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樓市下跌,現在買房務必三思

2020-12-02 騰訊網

臘月伊始,北方漸寒,讓全國人民感受到南北溫差的,不僅僅是天氣,還有樓市。

一邊是豔陽高照,一邊寒風凜冽。

最新的統計局房價數據出爐:連續環比上漲的城市杳無蹤影,全國(平均)房價在破萬不久後便重回萬元以下。

從這份沉甸甸的數據,可以看出堅持「房住不炒」的調控已經初顯成效。

但是我們依然能夠聽到來自樓市的分歧,此起彼伏,大相逕庭:

·有的動輒「直降幾十萬、跌回十年前」,甚是唬人。

·有人卻表示房價依舊堅挺,甚至很多房子漲勢喜人。

其實這並不奇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分化,這種分化既體現在城市之間,也存在於城市內部,並且愈演愈烈。

01. 全國性的分化——南北失衡

1)這個初冬似乎特別寒冷,尤其是北方的樓市:

從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有很多城市房價已經跌回到了一年前天津、鄭州、太原、濟南、青島、石家莊、呼和浩特等北方的強二線城市赫然在列。

這些城市房價降回到一年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這僅僅是納入統計的大中城市,大多數被排除在外的三四線城市則更為慘烈。

從去年黑龍江鶴崗的房價暴跌,到今年的遼寧阜新、河南鶴壁、黑龍江牡丹江等局部地區跌成白菜價,再到近期的天津、石家莊的慘澹,不難發現清一色都是北方城市。

甚至,北方城市集體上演自救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

· 河北懷來:限購政策已經廢止,購房不再受套數限制。(當地回應:沒有廢止限購政策,也沒有放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 河南鄭州:本市戶口可放寬購買第三套、外地戶口可放寬買第二套。(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有關人士表示沒有接到相關通知,以官方消息為準。)

· 天津:外地客群,由企業統一申報,不用落戶即可享受天津市民購房同等資格。(天津住建委、發改委雙雙闢謠傳言不實。)

而相比限購傳聞,已經有北方城市實實在在地率先祭出了「救市」大招:

· 哈爾濱:日前出臺穩樓市政策,成為主動鼓勵房企打折讓利第一城。此外,監管資金只留存3%、公寓水電按民用執行、繳納6個月公積金即可貸款等政策更具實質託底效應。

· 再看鄭州:雖然沒有取消限購,但出臺土地開發新政,重提「鼓勵貨幣化安置」。要知道貨幣化安置正是棚改的標配,是當年許多城市漲價的催化劑。

2)然而再看南方:

雖然漲跌參半,但是熱點城市依舊火熱,近一年以深圳、東莞為代表的城市房價扶搖直上。

其中深圳樓市妖的簡直不像話,特別是倒掛樓盤。

近日,深圳南山區某網紅盤開盤出現萬人搶房的盛況,獲得有效登記號達到9687個,凍結資金高達339.05億。開盤後僅半天,1171套房源就全部售罄。

這場「盛況」背後,最震撼的不在於近萬人去搶這1000多套房子,而是這一樓盤均價已經超過13萬,整套最便宜也要1000萬起步,想要搖號登記至少要350萬現金用於驗資。

甚至,傳聞有上市公司高管借了3個資格搖號,一次凍結資金超過1000萬元。

背後的原因在於新房價格倒掛,雖然均價超過13萬,但周邊二手房均價高達18萬,一套房動輒四五百萬的差價,成了看上去穩賺不賠的遊戲。

這事兒甚至驚動了官媒。

近期網絡上再次流傳深圳房地產稅試點方案的消息,雖然已經被闢謠,但是無風不起浪,不論真假,這一傳聞能夠廣泛傳播,就足以說明許多東西。

北有哈爾濱鼓勵房企打折賣房,南有深圳樓市火爆到「按不住」,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有人說會樓市受政策調控影響很大,一年之內,不確定因素影響多。

那麼我們再把時間維度放大至5年,就能發現南北分化更為明顯,過去5年房價漲幅最大的10個城市,除了北京,其他9個都在南方。

近5年漲勢最「兇」城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2017-2018年,北緯31度以北的大部分地級以上城市排名在下降,平均下降6.5位;而北緯31度以南的地級以上城市排名在上升,平均上升5.2位。

由於北緯31°與長江大致平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將其稱為「長江防線」。

防線以北:是一大片黯淡的城市,往往伴隨著產業衰退、資源枯竭、投資低效等問題,只能找尋新的突破方向。

而防線以南:是一片截然相反的景象,無數城市高舉科技創新大旗,站立在全球競爭的前沿,生機盎然。

在這種大背景下,對於北方的多數城市,房價又如何能找到持續上漲的理由?

