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長徵前,領袖和王震徹夜長談,擔憂地說:你們可能全軍覆沒

2020-12-04 御史談

兩萬五千裡長徵,象徵著我軍打開了新的局面,紅軍成功轉危為安,自此吹響了反擊的號角。但是,長徵路上生死兩隔,一個不小心就屍骨無存,這也極大地考驗了我黨人的意志力和凝聚力。

但是你知道嗎?在我軍的歷史上,還有一次跟長徵相提並論的「第二次長徵」,那次的目的是為了南下打開革命新局勢,路途之遙遠,過程之艱辛,任務之艱巨,不亞於兩萬五千裡長徵。

而這次行動的主要負責人,就是王震將軍,王震將軍帶5000人轉戰八省,突破一百多條封鎖線,最終走了兩萬多裡,毛主席一度感嘆:這是我軍的第二次長徵。

臨行前毛主席的預判

1944年,我軍在延安召開了一場高層的會議,在會上毛主席、葉劍英等人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而討論的目的就是要增強我軍的革命力量,充滿智慧的偉人將目光放在了華南地區,那裡充滿著革命的淨土。

經過商討,上層決定派遣120師的一個旅南下,前往湘粵贛,然後就要在那裡建立一個類似於井岡山的革命根據地,將我黨的影響力擴大到整個南方。篩選後,我軍決定這支部隊交給王震將軍和王首道帶領。

這次南下部隊的兵力組成是這樣的,以357旅的兩個營組成了第一大隊,剩下的三個營和一個營組成第二、第三大隊;教導團等組成第四大隊;剩下的人組成第五大隊,人數共計五千有餘,隸屬於中央軍委。

臨行前,領袖毛主席非常的重視,他叫來了王震隊長,並和王震徹夜長談,主席鼓勵王震一定要帶好這支隊伍,在敵後建立起我們的抗日革命根據地,同時主席也提出了自己的預判,那就是國際反法西斯的熱情高漲,華南地區反日的力量逐漸增多,我方可以利用矛盾建立起適合自己生存的根據地。

除此以外,毛主席還預判了蔣某人方面的行動,擔憂地說:按照形勢,日本人很快就會失敗,那麼蔣介石就不會允許你們的存在,他們一定會竭盡全力來圍剿你們,那你們的處境將會十分的危險,甚至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全軍覆沒!你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同時,主席也安慰王震,說不要害怕犧牲,這是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如果國軍圍剿你們,你們就撤,保存好實力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場勝利。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王震帶著背負歷史重任的359旅踏上了南下的長徵之路,在他們身上不僅有偉人的囑託,還有全軍的希望,這次歷史上的第二次長徵一共有著三個階段,我們一一來說。

徵戰、返回、突圍,我軍再一次的輝煌勝利!

帶著高層期望的359旅浩浩蕩蕩的出發了,這次徵程,有些像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兮,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他們首要的任務,就是徵戰湘粵。經歷了四千裡的長途奔波後,和李先念的部隊終於匯合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補給和調整,這支神聖的部隊恢復了戰鬥了,然後就著重開始打擊當地的侵略者。

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劃,在李先念、張體學的幫助下我軍成功橫渡長江,然後用了三天痛打日本侵略者,取得了大畈大捷。這也算是宣告整個華南的侵略者,我軍回來了!而且還是王者降臨。

南下部隊很快就攻佔了湖南,解放湖南後,我軍就根據鄂南地區展開了開闢根據地的工作,過程很順利,僅僅用了幾個月,我軍就收穫了差不多兩點五萬平方公裡的革命根據地,歸心於我軍的人口就足足有兩百多萬,這極大地充實了我軍的實力。

取得階段性勝利後,王震部隊思考的就是如何擴大戰果,於是他們留下了一點人就繼續挺進廣東,但在這裡有點失利。

當時傳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那就是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這也意味著毛主席的第二個預判神一樣的準了,國民黨軍隊很快就調轉矛頭對準了我軍,但是好在我軍有所防備,立刻繞了個彎回師,到這時南下長徵已經經過了三百多天,路程一萬多裡。

其次任務,就是兇險的北歸。當時南下部隊已經在江西完成了所有的計劃,只要我軍平安回到延安就是成功,但是此時國軍大規模開展內戰,我軍這支小部隊被對方層層攔截,經過反圍剿,我軍死傷慘重,許多幹部都掛彩甚至丟掉了性命。

但是我軍是不會放棄的威武之師,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撤退、強渡瀏陽河,總算是回到了之前建立的根據地內,然後和新四軍會合成功,完成了從廣州的撤退。

