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年,長三角和珠三角樓市大熱,北方樓市啞火

2021-01-18 微觀樓市

2020年,全國樓市依然再創新高。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感覺到,南北樓市差異,南方一片火熱,北方這是冰冷異常。南漲北跌的態勢非常明顯,那麼,南北差異到底有多大?

我們分別從土地,新房和二手房市場來觀察一下南北樓市的差異。

一、土地

2021年,全國土地市場同比增長9%,土地價格同比上漲 15% ,但是南北差異非常明顯。

以一線城市為例,深圳成交土地規劃建面同比上漲285%,廣州同比上漲96%,上海同比上漲9%,北京同比下降11%。

過去一年,粵港澳和長三角城市群住宅用地規劃面積佔比繼續上升,而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則位列倒數。

在北方,只有北京還算穩得住,過去一年,北京成交宅地樓面價同比上漲28%,未來一年北京樓市新增供應價格有望上漲。而北方其他城市就不太行了,比如鄭州、石家莊、濟南、太原等。

2、新房價格上漲,南北繼續分化

1-1月份,新房成交額同比增長8%,成交面積僅增長0.8%,這意味著總量的增加幾乎全部來自於價格的上漲。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過去一年新房價格同比上漲7.4%。

其中,南北差異也表現得尤為明顯,比如長三角地區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9%,粵港澳大灣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6.8%,而京津冀僅有1.8%,中原城市群通報表下跌1.3%,最狠的當屬哈長城市群,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跌20.4%。

3、 二手房市場

貝殼統計,2020年全國二手房成交量達4320萬套,交易面積微增1%,而交易額增加8.1%,也主要來自於價格的上漲。過去一年,二手房成交均價達到了1.8萬元/平米,同比上漲7%。

這裡表現最好的依然是南方樓市。

可以看到,過去一年,珠三角,長三角和成渝地區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漲幅均超過了10%,而京津冀和東北地區均同比下跌,前者下跌了2.2%,後者更是暴跌23.5%。哈爾濱和瀋陽的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暴跌25%,天津和煙臺也是下跌了10%。

價格上,南北差異更為明顯,北方除了極少數城市二手房價格微漲,其他主要城市二手房價格均是下跌。廊坊跌了8%,在北方居首。濟南青島和天津,房價跌幅也在3%以上。主要原因在於經濟動能不足,人口增長乏力,城市缺乏吸引力。

但在南方,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二手房價格則是普遍上漲,深圳和東莞,上海和南京、杭州無錫等城市漲幅則在7%以上。

過去幾年,南方城市在吸引人口方面,表現相當優秀。其中長三角和珠三角是表現最為出色的,表現在樓市中,則是外來人口購房佔比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如果要總結一下,南北樓市差異的原因,我覺得大體主要在兩個方面:

1、調控定力存在差異。

調控影響的是方方面面,從土地供應,到購房指標,再到房價,二手房限售等等。在調控方面,北方明顯是更為堅持,南方則相對柔性一點。這幾年大家應該能感受到了。環京到現在也沒有鬆口,一刀切,北京也是沒有絲毫調整,鄭州2016年到現在,房價跌成狗,也沒見任何鬆動的跡象。而在南方,廣州一個城市,調控就分區,惠州也沒調控,這些城市在人才引進方面也非常積極,這些都是變相柔化調控政策的舉措,給房地產市場提振了信心。

2、南北根本差異在於經濟、產業和人口的差異。經濟強,就業機會就多,工資水平就高,人口吸引力就強,這方面,北方就靠北京在苦苦撐著,後面一群扯後腿的,南方就完全是另一種局面了。以GDP為例,前十名當中,北方只有北京,其他全是南方,以前還有個天津,但現在的天津,已經沉淪了。東北已經毫無蹤跡,倒是海南,已經成為東北人的心頭愛了,在三亞,東北人不要太多。南方的經濟活力也更強勁,新基建如火如荼;而在北方,山東是國企型經濟,傳統型重工業,山西是資源型大省,河北是鋼鐵大省,東北是重工業基地。它們為新中國發展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當下,這些都是"傳統",潛力有限。

