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突變!今天無錫樓市巨震,一批開發商要哭了……

2021-01-13 騰訊網

供小於求,漲價;供過於求,跌價。亙古不變的常識。

三歲以上都知道房地產市場是個政策市場,不過,即便是樓市也無法長期抗拒供需關係。

現在,無錫樓市再次傳出重要信號!

供需關係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買房人當上帝的日子,就在眼前。

同時,無錫一大批開發商可能要哭了,想要繼續割韭菜,先自己上上稱,看看到底幾斤幾兩。

▲圖源:網絡

高位

如你所見,無錫的新房量真的越來越多了。

而最近大批的純新盤仍在湧入市場,幾乎每個區域至少都是兩三家競爭樓盤,前後腳公開售樓處、開盤,關鍵營銷節點,層出不窮。

根據克爾瑞官方數據,10月份無錫商品住宅供應面積達90.93萬㎡,環比高達90.07%。

但成交面積僅45.68萬㎡,環比數據是-17.61%,成交套數3804套,環比下降17.03%。

這意味著,供應數始終在直線上升,而成交卻在逐步走下坡路。

▲圖源:克爾瑞無錫

此外,無錫細化的8個區域中,供需嚴重不平衡的便是新區

看看今年開盤熱銷的項目,多集中於房價還沒有過爆的熱門板塊,例如錫東新城、北塘區等。

這些板塊新房庫存量並不大,但今年面市推新的樓盤較為集中,在區位配套利好之下,售罄熱銷也是理所當然。

與之相反的那些滯銷樓盤,大多位於相對冷門的板塊,比如玉祁、東港、陽山等等。

由於離主城比較遠,基本處於遠郊的位置,買房人置業熱情低,板塊內多數樓盤都是靜悄悄上市,靜悄悄的賣。

▲圖源:克爾瑞無錫

除此之外,今年「金九銀十」無錫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僅99萬㎡,成交量不足2018年同期的1/3。

甚至比號稱「無錫史上最嚴調控」的2017年同期成交量還要低19萬㎡,刷新了近五年來「金九銀十」無錫成交量的最低紀錄。

而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達157萬㎡,同比增加7萬㎡,幾乎是2016年同期供應量的3倍,創造了近五年來「金九銀十」無錫供應量新高

但是,開發商們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其他新房,還有成千上萬的二手房。

無錫二手房2020年10月份成交量共計4167套,上月成交下跌23.71%,同比去年同期成交下跌18%。

根據今天的諸葛找房有效房源7.7萬套,鏈家真實在售二手房掛牌量約3.9萬套。同時每天還有大量的新增房源,比如光昨天新上房源287套。

▲圖源:諸葛找房

▲圖源:鏈家

一邊是不斷增加的庫存,另一邊卻是並沒有完全跟上的成交量,將整個去化周期進一步拉長。

降價

眾所周知,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歷史記錄,從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無錫房價連續上漲了19個月。

可就在昨天,數據再更新,新房終於迎來首次下降,二手房價與上月持平。

其中,10月無錫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1%;10月無錫二手房價環比與上個月持平。

▲圖源:國家統計局

看完官方的數據,真實的市場中更是哀嚎遍野。

新房促銷的聲音此起彼伏,打著特價房的幌子,蹭著雙十一的熱度,只為搏一搏眼球,吸引點關注度。

二手房的衝擊更為直接。兩年限售期不到虧本轉手,顯然,這些人當初買房不是為了自住,很可能是炒房炒糊了,或者資金鍊轉不動了。

▲圖源:朋友圈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無錫樓市加推上市的樓盤,短期內只能牆上碼磚,越壘越高。

這對於買房人來說,是一件好事;可對於開發商來說,實在高興不起來。

更別說,今年的土地供應是一輪接一輪的上。

放血

日曆行至11月,無錫已經完成了10場土拍,第11場土拍也已經提前安排好了。

雖然無錫下半場出讓的涉宅地塊數量不多,推地速度也放緩,但分量不減,沒有一塊地流拍。

且,沒有一塊地價出乎意料的便宜,反而高價地還在不停的往外冒。

沒有存糧的開發商,依然要殺進土拍搶地。相比賣不動,無米之炊才是斷了生路。

但這麼多房企自然也不傻,現在樓市下行,能拖就先拖著,等著市場熱乎了、周邊地更貴了再入場也不遲。

比如早在去年就拿地的甘肅建總,前不久才公布案名百酈華庭;再比如年初的中奧泰山路地塊,至今還沒有動靜...