這最後一個階段,也是359旅部隊的關鍵階段,只要衝出中原,回到延安和毛主席匯合,就能夠徹底轉危為安,但是這談何容易。

1946年,蔣某人單方面撕毀了停戰協議,雙發已經進入了你死我活的關鍵階段,地方召集了重兵在中原地區虎視眈眈,不過好在中原軍隊已經有所準備,正在往東西防線四散突圍,王震將軍就帶著南下部隊朝西面突圍,但是不巧,遇上了胡宗南的包圍圈。

當時正值酷暑,蚊蟲橫行,疾病肆虐,部隊中很多人生病了,減員十分厲害,但是這也沒有辦法,任務還沒完成,部隊還未匯合。

為了後的最終的勝利,南下部隊採用了調虎離山,迂迴作戰的戰術,首先攻打了鎮安縣城迷惑敵人,然後伺機突圍,經過了三百多場戰鬥,突破了一百多條防鎖線,轉戰八個省,我軍部隊終於逃出生天!

回到延安後,隊伍中只剩下一千多人,但是都精神飽滿,器宇軒昂,毛主席興高採烈,高興地誇讚他們說:你們幾千人,突破了敵人數十萬人的封鎖,了不起!這是我軍的第二次長徵呀!

這支傳奇的南下長徵隊伍,一共走了兩萬七千多裡,在我軍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回到根據地後,並沒有經過多少修整,就又立馬投入到了緊鑼密鼓的解放戰鬥當中。