02. 區域性的分化——郊區溢價緩釋

當下的全國樓市,除了南北分化之外,降價的房屋還有一個共性,就是城市邊緣、外環的房子降價更為明顯。

比如鄭州、西安、成都等等,都是城市中心尚還安好,城市邊緣卻早已跌跌不休,甚至連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也未能倖免。

以鄭州為例,2017年到2020年,平原新區、綠博、滎陽三個典型的環鄭區域的房價可謂一落千丈,甚至可以說是「腰斬」,賣都賣不掉。

鄭州遠郊三區房價變動情況

而誰能想到三年前這些遠郊區域的新盤火到一塌糊塗。房價一年上漲30%只能算合格,上漲50%只能說符合預期,翻一倍才能算優秀。

其實不難發現,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國樓市行情轉冷,部分城市郊區涼得最快,房價坍塌、全線跌價、人氣全無,已經冷得掉冰碴子。

另外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城市新區

城市新區往往會伴隨著概念炒作,短期論漲幅新區一定比老城高,這是中國的普通規律,無論它是哪個城市,無論它身處幾線。

但是想要真正在這些新區淘到真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1)必須是這個城市前景最好的新區,甚至要尋找最佳的新區板塊;

2)必須在比較合適的時間入場。

因為在中國,一個城市可能會啥都會缺,缺資金、缺產業、缺人才,但是一定不會缺兩個東西——缺新區、缺概念。

每一個大城市,都在尋求擴張之路,幾乎每一年,都會傳出振奮人心的龐大規劃藍圖。反正,新區天天有,概念日日新。

而且,對於某些比較大的新區規劃,還玩起了俄羅斯套娃的形式,大區域之中有板塊,板塊之中有子板塊,劃拉的稀碎,而且每個板塊又有自己的概念。

這也難怪為什麼樓市下行期時,遠郊房價最先下跌,而且跌得最厲害。因為無論是遠郊還是新區,幾乎都存在著以下通病:

第一、單純炒概念,「奔現」很困難;

炒概念,是每一個新興區域開發初期最喜歡做的事兒,也最容易把樓市炒起來圈錢,但單靠概念能維持多久?甚至連周邊配套都不完善的話,能真正吸引來一批常駐民嗎?

什麼「後花園」、「度假區」、「改善區」,除了那麼一個兩個有真材實料的,剩下統統團滅!

第二、沒有充足的流通性,房子變現只能是空談;

前幾年,所有在這些地廣人稀的地方投資買房的,如今都要在高高的山尖站崗,等待下一波接盤俠的到來。什麼時候接盤俠能英勇就位呢?難於上青天。

一個城市的擴張能力畢竟有限,以下圖為例,越往外擴,需要發展的區域也越大,投入的資金就越大,發展速度想不變慢都難。

擴張速度變慢,配套完善也就會變慢,周邊配套跟不上,大俠們就進不來,價格也很難上去。

然而你會發現,每個板塊,在售房部的銷售員嘴裡都是——概念滿滿,前途光明,升值拉滿,千載難逢,是你在這個城市買房的最佳選擇。

買定離手你就人生贏家,猶豫不決就是目光短淺。

至於為什麼是「最佳」,怎麼算「最佳」,不好意思,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自己看著辦吧……

要知道,上海只有一個浦東,武漢只有一個光谷,鄭州只有一個鄭東新區,全國只有極少新區可以脫穎而出。

遠郊置業,是一條充滿陷阱的淘金之路。除了工地和塔吊,新區沒有任何可以讓你看得見,摸得著的信心加持,甚至數年之後,你都不知道紙上的規劃能落地幾分。

03 小結

如今的房地產市場早已告別的全面普漲的大行情,是時候破除「房價能漲不能跌」的神話了。

有城市上漲,就有城市下跌,有地段長期堅挺,就有地段一瀉千裡,這是市場規律和經濟規律使然。

畢竟,過去那麼些年,除了個別偏遠的收縮性城市之外,幾乎所有城市,無論一二線還是三四線,都經歷過一波房價大幅上漲的過程。

既然當時房價能翻倍,那麼如今為何就不能忍受大幅的回調?