▲無錫萬元地匯總

對開發商更糟糕的消息,是「三道紅線」的鐵令。

市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控制房地產有息債務增長:

紅線一: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紅線二:淨負債率大於100%;

紅線三: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融資能力與現金流是兩大生命線。一旦發債融資受到限制,那麼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通過放血賣房,加速新房上市。

把現有的庫存,轉為最直接的現金流。

不然,可能就是破產跑路了。

▲破產房企越來越多

信號

庫存量激增,市場有壓力是正常的,一些實力不濟的樓盤賣不動,也是情理之中。

但並非庫存多了就是房價即將下行的信號。隨著供求關係改變,房價自然承壓。這對樓市調控來說,其實是件好事。

房價承壓怎麼看呢?

記住,二手房市場才是判斷房產真實市場行情的晴雨表,二手房能否盈利變現決定了市場的投資熱情。

根據諸葛找房二手房成交走勢,曲線向下,而漲幅也逐步收緊,價格趨於平緩,穩中帶涼,也說明調控是非常有效的。

▲圖源:諸葛找房無錫站

那就會有人問了,明年無錫的房價走勢還有的漲嗎?

庫存重返高位,就是最明顯的信號。

如今無錫新房再度處於高位,又來到了量變的邊緣,要知道,因城施策的調控手段是較為靈活的,不是說沒有可能。

另外某種程度上,激增的房源庫存量,還是將話語權遞到了購房者這邊,珍惜這不可多得能當「上帝」的日子。

趁著年底窗口期,有自住買房的朋友可抓緊上車。

-END-

在看

,證明你在看!