相關焦點

  • 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後,中共險些又開始「第二次長徵」!
    當時,在各方力量激烈博弈之際,走錯一步,接踵而來的可能就是滅頂之災,中國共產黨為何仍然能夠保持正確的航向?1「第二次長徵」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到達陝北吳起鎮,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宣告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結束。
  • 正確認識長徵與毛澤東的關係
    後來,因為他是中華蘇維埃主席,在軍隊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許一起長徵。如果他當時也被留下,結果就難以預料了。    有人說,走的前一天晚上,周恩來和毛澤東長談一夜,毛澤東終於同意跟隨中央長徵,為中國共產黨立一大功,如果毛澤東留下,則生命安全難以保證。
  • 比肩長徵艱難的進藏先遣連,創驚天地泣鬼神壯舉,遭人神共憤結局
    根據偵察情況,這次進軍阿里的艱難不亞於長徵。新疆軍區司令員王震決定在和田成立獨立騎兵師,先派出一個連進藏偵察,「進藏先遣連」由此誕生。番號為解放軍第2軍獨立騎兵師1團1連,共139人7個民族戰士。骨幹為起義改編的原國民黨騎兵第4旅8團,另抽調來黨員骨幹20多人。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將第二次發射,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將第二次發射,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 伍鯤鵬、白國龍/新華社 2017-06-22 16:25
  •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
    2020-11-23 18:51:41來源:FX168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低溫推進劑計劃24日凌晨發射】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 全國網媒齊聚固原 聆聽長徵故事重溫紅色記憶
    1935年10月5日,毛主席與阿訇馬德海進行了長談,留下了「單家集夜話」的佳話。   紅網寧夏固原8月29日訊(時刻新聞特派記者 李長宏)寧夏是紅軍長徵走向勝利的地方,是紅軍西徵的主戰場。將臺堡會師標誌著震驚中外、舉世聞名的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勝利結束;毛主席與阿訇馬德海在單家集進行長談,留下了「單家集夜話」的佳話並被載入史冊;六盤山是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毛澤東曾寫下著名詩篇《清平樂·六盤山》,使六盤山名揚四海。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什麼在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
    人類航天事業興起於上世紀50年代,短短70年時間人類航天事業就取得非常巨大的成就,在這70年的航天徵程中,人類相繼實現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載人登月、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由於航天科技的進步,人類推翻了「地平說」、「日心說」、「地心說」等慌繆理論,建立了現代公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 ...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此次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
    【嫦娥五號計劃24日凌晨發射】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至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基督教領袖正尋求司法審查,以解決英國政府在第二輪病毒隔離期間...
    相反,這裡一直是承載人們希望和暫時安息之地。」主教麥可·納齊爾·阿里(Michael Nazir-Ali)說,在與教會領袖諮詢過後,人們對這種「缺乏根據」做法普遍感到「不安」。他說:「教會領袖認識到這一流行病的嚴重性,政府必須就防止病毒傳播,特別是向弱勢群體傳播採取必要措施,並提出最佳的科學建議。」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何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專家告訴你原因
    人類航天事業興起於上世紀50年代,短短70年時間人類航天事業就取得非常巨大的成就,在這70年的航天徵程中,人類相繼實現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載人登月、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由於航天科技的進步,人類推翻了「地平說」、「日心說」、「地心說」等慌繆理論,建立了現代公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奇點理論、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布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
  • 色諾芬的《長徵記》
    每個障礙一般都是由色諾芬略施詭計而克服的:每一座必須攻佔的設防城市,每一支在公開作戰中上陣與希臘人對峙的敵軍,每一個必須橫渡的峽灣,每一段壞天氣--這些全都需要一點才智、一分悟性、一條妙計,且都是身兼敘述者、主角和僱傭兵領袖的色諾芬想出來的。
  • 長徵精神的豐富內涵、價值和傳承
    他說「我們是對革命的信仰,人不能沒有信仰,在爬雪山、過草地的陸上,我們紅軍之所以能夠堅持過來,就是因為我們認為能吃這種苦是為了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的翻身解放,相信跟著共產黨,為人民打天下,一定會勝利,沒有這種信念是不可能走完兩萬五千裡長徵的。」 所以紅軍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敵人的圍追堵截,各種各樣的困難,即便是在陷入絕境之時,始終不渝的奮勇前行,這背後支撐著他們的就是這種堅定的理想信念。
  • 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失利 部分原因可能在遙一發射時出現
    報導說,海南文昌市前幾天都是晴時多雲偶陣雨。但今天天公作美,上午出大太陽,下午雖轉多雲,但整天都未降雨,應為這次發射任務提供良好天候條件。晚間7時19分日落後,文昌發射場進入火箭升空倒數計時;7時23分,火箭準時點火升空,橘紅色火光頓時照亮天際。即使在3公裡外觀看,仍能感受到發動機燃燒將火箭推離地表伴隨的巨大聲響和震撼力。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完成2020年最具「分量」的發射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 題:50分鐘窗口、5條軌道設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完成2020年最具「分量」的發射新華社記者胡喆、陳凱姿、周旋南海之濱,徹夜無眠。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採用「兩級半」構型,芯級和助推器全部採用液氫、液氧、煤油等無毒無汙染推進劑;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由於「體型」又粗又胖,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為「胖五」。因為採用了液氫、液氧等低溫推進劑,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獲得了「冰箭」的稱呼。
  • 洋記者眼中的紅軍長徵和新長徵
    ,途經紅原日乾喬大草原,在紅軍過草地紀念碑前,隊員們拋灑龍達緬懷先烈。他所撰寫的大量報導向世界人民呈現了一幅幅真實詳盡、恢弘感人的紅軍長徵故事,並讓世人了解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的一群人。他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確切詳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的軍隊在艱苦環境中的戰鬥生活。
  •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亮相 實景拍攝爬雪山過草地
    :     電視劇《長徵大會師》今日舉行開播發布會,導演萬盛華攜該劇主創亮相。 蘇丹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馬海燕)電視劇《長徵大會師》將於11月16日接棒《絕命後衛師》登陸央視一套,續寫央視螢屏的長徵題材。該劇集結佟瑞欣、劉勁、王伍福、朱宏嘉、陳銳、範雨林、沈保平、魏伊等演員,爬雪山過草地實景拍攝,重現長徵歷史畫卷。
  • 霍金擔憂沒有錯?中國天眼發現「第二地球」,專家:可能是個災難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很多行星,不過適合人類居住的卻少之又少,那麼到底哪一顆行星是人們心中最佳的生存之地呢? 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霍金擔憂沒有錯?中國天眼發現「第二地球」,專家:可能是個災難。
  • 阿爾泰哈薩克牧民領袖烏斯滿
    原為阿爾泰哈薩克牧民領袖。1939年被阿山地區的封建主們授予「巴圖爾」(勇士)稱號。1945年9月被阿山地區的政權任命為阿山行政公署專員。1946年春被新疆省政府正式任命為省府委員兼阿山行署專員。解放後烏斯滿本來極有可能參與和平建設新疆,卻最終選擇與國民黨殘餘勢力合作,結果落得遭槍決的反革命匪首的下場。
  • 50分鐘窗口、5條軌道設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完成2020年最具「分量...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 題:50分鐘窗口、5條軌道設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完成2020年最具「分量」的發射新華社記者胡喆、陳凱姿、周旋南海之濱,徹夜無眠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採用「兩級半」構型,芯級和助推器全部採用液氫、液氧、煤油等無毒無汙染推進劑;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由於「體型」又粗又胖,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為「胖五」。因為採用了液氫、液氧等低溫推進劑,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獲得了「冰箭」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