研究團隊的努力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超越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太陽能電池,但它們仍有不耐水汽、高溫與紫外光等難題,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最近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或許已找出解決辦法,他們研發出耐用、且轉換效率達21.9%的單晶鈣鈦礦電池。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前沿科技|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來源丨中國科學報 編輯丨小歐 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