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過去,在過去一年中,包頭市統計局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參謀官」、「服務員」、「代言人」,這三個名詞或許濃縮了包頭市統計局在過去一年中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績。
當好「參謀官」,充分發揮統計職能作用
2021年1月4日上午,在面向市民代表的公開述職中,包頭市統計局局長董海梅告訴市民代表,他們在過去一年中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快、精、準」開展統計監測分析,全年撰寫各類分析報告231篇、統計信息280篇,充分發揮了統計部門的參謀助手作用。
在2020年突發疫情期間,包頭市統計局通過網絡、微信、電話訪問等「不見面」方式,對全市近1500戶企業開展快速問卷調查,及時反映疫情影響及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面臨困難及政策需求,撰寫的分析報告獲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為全市統籌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
市統計局還針對地區生產總值核算的各行業及基礎指標數據開展月度監測,深入分析規模以上工業31個大類行業、限額以上企業19個零售類值增長趨勢,逐項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大領域、52項指標數據及「十三五」規劃指標完成情況,找出發展短板弱項,助力相關部門精準施策。
在密切跟蹤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的基礎上,包頭市統計局對2020年全年經濟運行走勢進行預測預警。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由一季度的-3.9%、上半年的-1.5%,提升至1.0%,實現由負轉正,發展趨勢與全國、全區一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至5.4%。預計全年我市經濟將繼續呈現穩步恢復態勢。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包頭市統計局全方位、立體化開展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多部門、齊聯動建立資料獲取機制。通過衛星地圖和實地走訪勘察,全市劃分普查小區1.3萬個,標繪建築物28.3萬個。組織1.5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加班加點深入千家萬戶對所有市民進行「點名」。在廣大市民支持配合下,普查登記工作順利完成。普查數據將對國家和各地區摸清人口家底、完善人口發展及社會保障政策、優化教育醫療商業交通結構布局提供重要的統計信息支撐。此外,包頭市統計局還發布了《包頭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匯總編印普查數據資料,向社會公開招標,確定研究課題15項。
當好「服務員」,力促統計成果惠及社會
在當好「服務員」方面,包頭市統計局及時向市人社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提供了全市大中小微企業名單及企業規模劃分標準,為貫徹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清退2017—2019年度小微企業不動產登記費提供依據。
定期發布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進度經濟運行統計數據及分析,為社會各界了解掌握經濟發展狀況提供參考。在門戶網站、「包頭統計微訊」上線電子年鑑及進度數據查詢系統,向社會各界提供更便捷、全天候數據服務。向社會公開業務諮詢電話,指派專人負責網站留言辦理工作。全年向部門、企業、市民提供數據530餘次,門戶網站自2020年8月改版後累計訪問量近10萬次。
認真實施旗縣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推動勞動工資統計改革;紮實做好全市6萬多家單位的名錄庫動態維護,保證調查單位實時更新;完善核算、工業、投資、貿易、服務業等8個專業的數據質量控制辦法,構建全流程質量控制體系;加大數據核查及統計執法檢查力度,全年核查企業245家,執法檢查89家,查處違法企業8家。
當好「代言人」,真實反映企業百姓期盼
2020年,包頭市統計局圍繞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領導關心的重點問題、社會關切的焦點問題,全年組織開展了民營企業發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十四五」規劃公眾建言獻策等23項調查。
開展了居民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認知狀況、消費者權益保護、居民物業服務滿意度、市民過敏性鼻炎現狀等民意調查。其中,年初疫情期間組織開展的「包頭市居民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認知狀況調查」,僅2月2日至4日三天內關注量達到10萬餘人次,收回有效問卷11711份,調查報告被市領導批轉至市防控工作指揮部各專項工作組,為後續工作提供參考;於8月份過敏性鼻炎高發季節開展了「包頭市民過敏性鼻炎現狀調查」,撰寫的調查報告被各類媒體紛紛轉載,社會反響熱烈。
根據前期營商環境民意調查數據及自治區反饋評價結果,撰寫了《堅持問題導向 深入整改落實 努力優化營商環境》調查報告,獲得4位市領導批示,各旗縣區、市直相關部門也紛紛來訪來電,了解調查情況,徵求意見建議。
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市直機關、駐包單位、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滿意度測評、旗縣區領導班子滿意度測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滿意度調查以及包頭市公共服務滿意度等調查,讓政務服務接受百姓評價,讓相關地區、部門和單位傾聽市民意見。
包頭晚報全媒體記者 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