經歷過2016年的房地產大牛市,很多人都忘了全國樓市上一次蕭條期是發生在2013-2014年。

那個時候,即便是北京、上海這種一線城市,樓市也是極度蕭條,各地售樓部的保潔比每天接待的客戶還多,房價陰跌不止,更別提其他城市了。

得虧一波政策救市解放了諸多房企和地方財政。

但是不同往昔,現在我們對樓市仍然是「牢牢堅持房住不炒」,三道紅線出來了,樓市鬆綁被駁回了,熱門城市被點名批評了……

而且都已經定調「灰犀牛」了,還能再慘點嗎?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將進入蕭條期,而是從「萬裡江山一片紅」的黃金時代,進入到「綠肥紅瘦」的白銀時代,分化將成為未來樓市的關鍵詞。

而在現階段肉眼可見的趨勢下,北方人口淨流出城市、城市邊緣、城市新區以及打著各種時髦概念的「鳥不拉屎」區域,一定慎買。

畢竟樓市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房價下跌,而是根本就無人接盤。

所以,說到最後,對於我們普通人,要做的很簡單,看清楚政策,認清楚大勢,別跟政策和趨勢對著幹,別聽不進專業人士的意見。

所謂「買錯房,毀三代」,慎重!慎重!慎重!

相關焦點

  • 2021年不能閉眼買房了?樓市釋放3信號,經濟學家預言再次驗證?
    事實上是房價「漲多跌少」,整體上都是上漲的,換句話說,在不同地方買房,只是漲多漲少問題,很少有聽說買房虧錢的。樓市的這個時代,被稱為「閉眼」買房時代。未來還會如此嗎?這是不少人關心的問題。我們知道,在樓市中有普通買房者,也有投資炒房客。但無論是投資買房,還是炒房團買房,手中的房子最終都會轉移到普通買房者手中。
  • 蘇州樓市「過冬」:買房送特斯拉 「地王」割肉入市
    本報記者 方超 劉頌輝 蘇州報導蘇州樓市正在「過冬」。克而瑞蘇州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蘇州商品住宅庫存創歷史新高,高達近7萬套,去化周期達12個月,而「蘇州二手房價格逐月下跌」更因被央視關注,登上微博熱搜。
  • 2020年縣城樓市泡沫將是開端,專家:建議別買房!
    隨著人們對房產熱度的減少,許多城市的房價開始有了明顯的下跌,2019年雖然房價沒有明顯的下降但真正的購買力在下降,以前房價是人們茶飯討論的熱點,但現在人們對於買房的熱情在減少,根本不去關心房價的漲幅,看來買不起房的人漸漸變多。
  • 樓市「溫水煮青蛙」,房價或迎來首次下跌?專家直言:這是陷阱
    今年的樓市很不一般,調控次數、土地市場流拍、溢價率、市場銷售規模均有望成為近年來最頂峰,就正如大家所言,市場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高房價的背後是購買力被透支,幸福感缺失。但實際上看房的人很多,買房的人卻很少,和中介工作人員簡單溝通一下,發現大多數人並不是嫌房價太高,而擔心房價會繼續跳水。
  • 2021年的樓市,是該「貪婪」買房,還是「恐懼」賣房?
    股神所言主要是針對自己擅長的投資領域,但這句話卻頻繁地被中國人運用到了各個領域中去。無論何時何地,樓市始終都是中國人最為關注的領域。如果在2020年,隨便在大街上抓住個路人問下他對2021年房價走勢的預測,我想這個人可能需要思考很久才能給出答案。事實上,進入2020年之後,即便是曾經堅定看漲房價的群體也出現了左右搖擺。
  • 樓市已回到6年前水平?「臨界點」要來了,對買房者來說是好事
    為什麼中國已經有這麼多房子,而開發商還在繼續建設?曹德旺直言不諱,說到了點子上!曹德旺曾說過,一個國家不需要建造這麼多的房地產來與發達國家競爭。因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房地產,而是製造業,製造業決不能放棄。
  • 年底不買房,一年又白忙!徐州樓市5大真相曝光
    年初不買房,一年又白忙,不得不說,現實真的太殘酷了!今天徐州樓市5大真相曝光,還在看跌徐州樓市的人,你可能真的要失望了! 真相1、房價連漲57個月! 而去年12月,徐州超5000元/㎡的地,總共28塊,樓面地價最高才12183元/㎡。 短短1年的時間,徐州的地價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未來8年,「買房」和「租房」有多大差距?樓市3大趨勢預示答案
    在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大環境之下,樓市漸漸步入了「平靜期」,人們對買房穩賺不賠的理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對買房是持著觀望的態度。那如果今明兩年不買房,選擇租房,那未來8年會有多大區別,會不會感到後悔呢?對此,內行人用「7字」表明了答案:差距會越來越小。
  • 未來5年,樓市房價是白菜價還是天價?
    未來5年,樓市房價是白菜價還是天價?儘管有很多房地產專家預測這幾年樓市將出現大洗牌,房價必定上漲,但是買房者們不必過於擔憂,國家已經多次強調了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對房價的管控力度也持續加大。因此,對於剛需一族的買房者來說,現在買房確實是個好時機,如果遇到了有價值潛力的房子更應該趁早入手。