相關焦點

  • 風向突變!無錫樓市4個壞消息曝光!新房打折,二手房降價……
    短短1周時間,無錫樓市發生巨震。8.30新政:全城熱議,一片譁然。房企、中介、買賣雙方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9.4補丁政策:細則出爐,眾人如釋重負,8.30前的交易實屬不幸中的萬幸。可眾所周知,此次新政刀刀致命,斬斷無數投資客的野心,也掀起了無錫樓市的寒風。
  • 風向突變!全國多地調控再升級,無錫炒房客瑟瑟發抖!
    各地齊刷刷的擰緊「緊箍咒」,對無錫炒房客來說,無疑是平地驚雷。 本以為藉由上半年的勁爆勢頭,能再衝一把,但隨著風向逐漸轉變,他們也只能謹慎收手,甚至把目光投向了突飛猛進的股市......
  • 樓市風向180℃大逆轉?2條新規下,2021年起,房價或超乎你想像
    2020樓市風向180℃大逆轉 如果是2019年樓市風向轉變不明顯的話,那麼2020年的樓市風向可謂是180℃大逆轉。
  • 武漢樓市第一大黑洞,開發商排隊撲街
    均價9000(毛坯)左右的樓盤,首次開盤去化率不到30%、低於20%,再到甚至只有15%,叱吒全國的開發商,在這裡輪番撲街。   正成為武漢樓市第一大黑洞。   橫店,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力量?   居然能夠被搶房搶瘋的武漢人無視?
  • 樓市「魔幻重啟」,這波操作真的很賽博朋克!
    經歷了一個月的市場低迷,樓市經歷了「魔幻重啟」,樓市將重回「小陽春」時代了麼?有人說,2月的樓市有多慘澹,3月的市場就有多火熱。各地售樓處也逐漸恢復營業,一部分被壓制了的剛需購房需求在這段時間得到釋放,加上開發商打折優惠、無理由退房、低價認籌金等促銷手段的助推,造成部分剛需購房者急於在此時入手,形成集中購買熱潮。3月開始,地產行業「覺醒」,在土拍、房產兩端市場都迅速迸發出來。接連出現的"搶房潮「,都顯示了樓市的火爆。
  • 最嚴調控之下,深圳樓市開始降溫!開發商扛不住,房價下降信號明確
    在更嚴格的新規調控之下,深圳的樓市也開始降溫了。那麼,現在是否是買房的良機呢?未來的房價是否會持續下降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房價未來走勢的問題。一、 管理層新規調控見成效,開發商開始大力促銷其實,在幾個月前,深圳還因為搖號買房徹夜排隊而在各大地產類媒體上過火一陣。
  • 香港樓市大地震: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 跌幅高達25%
    香港樓市「大地震」 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房價跌幅將高達25%房地產市場泡沫積聚,多個標杆性城市房價紛紛掉頭向下之際,以高房價著稱的香港則迎來了一場「大地震」。「如果誠心想要,還可以和業主談價格。」不僅如此,記者採訪到的比房價下降含金量更高的信息是:頗具代表性的香港樓市,「準地王」出現流拍,豪宅紛紛打折出售,投資客拋售,就連開發商也在逃離轉向別的市場了。10月降房價香港房子太貴,是香港多年以來最直觀的感受。
  • 紅盤不間斷,2020年杭州樓市風向要看TA?
    從2019年的16次萬人搖,再到2020年的初始,杭州樓市的網紅盤就不曾間斷,這些項目大多靠低總價、口碑房企吸引了大量購房者。和光塵樾鼠年能否開門紅,或許會影響2020年杭州樓市的風向。數據顯示,杭州新房市場成交量大幅下降,上周共成交商品房2108套,環比下跌45%,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9647元/平米,與前一周基本持平。
  • 2018南京樓市八大怪: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每年,南京樓市都會上演很多怪事,然而今年特別多。這不,2018年才剛剛開始,南京樓市微信平臺就收到很多來自買房人的爆料,其中不少怪事都很奇葩。今天,我把2018南京八大怪事分享給大家:一怪、說好的開盤推304套房,公證處搖號都結束了,現在108套房突然被查封。二怪、奇葩!剛交付的房子竟然不在小區裡。
  • Coco蜜城開發商藍光地產攜手宜家跨界合作
    [COCO蜜城]開發商藍光地產攜手宜家家居的跨界合作,從提供「打造品質住宅」飛躍到「營造品質生活」,樓市迎來今年最重量級產品。政策風向一邊限制投資一邊是鼓勵消費,藍光此次聯手世界500強宜家家居推出全新的「i5生活平臺」,就是對房地產政策最佳的理解和解讀。
  • 廈門樓市終於又要沸騰起來了!4大紅盤入市你準備好了嗎?
    據九房網廈門站獲悉,建發書香府邸、國貿學原、建發文瀾和著、保利閱雲臺等一批純新盤都將迎來年度首推。沉寂2個月的廈門樓市終於又要沸騰起來了。(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開發商對外公布為準)點評:今年建發在馬鑾灣新城的供應量可謂不小。前腳海玥和鳴、和璽剛推出700+套,後腳文瀾和著也要來了。由於項目與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僅一路之隔,從拿地之日起,就備受關注,再加上建發品牌保障,熱度持續不下。