相關焦點

  • 環京樓市房價出現大跌,背後說明了什麼?
    現在環京樓市出現大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在很多人看來,環京樓市應該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環京樓市最大的優勢就是靠近北京,而作為中國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北京具備天然的優勢,所以能源源不斷吸引人才落戶。但北京的承載能力有限,所以這些人口肯定會向周邊城市分流,像燕郊、大廠等這樣的城市會承接大量的北京外流需求。正因為如此,環京樓市在三四年前曾被投機炒房者惡抄。
  • 多地樓市下跌,現在買房務必三思
    臘月伊始,北方漸寒,讓全國人民感受到南北溫差的,不僅僅是天氣,還有樓市。 一邊是豔陽高照,一邊寒風凜冽。全國性的分化——南北失衡 1)這個初冬似乎特別寒冷,尤其是北方的樓市: 從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有很多城市房價已經跌回到了一年前,天津、鄭州、太原、濟南、青島、石家莊、呼和浩特等北方的強二線城市赫然在列。
  • 嘉善樓市,你了解多少?
    上期講到環滬樓市比較近的幾個城市,今天我們來講講近兩年樓市比較火的嘉善 嘉善位置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 東鄰上海市青浦、金山兩區 北靠蘇州吳江區和上海青浦區 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第一站,國內百強縣之一
  • 長三角樓市又聞退地聲 揭秘香餑餑為何成包袱
    新華網上海7月24日電 (記者葉鋒、鄧華寧)「樓市」的涼意正向上遊的「地市」傳導。近期,長三角一些城市頻頻傳出開發商的「退地」之聲,部分地塊則已明確被有關部門收回。土地市場遇冷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半年過去,土地款遲遲未付。近日又有「寶華將退地」的消息傳出。記者22日從嘉定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企業是否退地,還沒有最後確定,目前可能有兩種方案,一是完全退回,二是以股份轉讓等方式尋找其他企業接手」。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也關注到上述動態,該局強調:「在上述情況下,企業必須繳納滯納金;如果是閒置土地,將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浙江溫州也有類似情況發生。
  • 拉尼娜悄悄到貨,樓市也在悄悄出貨……
    其二是關於限售,「之前的限售政策是滿三年可交易,目前是滿一年可交易。」  還有一個,據說是「外地客戶可以在鄭州買房了」。  不過,房管局最新表示沒有接到通知,一切還是以官方政策為準。  據悉,這段時間的合肥樓市越來越像2016年了:濱湖政務高新三個區一房難求,中介慫恿業主掛高售價,業主不惜毀約突然漲價,炒房客趨之若鶩全款買房,其他區房價較為平穩,這麼一平均也拉低了合肥整體房價漲幅。
  • 香港樓市這一年:疫情持續樓價仍微升的背後
    今年10月、11月新冠疫情稍緩和,香港各大發展商積極推盤,10月、11月分別錄得約1500宗和2650宗一手成交,11月的新盤銷售量更創下20個月來的新高。但隨著新一波疫情上月轉趨嚴峻,社區再現大規模暴發,香港特區政府再次收緊限聚令,發展商12月均以銷售餘貨為主,一手成交陷入「冰封」。據了解,12月迄今整體一手成交錄得約540宗,成交宗數環比暴跌約80%。
  • 躁動的樓市 什麼催生了2019年「現象級」深圳樓市?
    2019年年底,深圳樓市「翹尾」行情很明顯,11月新房住宅和二手住房分別成交3196套和8013套,同比分別增長61%和92%,二手房成交量創2016年4月以來新高。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製造了「現象級」深圳樓市?陣痛與經濟「失速」事實上,在過去數年間,深圳經濟經歷一次不小的陣痛。
  • 2020中國樓市透視:TOP3銷售均超7000億 上海單價10萬+豪宅賣出5513套
    2020年4月8日,武漢在萬眾矚目中「重啟」,樓市逐步復甦。在社保補繳、預售門檻降低等一系列政策的精準紓困下,需求得以釋放,高供給、高庫存伴隨著房企的快周轉與促銷抓回款,武漢市場從5月開始成交量連續破萬套,並在12月達到4年多來的最高記錄——新房月銷售達27996套,超出市場預期。   這是全國城市的縮影。
  • 樓市回暖危險邏輯:股市、樓市「循環論證」?
    但這兩天重聊這個話題,這位分析師的態度發生了180度轉變,「房地產股,有戲!」  短短兩個月不到,是什麼令其觀點發生如此大轉變?用現在開發商使用頻率最高的臺詞來說就是「樓市回暖了」,而資本市場的地產股突然間受到各路資本追捧。   「股市各路資本熱捧房地產,樓市回暖整體氛圍啟動」的論調,反過來又刺激著購房者堅守一年多的神經。
  • 點燃成都樓市 2020成都樓市沸點人氣榜重磅發布!