  • 香港樓市:「帶血的饅頭」深度
    最抗跌的香港樓市也撐不住了。 11月29日,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了最新樓市數據:今年10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降到了376.1點,按月下跌了1.34%,實現連跌5個月。
  • 房價上漲從大城市向小城市蔓延,房價下跌從小城市向大城市擴散
    城市化建設的開始就標誌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從經濟發達的城市開始了,而到現在為止城市化建設的腳步還未停止。那麼也就是說樓市的總量還沒有達到頂峰,所以房價還會有一段緩慢上漲的階段,而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在超一線城市和正在建設的城市當中。所以這個條件也是制約房價出現下降的因素。可是房價下跌的信號已經在顯露出來了,從百城的房價數據中並不是出現100%的上漲。
  • 2020年下半年哪個月買房比較划算?專家給出建議
    文/房產小強強眾所周知房子是用住的,而上漲的房價卻阻擋了剛需的腳步,自2019年至今房產行業就像喝了心靈雞湯一樣,開始走向下跌的路線,這不是房企的對於購房者的一種「施捨」,而是大環境的影響之下,而最近聽朋友在談論現在買房比較合適
  • 深圳樓市的扭曲,遠超你的想像
    東部一個大熱盤都沒有,從2019年到現在,從來沒有聽到東部哪個盤千人、萬人搖號,東部的項目還要付出高佣金,請全城中介轉介,同樣是深圳,咋就這麼分裂呢?東部就是大市場經濟中的小市場經濟,局部遇冷,因為東部的二手房漲不上去,甚至有些還往下跌,一二手房沒有很大的倒掛價差。
  • 今天無錫樓市巨震,一批開發商要哭了……
    三歲以上都知道房地產市場是個政策市場,不過,即便是樓市也無法長期抗拒供需關係。 現在,無錫樓市再次傳出重要信號! 供需關係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買房人當上帝的日子,就在眼前。
  • 5年後,三四線城市樓市的房子50萬一套?曹德旺說了「大實話」
    2020年受客觀因素影響,我國房地產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開發商降價賣房比比皆是,雖然降價幅度不大,但也足以看出現在樓市的「窘境」。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同城市間房價走勢分化更加明顯,一二線城市房價相對比較穩定,而三四線城市房價則不容樂觀。5年後,三四線城市樓市的房子50萬一套?
  • 無錫樓市4個壞消息曝光!新房打折,二手房降價……
    降價房湧現,但多為微調,不至於」腰斬「;3、買房人心態:相對悲觀。原本高性價比的二手房,突然要多付幾萬到十幾萬,接受度很低,甚至想轉戰新房;4、政策層面:兩個月內,12座城市出臺樓市調控升級政策。但凡有房價漲幅超速的熱門城市,無一不被點名,無錫周邊城市也瑟瑟發抖。
  • 最嚴調控之下,深圳樓市開始降溫!開發商扛不住,房價下降信號明確
    在更嚴格的新規調控之下,深圳的樓市也開始降溫了。那麼,現在是否是買房的良機呢?未來的房價是否會持續下降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房價未來走勢的問題。一、 管理層新規調控見成效,開發商開始大力促銷其實,在幾個月前,深圳還因為搖號買房徹夜排隊而在各大地產類媒體上過火一陣。
  • 今年剛需買房,幾月份出手合適?
    房子在漲價的時候,剛需是最為著急和焦慮的,因為晚買一天,就意味著多花錢。賣房的人,反而不著急。如今,樓市下行,賣房的著急,同樣,晚賣一天,意味著少掙錢。任何時間節點,買賣雙方都是對立的。剛需,等不急的,如果今年必須買房,需要注意把握好一年中的時機,選對房源,同樣可以節省一筆資金。
  • 專家預言:2020年樓市會漲嗎?這三點很重要
    2019年雖然樓市調控力度加大,但是,仍然有人相信房價不會持續下跌。甚至很多人幻想會象2008年那樣,明年會有上漲的行情出現。對此,有專家預言:每一波上漲行情,都是炒房客拋房良機,2020年春夏會有一波上漲,切不可追漲買入,這是樓市的迴光返照,下半年跌幅會更大。
  • 獨家專訪王祥:看好南京樓市,有錢就要買房
    特別是2010年4月,我寫過一篇文章預測樓市就要面臨調控,3萬多人閱讀,我名氣慢慢變大,在這裡還要感謝365。」 2011年,是王祥創業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年。在持續的嚴厲調控下,樓市下行,交易慘澹,王祥與他的十幾人團隊舉步維艱,第一次面臨虧損,一年下來自己全年無休、奔波忙碌,卻還虧了二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