  • 「救市」閘門已打開,樓市「回暖」在即?看專家解讀後終於放心了
    比如廠房、商場、酒店、娛樂、餐飲等,大多與房地產業緊密聯繫,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完全依靠市場化行為來恢復我國經濟顯然不足,更多時候還需要得到國家的支持與調控,隨著疫情慢慢好轉,「救市」便成為眼下相對緊急之事,近日,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政策調控號召,尤其是針對房地產行業,從土拍到建設,再到銷售與出租,均出臺了相應緩解老百姓和企業壓力的新政,從2月10日起,全國已有多個城市推出穩定市場的新政,其中包含無錫
  • 李嘉誠樓市預言要實現了?王健林力挺,3個消息下有人要傷心了
    在2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進程中,成長起來了很多開發商,無疑是有遠見的。但隨著行業的發展,李嘉誠、王健林這樣的人選擇了「迅速而勇敢地撤退」。我們說萬事皆有因,或者說他們進入或退出是因為掌握了更豐富的信息資源。所以他們的言行更有說服力,更值得買家參考。其中,李嘉誠退休後對未來樓市的預測,引起了業界的關注。眾所周知,李嘉誠在50年代進入房地產行業,發現了第一桶金。
  • 深圳樓市又瘋了!一天賣地狂賺281億,開發商興奮到現場放鞭炮……
    同時規定開發商,居住用地項目要在《出讓合同》籤訂之日1年內開工,4年內竣工!目前,沙井二手房掛牌均價為6.2萬/平,福永二手房掛牌均價為5.9萬/平。周邊新房與二手房樓盤數量較為稀缺,沙井周邊二手房房源僅199套,均價6.2萬元/平,新房住宅樓盤也只有中熙瓏灣。
  • 無錫熱銷紅盤馬上交付,業主點讚!
    蔣鑫怡無錫樓市動態眾所周知,在整個房產銷售環節中,哪一個環節難度最高?得到的回答一定是:交付。近期無錫也出現了不少延期交付、交付維權等鬧心的場面。當然也有品質開發商匠心打造,受到業主的一致認可與好評的項目。位於天一新城的熱銷盤美的國賓府,在正式交付前,舉辦了工地開放日。提前收穫了購房者的一致好評,且將業主反饋的問題一一記錄,及時調整。即將交付!美的國賓府工地開放日開啟...
  • 南京樓市出現史上最大折扣 一平方米便宜五六千
    遠到深圳、廣州等地,房價紛紛大幅跳水;近到南京的江北樓市,明折暗送也是連連推出。可在南京主城的樓盤,降價的卻少之又少。  但昨天,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南京樓市傳開:南京主城下關區的世茂濱江樓盤對一批精裝修現房悄然打出了最低75折的售價,算下來,最便宜的只要8000元/平方米左右!
  • 青州樓市,案名「鬧」出新江湖!
    小編也偷閒去做了很多之前耽誤過的事,規劃了全新的樓市網站系統,拜訪了N位開發商首腦人物…… 不過,有粉絲說最近失眠了,喊小編趕緊歸位寫稿子。可小編巡了東山巡西山,怎麼也找不到一個話題,本來就小地方,又遇上這麼個市場,太難了。 好吧,再難也要生編亂造寫出一篇,不然這個公眾號真要倒閉了。
  • 回望合肥樓市2019:高潮與低谷並存 浮沉只在一瞬間
    今年的合肥樓市,高潮迭起有之,低谷沉淪亦有之,高潮時人們以為房價會迎來新一輪上漲,低谷時又以為房價會一瀉千裡。但,兩個都沒發生。 從今年合肥樓市的數據中,我們也可以一窺合肥樓市冷熱變換的路徑。截至11月,合肥樓市網籤備案48118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16%。
  • 樓市就像一匹脫韁失控的馬,也許跑累了,該歇歇了!
    中秋、國慶長假剛剛過去,從未平靜過的樓市又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瀾。這兩天,關於多地樓盤降價引發的糾紛事件在網絡上漸漸有了燎原之勢!事由開發商調整了部分房源的價格,有的炒房客原本想借著樓市的東風大賺特賺,這一下開發商一降價促銷,立時感覺自己被踩了尾巴,開始與開發商扯皮了!今年是2018年,向上翻十年,歷史驚人的相似。2008年,萬科在全國範圍降價促銷,杭州萬科業主集體圍攻售樓處,要求退房。
  • 8月樓市AB面:銷售衝高調控收緊,新一輪促銷潮醞釀
    一面是溫熱的當下市場行情,一面是趨冷的樓市收緊政策,開發商就在這樣喜憂參半的大環境下,走向了未來四個月的銷售戰場。   與此同時,8月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再度收緊,包括一些城市限購力度加大、融資設「三道紅線」等,都讓開發商和市場感受到了來自政策面的涼意。   炎夏過去,秋天已至。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也已經來臨,「三道紅線」壓頂,硬性的指標約束對房企形成威懾。大部分房企為了降負債,必須加緊銷售衝業績,回籠資金。恆大、融創、富力等資金壓力較大的開發商,不排除將發起一輪降價促銷。