    2020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一年,也是蘊涵著變動和煥新的一年。樓市也同樣風雲變幻,廣受公眾關注。經歷了一年浮沉,2020年的成都樓市走近尾聲。百度沸點,將重現成都樓市2020年度記憶,《2020成都樓市沸點人氣榜》正式發布,其中內容與數據來源百度熱榜,與你一起見證網民關注點變遷,因為這是一個以品質說話的時代,這也是一個靠實力競爭的時代,人氣榜就是實力的證明和價值的再現。
  • 中國樓市2020竟走出了這樣的曲線?2021又會如何?
    2020年,一個不同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國內外經濟政治形勢錯綜複雜,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年,中國的經濟韌性凸顯,房地產作為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壓艙石,表現亦超預期,目前全國房地產市場已完全走出疫情影響,進入正常運行通道。
  • 樓市:三年來漲價熱銷都是錯覺
    現在所有城市樓市的波動和出現的問題,開發商的大力促銷的原因都在於此,正是因為棚改貨幣化以及前述三年我們房地產的消費強力釋放石家莊大量的開發還在依託著滹沱河和正定縣城以及正定新城區域。正定新城原來是什麼概念?是石家莊市四大班子要搬遷過去這種概念,這一規劃已經撤銷了。滹沱河改造比永定河、潮白河改造還要牛到家。
  • 樓市到達臨界點,考驗政府的時候到了!
    聯想到前段時間發生這片土地上的事,如藍潤地產信託產品逾期,綠地債務暴雷等。該人士直言:「目前在這邊的房企除了新希望,還沒聽說有誰不難」。  四川樓市,遠比我們想像的差!  救市,迫在眉睫!  就比如自貢,400元/㎡的補貼,按照當地的房價已經相當於是九折優惠了,目前自貢下面其他縣城都按照這個比例在執行。
  • 樓市坐在「火藥桶」上?25個「外貿城市」收入降低,高層反覆表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築業增加值同比下滑幅度居前三,分別下降35.3%、17.8%、17.5%。按照《財經》雜誌在7月初的報導統計,今年有2.33億崗位面臨挑戰,困局或將持續2年。對樓市來說,形勢更加嚴峻。易居研究院7月13日發布報告指出:25個高外貿依賴度城市收入下滑。
  • 2020杭州樓市七大猜想
    比如樓市,今年就是一團極其複雜的麻。最大的懸念在於,在調控的大背景下,因疫情造成的GDP失速,會否依靠這「夜壺」重新提供動力? 杭州,作為新晉人口流入之王,又將如何決戰亞運周期? 今天,就讓我來做一回樓市貝利。 以下觀點,純屬猜測;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香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中,八個早已升穿九七高峰,只有觀塘麗港城、天水圍的嘉湖山莊,仍然未破九七高峰,可說是樓市的「最後防線」。其中又以位處新界西的嘉湖山莊,與九七樓價高位相差較多,仍達5.2%。市場早有言,若連嘉湖山莊都升穿九七,樓市就真正達到最高峰。  不過,昨日新界西的樓價指數首度升穿九七高位,令嘉湖山莊平均呎價突破九七再不是「夢話」,而是「指日可待」。
  • 2021年樓市研判!很對立、很分化!
    而華南的深圳千萬元剛需房遭爭搶:買到就浮盈500萬!上市公司高管也在搖號,還找人去代持搖……深圳的調控升級,讓樓市套利成為一門生意,搞這個比辛苦做企業強。今天槓桿遊戲這篇文章2021年樓市研判,和往常一樣,我會努力用最簡單的數據,把邏輯講清楚。希望對杆友有點價值。1、2021年樓市分化趨勢不可逆。月初我國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房住不炒」的總基調定下了。考慮內外形勢、雙循環背景,這就決定了:第一,普漲、大漲時代一去不復返,放棄幻想。
  • 地方為樓市「鬆綁」是飲鳩止渴
    中央三令五申是對的,地方變相鬆綁是對前期調控政策的反彈和否定,他們分別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最終還要取決於市場的承受能力和反應。   眾所周知,持有此見者事實上不乏其人。然筆者認為,地方為樓市「鬆綁」是飲鳩止渴。  誠然,地方為樓市「鬆綁」確有苦衷。但是,這不應該成為地方弱化中央對房地產業進行宏觀調控的理由。
  • 樓市4個「車輪」停止轉動?1天「蒸發」1900億,20天後或「復活」
    其中,廣東增量最多,達915.7萬人,超過第二名和第三名增量之和。但是,東北的情況有點不樂觀,黑龍江減少58.1萬,吉林減少42.1萬,遼寧減少15.3萬。從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來看,長三角、珠三角等熱門區域,恰恰是人口流入最密集的地方,而東北、西北、中西部偏遠城市,因為人口常年流出,大量的三線以下城市,房價大漲後被打回原形。2,土地供需。
  • 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
    很多網友都調侃,這種2000萬的剛需、買一套房就套利500萬的事,只有深圳樓市才有。官媒點名、住建局表態、銀行拒貸......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時勢在逼著深圳樓市出臺打補丁政策。為什麼深圳樓市會演化成今天這樣混亂扭曲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